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通过智能视频让传统巡检工作从户外变成室内,不仅大大降低高空作业、天气恶劣等作业风险,还实现了巡检工作效率越来越高,发现的缺陷越来越准确……这样的场景,不仅大大改善了一线巡线员的工作环境,还能为电企的效益提升带来明显的价值。
平稳用电背后的辛酸往事
即便不是在荒郊野外,人工现场巡视值守用电量高达907亿千瓦时的深圳,依然是高强度、高风险的工作。目前,深圳市供电局管辖杆塔7770个,线路5742千米。沿袭传统输电方式巡检,巡检员每年巡线行走路程约2500千米。这个距离相当于,徒步从深圳走到了北京。
根据国网统计的数据显示,巡检工作的高强度与高风险,使这个工种缺员率高达30%至40%。受限于现场情况及带电危险,人工巡检不仅安全风险大,而且巡检不全面,人力成本高,工作效率有限。
▷ 比如在输电线路场景下,为了及时发现问题,杆塔固定摄像头需要拍摄大量图片或者视频回传到主站,通过主站分析查找故障。因此导致大量的无效图片及视频回传,给通信带宽带来较大压力。现实是往往在很多偏远的杆塔场景中,如何获取通信资源是最大的难题。
▷ 在通信条件具备的场景(如变电站、部分配电房、部分杆塔等),虽然可以做到实时视频,但是发现故障还是依赖人,仅能够解决“看的见”但“看不懂”,故障识别不及时,效率低。
▷ 又如目前的无人机或巡检机器人等应用,大量图片或视频分析仍然依赖中心侧人工分析。无论是摄像头还是无人机,这种大量的低效原始图片及视频,都给后端带来了巨大工作量,查障和排障难,巡检效率低。
视频智能巡检方案及价值
作为影响国计民生的电力行业,也在积极探索创新ICT技术的行业应用场景和方案。如国网提出了泛在电力物联网战略,南网提出了数字南网战略,积极开展创新科技与电力生产的融合创新,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
▲▲▲▲▲
华为是全球领先的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和智能终端提供商,华为肩负着提供数字化技术与ICT基础设施的使命,始终积极参与电力产业科技创新,用高科技助力电力企业提速降本增效,为电力企业发展插上科技腾飞的翅膀。华为一直致力于把最先进的技术、方案、产品应用到电力行业,助力电力企业提高生产管理效率,保障供电安全,实现电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联接、计算和云将成为构成智能世界的基础设施。华为希望以AI赋能电力智慧,打造“云边协同”创新电网智能视频巡检解决方案,让电网巡检不再成为高危的代名词。
针对电网巡检的现状,电网企业和华为、电力专业ISV等ICT公司合作,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创新ICT技术,目前已经探索出一系列经过实践检验的视频智能巡检方案。
创新的“云边协同”架构
在云侧:
云端大脑以云计算和云资源池为技术底座,实现了资源弹性利用,集成人工智能平台,能够完成人工智能算法开发、训练和优化、向边侧进行算法推送、对边侧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改变后台识别依赖人工的现状。还可以搭载视频云平台、大数据、物联网等创新技术,实现一体化视频监控,通过巡检数据和其他电网数据进行碰撞、分析、挖掘,完成更多的深化应用。
在边侧:
在变电站、配电房场景中,增加Atlas 500智能小站或轻量云,实现厂站侧的AI升级改造,做到本地故障视频识别、存储、及上传。其中算法仓技术和云边协同架构,助力客户轻松实现远程维护及算法升级迭代。
在端侧:
智能摄像头内置华为Atlas 200 AI加速模块,实现端侧AI使能,助力客户实现摄像头侧AI识别,实时输出分析结果并回传关键信息,降低通信带宽压力。
▲▲▲▲▲
为了更高的安全可信,方案采用华为研发的芯片,实现端到端构筑普惠AI,适配不同应用场景,提供业界最高能效比和最高密度的算力,构筑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
在“云边协同”电网智能巡检解决方案中,华为定位于提供业界领先的ICT软硬件平台,由合作伙伴和ISV提供行业算法及定制化应用,共同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该智能巡检方案已经在国内数个城市电网完成验证并进入实际推广部署阶段。
相关数据显示,深圳供电局应用的人工智能物联网(AIoT)的视频巡检改变传统的人工巡检模式,有效保障了输电线路的安全稳定运行。过去户外输电线路传统人工巡视需要20天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利用基于Atlas 200 AI加速模块的AI边侧视频巡检只需要2小时,巡检效率提升80倍,并且能及时发现传统人工地面巡视不易发现的隐患点,识别准确率极大提高。
先进制造业+工业互联网
产业智能官 AI-CPS
加入知识星球“产业智能研究院”:先进制造业OT(自动化+机器人+工艺+精益)和工业互联网IT(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产业智能化技术深度融合,在场景中构建“状态感知-实时分析-自主决策-精准执行-学习提升”的产业智能化平台;实现产业转型升级、DT驱动业务、价值创新创造的产业互联生态链。
版权声明:产业智能官(ID:AI-CPS)推荐的文章,除非确实无法确认,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涉权烦请联系协商解决,联系、投稿邮箱:erp_vip@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