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患“不死癌症” 坐轮椅考上清华并获特等奖学金

2018 年 11 月 22 日 算法与数学之美

他患“不死的癌症”,坐轮椅考上清华…来路不易,请相信奋斗的力量! 


16日,朗读者第二季播出最新一期,主题为“路”,一位特殊的朗读者,清华研二学生矣晓沅登上舞台,尽管他的身体被局限在一方轮椅上,但矣晓沅却用自己的行动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路。


  矣晓沅,6岁患上“不死的癌症”;

  11岁,他的身体就被困在轮椅上,

  靠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

  他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

  还获得了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在《朗读者》节目,

  矣晓沅朗读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

  《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尽管身体被局限在一方轮椅上,

  但矣晓沅却用自己的行动

  走出了一条宽广的路。

  因为有身体的束缚,才更想去追寻自由


在节目中,矣晓沅说他最大的梦想就是能够站起来:

  


6岁患上类风湿性关节炎,11岁并发双侧股骨头坏死,永远无法站立。“一开始我只是跑不快,跳不高,走不远。但是慢慢的我发现,我跳不起来了,我跑不动了。”晓沅这样形容他的处境。


有时候,病痛带来的不仅是身体上的痛苦,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折磨。对常人来说简单的举动,对于矣晓沅来说,却成为困难。

  


矣晓沅还记得这样一个细节,有一次,他的父母家人都出去办事了,家里就只有他一个人。他忽然要用到一本参考书,那个参考书在书包里,书包在地上,他够不到。“当时我用尽手边一切能找到的工具,尺子、绳子,想方设法像钓鱼一样,把那本参考书从书包里钓出来,折腾了40分钟,终于拿到了那本参考书。”


矣晓沅说,“当那本参考书拿到的时候,我的父母也回来了,当时我就觉得我这40分钟白忙活了。”



面对类似境遇,多的是自暴自弃的人,但是矣晓沅最终还是选择了坚强。他不想让自己彻底沦为别人的负担,能对家人和朋友表达感激的最好方式,对他来说也是唯一的方式,就是“好好学习”了。

  


于是他坚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高考取得了679分,全省第16名的成绩。正担心着怎样面对今后求学的困难和未知的未来,清华的招生老师找到了他,说:“清华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位优秀的学生。”


最终,他被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录取。


  


来到清华园时,已是晓沅坐上轮椅的第十个年头。他全身大小数十个关节都被破坏,甚至严重变形。连转头、抬手、弯腰等基本动作都变得十分困难。


清华园很大,矣晓沅的求学之路,就是从“飙轮椅”开始,从一个教室到另一个教室,大学本科,矣晓沅没有缺席一堂课。

  


矣晓沅的成绩,也从初入学时的排名靠后,到大一69名,到大二31名、大三第9名,到四年级的时候,他拿到了全校的特等奖学金。这是清华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只颁给10个本科生和10个研究生。


  


“我有身体的束缚。但是正因为这种束缚的存在,才让我真正想要去挣脱这束缚、追寻自由,这也是我参加很多活动的理由。”他参加辩论赛、站在鼓励贫困学生的演讲台、出现在前往腾冲的“中国远征军战斗遗址考察支队”中、在学生节舞台剧的排练场上……

  


特别是,他作为主要人员参与了“计算机自动集句作诗(SRT大学生研究训练)项目,开发了“Web端和移动端的集句作诗系统”。


这个人工智能系统将文学和计算机结合起来,能够根据用户输入的关键词生成集句诗,其移动端的APP,还可以根据用户上传的照片自动生成符合照片内容的集句诗。


 “即使再难,星星点点的火光也将驱散黑暗” 


“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这个叫做“九歌”的人工智能系统,也仿佛冥冥中给他指明了一条新的大路。


矣晓沅说,这是人工智能的一种探索,我们做这个系统,并不是说我们期望让机器超越人类、让机器碾压人类,而是希望让人们从机器的视角去感受,诗词的美到底是什么,世界的美到底是什么。

  


“朗诵新诗信步穷,读书源自有真功。者般本是平生事,妙里何须造化工。”在《朗读者》现场,“九歌”为《朗读者》作的藏头诗,藏的是“朗读者妙”。


“人工智能和人不是你死我活、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可以相辅相成,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我们真的希望我们做的能够去造福人类。”


  


矣晓沅说,“我是幸运的,因为我还能阅读,还能用双手编写程序代码,在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身体比我更加不便的人。学习对他们来说,有更多阻碍。我希望将来能继续进行计算机领域的研究,在语音识别、文字识别和输入法等领域,创造出能让他们更加方便使用的工具。”

  


这是他的一个小小的梦想,而这个梦想也将带来广阔的前景:用人工智能改变残疾人的生活,给人们带来更美好的生活。


矣晓沅坦言,一路走来,他收到了太多帮助,他想将爱心和光明传递下去。


对于未来,矣晓沅说,希望有一天,能够用他自己学到的知识,他自己手中诞生出来的技术,去帮助更多的人,尤其是像他一样身体有困难的残疾人。因为他相信,身体不方便的人,比正常人更需要技术的帮助、更需要技术的支持。

  


矣晓沅说:


或许我们的世界曾经充满黑暗,但关怀与帮助是一支火炬,我们从各位的手中接过了它,照亮了我们小小的一方天地。那么,即使再难,我们也愿将这支火炬继续燃烧并传递下去,总有一天,星星点点的火光将会驱散黑暗。

  


 网友:这才是生命的强者 

  来路或许不易,

  命运或许不公,

  但请一定相信,

  相信奋斗的力量!

  

  

正如郎读者开头说的那样:


  每个生命个体从降生那刻起,

  就走上了属于自己的路,

  从蹒跚学步到独立行走。

  无论欢喜或悲伤,热闹或孤独,

  我们必须大步前行。

∑编辑 | Gemini

来源 | 中国青年报

更多精彩:

☞  哈尔莫斯:怎样做数学研究

☞  扎克伯格2017年哈佛大学毕业演讲

☞  线性代数在组合数学中的应用

☞  你见过真的菲利普曲线吗?

☞  支持向量机(SVM)的故事是这样子的

☞  深度神经网络中的数学,对你来说会不会太难?

☞  编程需要知道多少数学知识?

☞  陈省身——什么是几何学

☞  模式识别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  曲面论

☞  自然底数e的意义是什么?

☞  如何向5岁小孩解释什么是支持向量机(SVM)?

☞  华裔天才数学家陶哲轩自述

☞  代数,分析,几何与拓扑,现代数学的三大方法论

算法数学之美微信公众号欢迎赐稿

稿件涉及数学、物理、算法、计算机、编程等相关领域,经采用我们将奉上稿酬。

投稿邮箱:math_alg@163.com

登录查看更多
2

相关内容

矣晓沅,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文本自动生成,目前以一作(含共同一作)身份于ACL,EMNLP,IJCAI,AAAI等国际顶级会议发表论文多篇,作为主要成员研发了清华中文古典诗歌自动生成系统“九歌”。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30+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新加坡国立大学】深度学习时代数据库:挑战与机会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0年3月6日
中科大-人工智能方向专业课程2020《脑与认知科学导论》
广东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65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20年1月26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冬日里的一首歌 | 清华快闪女指挥王明媚讲述背后的故事
清华大学研究生教育
59+阅读 · 2019年1月9日
秒杀99%大学生!中国最牛高校学霸PK,简历吓坏网友...
人工智能机器人联盟
7+阅读 · 2017年11月12日
Arxiv
12+阅读 · 2019年2月28日
Attend More Times for Image Captioning
Arxiv
6+阅读 · 2018年12月8日
Arxiv
3+阅读 · 2018年10月11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