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CSDN”,选择“置顶公众号”
关键时刻,第一时间送达!
“马化腾他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在 2018 正和岛新年论坛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谈到隐私和信息安全话题时如是说。舆论哗然之下,业界纷纷表示细思恐极。
1 月 1 日,李书福在公开场合直接炮轰微信侵犯隐私,“马化腾肯定天天在看我们的微信。因为他都可以看的,随便看,这些问题非常大。”他指出,在中国没有任何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可言,开车在路上走到处都是摄像头,“所以我很少开车上路,我相信很多人都跟我一样”。此外他提到,在国外居民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益,而在国内往往是行不通的。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热议喧嚣之下,腾讯公司公关总监张军第二天便在微博迅速反驳,“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会多一些担忧和误解,这很正常”,并附声明表示“这是没来由的疑虑”。
但事实上,这并不是微信第一次在公开场合被“拉黑”,马云、周鸿祎等也曾拒绝使用微信。
马云:我和微信的缘分尽了
社交一直是阿里巴巴的短处。2013 年下半年,马云为了在社交上分一杯羹,投资了移动好友互动平台“来往”之后,就在微信上发朋友圈向微信发起应战,并说道:我和微信的缘分已尽,再过三天,我就要挂掉微信账户。不久,阿里巴巴开发出自己的企业社交软件钉钉。2014年,阿里入股后,新浪微博也禁止用户利用微博推广微信相关账号。
在今年的一次直播采访中,马云曾被追问“您有朋友圈吗?”关于这个问题,马云巧妙地绕开了话题:“我有很多朋友圈,我的朋友圈不比任何人少。”
无论是大力投资“来往”,还是开发社交软件钉钉、禁止新浪微博用户利用微博推广微信相关账号,阿里与微信,或者说与腾讯,在社交、线上支付、电商等领域的争夺一直不死不休。但至少目前来看,阿里还是没能破开腾讯微信庞大的社交版图。
周鸿祎:我是来倾听的,不聊天
周鸿祎曾公开表示:“使用微信主要是来听和看,有重要的事情请用 whatsapp 聊。微信里和我聊什么都不太方便。” 2015 年,360 给全体员工发送了一封内部邮件,下达了强制命令——以下是 360 内部邮件内容:
公司目前多项业务均处于业务敏感期,对其相关重要商业信息的保护已至为关键。为防止公司重要商业信息泄露,经公司研究决定,禁止使用微信讨论工作。
公司内部所有微信工作群必须于48小时内解散。
内部群组交流,须使用蓝信,或,WhatsApp。
员工之间不得通过微信讨论任何与工作相关的内容。
对外交流,不得通过微信讨论敏感业务。
违反上述规定者,一经查实,将对责任人处以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责任人的主要领导处以5000罚款。同时将在公司内部进行通报批评。
因使用微信造成公司重大商业机密泄密者,还将受到公司的行政处罚。
其实在这则最后通牒之前,2013 年的 7 月,就有“知情人士”称,奇虎 360 发布的内部通知要求“公司全体员工必须在手机中安装微信类即时通讯软件 Line(连我),并要求员工禁止使用其他聊天工具谈论工作”。Line(连我)是韩国的一款类似微信的聊天工具,其在中国的推广工作由奇虎 360 负责。
虽然 360 对此类三番两次的传闻都未正面回应过,但周鸿祎公开场合发表过的言论或多或少透露了其态度。
周鸿祎是在 2015 年的 3 月开通的微信,表示这是他“忍了很久,现在不得不做的”:“我终于开通了微信,希望到大家的群里多听多学习,欢迎各个讨论产品行业技术投资的群把我加进去。有什么好的群也给推荐一下。”对于各种猜疑的言论,他直接回复“大家别猜了,微信是重要的手机必备软件,既然中国人都这么喜欢微信,如果我不体验,怎么能做出一款大家喜欢的手机?这至少是重要原因之一。”但是他的微信签名一直是“我是来倾听的,不聊天,有事在 whatsapp 找我”。“使用微信主要是来听和看,有重要的事情请用whatsapp聊。微信里和我聊什么都不太方便,更不要乱发艳照商业计划书。”
当然,除去坚守的阿里和 360,也有自己打脸的。2013 年年中时,网易为了推易信跟京东搞合纵连横,京东突然强制员工解散所有的微信工作群,改用易信。谁知没过半年,京东让腾讯进来做了大股东,微信入口反而搞得大大的。
微信究竟动了哪些奶酪?
如果不从企业“勾心斗角”的层面来看,对于我们普通用户来说,开头所说的微信声明有意义吗?
微信不留存任何用户的聊天记录,聊天内容只存储在用户的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上;
微信不会将用户的任何聊天内容用于大数据分析。
目前最受网友争议的是——微信是否保存私人聊天记录?其他部分难道不都是在微信掌控之中吗?
首先,微信群是可以被监控的。一些警方通过微信群记录办案的例子并不少,这说明微信对群聊天记录是有保存或者说有监控的。这一点也是腾讯副总裁丁珂承认的,他在去年8月公开讲话时称“国家明确要求的多人群,配合方。运营商都会有国家合规要求。”
其次,微信朋友圈的内容是会被抓取的。以“精准营销”为卖点的朋友圈广告,少不了对用户朋友圈信息的抓取和分析。在腾讯平台,每一天有超过十亿张的照片上传,节假日可能甚至有二三十亿张照片,绝大部分都是人的脸,尤其是中国人的脸。腾讯有一个更强大的能力就是,几乎掌握了每个中国人过去十几年来的面容变化……
最后,用户的注册信息是被抓取的。去年12月8日有新闻报道,南宁市兴宁区法院利用微信朋友圈可以投放广告的功能,以“老赖”的住址等身份信息为目标条件,每天以10万条的数据量,精准推送“老赖”名单。类似的方法被推广到不少法院,证明微信能够抓取用户注册的信息。
以上三种情况说明用户大部分行为都可能暴露,那么私人聊天记录是否能幸免呢?丁珂曾称“如果你在飞机上,信息没收到,微信为了确保你能收到信息,会存储转发,收到之后没有留底。”这说明微信至少是可以储存用户聊天记录的。但是微信在存储时间上可能有限制,维护相关板块的微信员工可能看到聊天记录,这也有一个泄露隐私的风险。
“不看”不等于“不能看”,如果腾讯官方的回应仍止于表面,用户的质疑恐怕只会越来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