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点击「科学网」↑关注我们!
投票——选出你心中的“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天宫、蛟龙、天眼、量子卫星、高铁、共享单车……当这些“中国神器”拉开中国科技革命的序幕时,谁是大幕之后的“知识英雄”?从今天起,“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投票环节正式启动,现在登陆活动官方网站(http://2017people.sciencenet.cn/),即可从50名候选人中选出你心中的“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由《中国科学报》、科学网、《医学科学报》和《科学新闻》杂志共同主办,这一评选关注并涵盖:推动2017年中国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具有优秀创新能力与重大影响力的科学家、科技传播者(含科普工作者)和科技企业领军人物。
根据评奖标准,获奖人应于2017年间在科学技术领域作出过重大创新贡献,获得过重大荣誉;在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推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取得过杰出成就;在科技传播、科学普及领域取得重要成就、有独特表现;推动所在企业创新行业生态,引领市场应用,并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
此前,经过广大博主的积极推荐,50名“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候选人已经新鲜出炉。从今天起,活动开通了三种投票渠道,除了点击活动官网链接:http://2017people.sciencenet.cn参与官网投票外,还可参与微信和微博投票。
参与微信投票的投票人,可在中国科学报和科学网官方微信上发布的“2017年度科学人物评选”微信下留言进行投票。(微信搜索china_sci和sciencenet-cas,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参与微博投票的投票人,可在中国科学报官方微博(链接:http://weibo.com/kexuebao)、科学网官方微博(链接:http://weibo.com/sciencenet?sudaref=www.sciencenet.cn)上发布的“2017年度科学人物评选”微博下留言进行投票。
投票截止日期为2017年12月15日,综合投票结果,经评委会评议,将最终评出2017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活动官方网站:http://2017people.sciencenet.cn)
声 明
一、本评选杜绝网络刷票,如有主动刷票等行为,将根据情况进行严肃处理,直至取消候选人参选资格。
二、本评选网络投票结果只作为参考依据提供给评委会,不作为唯一依据。
三、本评选为公益活动,不涉及任何商业利益,不委托第三方进行宣传、联络等相关工作。
投票渠道如下:
官网:http://2017people.sciencenet.cn
微博:
微信: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
2017年11月,中国科学院宣布,中科院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专项的首发星——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DAMPE)“悟空”取得首批重大科学成果。利用“悟空”采集到的数据,科研人员获得了世界上迄今最精确的高能电子宇宙线能谱。仅两年的观测结果就发现了前所未有的现象,或有望揭开暗物质的神秘面纱,相关成果于11月30日正式在《自然》(Nature)杂志在线发表。
2016年3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举行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在轨交付仪式。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是第一颗由中国科学院完全研制、生产的卫星,是目前世界观测能段范围最宽、能量分辨率最优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主要科学目标是通过高分辨、宽波段观测高能电子和伽玛射线寻找和研究暗物质粒子,在暗物质研究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在担任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之前,常进一直参与我国探月工程项目,先后参加“嫦娥一号”伽马射线谱仪、“嫦娥二号”改进型伽马射线谱仪以及“嫦娥三号”APXS谱仪的研制工作。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2017年8月28日,位于广东东莞的国家大科学装置——中国散裂中子源(CSNS)首次打靶成功,获得中子束流。这标志着散裂中子源主体工程顺利完工,进入试运行阶段。
工程总指挥、工程经理、中科院院士陈和生介绍,8月28日上午10时56分,科研人员在靶站6号和20号中子束线分别测量到从两个不同慢化器输出的中子能谱,散裂中子源顺利获得中子束流。
散裂中子源具有探测物质磁性、探测核位置、探测工程大试样以及探测物质里的动态过程等特点,在材料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物理、化学化工、资源环境、新能源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将为我国产生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供有力支撑,为解决国家可持续性发展和国家安全战略需求的许多瓶颈问题提供先进平台。此外,散裂中子源的建设有效推动了我国相关高技术领域产业的发展。陈和生表示,加速器、靶站和谱仪工艺设备的批量生产在全国近百家合作单位完成,许多设备的研制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6.7%”。
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
2017年5月,程功团队研究发现,亚洲系寨卡病毒非结构蛋白NS1上的一个氨基酸位点突变,第188位丙氨酸A突变为缬氨酸V(NS1 A188V)导致NS1蛋白的分泌能力增强,使得寨卡病毒可以更高效地感染蚊媒,从而导致蚊媒病毒在人群中广泛传播,这可能是寨卡病毒大范围流行的重要原因。NS1蛋白作为寨卡病毒生命周期中的重要辅助因子,阻断其功能可以降低自然界中蚊虫的带毒量,从而降低寨卡病毒暴发流行的几率。NS1蛋白作为一种潜在的传播阻断型疫苗,已经在动物模型上开展评估。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上。
2017年11月,程功研究组在《自然·通讯》上发表了题目为《蚊媒通过吸血激活gama-氨基丁酸能系统辅助病毒在蚊虫体内的感染》的论文,揭示了Gama-氨基丁酸(GABA)信号通路是多种蚊媒病毒感染蚊虫的共用感染辅助机制。
2017年1月,清华大学医学院研究员程功荣获第三届树兰医学青年奖。
北京大学分子医学研究所教授、中科院院士
2017年5月,程和平团队成功研制新一代高速高分辨微型化双光子荧光显微镜,在国际上首次获取小鼠自然行为中大脑神经元和神经突触活动的高速高分辨图像。此系统将为“看得见”大脑思维,可视化研究自闭症、阿尔滋海默症等脑疾病的神经机制发挥重要作用。在超高分辨在体成像系统研制方面取得突破性技术革新,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方法》上。
2017年6月,程和平团队发现,神经元树突“线粒体炫信号”在神经突触传递短时程记忆向长时程记忆的转化中可能发挥着关键作用,相关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上。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10月12日,《Current Biology》杂志发表了首次针对中国地区古人类的全基因组研究成果,题为“四万年前亚洲人为欧亚早期人群结构提供新洞见”。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付巧妹、Melanda Yang、高星、同号文与德国马普进化人类研究所等团队合作完成。
据介绍,这项研究分析了一具出土于北京房山田园洞的距今4万年的男性个体基因组,发现东亚早期人群组成十分复杂。中科院古脊椎所古人类研究团队称,“虽然田园洞人是古东亚人,但他并不是现代东亚人的直接祖先,暗示了4万年前亚洲人群的多样性。”
2017年5月9日,第二届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评选结果揭晓,来自16个国家的41名优秀青年科学家获此殊荣,7名中国青年科学家入选,付巧妹位列其中。
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究员、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
2017年7月3 日晚,国家大科学装置——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托卡马克“东方超环”(EAST)实现了稳定的101.2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等离子体运行,创造了新的世界纪录。这标志着EAST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实现稳态高约束模式运行持续时间达到百秒量级的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装置。
“东方超环”EAST作为世界上第一个全超导非圆截面核聚变实验装置,集中了超高温、超低温、超大电流、超强磁场和超高真空等多项极限。由于其原理在本质上与太阳核聚变相似,因而“东方超环”也被誉为中国的“人造太阳”。
EAST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实验运行总负责人、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研究员龚先祖说:“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是粒子控制和热排出问题,解决了这些难题,使得放电脉冲延长到100秒,这是一个新的世界纪录,也是EAST一个新的里程碑。”
这一里程碑性的重要突破,表明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在稳态运行的物理和工程方面将继续引领国际前沿,其科研成果将为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长脉冲高约束运行提供重要的科学和实验支持,更为我国下一代聚变装置——中国聚变工程实验堆的预研、建设、运行和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院长、国家稳态强磁场科学中心(筹)主任
2017年9月27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在合肥通过验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法国、荷兰、日本之后第五个拥有稳态强磁场的国家。据了解,目前该装置已建成3台场强创世界纪录的水冷磁体,建成场强排名全球第二的40T级混合磁体,将向45T的世界纪录发起冲击。
强磁场是探索科学前沿的一种极端实验条件,在发现新现象、催生新技术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自1913年以来在高温超导、量子材料、生命科学等领域屡有重大发现,已有19项相关成果获得诺贝尔奖。之前我国由于缺乏强磁场条件,多次错失抢占科技前沿机遇。
专家委员会鉴定认为,装置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显著超过国家批复的性能指标,“磁体技术和综合性能国际领先”。世界著名高场磁体专家汉斯·施耐德·蒙塔表示,作为全球仅有的两台40T以上混合磁体之一,合肥的混合磁体有潜力达到45T,使中国在国际强磁场领域占有重要地位。
清华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中科院院士
2017年11月,施一公教授研究组就剪接体的结构与机理研究于《细胞》杂志再次发表最新成果。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呈现RNA剪接反应完成后状态、整体分辨率为3.6埃的三维结构。
2017年9月,施一公教授在《细胞》发文,解析了酿酒酵母平均分辨率为3.5A的内含子套索剪接体ILS。
2017年5月,施一公研究组于《细胞》在线发表了题为《人源剪接体的原子分辨率结构》。这是第一个高分辨率的人源剪接体结构,也是首次在近原子分辨率的尺度上观察到酵母以外的、来自高等生物的剪接体的结构。
2016年12月,施一公教授研究组于《科学》发表题为《酵母剪接体处于第二步催化激活状态下的结构》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剪接体在即将开始第二步剪接反应前的工作状态下的三维结构,阐明了剪接体在第一步剪接反应完成后通过构象变化起始第二步反应的激活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前体信使RNA剪接反应的分子机理。
中科院软件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10月27日,中科院软件研究所杨超研究员荣膺2017年度CCF-IEEE CS青年科学家奖,以表彰他在高性能计算领域做出的突出贡献。杨超主要从事高性能计算的研究,2016年11月,在美国盐湖城举行的全球超级计算大会上,杨超率领的研究团队,凭借在“神威•太湖之光”上运行的“千万核可扩展大气动力学全隐式模拟”研究成果,获得“戈登•贝尔”奖,实现了我国高性能计算应用成果在此奖项上零的突破。
自2007年起,杨超团队在面向大气动力学模拟的全隐式求解器算法和软件研究方面辛勤耕耘,历经蓝色基因L、曙光5000A、深腾7000、天河一号、天河二号等国内外多代超算系统的考验,最终在国产“神威•太湖之光”这一配备了国产众核处理器的世界顶级超算系统上取得突破。团队重新设计了基于区域分解、多重网格和不完全矩阵分解技术的新型求解器算法,在国际上首次研制出一套具有千万核扩展能力、适应于神威等众核体系结构特征的全隐式求解器软件,并在非静力大气动力学模拟中取得良好应用效果。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2017年1月15日,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联合研制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连光源,在经过3个多月的调试后,这个总长100米的大装置发出了世界上最强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脉冲,单个皮秒激光脉冲产生140万亿个光子,成为世界上最亮且波长完全可调的极紫外自由电子激光光源。“大连光源”总负责人、时任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副所长杨学明院士说,“大连光源的成功研制也为我国未来发展X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打下了坚实基础。”
大连光源成为我国第一台大型自由电子激光科学研究用户装置,是当今世界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也是世界上最亮的极紫外光源。“大连光源属于第四代光源,在化学、能源、物理、生物、环境等重要研究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我国率先建成这一先进光源,对推动我国乃至世界在这些领域的研究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2017年4月19日,瑞典国王将2017年维加奖颁发给中国科学家姚檀栋院士,以表彰其在青藏高原冰川和环境研究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维加奖每三年在全世界范围内对杰出的地学科学家进行海选之后评选出一名获奖者,由瑞典国王颁奖,有“地理学诺贝尔奖”之称。姚檀栋是首位获奖的中国科学家,也是该奖设立136年以来的首位亚洲科学家。
过去二十年中,姚檀栋领导的科研项目与美国、法国、德国、瑞士、荷兰、冰岛、俄罗斯、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日本等几十个国家的科学家开展合作,研究青藏高原环境变化及其影响。由他发起的“第三极环境计划(Third Pole Environment-TPE)”不但凝聚了国际上从事青藏高原环境变化研究的科技精英,也取得了重要科学发现。姚檀栋和他的研究团队通过冰芯记录、冰川变化实地观测、卫星遥感数据分析、模型模拟等不同方法的综合集成研究发现,现在是过去2000年来最温暖的时段,当今的全球气候变暖和印度季风与西风交互作用是造成青藏高原冰川退缩及其区域差异的重要原因。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碳卫星系统总设计师
2016年12月22日,中国首颗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入轨。2017年1月12日,卫星有效载荷成功开机,13日转入在轨观测任务模式并获取首批观测数据,这是我国从太空获取的第一组大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吸收高分辨率光谱图。
“初步结果表明,碳卫星关键技术得到了验证,我国具备了大气痕量气体探测高光谱卫星技术能力。”碳卫星系统总设计师、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尹增山说。
碳卫星运行于700公里太阳同步轨道,其科学目标是获取全球和区域二氧化碳分布图,精度优于4ppm(百万分之四),从而使我国具备对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监测能力,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中国的贡献。
中国的碳卫星是继日本和美国之后的第三颗全球“嗅碳”卫星,它的成功研制和后续在轨稳定运行,将填补我国在温室气体检测方面的技术空白,其成果对我国掌握全球变暖的变化规律和全球碳排放分布,提高我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话语权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天津大学副校长、化工学院教授
2017年3月10日出版的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以封面的形式同时刊发了中国科学家的4篇研究长文,介绍了真核生物基因组设计与化学合成方面的系列重大突破:完成了4条真核生物酿酒酵母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化学合成。
国内外同行指出,这是继合成原核生物染色体之后的又一里程碑式突破,开启人类“设计生命、再造生命和重塑生命”的新纪元。在合成染色体的过程中,他们还突破了生物合成方面的多项关键核心技术,这些技术将帮助在全世界的生命科学研究和相关实际应用中大显身手,其价值不可估量。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教授元英进是最早参与该计划的中国科学家,此次在《科学》上以通讯作者身份发表了2篇论文。他告诉记者,如同科学实验中经常使用的果蝇、斑马鱼,酿酒酵母是生物学研究中的“模式真核单细胞生物”。“酿酒酵母是第一个被全基因组测序的真核生物,化学合成酵母,一方面可以帮助人类更深刻地理解一些基础生物学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基因组重排系统,使酵母实现快速进化,得到在医药、能源、环境、农业、工业等领域有重要应用潜力的菌株。”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HXMT“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
宇宙中有一种诡异的天体——脉冲星,它们最初被人类发现时曾被误以为是外星人发出的信号,它们身上还有很多未解之谜。2017年6月15日,中国发射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慧眼”,将对银河系内的脉冲星开展观测研究,期望揭开它们身上的诸多谜团。
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粒子天体物理中心主任、HXMT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理事张双南表示,HXMT卫星运行后预期将在三个方面取得比较重要的进展。第一,可能会发现一批以黑洞和中子星为主的新天体源;第二,可能对中子星和黑洞的性质,如中子星的磁场、质量,黑洞的质量、自转等给出新的测量结果;第三,每年大概会发现一两百个伽马射线暴。
2017年10月,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室女座(Virgo)引力波探测器于8月17日首次发现双中子星并合产生的引力波事件GW170817。引力波事件发生时,全世界仅有4台X射线和伽马射线望远镜成功监测到爆发天区,中国“慧眼”望远镜就是其中之一。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
2017年9月,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赵公博领导的一个国际团队发现了宇宙间暗能量随时间演化的证据。这一发现表明,暗能量的本质有可能不是爱因斯坦百年前提出的“宇宙学常数”。
赵公博团队利用其开发的暗能量重建方法,在3.5个标准差水平发现了暗能量状态方程随时间演化的证据,《自然·天文》在线发表了该成果。
“这意味着暗能量的本质可能不是真空能,而是某种动力学场。”赵公博说,“如果暗能量是真空能的话,那么宇宙会一直膨胀下去,最后以‘大撕裂’终结。但如果暗能量是动力学的,那么宇宙可能会经历膨胀、收缩、再膨胀,出现循环宇宙。”
目前研究发现,宇宙正在加速膨胀。理论上,宇宙的加速膨胀可能由暗能量引起。揭示暗能量的物理本质,成为现代科学中最重大的课题之一。
2016年,赵公博曾带领国际大型星系巡天“斯隆数字巡天三期(重子振荡光谱巡天)”合作组,以高精度测量得到了重子声波振荡信号,这一测量也成为此次研究突破的基础。赵公博表示,暗能量的动力学性质还需要下一代大型巡天观测的证认,期待在未来5年至10年内,世界上最大型的星系巡天“扩展重子振荡光谱巡天”“暗能量光谱仪”“主焦点光谱仪”等项目将帮助人类揭开暗能量之谜。
二、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杰出者
军事医学研究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由军事医学科学院陈薇团队研发的重组埃博拉疫苗,在非洲塞拉利昂开展的Ⅱ期500例临床试验取得成功。这是我国疫苗研究首次走出国门后的历史性突破,相关论文于2016年12月23日发表在医学期刊《柳叶刀》上。2017年10月19日,该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新药证书和药品批准文号,成为全球首个获批新药的埃博拉疫苗产品。
该疫苗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基因重组技术,可同时激发人体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在体内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同时采用无血清高密度悬浮培养技术,确保了制品的安全性。研发团队还突破病毒载体疫苗冻干制剂的技术瓶颈,在世界范围内首创适于2-8℃长期储存,可在37℃环境下稳定存储3周的疫苗,以适应应急状态下,特别是高温地区运输和使用需求。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八研究院研究员、“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
2017年9月27日,当微信的启动画面换成“风云四号”卫星在中国上空拍摄的地球全图的时候,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风云四号”卫星总设计师董瑶海正从上海赶往西安基地,将卫星进行南北向“反转调头”。
“任它虐我千百遍,我待航天如初恋”,这是“风云四号”卫星团队沟通群的名字。怀抱着对中国航天事业初恋般的热情,董瑶海带领这支团队同甘共苦,锲而不舍,终于在2016年12月11日,让“风云四号”卫星成功遨游苍穹。9个月来,他和“风云四号”卫星团队一起,确保“风云四号”一直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自从1986年进入上海航天,董瑶海就与“风云”卫星结下了不解之缘,还曾担任过“风云一号”A、B星的主任设计师。在团队里,董瑶海对细节追求极致是出了名的,甚至被称为“抠细节的魔头”。
中航通飞公司副总工程师、AG600总设计师
2017年8月12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宣布,我国自行设计研制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完成水动性能研发试验,为下一步水上首飞奠定了基础。
此前,在飞机总设计师黄领才和团队的共同努力下,AG600飞机于2016年7月23日总装成功下线,这是中国在大飞机领域研制工作取得的重大成果。AG600是世界在研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飞机采用了单船身、悬臂上单翼布局型式,选装4台WJ-6发动机,采用前三点可收放式起落架,堪称中国新一代航空产品代表作。
作为中国大飞机“三剑客”之一,AG600拥有执行应急救援、森林灭火、海洋巡察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在实施救援行动方面,AG600的最大航程为4500公里,可以搭乘50人,能在海浪高达2米时自由起降。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货运飞船系统总指挥
2017年4月20日,我国首艘货运飞船天舟一号成功发射,拉开了我国货运飞船飞天的序幕。天舟一号进入太空之后,和天宫二号又成功实现了交会对接。4月27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不辱使命,圆满完成了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为我国后续大型空间站建设奠定了基础。
天舟一号研制、发射涉及的单位和人员众多,如何让这部“万人一杆枪”的马达高速运转起来事关任务的成败。金勇带领团队大胆进行管理创新,推进项目管理技术的应用研究,把计划与技术和质量进行融合管理,建立了综合计划流程体系,团队牢牢抓住质量、计划、技术、元器件、设计这五大要因,持续完善责任制,通过向管理要效率、要效益,筑牢了成功的基石。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月11日,大连化物所和延长石油“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成功产出合格产品,产品纯度达到99.71%,主要指标均达到或优于设计值。
大连化物所刘中民院士领导的科研团队于2010年开展“煤基乙醇技术关键催化剂”的研究开发工作,于2013年成功实现关键二甲醚羰基化催化剂活性和寿命的突破。2014年,大连化物所和延长石油启动“10万吨/年合成气制乙醇工业示范”项目,2016年底开始试车,并于2017年1月11日产出合格产品。
该示范项目的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将率先拥有设计和建设百万吨级大型煤基乙醇工厂的能力,对于缓解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石油化工原料替代,油品清洁化、煤炭清洁利用及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具有战略意义。
北京大学工学院教授
2017年5月18日,我国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可燃冰能量储层密度高,热值高,污染小,资源量丰富,分布广泛,被认为是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战略性替代能源,对我国能源安全及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由于可燃冰开发难度非常大,日本、美国等国家多年来一直难以实现产业化。据介绍,此次试采在世界同类试验中时间最长,总产气量30多万立方米,在世界同类试验中产量最多,为天然气水合物的产业化开发积累了很多经验。
作为我国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工程的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工学院卢海龙教授和他的同事们勇于挑战,攻克技术难关,运用“地层流体抽取试采法”等各种创新技术和方法,将蕴藏在海底的“冰块”点燃成熊熊燃烧的火焰,再次展示了科研领域“后发先至”的中国速度。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总工程师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桥实现了主体工程全线贯通,一座长达55公里的钢铁大桥飞跨茫茫大海,历史性地将香港、珠海、澳门连在一起。
它使用的42万吨钢铁足够建造60座埃菲尔铁塔;它使用的108万立方米混凝土,每一粒都可以溯源;它使用的建造方式,是像积木一样一块一块搭上去的……
这座在中国交通建设史上被称为“技术最复杂”的“世纪工程”,一次次挑战着工程师的智慧和建设者的勇气。
从2013年5月2日首节E1沉管开始浮运安装,到2017年5月2日最终接头安装,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总工程师苏权科等大桥建设者们整整花了4年。
作为一项使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超级工程”,港珠澳大桥还成为国内企业实现尖端领域和空白领域重要突破的“超级引擎”。在摸索中前行,在前行中收获“中国标准”,填补世界空白,港珠澳大桥由此成为中国迈入桥梁强国的里程碑。
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深渊科考队完成再探万米深渊的科考任务后,“探索一号”科考船2017年3月23日顺利返回三亚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研究员唐元贵等科考队员突破多项瓶颈技术,在我国首次实现了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
此次在马里亚纳海沟和雅浦海沟的深渊科考,“海斗”号又承担了新的任务。在68天、近8000海里的航程中,“海斗”号自主遥控水下潜水器先后5次潜入万米深度,并首次实现了我国万米海底的巡航遥控和实时视频影像传输。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也携带了自主研制的“海翼”号7000米水下滑翔机,“海翼”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分两阶段开展试验与应用任务,每个阶段各执行了6次下潜任务,共完成了12个周期的观测任务,累计工作近88小时,累计航程达到135公里,下潜深度3次突破世界水下滑翔机6003米的下潜深度记录,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6329米,成为目前世界上下潜最深的水下滑翔机。
对于下一步的计划,唐元贵表示,每一次的深渊科考任务不尽相同。在唐元贵看来,深海机器人大有可为,长时间、大范围深海勘探和采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教授
什么是骨科手术最大的难题?在北京积水潭医院院长田伟看来,“如何看到深层结构,实现三维空间定位,对患者进行精准操作,并且不伤害神经组织”是骨科医生面临的最大“难点”。
仅靠人眼,这一难点无法克服,田伟找来了“机器人大夫”帮忙。田伟于1997年在积水潭医院创建脊柱外科,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骨科诊疗精准化、微创化、智能化研究及应用,是我国骨科手术导航和机器人临床领域的奠基者和开拓者。
2016年12月18日,在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上,田伟向世界展示了名为“天玑”的第三代国产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是国际首台可用于脊柱、骨盆、髋臼、四肢等多部位的通用型骨科导航手术机器人。由于田伟在骨科手术导航和机器人领域的突出贡献,2017年,他获得了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特种材料研究所所长、教授
2017年8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宣布,该校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王浩伟教授团队研制出超强纳米陶瓷铝合金,让铝里“长”出陶瓷,这种新材料不仅轻,强度和刚度甚至超过了“太空金属”钛合金,或将带动航空、汽车、高铁领域步入更轻、更节能的新材料时代。
1996年,在上海交大吴人洁教授和周尧和院士的指导下,王浩伟带着团队的青年科研骨干持续攻关,三十年磨一剑,终于迎来了纳米陶瓷铝合金的诞生。新纳米陶瓷铝合金重量轻,且具有高刚度、高强度、抗疲劳、低膨胀、高阻尼、耐高温等特点,即使外来作用力“泰山压顶”也能做到“岿然不动”,称得上是四两“扛”千斤。
天津大学副校长、教授
2017年8月8日,在距离海岸线300多公里的南海北部,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投放设备类型最多、覆盖海域最广的一次海洋立体综合观测完成阶段性任务。由天津大学研制的水下航行器“海燕”深潜1500米,持续航行30多天……表现优异。
天大“海燕”——“混合驱动水下航行器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又名水下滑翔机,是一种基于精准浮力调控的无人航行器、潜水器。由于拥有国际先进的水下滑翔机一直是建成世界海洋强国重要的标志之一,因此美国等国对该技术一直进行严密封锁。天津大学王树新教授团队历经十余年终于突破了技术封锁,从基础理论、技术攻关、设计制造、系统集成四个层面开展研究,研制成功“海燕”水下航行器系列化产品,并完成设计定型。在科技部组织的水下航行器南海性能比测中,“海燕”连续航程最大、航时最长、工作剖面最多。
如今,“海燕”已成功应用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监测、南海环境调查等国家重大工程和海洋国防建设事业。
南京理工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月,在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学教授王泽山凭借着在火炸药领域的杰出贡献,斩获2016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20世纪80年代以来,王泽山团队接连攻克难题,提高火炸药的含能性能。他们成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三冠王”:凭废弃火炸药再利用的多项关键技术获199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凭降低武器对环境温度敏感性这一尖端技术获199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凭等模块装药和远程、低膛压发射装药技术获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这位82岁的院士,凭着在火炸药领域一个甲子的努力,上演了他在科学界的“帽子戏法”。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教授
2017年5月27日召开的庆祝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暨创新争先奖励大会上,夏宁邵教授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夏宁邵在疫苗、传染病检测技术等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成果,他领导团队突破理论和技术障碍,创建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肠杆菌类病毒颗粒疫苗技术体系,藉此研制出全球首个上市的戊肝疫苗及生产成本显著低于国外的宫颈癌疫苗(基本完成三期临床试验),开辟了基因工程疫苗研发的新途径。
夏宁邵先后获国家发明二等奖(2010)、福建省重大贡献奖(2014)、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2015),其发明的戊肝诊断试剂成为国际金标准。他还研制出多个质量领先的艾滋病毒诊断试剂,使国产艾滋诊断试剂在国内市场居主导地位。
他累计获得57项国内外发明专利授权,发表SCI论文210篇,总被引4039次。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入选Elsevier医学领域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导航卫星首席总设计师
2017年11月5日19时45分,北斗三号首发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成功进入预定轨道。据了解,这次发射采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北斗三号第一、第二颗卫星,即第24、25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北斗三号工程副总设计师、卫星首席总设计师谢军和同事们的共同努力下,北斗三号在北斗二号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1至2倍的定位精度,达到2.5米—5米的水平,相关性能得到提升,服务范围进一步扩大。
此次北斗三号组网星首次发射,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新时代,未来三年,我国将迎来新一轮北斗组网卫星高密度发射。“中国的北斗,将变成世界的北斗。”中国的导航系统在实力上将毫不逊色于美国的GPS。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随着2017年度试验性应用航次圆满收官,“蛟龙号”载人潜水器转入业务化运行阶段。作为我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7062米,可以在99.8%的海域开展深海调查。
2002年起,担任70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的徐芑南,带领国内50多家科研院所精英组成的科研攻关队伍,大胆开拓创新,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难关,顺利完成了潜水器的设计、总装建造和水池试验。
2009年8月,我国自主研发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第一次下海实验,已是73岁高龄的徐芑南和年轻人一样,坚守在船上。此后,我国载人潜水器的海试一年一个新深度,1000米、3000米、5000米……直到挺进海底7000米,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试验海区下潜至7062米,至今这也是世界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如今,已是81岁高龄的徐芑南,依然活跃在中国深潜事业的前沿,他正和同事们一起,向着万米载人深潜的目标发起新的冲刺。
三、科技企业领军人物
寒武纪科技公司创始人 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
2017年8月,寒武纪宣布完成了1亿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国投创业、阿里巴巴、联想等,一跃成为国内AI芯片界当之无愧的独角兽。
2017年11月6日,智能芯片引领者寒武纪科技公司发布新一代智能处理器IP产品。此前,寒武纪公司已于2016年发布了全球首款商用深度学习专用处理器IP——寒武纪1A处理器,入选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评选的“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这款处理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在计算机视觉、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关键人工智能任务上具备出众的通用性和效能比。
随同智能处理器新品发布的,还有专门为开发者打造的寒武纪人工智能软件平台“CambriconNeuWare”,寒武纪将力争在3年后占有中国高性能智能芯片市场30%的份额,并使全世界10亿台以上的智能终端设备集成有寒武纪终端智能处理器。
中科院计算所所长孙凝晖表示,寒武纪公司是中科院计算所在处理器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超前布局的结晶,寒武纪公司在智能芯片领域占据全球领先地位,通过与产业上下游伙伴通力合作,有望引领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变道超车”。
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2017年11月3日,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天鲲号”自航绞吸挖泥船在江苏启东的船坞成功下水。“天鲲号”能以每小时6000立方米的速度将海沙、岩石以及海水混合物输送到最远15000米的地方,堪称“造岛神器”。“天鲲号”全船长140米,型宽27.8米,型深9米,最大挖深35米,绞刀电机最大功率可达7500千瓦,是亚洲最大自航绞吸挖泥船,多项性能位居亚洲第一、国际领先水平。
从整船进口,到国外设计国内建造,再到国内自主设计建造……从无到有,从有到强,“天鲲号”的诞生具有里程碑意义。作为总工程师,顾明及其团队先后攻克多项技术难题,终于迎来了这来之不易的一天。
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2017年5月23日,在上海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武汉梦芯科技有限公司发布新一代北斗导航定位芯片——启梦MXT2708A。该芯片不仅兼容所有类型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还首创性地实现了一颗芯片同时接收并处理GPS、GLONASS、北斗三种卫星信号,提升了定位性能,包括灵敏度、首次定位时间、定位精度、低功耗和小尺寸等。
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韩绍伟博士作为带头人,成立梦芯公司,带领一支以80后为主力的年轻团队,研发启梦芯片。2015年11月,该公司发布了国内首款实现量产的40纳米高精度北斗导航应用芯片“启梦”。
梦芯科技基于北斗高精度的双系统厘米级导航定位模块,采用梦芯科技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启梦SoC芯片,可应用于高精度位置信息服务,尤其是对精度要求比较高的特定应用,如:共享单车停车管理、 汽车无人驾驶、无人机、机器人定位、测绘与地理信息、机械控制等。
中国铁路总公司总经理特别技术顾问、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6月26日,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两端的北京南站和上海虹桥站双向首发,分别担当G123次和G124次高速列车。两列不同型号的“复兴号”连接以时速350公里运行,并实现各辆列车间电气和网络的联通,这在世界上是首次。
“复兴号”拥有纯正“中国血统”,由中国铁路总公司牵头组织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其性能指标实现较大提升,设计寿命由现在的20年提高到30年。中国高铁领跑世界,跑出了“中国速度”。
何华武院士长期从事铁路工程技术工作,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他主持了铁路第六次大提速工程;组织了铁路客运专线(高速铁路)重大关键技术攻关及系统集成总体优化,为客运专线(高速铁路)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摩拜单车创始人、总裁
胡玮炜和她团队创建了全球首个智能共享单车模式—摩拜单车,其自主研发的专利智能锁集成了GPS和通讯模块,使用了新一代物联网技术。每辆车都有GPS定位,手机打开就能找到离你最近的车,扫码开锁,随骑随走。从依靠骑行充电的经典版到利用太阳能充电的lite版,依托智能锁+大数据,摩拜一直行走在创新的路上。
自正式运营以来至今,摩拜用户累计骑行超过56亿公里,节约碳排放量超过 126 万吨,相当于减少了 35 万辆小汽车一年来行驶的碳排放量。
2017年6月,摩拜单车因在节能减排方面的杰出贡献,被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授予新一届“气候创行者”称号,并获得“可持续城市交通特别奖”;2017年9月,摩拜单车被财富杂志评选为“2017年正在改变世界的50家企业”,财富评价摩拜单车“两个轮子,解决中国碳排放问题”。
科大讯飞执行总裁
在2017年11月9日的发布会上,科大讯飞一口气发布了多个领域里10款以上的人工智能产品,从教育到医疗,从客服到智能家居,再到移动手机端和车载环境,讯飞‘智医助理’机器人、智慧微课工具1.0、晓译翻译机1.0、译呗等“黑科技”产品让人应接不睱。
科大讯飞一直是语音识别、语音合成技术领域里的佼佼者。他们的技术曾多次在国外比赛中,击败微软、谷歌等公司,获得第一。他们也是最早随着互联网浪潮,开始以语音为接入口,布局人工智能产业的公司。
科大讯飞是我国唯一以语音技术为产业化方向的“国家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并被原信息产业部确定为中文语音交互技术标准工作组组长单位,牵头制定中文语音技术标准。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
2017年11月,中科曙光成功研制出面向E级计算的Torus硅元交换机。E级超算是指每秒可进行百亿亿次数学运算的超级计算机,被全世界公认为“超级计算机界的下一顶皇冠”。
目前大型超级计算机,特别是准E级或未来的E级系统,在系统规模、扩展性、成本、能耗、可靠性等方面仍面临着严峻挑战。硅元交换机是采用Torus架构的高速网络交换机产品,基于它构建的超级计算机互连网络系统具有领先的性能、超强的扩展能力、极佳的容错能力。
公司总裁历军带领公司从小到大,自主设计生产的国产高性能计算机在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创下了中国高性能计算机TOP100排行榜总份额八连冠的成绩。
百度集团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兼任百度智能驾驶事业群组总经理
在2017年落地的人工智能项目里,百度的平台化战略已被付之实践。其先后上线了DuerOS和Apollo(阿波罗)两个开放技术平台,前者专注于为智能硬件厂商提供对话式的自然语音交互技术,后者则是目前国内惟一向全产业链上下游开放的智能驾驶技术平台。陆奇介绍DuerOS的发展定位时表示,历史上每一次计算机革命都是交互能力的提升,DuerOS作为一个自然语言的交互平台,它在人与器件的交互变革中,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百度另一大技术开放平台就是2017年4月发布的“Apollo(阿波罗)计划”。陆奇指出,自主体系是今天这个时代最前沿的计算机技术。在自主体系里面最能够实现商业化的就是汽车。这也是百度推出阿波罗计划和大力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重要原因。
陆奇介绍,在阿波罗1.0版本刚刚发布后,就有开发者通过该平台仅花费三天的时间打造出了一辆具有部分自动驾驶功能的汽车。9月,阿波罗上线了1.5版本。
华大基因董事长、华大基因研究院名誉院长
华大基因被顶级学术期刊《自然》评为“世界领先的遗传学研究中心”和“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分析领域的领头羊”。目前,华大基因已建成了一支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产学研队伍,开展了一系列的动植物、人类健康、微生物、海洋、生物能源等基因的研究。
2017年3月,作为基因组合成领域的里程碑项目,“人工合成酵母基因组计划”取得重大突破:国际协作组宣布完成2号、5号、6号、10号和12号这5条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并最终获得与普通酵母菌高度一致的人工合成酵母菌,华大基因主导了2号染色体的从头设计与全合成。
人造酵母新生命的诞生,标志着合成生物学里程碑式的进展,未来将给生物制造、医药、能源、环境、农业等领域带来颠覆性的改变。
汪建一直从事基因组学研究,是“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1%、“国际人类单体型图计划”10%、“国际千人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等重大项目的主要发起人之一。
2017年11月,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荣获第十三届2017年度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成都华西海圻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王莉具有30余年制剂研究、PK/PD、药物安全性研究工作经验,以及10年以上日本研究与工作经历,是CFDA新药审评专家、卫生部化妆品审评专家。
王莉带领团队从零开始,创建了规范化、符合国际标准的国家成都新药安全性评价中心,该中心已成为我国目前国内水平领先、规模最大、市场占有率最高的药物安全性评价权威机构之一,成为我国药物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创新药物的研发与评价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和示范。
2017年4月,国家成都新药安评中心顺利通过了美国FDA GLP的现场检查,这表明中心获得美国FDA认可,出具的试验报告能够支持国际新药申报,标志着成都安评中心全面国际接轨,建成了一个基于国际GLP规范开展新药非临床研究评价的技术平台。
同时,王莉还创建了我国最大的、“养—研—用—保”一体化的猕猴饲养繁育基地,我国第一家人类重大疾病灵长类动物模型研发及应用基地,实现我国特有猕猴资源的保护型发展,显著提升我国实验动物标准化与产业化的整体水平。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大型客机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5月5日,国产大飞机C919成功首飞。作为我国首次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150座级干线客机,C919不仅攻克了100多项核心关键技术,还使我国掌握了民机产业5大类、20个专业、6000多项民用飞机技术。C919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大型客机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是我国民用航空工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为了中国的“大飞机梦”,吴光辉带领超过一万人的研制团队默默奋斗了近10年。在吴光辉看来,中国大飞机首飞成功意义重大,它打破了欧美在大型客机领域的垄断地位,标志着我国拥有了与国际适航标准接轨的干线客机。
2017年9月28日,国务院国资委举办第二届“央企楷模”发布仪式,C919大型客机首飞机组获评第二届“央企楷模”。2017年11月25日,C919大型客机项目团队获2017中国项目管理成就奖。吴光辉曾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防科技成果一等奖、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等。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2017年8月1日,经过近7年建设,世界首条高海拔高寒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我国首条穿越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速公路青海省共和至玉树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
共玉高速公路被称为高海拔、高寒、高速“三高”公路。该公路由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简称中交一公院)负责项目全线的总体设计并承担科研攻关任务,建设者们克服了极为恶劣的自然环境,攻坚克难,自主创新,创下了多项公路建设史上的纪录。
共玉高速公路沿线具有多年冻土区情况复杂、高温高含冰量路段占比大、热稳定性差等特点,导致在其基础上建设的道路结构尺度比一般等级公路和铁路大3至5倍。为此,技术人员要着力解决“宽”“厚”“黑”的问题。吴明先所在的中交一公院迎难而上,积极投入技术攻关,创新运用一系列技术手段,攻克了冻土消融这一世界性技术难题。
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17年6月12日,我国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反应堆石墨和碳堆内构件安装完成。9月14日,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2号堆金属堆内构件上支承板顺利吊装就位,这标志着堆芯壳筒体内部物项全部安装完成,年内将具备试压条件。
“高温气冷堆模块化设计技术研究”是中核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自主创新的重要科技成果。2016年12月21日,60万千瓦高温气冷堆核电站技术方案于在清华大学发布,该项目标志着我国高温气冷堆技术从“863”时期的“跟跑”位置,到示范工程阶段的“领跑”位置,建成后将成为国际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核电站。
吴郁龙带领创新团队,十四年如一日艰苦奋斗,推动我国第四代核能技术高温气冷堆科技创新和产业化取得了重大突破。中核能源先后承担了十余项重大专项科研课题,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如该公司自主开发的高温气冷堆三维协同设计平台,已经成为用信息化手段支撑核电站综合布置等设计工作的重要工具;该公司还完成了高温气冷堆典型系统的模块化设计方案,“简单来说,我们能像搭积木一样拼接式组建核电站,这样能够大幅缩短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的建造周期,同时降低建设成本。”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核电站技术领域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7年12月,应用于福建霞浦快堆核电示范工程项目——国内首台60万千瓦第四代核电快堆核主管道及主管道裤形三通研制成功,并正式签署产品供应协议,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核电示范工程项目即将开工建设。
霞浦快堆核电示范工程项目作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我国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对于推动快堆尽快大规模商用,促进我国核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快堆即“快中子反应堆”,属于世界上最新的第四代核电技术。与其他核反应堆不同,快堆可以直接利用现在被废弃的铀同位素和核电站废料,可将天然铀的利用率从目前约1%提高至60%,还可实现放射性废物的最小化。
从1965年加入快堆研究,到2011年中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实现并网发电,再到2017年底中国第一座快堆核电示范工程开工。作为我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徐銤“一生只做一件事”,为中国的快堆事业和核工业,付出了一生的心血……
2017年5月,徐銤荣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
中国科学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主任、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2017年9月,信达生物制药(苏州)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共同宣布,信达生物以共计4.57亿美元另加销售提成的方式,获得中科院上海有机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王召印、朱继东等研发的IDO小分子抑制剂的全球独家开发许可权。据悉,这是我国制药领域迄今为止金额最大的院企合作项目,是中国院企创新药合作的重要里程碑。
预计相关药物5年后可以上市,它将对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和膀胱癌等几十种肿瘤有疗效。
这只是中科院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近年来转化的科研成果之一,2015年,中心袁钧瑛教授和马大为研究员就自主研发的RIPK1抑制剂,与美国Denali制药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开发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一类新药,目前已顺利进入临床一期阶段。
“交叉中心就像是一个科研特区”,该中心通过招聘相关的年轻科学家来设计一个合作环境,力争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合作模式,“现代科学需要交响乐,需要合作来奏出更多动人的旋律。”袁钧瑛说。
四、科技传播者(含科普工作者)
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2017年5月,褚君浩院士因“科普及社会服务”方面的突出成就,获得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成为上海唯一一位奖章获得者。
近40年来,褚君浩院士不仅在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半导体科学技术领域进行突破性研究,而且把大量时间精力花在学科交叉和科学普及上,近3年作科普报告50余场,发起举办“浦江学科交叉论坛”,发表科普文章近百篇,多项议案和建议促成相关法案的修订与完善,成为科学研究与科普工作相得益彰、互相促进的典范。
“我们需要科学家、科普志愿者以及科普专业人才。”,褚君浩认为要鼓励更多的科学家投身科普,破题之处仍然是科研评估体系,“科普也是科学家的重要社会责任之一,需要纳入考评体系。”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10多年的积累,40多万张照片,2017年1月,苏德辰编著的《地质之美——经典地貌》出版,这是“地质之美”系列科普图书中的第一本,精美高清晰的图片,通俗简练的文字,在国内原创地质科普书中非常少见。书中收录的国内外著名景区的绝美风光照片,不免让人心驰神往,文字却将读者的关注引向岩石的节理、湖泊的形成、冰川的作用等。“当你看到特别漂亮的自然风景,如果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其实是很遗憾的,如果知道了它们的成因,那会有一种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苏德辰说,“我倡导知其美,更要知其所以美。”
2017年,苏德辰研究员被国土资源部聘任为首批国土资源首席科学传播专家,代表国土资源部开展经常性科普活动。
2008年,苏德辰在科学网开通了博客,开始了“科普生涯”。他给博客定的标签是“地学科普与地质灾害”,内容多是与地质相关的内容。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加油!向未来》节目制片人
《加油!向未来》是央视综合频道在2016年暑期档推出的科学实验节目,节目中将物理、化学、生物等大型室内外科学实验转为益智答题,王雪纯担任《加油!向未来》节目制片人。
第一季节目中每期有两位经过甄选并具有一定科学素养的普通人和明星组队答题比拼,并与主持人共同参与实验验证,通过科学实验来让观众看到视觉奇观,呈现出科学之美。
2017年7月《加油!向未来》播出第二季,节目的第二季在第一季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升级,赛制转变为纯素人比拼答题模式,除了精彩绝伦的科学实验,还有学霸与学霸之间的巅峰对决:30位“未来队”的未成年学霸PK30位“加油队”的成年学霸。在权威科学工作者和团队的鼎力支持和通力协作下,节目以最形象生动的方式展示科学实验,以最浅显易懂的形式解释科学原理。
中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
张永莲院士是一位分子内分泌学家,多年来坚持为大学生、青少年做科普讲座,在普及生命科学知识的同时,传授科学思维和方法,激发青少年对科技探索的热情。年届八旬的她,走路已颤颤巍巍,但说起“科普”中气十足。2017年11月,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揭晓,张永莲院士获年度“科普杰出人物奖”。
张永莲院士长期活跃在科研一线,她瞄准国际科技发展前沿,为科学进步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同时她也始终热心科普公益事业,即使高龄也依旧坚持举办科普讲座。通过讲述自己的科学梦与成才路,让科学精神走进社会公众,走进青少年学生,让他们更加了解科学、爱上科学,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
多年来她频繁为全国大中小学生做科普报告,激发青少年学习科学、热爱科学和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她的科研故事被收录在《科学梦与成才路》、《她们眼中的她们》等书中,以与更多的公众分享自己科研路上的成功经验与人生启示。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所长、中科院院士
在周琪的领导下,一批志同道合的科学家、科研工作者和研究生组成了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干细胞科普团队。从2009年起,团队承接北京市科委“高端科技资源科普化”项目,在动物所内建立“胚胎发育和治疗性克隆动态”科普平台,近年来累计受众近5000人次,先后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科普基地”“北京市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基地”等。
同时,团队每年在各地举办大型科普展览,创作科普互动游戏和科普影片、微视频。他们的作品在优酷等视频网站上点击量超过10万次,取得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他们的目标是,通过干细胞与再生医学系列科普作品以及开展的科普活动,提高公众对干细胞等前沿科学领域科学知识的了解,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公众科学素养,进而激发公众对前沿科学研究领域的热情,推动中国科研事业的发展。
周琪对科普有着特殊的情怀,他说,科普最大的意义,不是传递知识,而是为孩子们带去一种思维方式。同时,给他们打开一扇科学的窗户,让人生多一种选择。
(候选人以姓名拼音排序,简介根据公开报道整理,图片来自网络)
关注我们
微信号:sciencenet-cas (←长按复制) 或长按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