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众多医药电商企业当中,云开亚美的发展可谓独树一帜。其不以流量和价格战取胜,而是选择了垂直服务型电商的发展之路,并获得了市场和资本的认可。
日前,动脉网采访了云开亚美副总经理黄慧,听其介绍了云开亚美的发展历程,并分享云开亚美在专病服务领域的经验。
瞄准慢病、特殊疾病领域的药物需求
据黄慧介绍,云开亚美创始团队成员来自于药企一线市场团队,此前主要做器官移植药品的临床代理工作,积累了专病服务和专病药物推广的市场经验。
2011年,网上药店开始起势,创始团队即希望利用互联网平台来聚合患者,并为其提供药物和附加服务。
云开亚美副总经理 黄慧
“某些专病的发病率非常低,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同时还存在招投标进院难、利润空间被压缩、自建推广团队成本高、医院限制较多的情况,所以药企有临床代理的需求,刚好医药电商开始发展,我们就思考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来快速地聚集患者,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销售模式。这样既可以节约市场推广的成本,又能让优质的产品更多地让患者获益。”黄慧说。
云开亚美核心逻辑是 “网聚终端患者需求,打造医药营销新路”,致力于发展在线数字CSO平台。
成立伊始,云开亚美就确定了专病领域医药电商的商业模式。
其路径有三,其一是考虑哪些病种能够做在线CSO,主要考量疾病的发病率、临床用药特点、医生需求等;其二是按病种确定有价值的品种,并制定数字推广策略;其三是搭建医师服务、药师服务团队,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医学和药学服务。
在服务过程中,可逐步形成患者数据库,以便于后续营销策略的改进和提升。
服务能力,是云开亚美模式能够跑通的重要原因。据黄慧介绍,云开亚美上线之后,陆续组建了自有的药师团队,与移动医疗平台合作嫁接医生资源,完成了诊疗和药事服务的闭环搭建。
“通过互联网平台聚集患者,然后解决其后续诊疗和用药服务的需求,提高了患者的留存,所以患者的黏性非常好。”
“医生为什么愿意跟我们合作,因为我们可以帮助其做患者引流,在沟通过程中担当‘医助’的角色,帮医生做患者随访和基础的解疑答惑,减轻医生的重复低效劳动;同时可以由成功的案例宣介来打造KOL,形成医生意见领袖,对于其个人品牌的建立也有好处。当然,医生在平台亦有收入,比如问诊、参与病友会、网络直播等。”黄慧介绍,云开亚美和医生亦有丰富的合作模式和利益契合点。
因其独特定位和服务模式,云开亚美成立以来高速发展,在2011年获得了海正药业的基石投资,2013年拿到浙江省最早颁发的一批互联网药品交易C证;2014年交易额过亿,2015年完成北极光领投、华盖资本跟投的1亿人民币A轮融资;2016年交易额近三亿,达成多项产品的CSO独家合作。
云开亚美现有自有药师团队150人左右,专病重点药品SKU1200多个,黏性患者200多万,半年复购率高达70%。
骨科单品销售超5000万
复盘云开亚美发展历程,其在骨科领域产品的成功运营最具代表性。
据黄慧介绍,该系列产品主要面向股骨头坏死人群,股骨头全国约有700万患者,病员较为分散。
发病早期症状较轻,患者及家属容易忽视;在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缓解后容易出现侥幸心理而放弃或延缓治疗,错过规范的保髋治疗时机;临床治疗多以手术换髋为主,患者接受程度较低。
针对以上情况,云开亚美上线了“骨坏死康复助手”,为患者提供骨坏死科普、诊断、医生预约、用药、二次诊疗的完整服务体系,帮助患者抓住骨坏死治疗的最佳治疗期。
“围绕骨坏死治疗及康复,我们举办及参与学术会议,建立保髋治疗的学术地位,建立保髋专家团队;推广重点医生品牌,打造专家网红,提升专家门诊量;专家背书,在线读片,为患者提供增值的医疗服务,介入二次诊疗;利用新媒体塑造并传播优质患者病例;执业药师长期跟踪,进行慢病管理,提高用药依从性;患者产生的数据将应用于营销、科研及临床。这一系列动作让我们在骨坏死领域打下了口碑,也为骨科产品的代理工作打下了基础。”黄慧说。
“过去是从产品销售角度出发,路径比较单一,产品转化也很弱。云开亚美提供的新模式是从病种管理出发、从患者需求角度出发完善服务链条,患者认可、医生认可、有长期的用药跟踪,产品的转化率亦会提高。”
据黄慧介绍,云开亚美2017年服务了1.2万名股骨头坏死患者,单品销售额超过了5000万元,预计未来将覆盖超过12万股骨头坏死患者,单品销售突破3亿元。
转型服务是大势所趋
“回顾云开亚美的发展,我们常拿‘大船’和‘小船’竞赛的例子来说明。云开亚美专注于慢病、特殊疾病的医药服务,好比小船,阿里、京东这些互联网巨头以及医药流通传统巨头进来之后,好比大船。小船要想比大船先到达,有两个方法:先出发,或者始终跟大船不一样的路线,这就是云开能够保持高速增长的原因。”
黄慧判断,垂直领域的互联网+医药服务仍有机会保持高速发展。
“单病种上的成长性仍在,未来几年或还将保持100%以上的增速。考验的是我们将已经跑通的模式复制下去的能力,为医生赋能,为患者服务,即使我们重度垂直的模式跑地稍慢一些,也还有足够的市场空间可供挖掘。”
当然,医药电商向服务转型亦是风潮。医药电商企业不仅仅局限于药品的网上批发和零售,而是积极探索互联网医疗、O2O、新零售、供应链服务、智慧医疗等新模式,其与医疗服务及医药供应链的融合日渐分明。
医和药之间天然的相关性,使得互联网医疗和医药电商的边界正在消失,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的业务模式正在构建。
政策亦是非常好的“催化剂”。
2018年新年前后,国家食药监总局陆续发布了两份医药电商监管征求意见稿。明确不得网售处方药、向个人消费者销售药品的网站不得发布处方药信息,让业内颇感监管趋严的压力。
“虽然网售处方药一直没有放开过,但此次政策的摇摆还是让业界比较受影响,我们希望政策能够尽快落实,厘清监管原则,利于医药电商行业的后续发展。我们认为,在‘医改’大框架下,‘两票制’、‘处方外流’等逐步推进,也是有利于医药电商发展,并且互联网平台的追溯、监察效果更好,或见政策向此倾斜。”黄慧表示,在政策背景下,做优服务,将是下一阶段医药电商发展的重点。
文|高康平
微信|changyoudashijie
添加时请注明:姓名-公司-职位
后台发送关键词即可获得相关好文
网站、公众号等转载请联系授权
近期推荐
★ 马云再出手!爱康国宾私有化之路尘埃落定,阿里将如何打造医疗生态帝国?
声明:动脉网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动脉网及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文中出现的采访数据均由受访者提供并确认。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