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化雨,一路同行:高校老师们的“铸星”故事

2021 年 9 月 10 日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微软亚洲研究院祝老师们节日快乐!


9月9日,2021年铸星论坛在微软亚洲研究院成功举办,来自国内知名高校与研究所的青年学者们作为“铸星计划”候选人齐聚一堂,展示了各自的科研设想,并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及其他学者进行了深入交流。本届铸星论坛还首次与“铸星计划”星友会活动结合举办




因科研兴趣相聚,因志同道合共赢十余年间,从“铸星计划”中走出了近170名学者,他们中的许多人目前都已是领域内的中流砥柱与闪耀新秀。以“铸星”为新的起点,他们的故事讲述了关于科研的更多可能。


 孙广中:在科研中育人,做有长远意义的研究


发现和培养新一代青年学者,使其成为科研创新能力突出、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学术带头人。”2007年,本着这样的使命和愿景,微软亚洲研究院设立了“铸星计划”。现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院教授的孙广中,就是当年“铸星计划”第一批访问学者之一。


“我们听说微软亚洲研究院开放了青年学者访问计划,都非常感兴趣,因为机会难得。”经过筛选和面试,当年还是初出茅庐的“青椒”的孙广中脱颖而出,开启了自己的“铸星”之旅。


同年10月,孙广中来到微软亚洲研究院互联网搜索与数据挖掘组,开启了为期三个月的铸星访问。微软的业界环境与产品需求为工程应用性质的项目合作提供了空间,也为学界的孙广中提供了科研新思路。经由首次访问,孙广中将科研兴趣的目光由传统的系统工作投向上层应用领域。


2010年,孙广中再次加入“铸星计划”,与微软亚洲研究院首席研究员谢幸搭档,基于上次访问的基础,在地理位置信息分析挖掘、推荐系统等应用层面开展合作。“两次访问经历拓展了我的视野,对科研方向的转变有很重要的影响,2010年访问合作的课题就在2007年基础上实现了选题的拓展和提高。”


2010年,孙广中(左一)在研究院与谢幸(右五)等人合影


应用方向的合作不仅能在更大的范围内产生实际影响,更能为学生指导与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实践空间。十几年来,孙广中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们联合指导了多名博士生,“培养学生始终是科研合作的一个目标,未来也要长期坚持。


访问期间,孙广中所在实验室的博士生袁晶前来微软亚洲研究院实习、参与到双方合作的车辆路线智能规划项目中。袁晶在2010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十年来被引940余次,并在业界公司开展时空数据智能处理、智慧城市等方面的落地应用中发挥了作用。2020年度 ACM SIGSPATIAL “十年影响力”荣誉奖(Honorable Mention)再次体现了研究工作的价值。


此外,孙广中回到校园后与谢幸研究员合作开展的“基于用户数据的智慧校园建设”项目不仅应用于中科大校园,也在2015年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创•研”年会中获得微软亚洲研究院合作研究奖(MSRA Collaborative Research Award)。


“做有影响力的、有长远意义的研究。”孙广中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访问经历除了带来项目合作与论文写作的机会,更对学者的科研评价标准、科研观念以及科研品味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回顾从铸星开始的合作缘分,担任铸星计划星友会联合主席的孙广中十分感慨,“期待更多年轻老师通过铸星实现个人科研工作上的突破与发展,也期待星友会能在推动跨领域对话、跨年龄段连接中发挥更大作用。”


  刘家瑛:铸星带我打开科研新方向


带领学者们探索科研新知,拓宽个人施展平台,是“铸星计划”一直在努力做到的事。而这两点,在2015年“铸星计划”访问学者刘家瑛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投出第一篇计算机视觉领域的论文、第一次参加新领域会议、发表出至今引用最高的一篇文章……刘家瑛在“铸星计划”支持下访问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经历,给她带来了太多新体验与新惊喜。


2015年,刘家瑛通过铸星面试选拔,访问微软亚洲研究院网络多媒体组,与孙晓艳和曾文军研究员围绕行为检测与在线分析合作开展研究。微软亚洲研究院为选题发现与实验开展提供了强大的业界硬件与资源支持,以微软的 Xbox 体感设备为基础收集行为数据,开发出基于注意力机制的行为分析方法。相关工作论文在2016年 ECCV 会议和2017年 AAAI 会议接收并发表,这篇 AAAI 论文也是她至今被引数量最高的论文。


铸星访问结束后,刘家瑛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在行为识别与在线分析领域的合作仍在推进。2017年,刘家瑛团队在与积水潭医院合作的基础上,探索将铸星访问期间的技术突破转化为实际应用成果。“积水潭医院矫正科门诊部都有我们放置的机器人,能够收集患者行为动作和进行实时分析。”


刘家瑛介绍,在业界访问并开展合作的经历也进一步加深了她对科学技术社会影响力与实际应用的认识,“我们的合作项目也获得了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联合科研项目资助,未来将在骨科病人预诊、术后康复行为分析等临床应用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刘家瑛在2021年铸星论坛中分享自己的铸星故事


“研究组、研究员之间的交流十分频繁,为开展跨领域研究提供了很多机会。”刘家瑛对计算机视觉(Computer Vision, CV)领域的认识与研究的起步也开始于此,“组里的同事们带给了我打开新方向的魄力,我也因此投出第一篇 CV 论文、第一次参与新领域的学术会议。”得益于铸星计划访问经历,刘家瑛在摸索新领域的过程中,得到了研究员同事们的专业引导与建议,“铸星计划是我的科研成长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铸星访问以来,刘家瑛还通过微软的平台参与到其他活动中,积极推动计算机领域的科研交流与多元化发展。无论是在 Ada Workshop 中为计算机领域女学生分享求学与科研经验,还是在“计算之美”学术大会中积极组织筹备分论坛,刘家瑛都抱着“分享感受、交流共进”的态度参与其中。


“铸星计划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小伙伴。”无论是长时间联系还是合作机会的开启,刘家瑛与研究员和学者们保持着良好的互动,“微软亚洲研究院纯粹的技术交流氛围造就了大家的相处模式:真挚、简单、热情。”刘家瑛期待,有更多青年学者能以铸星为起点触碰到更多可能。


 邢佳:从科研到开课,通过“铸星”开启跨学科之旅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在基础科学研究中的作用愈加突显。人类社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和巨大挑战,也迫切地需要基础科学与计算机学科有更加紧密的交叉与融合。基于这一趋势和需求,“铸星计划”开始面向交叉领域的优秀学者开放,期待与他们一起发挥彼此所长,突破科研边界。


从计算机科学到环境科学,从机器学习到大气污染观测与治理,来自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的邢佳在微软亚洲研究院2019年的铸星计划访问中开启了他的跨学科破壁之旅。


访问期间,邢佳与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首席研究员秦涛、研究员郑书新合作撰写的论文被环境领域顶级期刊接受,在这项研究中,邢佳等人提出基于深度学习的响应曲面法,实现了以更加准确、高效的方式量化排放和污染之间的关系


郑书新(左一)、秦涛(左二)、石贝贝(右一)、邢佳(右二)合影留念


铸星访问的科研经历给了邢佳另辟蹊径的勇气,他关注到疫情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变化量并计划在应用领域开展创新性的研究,“直面很多研究都会回避的问题。”他与武汉大学的李四维老师合作,将在铸星期间完成的数值模型应用到研究中,推演出疫情期间大气污染物排放的变化量,这项延续性的研究成果也成功发表于地学领域知名期刊


访问虽然结束,但项目合作带来的技术突破正在更多领域中以更长远的方式产生影响、发挥价值。用机器学习量化排放与污染物的研究成果被应用于在国家大气治理实践,并在进博会期间的空气质量保障工作中实现了快速评估、预测优化的效果,能够以更快速度响应空气质量变化、优化控制方法,从而有效减少污染。


通过铸星的平台,与计算机领域研究者找到共同兴趣点、各取所长,邢佳的科研之路也从微软亚洲研究院开始打开了新的机遇与可能。2021年秋季学期,邢佳与微软亚洲研究院主管研究员郑书新合开的本科限选课程将在清华大学迎来第一批选课同学。课程将面向环境、土水、化工等专业跨学科研究的机器学习需求,讲授相关理论要领与前沿案例,“环境学科对掌握计算机技能的需求很大,但缺乏相关信息与知识入门。”邢佳说,自己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访问收获很大,希望能通过这门课延续合作友谊,为更多有志于相关研究的同学架起知识的桥梁。


邢佳更受邀参加微软学术峰会,今年10月,他将向全球研究者分享他在二氧化碳排放观测与预测、气候效应治理方面的研究成果。“环境领域需要更多懂计算机、会用计算机的研究者,合作推动发现新的科学成果。”邢佳通过铸星计划打开了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科研“新世界”。


从合作科研到后续的联合科研项目、再到合作指导学生、合开教学课程,随着时间推移,铸星给邢佳带来了一个又一个“星”可能。


正如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周礼栋博士所强调的,微软亚洲研究院“秉承开放、积极的心态,全力支持年轻学者去探寻他们感兴趣的领域——这也是微软亚洲研究院的追求。”


据不完全统计,“铸星计划”走出的近170名学者中,获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共8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共 20 人,获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共11人,获得国家及教育部颁发的技术发明、技术进步奖共22人次,更有80人次受到国际学术界认可,获得 IEEE、ACM 等颁发的国际学术奖励。我们相信,“铸星”只是优秀青年学者们的里程碑之一,他们将在更大的舞台上绽放更耀眼的星光








你也许还想看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孙广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并行计算、高性能计算相关研究和教学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完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课题、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课题/面上项目、华为公司科技项目、微软亚洲研究院创新合作项目等10余项科研项目。在IEEE TC、IEEE TPDS、IEEE TKDE、ACM KDD、IEEE ICDM、ATC等学术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90余篇,被他人引用4000余次。四次获得学术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4项,软件著作权2项。曾获首届安徽省高等学校教坛新秀奖(200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09),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安徽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9年)。2012年入选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2016年获评为优秀会员。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4+阅读 · 2020年3月4日
中国科大校园行暨联培博士宣讲会3月16日与你相见!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0+阅读 · 2022年3月10日
【动态】首届可视化国际青年学生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1月4日
哈工大SCIR博士生覃立波获2021年“微软学者”称号
哈工大SCIR
2+阅读 · 2021年10月21日
胸怀伟大理想 践行爱国情怀 | 学术人生
视觉求索
0+阅读 · 2021年9月23日
自动化所2021年“人工智能”大学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0+阅读 · 2021年8月6日
周礼栋博士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0+阅读 · 2021年7月27日
大会预告 | 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大会
哈工大SCIR
0+阅读 · 2021年6月1日
哈工大SCIR博士生覃立波获得第八届百度奖学金
哈工大SCIR
0+阅读 · 2021年5月20日
【ASSIA】第12期智能自动化学科前沿讲习班——推荐系统
中国自动化学会
12+阅读 · 2019年10月1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8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7月1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7月12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8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30+阅读 · 2021年7月7日
Arxiv
23+阅读 · 2018年10月1日
Arxiv
25+阅读 · 2018年1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第八届中国科技大学《计算机图形学》暑期课程课件
专知会员服务
54+阅读 · 2020年3月4日
相关资讯
中国科大校园行暨联培博士宣讲会3月16日与你相见!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0+阅读 · 2022年3月10日
【动态】首届可视化国际青年学生学者论坛成功举办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CSIG
0+阅读 · 2022年1月4日
哈工大SCIR博士生覃立波获2021年“微软学者”称号
哈工大SCIR
2+阅读 · 2021年10月21日
胸怀伟大理想 践行爱国情怀 | 学术人生
视觉求索
0+阅读 · 2021年9月23日
自动化所2021年“人工智能”大学生暑期学校圆满结束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0+阅读 · 2021年8月6日
周礼栋博士升任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
微软研究院AI头条
0+阅读 · 2021年7月27日
大会预告 | 第一届中国情感计算大会
哈工大SCIR
0+阅读 · 2021年6月1日
哈工大SCIR博士生覃立波获得第八届百度奖学金
哈工大SCIR
0+阅读 · 2021年5月20日
【ASSIA】第12期智能自动化学科前沿讲习班——推荐系统
中国自动化学会
12+阅读 · 2019年10月11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6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8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7月1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阅读 · 2015年7月12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8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