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岁奶奶在抖音教物理火了,百万粉丝追更,网友:小时候要有这种老师就好了

2021 年 11 月 20 日 量子位
明敏 梦晨 发自 凹非寺
量子位 报道 | 公众号 QbitAI

你上过这样的物理课吗?

老师是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奶奶,身穿一件卡其色工装马甲,从众多口袋里能掏出各种神奇道具,就像哆啦A梦的百宝袋一样。

寻常的花生和牙签在她手里成了晃不倒的稳定平衡系统

有网友想知道涡电流是怎么回事,她就用“电磁炉炒电线”的方式来解释背后的楞次定律

她认为学物理不能靠刷题,要多做实验、多观察思考,有网友表示学了三年的知识看了她的视频就懂了。

她的抖音、快手账号都叫不刷题,粉丝已破百万。

最近她也开始把视频同步更新到B站账号不刷题的吴姥姥,最火的几条播放量也到达百万。

吴姥姥的实验新奇有趣、讲解清晰易懂,让追更的网友直呼“要是自己当年有这么一位物理老师该多好”。

用短视频讲大道理

吴姥姥主打短视频,一两分钟的时间就能把一则物理知识讲明白。

比如备受瞩目的诺贝尔奖,今年物理奖颁给了研究混沌现象复杂系统的3位科学家。

复杂系统一听就复杂,到了吴姥姥这里却变简单。

她搞来一套“混沌玩具”来演示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异是如何引起后期巨大变化,这条视频在几个平台都成了爆款。

吴姥姥还擅长挖掘新闻热点中的物理学,引发大家对物理的兴趣。

东京奥运会期间,14岁全红婵在赛场夺金,72岁吴姥姥在网上用角动量的知识为大家演示跳水运动员为什么要选取蜷缩的姿势。

8月13日是国际左撇子日,吴姥姥也借此机会发视频来介绍物理中的手性现象。

此外她还有一个系列节目叫《大国重器》,专门解读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如人造太阳正负电子对撞机

不过更多的题材还是用生活中常见的道具做演示,来回答网友向她提出的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

宇宙射线长什么样?吴姥姥说就像扫把一样,高能粒子经过大气层的轨迹就像扫把须,能量被一层层减弱,人类接触到的时候已经无害了。

法拉第笼怎么做?吴姥姥拿厨房用的漏勺就能做,外面粘的纸条因同种电荷相斥立了起来,里面的纸条丝毫不受影响。

每次演示、讲解完,吴姥姥还不忘在视频的最后设置个小问题,带动网友主动思考、参与评论互动。

对于如何把物理讲的通俗易懂,她自己总结有两个要点:

一个是不要堆砌专业词汇、多打比方,另一个就是最好找大家生活中都能见到的物品来做实验。

越厉害的人往往能把事情说的越简单,就像大物理学家费曼说的那样,能把复杂的知识给小孩讲明白了才算真正理解。

有人说吴姥姥就像《生活大爆炸》里谢耳朵的偶像质子教授,也有人说每次看到她都会莫名想起《三体》里的物理学家叶文洁

事实上吴姥姥的讲解除了简单易理解,每句话的措辞和逻辑也非常严谨,像个真正的教授。

就在最火的那期诺贝尔奖的复杂系统视频下面,有网友猜她这么高水平莫非是哪个大学的退休老教授?

还真是。

“不刷题”的科学姥姥

能把复杂系统都讲解得通俗易懂,这位72岁的奶奶来头可不小。

她名叫吴於人,是同济大学一位退休物理学教授,曾担任物理演示实验室主任、教研室主任。

由于父亲是中国第一代航天人,吴於人从小就在生活中慢慢学习物理科学知识。

这也是她与物理、与物理科普结缘的开始。

她回忆,父亲往往只有周末才能留出几个小时陪伴家人,但就在这短暂的相处时光中,父亲总是带着她和弟弟一起观察、思考身边各种有趣的现象。

比如煮饺子时为什么饺子会浮在水面上?湿手绢贴在玻璃上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这些有趣的思考也让吴於人对物理充满了好奇,长大后便选择继续学习这一专业。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吴於人自己也变成了学生们探索物理世界的领路人。

不过在教学过程中,她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学生对物理并不感兴趣

吴於人将这归因为学生们被“考怕了”。

而想到自己的经历,她觉得物理本身是那样有意思,这事儿还得从培养兴趣上抓起。

于是,她便像父亲一般,从日常生活入手,让学生们对物理自然而然地亲近起来。

上课时,她会有意用一些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实验器材,让大家觉得物理是好玩的,从而爱上学习物理。

并且也正如她现在的ID一样,她不倡导学生们一味地刷题、应付考试。

有一位上过吴於人课的网友回忆说,当年吴老师期末考试出题的附加题竟然问的是熵。

不求应试,只希望你能学会点什么。

基于在教学中的思考,吴於人觉得培养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从娃娃时期抓起。

于是在50多岁的时候,吴於人在同济大学、上海市科委、教资指导的支持与资助下,联合多人创办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人才培养基地同济大学物理实践工作站。

不过在工作站创办之初,他们并不一帆风顺。

当家长们打来电话一听,这科普和考试关系不大,就没了让孩子来参观学习的兴趣。工作站成立4个月,仅仅接待了600多名中学生,最惨淡的时候甚至只能等来3位小朋友。

彼时已经快要退休的吴於人,却没有想着放弃。

她思考了家长们的话,便开始和同事们专门开发课程,让高大上的物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

还带着自己的科普活动走进上海的中小学、社区,让更多的孩子们能够感受到物理的有趣之处。

2018年,快要70岁的吴於人与自己的学生联合同济大学多位教授、博士,成立了“不刷题俱乐部”,同年还开始在快手等平台上更新科普视频。

起初做视频时,“不刷题”更新的内容很多都是工作站、俱乐部的一些日常。后来发现,当吴於人出镜来讲解科学现象时,观看量会明显提高,也就形成了现在的视频内容和风格。

而现在我们看到的每一条科普视频,从要讲解什么内容、写脚本、设计哪些实验,几乎都是吴於人亲力亲为。

因为想着实验教具最好要贴近生活,所以好多器件还是吴於人自己做的。

如果遇到了自己解释不清楚的概念,她也会去询问老同事的想法和建议,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保证科普的内容能在短短几分钟内让网友们理解。

而如今已经72岁、头发花白的吴於人还没想着退休,她觉得科普是自己的责任。

只要还有精力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她教过的学生慢慢都有了自己的孩子,小孩子们一般叫她姥姥,在前面加上科学二字就成了她的江湖称号科学姥姥。

对于大家给自己这个的称号,她也很喜欢。

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我觉得自己是吴姥姥进科学大观园,永远对未知的事物保持好奇心.

大佬云集科普区

不知什么时候起,知识类、学习类内容逐渐在各大视频平台爆发。

事实上除了吴姥姥,有不少学界大牛都在努力做科普。

比如中科院院士、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教授汪品先

从今年6月开始,汪院士已经更新了几十条视频,科普的内容都是我们很感兴趣的那种,比如南北极冰盖融化会发生什么?世界上真的有海怪吗?

每个复杂晦涩的问题都被汪院士讲解地非常通俗易懂,让网友们觉得仿佛是在听爷爷给孩子们讲故事。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的赵峥教授也是物理科普区的一位熟人了,他从事相对论和黑洞研究多年,发表相关领域论文达100多篇。

在他的视频里,总是和我们聊一聊牛顿、爱因斯坦、彭罗斯的研究和趣事,也会向大家分享自己的读书经历,让人仿佛在网上有了一位亲切的导师。

此外,最近搜狐CEO张朝阳还回归“老本行”,在直播中讲起来了牛顿定律。

作为麻省理工的物理学博士,这对他来说可能so easy,网友直呼“张老板”要变成“张老师”了。

看来,现在抖音、快手、B站真的都要变成学习平台了。

话说回来,你有关注哪些有趣的科普博主吗?

吴姥姥B站主页
https://space.bilibili.com/395877542

参考链接:
[1]https://cj.sina.com.cn/articles/view/5328858693/13d9fee4502001cfkn

[2]https://m.gmw.cn/baijia/2021-11/17/1302683159.html
[3]https://weibo.com/1887344341/L1kBFFbiK?type=comment

—  —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量子位】原创内容,未经账号授权,禁止随意转载。

直播免费报名!

与AI大咖一起预见智能科技新未来

量子位「MEET2022智能未来大会」将于 11.30日全程直播, 李开复 博士、 张亚勤 教授、 百度 集团副总裁 吴甜 IBM 大中华区CTO 谢东 京东 集团副总裁 何晓冬 商汤 科技联创 杨帆 小冰 公司CEO 李笛 等多位行业重要嘉宾将带来主题演讲,期待再次为大家呈现精彩内容!
识别左侧二维码, 即刻预约直播 ;识别右侧二维码, 加入大会交流群 、还可抽取惊喜礼品&现金红包哦~

量子位 QbitAI · 头条号签约作者

վ'ᴗ' ի 追踪AI技术和产品新动态

一键三连「分享」、「点赞」和「在看」

科技前沿进展日日相见~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同济大学座落于中国上海市,是一所历史悠久、声望卓越的综合性大学。同济大学由德国人埃里希·宝隆博士(Dr.Erich Paulun)于1907年创办,与德国和欧洲联系紧密,交流频繁,有着浓厚的德国特色。同济大学是民国时期最早建立的国立大学之一,也是中国近代历史上较早的真正意义的综合大学。同济大学以紧密服务社会著称,科研经费历年位居全国高校最前列。建筑、城市规划、土木工程、清洁能源、海洋、桥梁、汽车、德语、交通、环境等专业长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李宏毅《机器学习》国语课程(2022)来了!附Slides和视频!
专知会员服务
100+阅读 · 2022年2月28日
【干货书】《日常算法》,154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55+阅读 · 2022年1月22日
专知会员服务
21+阅读 · 2021年9月21日
如何构建你的推荐系统?这份21页ppt教程为你讲解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1年2月12日
Stabilizing Transformers for Reinforcement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57+阅读 · 2019年10月17日
为什么明星不爱发抖音了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4月9日
抖音,就是爸妈的朋友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19日
这可能是冬奥会藏得最深的黑科技了
量子位
0+阅读 · 2022年2月18日
18岁便年薪98万,冰球有多赚钱?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2月8日
公众号的粉丝,怎么就变成视频号的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6日
“春节不长胖”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4日
抖音呼叫@张同学 联合破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Interest-aware Message-Passing GCN for Recommendation
Arxiv
11+阅读 · 2021年2月19日
Arxiv
12+阅读 · 2018年1月28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为什么明星不爱发抖音了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4月9日
抖音,就是爸妈的朋友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19日
这可能是冬奥会藏得最深的黑科技了
量子位
0+阅读 · 2022年2月18日
18岁便年薪98万,冰球有多赚钱?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2月8日
公众号的粉丝,怎么就变成视频号的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6日
“春节不长胖”已经成为一门生意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2月4日
抖音呼叫@张同学 联合破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9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