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汶川人来说,5月,是最柔软的季节。5月,也是最残忍的季节。
在5月每一个充满死亡、破坏和不告而别的旧日阴影里;在川西北高原灰黄、干燥、陡峭的山脉和河谷里;在四周触目可及的灰色、褐色、黑色里,樱桃的红是暗色调大背景里超现实一般的存在,是震后10年和过去漫长的高原粗粝生存中,自然给予这里的人们最柔软甜蜜的提示和抚慰。
文|金诗
编辑|金焰
汽车沿都汶公路驶向汶川。公路沿岷江河谷向前蜿蜒。
河谷两岸的高原山体上,10年前山石冲刷留下的痕迹,是暗灰里擦下来的一道道黄白。原本贴着山脚修建的旧公路,大段地被山石掩埋,如同一路排开的一个个巨大坟茔。
新公路两边多是震后援建的房屋,因时间流逝和雨雪风尘的浸润,有了不再突兀的色彩和轮廓。但公路不远处的河谷地带,10年前被岩石流冲垮的土房地基,依旧站在河床边上。
在中国,大概没有一个地方像汶川一样,处处充满生和死、新和旧的并列。在剧烈的对照里,当初那些尖利的轮廓、线条,刺激的场景和变化,在10年的跨度里缓缓地被时间和生活本身吸收。
汶川人总会在出入县城的路上从车窗里望过去,一次次凝视那些10年前的剩余物。
蒲恩亚也是这样。过去27年的生命中,要紧的几个节点总和这条路有关:第一次和父母去省城;地震后和高中同学去成都异地复课;上班后被总公司派回汶川;辞职拖着所有行李回到老家。
对所有汶川人来说,5月,是最柔软的季节。5月,也是最残忍的季节。
10年过去了,大部分汶川人重新找到了生活和内心的节律。又一个5月,公路边人家种在门口的月季丛又开了。几十枝深红色、碗口大的花朵簇在一块儿,热烈得就像没有下一个夏天。
或许是因为高原的温度和雨水过于吝啬,此地的植物总是生长得奋力和烂漫。比如,别处顶多能盖满墙头的金银花,在这里可以一路攀爬上七八米高的老核桃树。
又比如院落里、马路边以及山地之间随处可见的樱桃树。如果不是亲见,很少有人会相信樱桃会安长于这片山地。在经过高原漫长的秋冬过后,这种常绿落叶植物总会在每个5月的前15天内,结出红色的甜蜜果实。
震后复原期,阿坝州汶川、理县地区进行了
大规模的 农作物种植调整,采购了大量
果树苗木,种植车厘子面积超过一万亩
2008那年也不例外。
那一年的樱桃依旧在5月的第一个星期后大片地变红了。是爷爷在周五打电话叫蒲恩亚回去吃樱桃的。
回去那天是星期天,5月11号,母亲节。蒲恩亚把自己最好的朋友也一起带去了。爷爷家的院子里有五六棵樱桃,两个人脱了鞋,爬到树上,各自摘了一塑料盆的樱桃下来。傍晚,蒲恩亚又提了两三斤樱桃回学校给宿舍的同学吃。
那已经是高二的下学期,她们的学习变得高压而忙碌。因此那个摘樱桃的周末,在当时来看,全然是轻快的欢乐。但在一天之后,樱桃和大地震一样,成了标记汶川人两种生活、两段生命状态的一个对照和符号。
意外发生时,蒲恩亚正拿着课本站在宿舍门口等还在刷牙洗漱的同学。突然,她听到巨大的风声,接着是楼下食堂锅碗瓢盆被狠狠摔在地上的声音。看到她呆在原地,对面楼上的一位阿姨扯着嗓子喊她快跑,她才抱着书一路跑到了操场。
天全部黑了。学校的房子没有垮,但是裂了缝。在操场和同学们扎了几天帐篷后,爷爷找过来接她回家。她想到「回去可以有舒服的床睡了,还有饭可以吃了」,哪知「回去更惨」,爷爷家房子的一面墙垮了,还好地震时老人在街上参加婚礼,躲过一劫。
家里不能住人了,大部分人住到了汶川垃圾填埋场的一块平地上。没有水,没有电,没有信号。孤岛中的生活混乱无序,只能通过收音机了解这里和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在电台不间断的播放里,蒲恩亚听到周边一个个熟悉的名字,「汶川告急,北川告急,映秀告急,青川告急……」
生活突然就被斩断了。在那之前,为了高考能考到一个好成绩,她剪了短发,「整天就想着学习」,同学们见她每天「风风火火」的,都叫她「超哥」。
大地震发生时,正是汶川樱桃的成熟期。
四川人对樱桃抱有一种极为特殊的感情。因为可食用的时间短促,并且不耐长途运输,樱桃的颜色、触感和味道,让钟情日常和美食的四川人发自内心的怜惜和热爱它。在每一个樱桃即将上市的季节,所有在本地和外地的四川人,都会从身体里规律性地分泌对樱桃的渴望和思念。
但那一年,大部分的樱桃都烂在了树上。蒲恩亚记得那时缺少食物,有一些亲戚会把果子摘下来送人,因为「卖不出去,还不如给大家一起分了」。
在那段混乱困顿的日子里,樱桃和很多人的生活都发生了交叉。
华西都市报记者杨涛曾回忆,地震发生时他和同事正在前往阿坝州茂县采访的路上。从5月12日晚上开始,他们就没有喝过热水了,在一天一夜将近100公里的行军中,只喝了一碗稀饭。「当圆润的樱桃吃到嘴里的时候,我一下觉得那是世界上最好吃的樱桃了。」
次日,在汶川映秀老街村,有当时正好在当地的旅行者记载:由于粮食的短缺,早餐只提供给小孩和伤员。成年人没有早餐,村民给每人分发了3颗樱桃。白天很饿,只好摘野生樱桃充饥。樱桃成了救援还未充分抵达前的宝贵食物。
同在汶川的另一户水磨镇农户袁春霞则记得,「震后寨里人展开自救,从倒塌的房屋里刨出一些生活用具及食品,在空旷处搭建临时帐篷。大约10天后,救援部队来了。樱桃,是村民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礼物。」
更有活下来的人在与樱桃有关的记忆中追悔和愧疚。一位高中生在网上追忆自己的水果商父亲,他后悔「那个周末没有回家,所以父亲才会很坚决地去汶川收樱桃」。这位父亲后来被山石砸死在路上。
蒲恩亚则一次次想起5月11号的下午。那天她和好朋友吊在爷爷的樱桃树上,「想摘哪颗就摘哪颗」。
今年的车厘子即将上市,
蒲恩亚正忙于检测水果的质量,为销售做准备
5月5号,汶川县城公路边摆出了上百家卖樱桃的摊档。
这天蒲恩亚从成都开车回汶川。下高速后,她把车停在公路边,拿着一把车厘子直径测量尺和糖度仪下了车。
「蒲老板,今年几号开始收果子?」一位摆摊的果农问。「8号开始吧。」她拿起一只车厘子卡进圆环里,果体直径在28mm左右,「算得上大果」,她又把这颗果子掐破,让黑紫色的汁液渗入糖度仪,两秒后,仪器显示糖度为19。
周围的果农们都拥过来,她把糖度仪递过去,建议大家可以等果子再乌黑一点再摘。
在汶川樱桃行业,蒲恩亚是年轻有名的「蒲老板」,虽然才做淘宝3年,但汶川、理县这两个阿坝樱桃主产区的果园果农基本都认识她。而在淘宝上,蒲恩亚创立4年的「阿菓家汶川原产递店铺」也是平台上表现亮眼的汶川电商之一。
大地震过去已经10年。当年那个在废墟帐篷里对未来充满忧虑的高二女生,已经长成了一个有力量的女人和商人。
蒲恩亚觉得自己「身体里好像有一股劲儿,要干点什么才不会无聊」。地震的发生,斩断了她的生活,但「风风火火」的性格一直没有改变。
就像9年前高考后的暑假,她跟父亲随口抱怨了一句「假期好无聊不好玩」。父亲建议她上街去卖刮刮乐。她第二天就上街摆摊了。开始脸皮薄,不好意思吆喝,后来想着「来都来了」,就吆喝起来了,一个假期赚了五六千。从那以后,她开始对做生意产生了兴趣。
大学第一天,她就加入师姐们上门推销兼职卡的组织。到第二学期,她发现了一个商机,一做就是4年。
机会来自体育课,「老师说大一下学期5月份都要上游泳课,而且是必修课。我就问衣服统不统一,老师说不统一,自己买。这个时候我就想,泳装肯定是一个市场。」
第二学期刚开学,她就坐车去了成都荷花池批发市场。从商家那里选了一些质量好、好看又保守的样品和一本产品画册回学校。
敲开门推销已经不是障碍。「只要别人感兴趣,可以先试穿,需要的话就交定金。如果看上画册上的款式,就下次再给她把样品带过来。这样就很精准,我不用垫太多钱,库存也不会太多。」就这样蒲恩亚4年卖了一千多套泳衣,赚了几万块钱。
除了泳衣,她还在寝室里搞过打印复印。想到打印店晚上要关门,而学生一早就要上课,她觉得这是一个商机。
「但是当时我买的二手打印机,哎呀,噪音太大了,对我们寝室的同学是折磨。」这台打印机又常常出故障,「都是我一个人抱着二十多斤的打印机到市中心去修,还是挺苦的。」
但蒲恩亚觉得很有成就感,一旦有什么点子她就想马上去落地。
「大学的时候,我只要晚上想到什么,我就睡不着觉了,好想起来做事情,但没法做,憋了很久才憋到第二天,就起来开始行动。」
还没毕业,她已经想好了,自己要做的就是销售。并且从大一自己折腾开始,她就有「一种预感,我怎么都要做一次生意,而且我要回老家做一次生意」。
大四第一学期,蒲恩亚给广东一家来校招的著名空调企业投了简历,但在网申阶段就被拒了。她不死心,「想了很多办法,花了两三个月时间,就准备这个事情」,最终争取到并通过了销售总监组织的一面和终面。
最终她等来的不是录用通知,而是人力资源总监的拒绝——「因为我不是985和211学校毕业的。」
打击虽然很大,但蒲恩亚郁闷了几天后,又开始投简历。这一次是国内最大的一家快递公司。她顺利通过招聘成为该公司的管理培训生,工作地点就在成都。
她选择了销售岗,因为刚进公司的时候,一位领导说未来要做汶川车厘子业务,她非常动心,但那位领导又因为公司部门的频繁变动而调离。
之后新来的部门领导也说要做水果,但想做的是攀枝花小樱桃。蒲恩亚觉得「这种小樱桃果皮太娇嫩,不耐运输,口感也比不上汶川大樱桃,为什么放着耐运输的不做,反而去做风险大的呢?」
那半年时间,她「看不到方向,每天就是坐在电脑前面不知道玩什么,有的时候干脆就翘班,觉得没意义,我拿着钱,没有成就感」。
期间新员工要选部门,蒲恩亚觉得与其待在一个安稳的职位,不如自己主导去做些事情,最后她「决定自己找虐」。
她主动找到领导,提出想把老家大樱桃做出来的想法 ,但因阿坝州当时还没有一个该公司的业务点,她的想法被拒。她不放弃,又去找再上一级领导。对方说,「那你就做吧,只要不亏就可以了。」
2015年4月底,蒲恩亚回到汶川,主导开建了公司在阿坝的第一个快递点。十几天后又到5月樱桃成熟的季节,她设计包装和运输方案,做成了汶川大樱桃在公司的第一年原产地快递。同时自己在淘宝的网店也成立和发货,成为阿坝州最早的一批农产品电商。
这个女孩的生活似乎注定要和这种水果联系在一起。她想起大学的时候,总会从老家带车厘子送给老师和同学。但有一些外地的朋友想吃,就没办法了。从那时候起,她已经模糊地知道自己未来用电商,用淘宝,把汶川大樱桃卖出去。
对物流、电商的了解,蒲恩亚的网店很快走上正轨
「我怎么都要做一次生意,而且我要回老家做一次生意。」
上大学时的那个预感,在她决定辞职后终于实现了。在物流公司一年半的轮岗和锻炼,让她熟悉了包装、运输、冷链配送等环节。
她一直觉得老家机会多,但一直没去想具体是什么机会,就觉得「人生一定要做一下生意才完整,之前一直想的是三四十岁的样子自己干,结果没想到会这么早就辞职了。」
辞职那天,她在厕所哭着给爸爸打了电话。之后收到诈骗信息,因为心情很乱,戒备下降,被骗了一万块钱。就这样,工作没了,钱也没了。
但她只告诉了姐姐。晚上蒙头睡去,「第二天早上就好了」。心里想的是,「管他呢,钱没了,到时候再挣就是了。」
现在为她负责采购的合作者贾永富觉得,「蒲老板是个很皮实的女生,她就有点像汶川樱桃,外面看上去好温柔好乖,实际上跟樱桃米米一样硬得很。」
蒲恩亚没有犹豫,打包完行李就去长途汽车站买票回了汶川。
回到家是2015年10月底,蒲恩亚当时想的就是在淘宝上做汶川农产品。被骗了一万块积蓄的她,只能找朋友借了2000块作为启动资金。
第一个项目是秋天的糖心苹果。她没有车,也不认识人,只能租车去山上的果园找货。
做苹果的时候,蒲恩亚的母亲退休了,她请老人来帮她包货。「当时我妈就觉得我应该找个正常工作,说哪个朋友又挣了多少钱,或者谁又考上了公务员,后来我就说,妈,你不要帮我了,我自己来。」
苹果发完了是无事可做的1到4月。趁这段时间没事,她成立了公司。来年5月,樱桃又上市了。
被坑的经历在第一年密集出现。她记得,「有很多次,货的标准和价格都定了,等货拿到面前那天,才发现什么次等货他都给你装进来了。」
特别是车厘子。「因为我们最开始量很少,都是网上有人下单之后,我再去县城街上买,街上买就是『底面货』,『底面货』就是表面很好,但是你倒出来之后,下面的果子都是又小又烂。」
刚开始她怕麻烦,就想自己吃吃亏吧,等果子拿回去一选,发现损失的比利润还多,「撑着撑着就没钱了」。
后来蒲恩亚觉得不能吃这个亏了,她就带着一块布去跟对方谈:「说好多少钱一斤,我就把果子倒在布上,我要选好之后再称。」
一说完,周围一群贩子就围过来攻击她:「没见过这样选的,没见过你这么做生意的,又说卖家,这个价钱你就卖给她?遇到这些情况,我也不怕,就说一句话,你卖不卖,不卖就算了,不卖就拿回去。」
到第二年,订单开始猛增,从第一年的六七十件上了千件。她从网上买来果体直径测量尺和糖分测量仪,并向果农提出分级和分海拔收购制度。对符合种植标准的果农给予保护价收购,保证每公斤收购价格在60块至80块,比农户沿街售卖平均高出6到8块。
电商和现代物流的介入,改变了过去果农基本沿公路售卖和看天吃饭的买卖模式。合作收购给了果农极大的安全感。
对消费者来说,汶川大樱桃的品质和生长环境是国内所有车厘子产地中,与原产地欧洲和美国干燥、低温、少雨的天气最相似的。
2016年7月份阿坝州举行青年创业大赛,蒲恩亚以「行走于山水间,帮扶于最深处」的农产品电商项目获得了一等奖,随后在四川省创业大赛里也拿到了一等奖。
除了奖项之外,她还获得了30万元天使投资。今年,被蒲恩亚视作汶川大樱桃淘宝项目的转折年,「因为今年规模会很大,在20几天的发货期里,每天可能是几千斤的发货量,压力还是挺大的,所以今年也是我们的一个转折点。」
回到家乡后,蒲恩亚开了淘宝店
「阿菓家阿坝州原产递」
5月5日傍晚,汶川县城下起这个季节常有的夜雨。
吃完麻辣烫,蒲恩亚刚上车,就接到了快递公司的电话。对方通知她,她买的选果机和纸箱到了。
去年,蒲恩亚的销售额在300万左右。今年,她预计会在淘宝卖出10万斤左右车厘子,销售额可能会是去年的3倍。
她对樱桃的感情越来越特别。「小时候,夏天到了,就等着樱桃红,后来大学毕业模糊地想做相关的事情,然后又很巧合地没进成空调公司,进了快递企业,后来自己一步步争取吧,还是回到了这个点上。人生真的挺奇妙的。」
实际上,在广大的川西北高原山地,自2000年和2008年后两次由政府大规模推广种植的樱桃树,也在一定程度上壮实了本地山民和果农的生活,让他们对大变动后的生活获得了更多的掌控力。
过去,汶川河谷和半山地带农民以种植土豆、核桃、玉米、花椒为主,基本没有经济林木。土地单位产值微薄,与樱桃每公斤60至80元的价格相比,完全没有竞争力。
目前,阿坝适合种植樱桃的河谷和半山地带,基本全部种植了樱桃,实现了种植结构的巨大变化。樱桃生长期短,开花一般在3月底,5月中旬卖果子,售卖时间在20天左右。农民只要在技术和养护上用心,每年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就可以赚到几万到几十万元。
然而,长期以来,「多、小、困、散」是阿坝州农产品的贩售困境,农产品只能就近进行线下销售。很多农户知道,这种「靠天吃饭」的情势是不可维持的,所以必须做出改变。
阿坝州共有3万余亩甜樱桃,未来3年,甜樱桃的年产量或将达到9000到15000吨,以平均销售价60元/公斤测算,可实现年销售收入5.4—9亿元。
如此大的产能,必须要通过新的销售和运输抵达更广大的消费端。像蒲恩亚这样的「中间者」需要更多。
实际上,在「蒲恩亚们」的带动下,情况已经在发生变化。2016年开始,阿坝州当地开始专做淘宝的商家多了起来,甚至还出现了一小波年轻人返乡创业做淘宝。今年5月份,随着阿坝车厘子上市,都汶高速公路上多了很多物流大卡车,它们「把品质最好的车厘子通过淘宝卖到全国」。
而在汶川和理县,27岁的羌族女孩蒲恩亚已经成为当地人口中那个年轻的「有野心的女人」。
「有人就说什么女强人啊,我真的超不喜欢,把『强』字去掉,女人就好。」蒲恩亚认为自己只是想去「行动」,「其实我创业都很简单,觉得这个事情有机会做,我就去做。」
10年过去,现在熟悉她的朋友还是叫她「亚哥」。10年里,汶川的人、河流、山体、裂缝、新建筑乃至每一株果木,都在奋力且本能地承担和消化那场巨大地下能量爆发后带来的一切变化。
蒲恩亚也一样。似乎只有樱桃和樱桃树没有变化。
在5月每一个充满死亡、破坏和不告而别的旧日阴影里,在川西北高原灰黄、干燥、陡峭的山脉和河谷里,在四周触目可及的灰色、褐色、黑色里,樱桃的红是暗色调大背景里超现实一般的存在,是震后10年和过去漫长的高原粗粝生存中,自然给予人们最柔软甜蜜的提示和抚慰。
汶川人相信四季的流转,相信5月总会到来,而樱桃,从不迟到。
没看够?
长按二维码关注《人物》微信公号
更多精彩的故事在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