2021年12月26日下午,由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主办,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业委员会承办的CSIG-VIS可视化青年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邀请到了近三年内开展独立研究工作的可视化方向的9位优秀的青年学者:中山大学的专委会委员陶钧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的专委会委员李晨辉副教授、西北工业大学的专委会委员刘乐副教授、南方科技大学的专委会委员马昱欣助理教授、同济大学的专委会委员陈晴助理教授、复旦大学的专委会委员陈思明青年研究员、西湖大学的专委会委员成生辉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的毛雪讲师和北京大学的专委会委员周亮副研究员。
大家分享研究成果,碰撞学术思想火花,围绕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进步的大背景和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未来发展,展开了深入的分享和讨论。会议邀请专委会副主任北京工商大学陈谊教授、专委会常务委员浙江大学巫英才教授和专委会常务委员电子科技大学蒲剑苏副教授主持了会议报告和圆桌论坛。共有约297人参加本次论坛活动,与会者表示收获颇丰,对可视化研究有了深入了解。
首先,专委会主任北京大学袁晓如教授进行了致辞,介绍了专委会举办首届可视化青年学者论坛的目的和意义,希望通过此次活动增进青年学者对可视化研究工作了解,鼓励更多青年学者从事可视化领域研究,加入可视化领域大家庭。论坛期间,共有9位来自可视化领域的青年学者报告了他们的最新研究工作,并与线上参会者进行交流和讨论。
专委会委员中山大学陶钧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图及优化方法的流场可视化》的精彩报告。陶钧副教授介绍了流面本身具有的特点,及其在表达复杂流态与精简可视化形式上的作用。分析了流面可视化的挑战及传统的视觉增强方法的不足,并介绍了近期工作SurfRiver,展示了流面抽象化表示的工作流程,结合涡旋发散等实例证明了其更方便观察与交互。在流场分析方面,陶钧副教授指出了传统基于图的流场分析方法的问题,提出了高阶网络构建方法FlowHON。陶钧副教授指出图+优化方法不仅在过去有大量应用,迅速发展的图神经网络以及丰富的图分析/挖掘算法也让图+优化方法在未来也有广阔前景。
图 1 陶钧副教授《基于图及优化方法的流场可视化》
专委会委员华东师范大学李晨辉副教授带来了题为《基于视觉感知编码的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精彩报告。首先简述了视觉感知是客观事物通过人的视觉在人脑中形成的直接反映,并结合《GenerativeMap》、《DDLVis》、《VisCode》三篇论文对视觉感知编码进行了详细介绍。《基于生成学习模型的动态密度图可视化》由GAN模型生成的编码,同时工作也可用于数据丢失的情况;《基于密度字典学习的时空数据编码及实时可视检索》主要涉及Density Map Generation、Density Dictionary Learning、Visual Query System,将来会在隐私保护上做进一步研究;《针对可视化图像的信息隐式编码》用U-Net+RRM来检测图片的显著性,用可视化领域的数据集 MASSVIS 做训练得到比较精确的结果。李晨辉副教授提出将来会使用Transformer模型对一些时空数据做整体的编码改进效果。
专委会委员西北工业大学刘乐副教授带来了题为《不确定性可视化的认知解读》的精彩报告。讲解了何为不确定性的概念,分析了传统的表示不确定性方法的缺陷,结合美国飓风中心给出的飓风预警图生动而形象展示了其带给人的认知问题。刘乐副教授展示了他们团队的研究过程,并提出在传统方法的两种极端中寻找平衡点,结合基于飓风数据制作的预警图详细讲述了相比于传统方法他们方法所带来的好处。最后,刘乐副教授总结了可视化领域存在的评估标准的问题,并提出了眼动+脑电波的解决思路,展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图 3 刘乐副教授《不确定性可视化的认知解读》
专委会委员南方科技大学马昱欣助理教授带来了题为《面向决策支持的可视分析方法》的精彩报告。报告介绍了人机协同背景下决策支持的广泛性与重要性,讲述了可解释性人工智能针对解决的一些问题以及其本身应该具有的要素,指明了可视化与可视分析的特性以及适用场合。将可视分析与可解释人工智能相结合,能够帮助人们做出更好的决策。马昱欣助理教授立足于应用、方法、理论三个方面对未来可视化在人工智能领域可能的研究方向进行了预测。针对数据和模型两个方面,分别讲解了如何利用可视化与可视分析去理解帮助人类理解人工智能,并做出更好的决策。
图 4 马昱欣助理教授《面向决策支持的可视分析方法》
专委会委员同济大学陈晴助理教授带来了题为《智能可视化设计》的精彩报告。陈晴助理教授以特朗普投票的可视化作品介绍了信息可视化的基本概念,强调了可视化设计的“信”、“达”、“雅”三原则。结合论文《VizLinter:A Linter and Fixer Framework for Data Visualization》,提出在可视化上应用Lint的概念,帮助用户检测可视化中的设计缺陷并提供修复建议。随后,陈晴助理教授介绍了可视化推荐、可视化检查、可视化优化这3方面相关工作。通过分析VizLinter的流程、基于Vega-Lite的包含错误的可视化声明片段,在Linter问题检查器中归纳了可视化中的常见问题,定义了动作空间,并针对每条可视化规则,列举了所有能解决该规则的动作列表。该智能化工具也在蚂蚁集团使用并且已经开源,希望这个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和老师学习可视化的知识。
图 5 陈晴助理教授《智能可视化设计》
专委会委员复旦大学陈思明青年研究员带来了题为《泛安全可视分析:以自动驾驶与公共安全为例》的精彩报告。陈思明青年研究员基于两个实例讲述了可视分析在安全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总结了自动驾驶汽车的行为逻辑框架,介绍了针对这套框架所研究的系统,讲解了系统评分的工作流程,展示了该系统的交互性与直观性。在公共安全领域的应用,根据信用卡记录、消费记录、社交网络等一些已有的数据去寻找城市中潜在的犯人,通过可视化的手段可以从大量数据中找到存在异常行为的人,有效提升公共安全指数。
图 6 陈思明青年研究员《泛安全可视分析:以自动驾驶与公共安全为例》
专委会委员西湖大学成生辉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可视化决策的研究与应用》的精彩报告。成生辉研究员针对现代决策者面临的挑战,从一些实际的案例出发,指出个人和企业在决策中面临的痛点,讲解了可视化决策的研究与应用。重点介绍了Dagoo可视化辅助分析平台,该平台 Encoding 了100多种可视化的方法,已推广到政府以智能生成报告。成生辉研究员强调,可视分析做决策不是全部基于数据和算法的,也不是全部的图片展示,而是两者的结合,既有计算机的优势,也有人的优势。
图 7 成生辉研究员《可视化决策的研究与应用》
中国美术学院毛雪讲师带来了题为《数智时代下的信息设计与教学》的精彩报告。从信息设计发展趋势的角度,分享当前数智时代下信息设计应更注重数据的可视化交互和智能可视化与场景应用。介绍了如何通过数据以及可视化编程实现色音联觉,分享了跨学科领域教学的教学理念。毛雪老师认为信息设计是将未结构的数据,通过视觉转译,实现有效传达,是信息科学与艺术设计的融合,不仅和符号学、语言学、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有密切联系,也有信息收集、解析、表达和传播的技术手段相关联。毛雪老师展示了他们团队基于“让音乐出彩,让色彩发声”为设计理念的音色联觉可视化交互装置艺术ASHA,介绍了该设计的理论建构、映射关系、工作流程与作品呈现。
图 8 毛雪讲师《数智时代下的信息设计与教学》
专委会委员北京大学周亮副研究员带来了题为《健康医疗可视化的机遇与挑战》的精彩报告。周亮副研究员通过几个具体案例,分享了跨学科交叉研究的心得体会,探讨了健康医疗可视化的机遇与挑战。周亮副研究员强调我国鲜有专门的健康医疗可视化研究,相关研究者应深刻了解健康医疗专家的需求。重点介绍了健康数据可视化与可视分析,沉浸式医学可视化,可视化基础研究三个方向的研究,并结合“中医病案可视分析”、“集合数据可视化”、“增强现实手术可视化”、“多维数据可视化”、“摄影效果高动态范围标量数据可视化”、“感知模型驱动可视化增强”等具体工作进行深入讲解。
图 9 周亮副研究员《健康医疗可视化的机遇与挑战》
最后,专委会常务委员蒲剑苏副教授主持了圆桌会议环节。围绕青年学者科研成长历程展开交流,各位讲者分享了作为可视化领域的青年学者一些工作经验、以及遇到的问题等,为有志从事可视化领域的老师和同学提供了经验。讲者们普遍认为转变身份后自己不再是单纯的学生,需要应对更多的事情、遇见更多的人,青年研究者应该利用好平台资源,尤其专委会平台,发挥自身优势,才能收获更多精彩。针对可视化领域研究心得,各位讲者均表示可视化领域自身理论基础和算法还有很多研究空间,在研究过程中始终保持自己的初心尤为重要。
来源:CSIG可视化与可视分析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