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于20世纪80年代,这才是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一剂良药?

2019 年 10 月 10 日 凤凰财经

当我们在线搜索“供应链金融”时,映入眼帘的是各行各业的加码布局,以及前沿科技的不断赋能加持。资讯的火热,让我们得以窥见这场万亿蓝海的汹涌浪潮,与此同时,也引起了更多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


本期《前行者》请到人民大学商学院副院长宋华,为我们分享他数年来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深刻洞见。



中国企业主要面临的是融资难问题

回溯供应链金融的发展史,可以看出,这个始于8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事物,在中国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的创新演变。

第一阶段,2001、2002年西方供应链金融的理念和做法被介绍进了中国,即金融机构主要利用中小微企业在业务当中产生的应收应付等信息来提供资金。

这种形态到了2008年之后基本上宣告失败,坏账率极高。于是,中国供应链金融的第二阶段发生了一场改变,银行跳到幕后,核心企业跳到台前,从而规避了银行的风险。

在2013、2014年,产业进一步创新,出现了以平台化和生态化为标志的供应链金融第三阶段,把更多的金融机构和更多的中小微企业,通过网络的形式链接起来。“这样的话一方面我们的金融机构能够更好的去基于整个业务网络来提供金融服务,另一个方面也让我们的供应链金融能够惠及到更多的中小微”。

供应链金融的几次演变,是因为中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相较西方更加严重。宋华分享道,“今天中国的企业遇到更主要的问题应该是融资难,它根本就没有获得资金的渠道。哪怕我能承受较高的代价,都很难获得”。



宋华指出,问题背后的原因可以一分为二:主观原因在于中国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再加上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完善的财务报表,这就导致了银行很多的传统征信数据和手段没有办法覆盖,所以造成了其融资难的问题;客观原因在于,本身这几年的经济结构面临着供给侧的转型问题,同时全球供应链体系遭受着国际贸易的摩擦和贸易的纠纷,这就导致了我们这两年经济的发展不像以往一样能够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就日益突出。

然而,即使中西方供应链金融在应用上各有不同,宋华分析,双方仍有可能殊途同归。 “以美国为例,美国第一大供应链金融平台PrimeRevenue、第二大平台DEMICA等等,这都是很多人没有听说过的,但在美国却都是赫赫有名的供应链金融平台公司。我们中国最近也开始出现了这种专业化科技平台,这一点将是殊途同归的一个地方”。


银行发展供应链金融,

优势在于提供金融解决方案


谈及供应链金融中的重要角色—银行,宋华分享道“银行理论上讲是有两条线可以去走的。一条线就是金融解决方案,因为供应链金融当我们把它理解成不仅仅是借贷,而是现金管理的话,涉及到的业务是非常复杂的。偏偏最有可能解决这个问题的,就是我们的银行。”

比如,中小微企业的国际贸易原材料可能是在非洲采购的,加工放在了印度,最后成品在中国,销售又出口到了欧洲。这种产业状态、结构状态非常普遍,可是不同国家货币政策不一样、金融政策不一样、贸易惯例不一样,让中小微企业自己去解决这些问题完全不可能,此时,凸显的就是银行的优势。银行能够提供一揽子金融解决方案,并由此进入到供应链金融链条中。

宋华同时指出,大量的金融机构在进入供应链金融时有一个误区,就是把供应链金融看作是金融热点,认为这个是挣暴利的。但是,“供应链金融的目的是服务产业的。供应链金融前面有三个字,供应链,没有供应链就没有金融”。

此外,金融机构本身还需打造风控能力,宋华提炼了“风控的六化原则“,即交易闭合化、交易信息化、管理垂直化、收入自偿化、风险结构化和声誉资产化。这些都对金融机构目前的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提出了新的挑战。



科技化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必需的创新手段


除了风控能力的强化,宋华还系统性总结了风险管理的创新手段。

“第一资产一定要穿透化”,即通过资产证券化、分层证券化,了解企业背后真实的资产状态,“没有资产穿透化很多风险都控制不了。这是一个基础”。



“第二个是信息的集约化和透明化”。今天之所以供应链金融出现了大量的风险,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我们的信息过于分散,没有实现有效的集约化。

“最后就是社会信用的建立”。公共社会化体系建立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单靠一个企业是有限的,他需要我们的行业协会、政府共同推动。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宋华也给出了他的建议。“商业银行第一需要利用网点,成为流动性提供者。第二,在今天这个时代,除了体制本身的转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科技化。利用科技TechFin和FinTech的手段,去跟产业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供应链金融进一步发展”。


金融科技不要炒作概念,

而应服务于产业、支撑于金融


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最近也冒出了许多新概念, 而宋华则始终一贯地将供应链金融和科技的结合称之为“智慧供应链金融”。同时,宋华坚定地反对技术资本化和炒作化。

以区块链为例,宋华指出,区块链本身是供应链金融不可或缺的、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因为它最主要的分布式、加密、不可篡改,这些的的确确是我们今天供应链金融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区块链是众多ICT现代化的信息通信技术中的一种。你可以讲物联网供应链金融,你可以讲人工智能供应链金融,但是严格意义上没有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它只是一个环节,不要把它资本化。


科技的进入,也带来了新的话题,即大量的科技金融公司进入市场以后怎么去规范它的行为。如何应用数据支撑金融机构,从而建立智慧化的信用体系?怎样应对数据的安全问题……面对种种话题,宋华也给出了他的建议:“一个大数据公司通过网上爬虫画像来支撑普惠金融,这是违规的。不是每一个数据都能拿来用的。信息安全我们刚刚走了一步,制订了一个互联网法,但是实际上信息安全问题还需要我们的监管方继续去探索、去关注。”


本期栏目由凤凰网财经和交通银行蕴通财富联合呈现
点击阅读全文,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在社会经济生活,银行、证券或保险业者从市场主体募集资金,并投资给其它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4+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战略|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
智慧云董事会
1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重磅!2019中国经济研判,涉及20个敏感问题…
笔记侠
10+阅读 · 2019年2月17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如何迅速提高公司估值?
计算广告
5+阅读 · 2018年5月16日
高额融资「狂欢」背后的旷视科技
机器之能
4+阅读 · 2017年11月1日
Arxiv
27+阅读 · 2017年12月6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正在成为制造企业核心战略
产业智能官
34+阅读 · 2019年4月22日
战略|咨询公司在中国的困境与出路
智慧云董事会
1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重磅!2019中国经济研判,涉及20个敏感问题…
笔记侠
10+阅读 · 2019年2月17日
2018年中国供应链金融行业研究报告
艾瑞咨询
7+阅读 · 2018年11月20日
如何迅速提高公司估值?
计算广告
5+阅读 · 2018年5月16日
高额融资「狂欢」背后的旷视科技
机器之能
4+阅读 · 2017年11月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