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背景篇: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新生产力
算力是设备通过处理数据,实现特定结果的输出能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算力发展经历人力化、机械化、电气化、集成电路化及移动化。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是支撑数字经济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1.1背景篇:算力已成为全球战略竞争的新焦点
算力对经济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产业产值增长、生产效率提升、商业模式创新、用户体验优化等方面。相关研究显示。2021年各国算力指标稳定提升,其中美国与中国计算力指数处于领跑者梯队,日本、德国等七国处于追赶者梯队。
1.2背景篇:算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
算力赋能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针对算力进行投入可以对众多行业带来极大的杠杆效应,创造巨大的延伸性经济增长。相关研究显示,计算力指数平均每提高1点,数字经济和GDP将分别增长3.5‰和1.8‰。算力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显著的正相关。从行业角度看,当前国内互联网行业是对算力需求最大的领域,占整体算力47%份额,其次是政府、服务、电信、金融教育、制造。
1.3背景篇:我国算力规模持续扩大,总规模超过150EFlops
我国算力规模持续扩大。“十三五”期间我国算力规模整体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单台算力设备的性能也不断提升。2020年我国算力总规模达到135EFlops(每秒15000京次浮点运算次数),全球占比约为31%。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6月底,我国算力总规模超过150EFlops,排名全球第二。
1.3背景篇:东西部分布不均,算力资源东多西少
我国东西部算力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的情况。长期以来,东部地区因贴近用户侧,算力需求大但因能耗限制、电力成本高等原因,新建数据中心难度较大;西部地区虽数据资源不如东部,但能源丰富,气候适宜。
2.1定义:何谓“东数西算”
“数”指数据。在数据时代,数据的使用按使用频率可分为冷数据、温数据、热数据。热数据指使用频率高,对时延要求高的数据,多用于需精密操作的行业如医疗、高频交易、工业制造等;冷数据指使用频率低的数据,多为离线存储、灾备数据;温数据同样使用频繁,但对于时延要求低,如人工智能的模型训练。
“算”是算力。近年来,全社会数据总量呈爆发式增长,我国数据增量年均增速超过30%,算力设施的建设也将持续高速增长,而东西部算力资源差距不断拉大。“东数西算”即将东部海量数据,通过全国一体化的算力网络输送到西部,解决对东西部对数据处理需求和供给的不平衡问题,绝大部分的温数据、冷数据储存及相应处理需求均可转移至西部。
2.2原因:“东数”为何要“西算”
随着东西部算力资源差距不断拉大,影响我国区域发展、产业发展、能源发展,乃至全国数字经济的高速均衡发展,因此推动“东数西算”是我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01是破解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必然要求
我国目前算力网络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较为突出,算力主要需求方互联网企业、云计算企业多分布在北上广深等东部地区,导致现有数据中心布局呈东多西少的特点,而东部受土地、电力、能耗等资源制约,大规模发展数据中心已难以为继“东数西算”的出发点在于国内资源供给的不平衡,希望通过跨越地理维度来解决资源分配问题,进而解决区域发展的不平衡问题。
02是加快产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互联网的发展正在由消费互联网向面向企业级服务的产业互联网发展,全球主要科技公司纷纷转向ToB业务寻求数字经济的新增长空间。而产业互联网的创新发展则需要有坚实的数字底座,面向企业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其建设更为复杂,涉及技术范围更广、互联互通的要求更高、低成本需求更强,如果没有政策的支持和引导,完全依托市场化运作,难以保障有序投资和资源高效利用。因此国家推动“东数西算”,实现资源的有效调控是非常必要的。
03是实现能源低碳转型的必然要求
我国已经制定了“双碳”发展目标。总体来看,我国电力行业碳排放占能源领域碳排放一半左右,电力系统碳减排是能源领域碳减排的重中之重。作为高耗能的数据中心,在当前的技术水平下,2000公里长距离输电的损耗是6%左右,根据电监会《2010年度电价执行及电费结算情况通报》,全国平均的输配电成本占电力成本的30%以上。国内电力资源分布不均,可以说是催生“东数西算”工程的直接诱因。
2.2原因:算力西迁土地和电力成本优势明显
中西部地区土地和电力成本优势显著:东部一线核心城市(北上广深)工业用地成交楼面均价显著高于中西部算力枢纽地区城市(呼和浩特、兰州、成都、银川、贵阳)。东部一线核心城市(北上广深)月工商业用户电价也显著高于中西部算力枢纽地区省市(蒙西、蒙东、四川、宁夏、贵州、甘肃)。
专知便捷查看
便捷下载,请关注专知公众号(点击上方蓝色专知关注)
后台回复“BC50” 就可以获取《什么是东数西算?《2022年东数西算机遇展望》大国算力, 50页ppt》专知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