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屏、大屏 Android 真的好用吗?用过之后,他们这么说……

2022 年 11 月 11 日 少数派
从首发前集体「翻车」到国产厂商先后入局,Android 折叠屏设备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已经成功从概念产品走向了消费市场;而同样追求大屏体验与多任务效率的 Android 平板,也在 Google 亲力亲为的号召之下再次焕发出一丝生机。
这些将 Android 放在大屏的设备,用起来究竟怎么样?
这个问题的答案除了能让我们窥见折叠屏和 Android 平板的未来,或许也将在接下来的一年、甚至两年时间内决定部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因此本期 Matrix 圆桌,我们请来了几位 Android 折叠屏和平板用户,让他们来聊聊自己的 Android 大屏体验。
新形态下,不变的是需求决定选择
  • 分享人:@老麦
  • 设备:OPPO Find N、vivo X Fold

折叠屏我关注很久了,但并没有很早就去尝鲜,毕竟在应用端一直没有什么亮眼的表现,直到 OPPO Find N 的发布,我是真的动心了,它算是一个小另类,希望在尺寸上和价格上,找到更好的平衡点,事实证明,产品热销到断货,也算是阶段性成功了。
但有长必有短,实际上手之后,外屏 60 和内屏 120 的刷新率差异,让我们这种数码控有些难受,另外,受尺寸限制,相机的成像效果也有所下降,这就导致做主力机的动力进一步受到影响。但这些短板在大众用户中影响并不大,很多人甚至买给父母用,只因为大屏对老人的视力更加友好。
而对应的另一个极端就是 vivo X Fold+,宣传语也说的很清楚,集大成者,就是给你无短板的完整体验,不管是外屏还是相机,都能完美适应主力机的需求,于是我迁移了大部分工作,开始尝试用折叠屏做主力机。
结果又进入了那个怪圈,功能和尺寸重量之间的博弈,在大量的外屏场景下,需要承受半斤以上的重量,一些常见的单手拍照,单手回消息的场景,变得更具挑战。当然,打开大屏看文档和视频,视觉体验是非常过瘾的,但在我个人的使用场景中,这些需求的占比依然不高。
所以,今天的折叠屏已经分化出了两种情况,如果你是一个商务人士,日常的网络社交拍照并不多,那可以选择大折叠屏,会给你更大的屏幕,更好的续航,更强的配置,且在外观上,也非常应景,尤其是 vivo X Fold+ 的红色素皮,在商务场景下加分极高。
但如果你是社交控,手机使用非常频繁,且身材娇小,手劲有限,那建议从轻薄小巧的角度出发,应该会更容易适应,目前来看 OPPO Find N2 值得期待一下。
说到大屏系统应用方面,双方都有很多针对性的优化,比如小红书适配了 vivo X Fold+ 的大屏,一屏的内容更多,刷起来更过瘾,两家都针对 B 站,爱奇艺等视频应用做了悬停控制优化,但更多的折叠屏体验,还是需要应用开发商的重视和参与,目前看,这条路还是挺长的。
旧设备也有收放自如的多任务体验
  • 分享人:@路中南
  • 设备:Galaxy Tab S6

在旧设备上开出新系统的花。
说到「大屏」,怎么能绕开平板形态呢?之前三千块收这台平板,一开始也是图的大块 OLED 屏幕带来的影音体验,躺在床上刷 Netflix 确实合理。然而实际情况是,除非像是《灰影人》等特别注重 HDR 显示效果的电影,我一般都会选择 Apple TV+显示器这样的大屏组合,坐下来好好欣赏。至于请这台平板做点稍微正经一点的事情,我宁愿等笔电慢慢开机。
我非常清楚自己对于大屏设备的硬件要求和对应的使用场景,层层递进:
  1. 只有一块可以触摸的屏幕:对应的是偶尔的娱乐休闲需求,只能用来浏览影音,或是偶尔的浏览网页、看篇文章、手写笔记。
  2. 搭配上支架和键盘,支持应用分屏:对应的是工作外的所有需求,观看视频、长时间的网页浏览、IM 聊天等。
  3. 配有 macOS/Linux:对应的是所有需求,包括工作。

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 iPad 还是 Android 平板,其实都是视外设状态在 1、2 级之间切换。而被视为最大差别的系统因素,反而因为对应场景和需求有限(上述 1、2)显得没那么重要,何况两个系统已经相爱相杀发展多年,大多数需求都有成熟的解决方案。
——我:谁把应用窗口化和应用分屏做得更好,我就用谁。
——三星 Galaxy Tab S6:Hold my beer.
这台三年多前发布的设备,收到了最新的 One UI 4.1.1 更新,带着 Android 12L 对于平板设备的优化,来了。升级后最明显的变化,莫过于和新近发布的三星折叠屏旗舰 Z Fold 4 同款的底部任务栏。
任务栏左侧其实就是主屏幕 Dock 应用,右侧是最近打开的应用
为了能够让这台平板满足第 2 级的需求,我还从淘宝洋垃圾店淘了个来自 2014 年的带简易支架三星蓝牙键盘,专属的快捷键都可以正常对应使用,包括音量、亮度的调整,截图按钮(毕竟不好按组合键),Android 现代化前的「四大金刚」按键(主页、多任务、返回按键、搜索)都可以正常识别。
聊回系统,One UI 4.1.1 很好地将任务栏(新系统特性)、应用分屏(旧系统特性)、应用小窗(厂商专有功能)三者,用一套手势系统结合了起来。以此演示动图为例,应用从任务栏拖出后,和目前分屏状态中的哪位应用继续「分界而治」,还是被拖到屏幕中心区域成为独立的应用小窗,全赖用户的手指最后在屏幕何处松弦。比起手机,平板、折叠屏等真大屏设备对于触控操作的精准度要求相对没那么高,这套手势系统实际使用起来并不会觉得太麻烦。
整个用户选择的过程,动画和用户提示必须要紧跟触点迅速变动,不然极容易误操作,因此在这次升级后,我也明显感觉到了整台平板的性能调度更加激进,耗电也更为明显。对于三年多前的 855 来说,在多任务的同时还要继续快速响应动画,多少是力不从心了,好在功能还是保持了完整。除了自由控制比例的三分屏,还支持若干应用小窗,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在这块屏幕铺满各种应用窗口。想追求沉浸体验的话,任务栏也可以随时长按隐藏/呼出。
综合来看,这套系统并不像隔壁 iPadOS 那样规则鲜明、易于上手,在 UI 精致度和响应时间上还有差距,但却是一套更为统一、自由、灵活的多任务系统。我可以继续沿用之前的应用分屏,在观看 Made by Google 发布会的同时顺手和群友们在 IM 上愉快吐槽,顺手刷刷推转发相关的新鲜资讯;也可以让上述应用都以独立小窗的形式出现,自由控制比例铺满屏幕,模仿隔壁的台前调度。
在挂上这样一套支架+键盘的外设,在体验过这样收放自如的多任务系统,回顾今天圆桌的主题,把 Android 放在大屏上,体验会更好吗?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先在家更习惯用手机,如今更喜欢用这台平板。
折痕、软件体验与生产力思考
  • 分享人:@Fairyex

  • 设备:Galaxy Z Fold4
我是从三星 Galaxy Z Fold1 开始关注并使用折叠屏设备,并且之后从 Fold2 开始几年来一代不落用折叠屏当做主力机,现在主力机是三星 Galaxy Z Fold4,其中间断地短期使用过其他品牌的折叠屏。圆桌篇幅有限,这里简单说一下目前折叠屏软硬件使用的总体感受。
折叠屏手机和平板
先说硬件, 抛开离谱的价格不谈,折叠屏通常是各家的旗舰,做工质量什么的一定差不了(除了某个谈到折叠屏一定会拿来鞭尸的遥控器) ,所以这种机器的目标用户在意的一定不是这方面。
三星很多地方很拉,但是品质和做工是在线的
无论什么时候谈到折叠屏,无论说多少次我都首先要把折痕放到前面:别管网上各种 KOL 是怎么说,评论区怎么炒翻天,甚至你真正上手之前怎么介意,但是大部分人在真正日常使用折叠屏的时候很快就会忽略掉折痕,除非你是把机器买来之后真正非要揪着这个点不放让自己难受的人,不管是哪家的折叠屏都同样适用。
折痕这个东西真的只有不用的人特别在意,知道用的人真正在意的是什么吗?是反光(震声)!
由于折叠屏内屏无法使用玻璃,用的是透光率比较低的高分子塑料,而且中间还有很多层胶水,所以屏幕的透光率比起普通的直板手机低很多很多。近两年折叠屏普遍被大家诟病的阳光下看不见,就是这个原因,而这已经是厂家为了提高亮度把偏光折射层去掉的结果(拍的是最极端的情况,平时很少有这种极端的光源)。
前几代折叠屏在阳光下基本没法看
屏幕中间的偏光折射层,用处就是把射到屏幕的光折射到不同方向去,这样就防止光线反射到用户眼中,把光漫射开来也可以减少反光强度。折叠屏普遍去掉了这层,虽然亮度是增加了但是这个反光实在是太强烈,我自己在室内使用都必须把能够直射的灯光都关掉,Fold4 采用了新的技术才逐渐把这个问题减少,但依然存在:
闪瞎了我的狗眼
除了这个,至少在我的实际体验上,基本没有其它对于使用体验影响较大的地方了。大家关心的另一个点就是屏幕容易不容易坏,毕竟这一块屏幕换起来大几千谁都心疼,当就我几年的使用体验而言,总结起来就一句话:正常用很难坏,但的确比玻璃容易坏
抛开之前的塑料时代,三星和国产厂家在现在基本都用上了 UTG 超薄玻璃,加上用户越来越多,耐用性其实也已经得到比较好的认证。举个例子,YouTube 最大的科技媒体 LTT 的 Linus 自己就是用 Fold 系列做主力机(还曾经自嘲过科技圈只有他这个怪胎才用折叠屏),他的 Fold3 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内屏表面的保护膜,也就是厂家告诉你不能撕那个脱了一个角,所以 Linus 直接把这层膜撕掉真正裸机内屏用了大半年,最近才换成了 Fold4。
那么他膜也不贴用这块软软的内屏大半年之后怎么样了呢?屏幕一点事都没有,甚至连划痕都没有几条。
Linus 在 Fold4 的开箱分享了自己目前手机的状态
另外 Fold/Flip 系列每一代都有一大堆自媒体做跌落测试,甚至还有沙子打火机虐机,基本也没事。但是我们还是能够经常看到各种中间裂开的内屏,海鲜市场上各种彩点机黑点机,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你使用的是直板机,同样的力度跌落和碰撞会让外屏玻璃破碎,折叠屏内屏依然会完好无损;但是如果有沙子或者其他尖锐的东西压住或者戳到屏幕,那么普通直板手机屏幕玻璃可能会有划痕可能会破裂,但显示基本没事,而折叠屏直接就把 OLED 的像素点都戳破,自然也就彩点氧化。总结来说就是折叠屏的屏幕不怕摔而怕压和戳,在这一点上大家觉得折叠屏不如普通手机耐用是正确的。
剩下的就是折叠屏硬件上的优点了:最直观的大屏幕带来爽感,体积大让扬声器的效果也比普通手机好很多(Fold4 的扬声器甚至可以碾压一些平价平板),展开来比平板轻薄很多,至少是你愿意用手捧着看几个小时小说或视频的程度,换成平板手就断了。就算合起来现在的折叠屏轻薄程度也已经追得上带了手机壳的巨屏手机,比如小米 MIX Fold2 无论厚度还是重量都已经比 iPhone14 Pro Max 好很多,更别说直板手机屏幕再大也比不上展开的折叠屏。折叠屏续航通常和直板手机没区别,相机通常会差一点点,但通过更加丰富的玩法可以弥补。
小平板谁用着不爽
要把这些硬件优势都利用起来,就不得不提到三星在系统和软件方面下的功夫了。
今年 Google 发力平板和折叠屏,推出了专门为大屏设备优化的 Android12L 之后,三星的多任务一下子就好用了。不仅可以在任何应用左右滑动打开分屏界面,任意应用左右上角向中间划就可以拖成小窗口,随意调整大小和位置,还能收起来。同时杀手锏应用底部任务栏出现,真正把折叠屏的大屏变成了像 Windows/MacOS 一样的多应用思维。而且平时使用任务栏可以随意长按显示和隐藏,完全不占屏幕空间。

三星的滑动窗口和分屏手势
好用的底部任务栏
底部任务栏可以在任务之间快速切换,动画特别流畅
这些功能一下子就让折叠屏和普通的手机平板分开来,而不是大号平板大号手机。像是之前这种有,但是不好用不想用的,现在已经很好用很想用的功能在折叠屏上还有很多,所以今年开始折叠屏真正算是一个让普通用户购买后觉得值得长期使用的设备。
除了系统功能,折叠屏的软件适配也一直是重灾区,别说发挥折叠屏的优势,像是之前淘宝或者其他应用,如果没有系统提供的更改比例功能,甚至都没法正常使用。
很多应用到了折叠屏的内屏就变成了放大版
虽然说厂家也有努力,比如让用户可以更改应用比例到 16:9,华为的智慧缩放功能等等。但不仅浪费屏幕空间(内屏看 16:9 不如用外屏,两边都浪费了),而且还要厂商或者开发者要专门花费精力去适配,各家的 API 还不一样。
要不怎么说这种生态级别的还是要 Google 出手,自从 Google 提供原生的大屏分屏和折叠 API 之后,起码开发者有一个明确的适配目标,弄好原生的 API 就可以,手机厂家也不用专门去打造魔改系统。加上折叠屏和平版的确用户越来越多,这样的结果就是今年大部分的应用都开始弄好平板和折叠屏界面适配,甚至弄不好也要强行上马,比如淘宝,起码人家做了对吧:
淘宝这个乱七八糟的适配也是服了
在适配好的应用上使用折叠屏的确和直板手机是两种不同的形态,分栏的界面既美观又舒适,还能利用大屏的优势。信息密度也高很多,使用起来也更加方便,不用频繁切换界面。
适配好的应用用起来真的爽快
目前国内日常应用基本都已经完成适配(到截稿 QQ 内测版也有提供平板界面,各位可以下载试一下),除了微信这个明明已经适配完成折叠屏界面但就是不给你的和谐用语应用(🐉),每天为折叠屏和平板优化的应用越来越多,整体的生态是迅速往好的方向去发展。
微信适配好的界面
这就是我对目前折叠屏简单的硬件和软件使用体验,受限于篇幅原因就简单说说,详细的体验和其它感受,还有一些专属的玩法,可以期待我将来可能也许会有的折叠屏完整的使用体验报告和高级玩法教程,看的人多就写。
那折叠屏能够取代传统形态的手机吗?
我看到圆桌大纲里面有这个问题,感觉是一个比较适合打起来的议题。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你吃螃蟹的时候会觉得以后都不吃生蚝了吗(饿了)?折叠屏、平板、传统直板手机,这几个品类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都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用户。几个形态不同的东西,即使用的是同一个系统和应用生态,其实用来比较的意义也不大。
这就像电饭锅和高压锅,它们都是用来煮东西的,但也没人想着有了电饭锅就没人买高压锅了。如果真的有谁取代谁,按照目前的形式来讲也说不定。因为这几个形态的设备都是在探索和发展的阶段,离最终像智能手机碾压传统非智能手机的阶段还有很远。一句话总结就是:先明确你的需求,哪个设备能在最少价钱满足需求的同时,用起来最舒服就用哪个设备
至于 Android 平板该不该聊生产力,甚至所有平板包括 iPad 该不该聊生产力也算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不过的确有经常翻新回答的意义,原因上面也提到,这些设备形态目前都是在探索和发展阶段,隔几年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平板聊生产力其实是很好的时机,因为最近两年各家都在强调大融合,也就是在手机上用电脑的应用,在电脑上用手机的应用,手机电脑平板等等系统大融合。不仅是应用融合,生态也是要融合,文件要互通,数据要互通,甚至使用方法也要互通。
刚好我一直有在研究各个职业需求在平板上的使用可能,也就是调研各种职业平时需要用到的应用和功能,看看目前的手机折叠屏平板等等移动设备能否完全替代。
我的总结就是现在还差临门一脚 ,移动设备能够完成生产力,需求是大家都在追求的目标,从笔记本到现在的平板折叠屏,之前受限于硬件和生态,发展速度一直很缓慢。而一个系统生态上的生产力,其实最缺的就是底层的支持。
举个例子,Steam 大家都知道吧,蒸汽社区最提倡的就是社区文化,当你想推动一样东西的时候,只要这个东西的确都是大家在追求的,那么你只需要做好底层的支持,中层和上层的应用就会自己从社区里面长出来(经典的 MOBA 游戏的诞生和各种比游戏还出名的 MOD)。
而在 Android 方面,大家可能觉得 Android13 没有什么更新,但我却看到也是最期待的就是 Google 对于大融合底层的支持 —— Android 内核支持虚拟化。处理器级别的虚拟化可以让移动设备直接基本无损耗运行引导其它系统,比如 Win11 on ARM 甚至 MacOS,虽然目前还是自家 CPU 支持,据说三星也有机会能够支持(配合折叠屏,外屏手机内屏电脑,想想都美滋滋)。而且手机的性能其实也已经足够,毕竟骁龙 845 的手机刷上原生 Win11 on ARM 玩孤岛惊魂 3 都能有十几帧。
在手机上运行虚拟机的性能其实很好
各位可能觉得在手机上运行电脑系统有什么好用的,难点的小图标小字,各种乱七八糟的界面,不兼容的功能等等。但这就是我上面强调底层支持的原因,只要 Google/微软/苹果持续提供长期稳定的底层支持,开发者和用户们会自发的帮助整个系统变得在移动设备上更好用(神器从社区里自己长出来),比如现在就有的鼠标手势插件,Win 触摸优化软件,第三方 ARM 版应用等等。
真到了那个时候,平板该不该聊生产力这个话题就基本结束了。
纵向折叠更让人印象深刻
  • 分享人:@北鸮

  • 设备:Galaxy Z Flip3
和前述的横向折叠屏设备不同,我在上面这篇 Flip3 体验文章中说过,纵向折叠设备的意义不是把更大的屏幕藏进更小的机身,而是将普通的手机变得更小,再附加一些折叠屏带来的特殊功能。它带来的乐趣更多来自机器本身,而不是横向折叠屏那样一折开阔的视觉体验。
在我使用了一年多 Flip3 之后,折叠屏设备在我心中的定位有了更清晰的定位。我觉得比起更直观、更理性的「大屏」折叠屏设备,真正能让使用者记住折叠屏概念、随时用上折叠屏的,还是模拟翻盖手机的纵向折叠手机。
大多数时候,Flip 系列的使用体验和一般的直屏设备差别不大,三星甚至不需要为这样的折叠设备专门适配「折叠屏专区」,因为展开的主屏幕就是一面 22:9 的直屏,不仅可以无伤适配市面上的所有应用,不需要担心兼容性问题,瘦长的比例还可以让它实际上显示更多内容。而如果使用直屏设备,当我想揣下这样的一块屏幕,裤兜就需要更大的空间。我是一个小设备爱好者,在我过手的一众「便携」手机中,Flip3 无疑能在我需要时提供最好的屏幕体验。
偶尔看看电影这样的宽屏视频真的很棒
这一年多里,Flip 折叠屏的良好印象源于两点。第一是交通出行。我非常喜欢用手机刷 NFC 公交卡。Flip3 在折叠形态下厚度大概 16 mm,不算太厚,也足够我牢牢抓住边框,直接把这个小方块贴在地铁闸机刷卡区。主力机用回 iPhone 的一段时间里,我要么是对不准 NFC 线圈的位置,要么是抓不牢手机,总是刷不上卡,有时后面人多,尴尬指数就陡然上升。
第二是拍照。和同事一起去大理旅游时,我把它直接放在天台的扶手上,调好角度旋停指天延时拍照,没有 Pixel 那样的天文模式算法加持,也能拍下不少足够让我快乐的照片,比如清晰地看到猎户那条闪亮的腰带。虽然放大后看就能发现成片质量不佳,但在我这种一没三脚架二没技术的人手里,「能拍到」是远比「拍得好」更重要的。而且 Flip3 顶多算是这个形态的初代成熟品,往后的设备摄影机能只会越来越好。除了「自带三脚架」之外,Flip3 还可以折叠后立在桌面上用低角度拍键盘,或是合盖状态下迅速抓拍/自拍,这都是我平常用不到,一旦用到就会感叹「还好是 Flip」的时候。
能拍总比错过好
最后聊聊折叠屏。在我的理解中,如果折叠屏设备可以普及,那最早达成这一愿景的应该是这种纵向的折叠屏。和大尺寸的折叠屏相比,小尺寸折叠屏的成本肯定会先降下来,这种融合了怀旧与新潮的产品形态一旦便宜了就很容易吸引消费者。至少今年在游乐园里我一路上见到了几十台 Flip3,却没看见一台 Fold,好看又便携是能让人实实在在花钱的。
它也可以是更具便携性的平板
  • 分享人:@克莱德

  • 设备:Galaxy Z Fold3
因为工作需要,一直在观望的我从今年 9 月开始用上了人生中的第一台折叠屏设备:Galaxy Z Fold3。和文章里出现的其他设备相比并不是最新的型号,但实际体验还是让我对折叠屏这一产品形态的看法带来了一些改变。
比如厂商每次都像男朋友发誓一样跟你保证、向你炫耀说「这次绝对没问题了」的折痕。在这样一台或许已经有过足够使用时长的折叠屏设备上,很多人所关心的折痕问题变得明显,视觉上像是那种「大质量天体弯曲时空产生引力」原理的科普模型,横屏刷信息流时手指划过,也会感受到这个区域浅浅的下落。
这就是 Fold3 长期使用后的样子
不过在一块 7.6 寸的大尺寸屏幕面前,折痕和它在硬件上的其他缺憾(比如显示效果糟糕的屏下前置摄像头)一样都是可以忽略的——在这一点上我完全赞同 Fairyex 的观点——作为一个因为长焦和 ExpertRAW 已经完全无法离开 Galaxy S22 Ultra 的人,Galaxy Z Fold3 在我这里并没有成为那台替代主力机的存在。
在我的观念里,Z Fold3 更像是一块可以折叠收纳的三星平板。
除了相机,Galaxy Z Fold3 外屏饱受诟病的修长比例的确很难入 S22 Ultra 用户的「法眼」,常规内容放在外屏上使用总会显得逼仄,原本让我觉得有些浪费的 4 列图标主屏在这里竟也变得刚好。我能想象如果将其作为主力机使用这块修长的屏幕在单手操作性上肯定会有不俗的表现,但如果你是那种奔着大屏体验来的用户,这块外屏肯定是比较「将就」的。
对我而言,外屏看个大概,内屏才是本体
所以将其作为备机的这段时间,我几乎没有怎么使用过外屏。每次拿起 Z Fold3,都是直接展开在大屏上进行内容消费:在哔哩哔哩上看 S12 比赛、在 Netflix 追剧、打开《英雄联盟》玩游戏——最初我吐槽过《英雄联盟》在这类屏幕上的视野适配问题,但最终还是抵不过大屏带来的视觉舒适和更广阔的操作空间的诱惑。
这样的体验还是折叠屏独一份的
展开后的 Z Fold3 可以带来平板一样的使用体验,但如果你以「平板」这个角色看它,就会更加满足于它展开后在体积和手感上的优势——虽然叠起来挺厚,但展开后还是挺薄的。「半斤」重量在手机里算重的,但在平板这边就挺正常。除了处理器问题导致玩游戏时略感烫手,将它捧在手里的总体感觉是好的。
在微信适配后,就连导聊天记录这件事都变得舒坦一些了
最后,其实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尝试过将其作为主力机、并且将自己在传统智能手机上的操作交给外屏来处理。三星作为在折叠屏形态上有着多年软硬件交互探索积淀的厂商,在软件功能上还有有不少细节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比如一般而言,内屏的大屏作为平板使用时,很多人都有横屏使用的习惯,因此系统设置的「自动旋转」功能一般也是打开的。但如果切换到外屏,狭长的屏幕就会因为「自动旋转」功能时不时旋转成完全不可用的状态。三星为此专门在「模式与日常程序」中内置了为折叠屏定制的「折叠状态」触发条件,将其选为「完全合上」之后,下面的触发操作会建议为「关闭自动旋转」——绝对是基于实际使用体验才能得到的巧思。
专为外屏打造的自动化设置
再比如系统设置中内置的「在外屏上继续使用」功能。一般而言,我们在使用外屏过程中打开内屏,正在运行的应用会尝试扩展至平板 UI 进行呈现,这是符合 Fold3 这类折叠屏设计理念的使用场景。但如果反过来呢?
三星的想法是,如果你是那种主要使用内屏的大屏用户,合上内屏意味着任务结束,那默认此时外屏就是直接熄灭的,即合上屏幕意味着任务结束;但如果你是经常需要在内外屏切换状态的人,合上内屏并不意味着操作结束,此时就可以打开「在外屏上继续使用」开关,让大屏应用重新以智能手机的常见尺寸继续在外屏上显示了。
在外屏上继续使用的相关设置
总体而言,即便是「可折叠三星平板」这种奇怪的使用方式,我对 Z Fold3 的评价也是总体满意的。便携的大屏、随时展开的平板交互体验,它带给我的实际感受早已超越了最初对「折痕」的担忧。
同一局域网下的三星设备是不分你我的
加上三星本身在局域网同账号三星设备互联这件事情上的各种优化,双持 Galaxy S22 Ultra 和 Z Fold3 还是挺快乐的(钱包:你闭嘴)。
从折叠形态逐渐理解一切
  • 分享人:@Kiririn

  • 设备:vivo X Fold
2019 年 2 月 28 日的一场发布会惊醒了万马齐喑的手机行业,自此之后,一条崭新的赛道出现在各家厂商面前。作为介于传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之间的新品类,进化了几代的折叠屏手机已经成为了大屏 Android 设备的代表之一。看起来,现在的折叠屏手机已经可以胜任传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工作(尽管远没有达到取代的程度),但是在使用 vivo X Fold 一段时间之后,我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看法。
哇,它能立起来耶
单就我的感受来说,2022 年的 X Fold 是一台相当常规的折叠屏手机。普通的二段式铰链结构、普通的双屏内对折设计、普通的 OriginOS —— 不知 vivo 是没有为新机做好准备,还是不想在创新的道路上扯着步子前进,这个用各种极尽成熟的技术「撮合」出来的产品却显得相当不成熟。
除了最初几次翻开屏幕带来的惊艳之外,X Fold 还是那股子熟悉的「绿厂」味。它基本上就是一台多了「平板模式」的 X80 Pro,而且由于 OriginOS 对 app 显示缩放的处理几乎没有相当致敬 AOSP,所以内部的大屏还不一定会比外屏更好用。
分屏显示本应是大屏 Android 设备最具优势的功能,X Fold 展开后的屏幕尺寸达 8.03 英寸,长宽比为 4:3.55,比横屏状态下的平板电脑更细长,能够在信息流 app 分屏时展示更多的内容,缺点则是在有小窗 app 活跃的情况下需要更加频繁地拖拽移动,以此避免遮挡分屏 app 的界面。X Fold 最多支持同时开启分屏和小窗 app 各两个,功能入口放置在多任务界面,小窗 app 可以收纳在侧边栏并随时调出,整体上算是比较好用的一类。
X Fold 的内屏几乎就是两个外屏大,但在开启分屏后,一些应用仍会出现缩放错误
与无功无过的分屏显示相对的,X Fold 的多窗显示简直是灾难。自华为的「平行视界」以来,以左右分屏拆分显示单个应用界面层级的功能就备受大屏 Android 设备的推崇,这一功能需要手机厂商和 app 开发者的双向奔赴才能得到较好的效果,但 vivo 对此显然不是很用心。
OriginOS 的多窗显示对第三方 app 的适配较少,且左右分窗之间简单粗暴的使用黑线分割,就连分屏显示有的 R 角都没做,好好的大屏硬生生的被割裂成两块,UI 设计上几乎毫无细节可言。除此之外,就连 OrigenOS 自带的日历、时钟、应用商店、主题商店、手机管家等系统级 app 都不支持多窗显示,强行拉伸的结果就是显示的内容直接少了一半。
这是人该干的事?
最不可理喻的是文件管理,vivo 不但在这个最应该支持多窗显示的 app 上依然偷懒,而且还懒出了新花样:桌面上有一个名为「笔记/文件」的快捷方式,可以直达原子笔记和文件管理的分屏显示,我想了一夜也没想出这两个 app 到底为什么要关联在一起,直到我偶然在文件管理中点开了一个 txt 格式的文本文档 —— 哦,原来 OriginOS 的文件管理在打开 txt 文件的时候还要调用原子笔记啊。
也许是 OriginOS 上最不可名状的功能
在我的日常使用中,除了读书、看视频和购物比价之外,我几乎找不出其他必须翻开它的理由。好在 X Fold 的外屏用起来和普通手机别无二致,而内屏几乎成了一种锦上添花的装饰。作为 vivo 今年的超大杯旗舰,X Fold 的外观设计和做工用料几乎无可挑剔,它的大部分已知问题都可以通过软件更新的方式解决,就看用户的耐心和厂商的诚意哪个更持久一些。
除了柔性屏幕和铰链结构本身的可靠性问题,折叠屏手机在「软实力」方面所面临的考验显然更加严峻:在小屏与大屏需求的夹缝中求生,仅靠「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来应付了事是行不通的;如果想要成为主流,那么折叠屏手机不仅要在日常使用中提供不落于传统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体验,还要通过自身的可变形态实现用途上的差异化,摆脱前两者的桎梏。
换句话说,我认为用 iPhone 6s 的 slogan 非常适合描述折叠屏手机的终极目标:「唯一的不同,是处处都不同」,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缺少的不是工艺,而是创意。空喊生产力的口号没有用,1+1=2 谁都会做,如何在不做错的情况下让 1+1>2 才是创新过程中的亘古难题。
你有使用折叠屏或平板等 Android 大屏设备的经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你的使用体验和看法。
原文链接:
https://sspai.com/post/76683?utm_source=wechat&utm_medium=social
责编:克莱德

/ 更多热门文章 /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以语音为中心的可信机器学习:隐私、安全和公平综述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2年12月20日
2022元宇宙游戏发展洞察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40+阅读 · 2022年10月20日
华为人大清华最新论文:推荐领域的Benchmark终于出现了?
复旦发布首篇《多模态知识图谱构建与应用》综述论文
专知会员服务
135+阅读 · 2022年2月14日
模型压缩究竟在做什么?我们真的需要模型压缩么?
专知会员服务
28+阅读 · 2020年1月16日
iPhone 14 发布以后,我却买了一台键盘手机……
黑鲨 5 Pro 上手 | 披着游戏手机外壳的音乐手机?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30日
折叠屏 iPhone,悬了?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2月22日
你觉得安卓手机多大的内存够用?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1月25日
今年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你会选择入手吗?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MIUI 13,还是那个最佳安卓系统吗?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1月16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Arxiv
12+阅读 · 2021年8月19日
Arxiv
14+阅读 · 2021年8月5日
Arxiv
20+阅读 · 2019年11月23日
A Comprehensive Survey on Graph Neural Networks
Arxiv
21+阅读 · 2019年1月3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iPhone 14 发布以后,我却买了一台键盘手机……
黑鲨 5 Pro 上手 | 披着游戏手机外壳的音乐手机?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30日
折叠屏 iPhone,悬了?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2月22日
你觉得安卓手机多大的内存够用?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1月25日
今年发布的折叠屏手机你会选择入手吗?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MIUI 13,还是那个最佳安卓系统吗?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1月16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