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新商业时代,寻找下一个王兴、程维、张一鸣,就看创业邦“100未来领袖”。
本文系第42篇报道,蚁视具有全球领先的穿戴式显示及虚拟现实技术,专注于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现实的创新研发,致力于建设开放的软硬件结合的VR生态体系。
退学,创业
覃政在航天五院读博的第二年,做出了一个让周围人惊讶的举动——退学创业,并开了一家叫做蚁视科技的公司,做和VR有关的穿戴式设备。
选择退学的原因很简单,覃政从小是一个科幻迷,儿时他从科幻小说中认识到,未来可能会有一种设备,可以让人进入虚拟世界中去。覃政学的是航天,这个领域比较偏军工,学习的相关知识比较完整,在他大学到博士的9年时间里,他认为自身所积累的技术和知识,足以让他在将来可以从事航天、卫星,或者,做一副VR眼镜。
覃政很明确的知道未来一定会出现这样一套设备,来改变人们的生活,他觉得自己应该去做这件事。2012年,覃政还在上学,他在家里搭了一个实验室,做了各种DIY的产品,包括3D打印机、一些钻床类的加工工具,到最后他捣鼓出了一个VR头盔。
2013年,覃政带着这个头盔去见了投资人,先后见了十几个,最后只有一个家愿意投他,原因是其他人看不懂也没听过,不知道这个头盔是什么东西。那时覃政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想如果能融到钱就创业,拿不到就继续上学。
除了爱看科幻小说,覃政也爱制作一些和科幻有关的内容。大学期间,他在《科幻世界》杂志上发表原创科幻小说,并导演拍摄了一些科幻类的微电影,通过对文学、艺术的涉猎,他逐渐养成了对大众传媒的认知,慢慢能理解到要传递给用户的是什么。
科幻,奇幻
未来有很多的可能性,而科幻是把每一个可能性给清楚地解释出来,而解释完后还会让你更加坚信,这件事很有可能会发生。这和奇幻不一样,奇幻故事永远是杜撰,魔法和龙没有任何根据,人们在看的过程当中不会产生“这有可能是真的吗?”的怀疑。科幻的特点是到最后你会疑惑这件事情是否真有可能会发生?
科幻很有意思,它是一个链条,尤其是在国外,有大量的科学、科技工作者,这些人往往都是科幻迷,他们会从科幻作品中去吸取营养,进行创意,最后变成产品。这也是现在覃政和蚁视科技做产品的一个思路,这种方式往往给人一种另辟蹊径的感觉,也能让人一直有新的思路。
直接通过科幻去吸取营养,听上去是一种比较硅谷范儿的创业模式。这样的模式其实一定程度来讲在中国不是特别的适合,因为在中国试错是有成本的,而且这个成本往往会很高。在国外经常允许试错,我们在国外看到一个创业者,创业失败了很多次,甚至十几次,可还会有人愿意去投资他。但是在中国,如果你创业失败了,就很难再有人愿意投资你了。
在中国投资方更加现实,他们不愿意去投资一些看起来成功几率比较渺茫的产品,他们期待于投资一些在国外已经验证成功的商业模式或者已经验证成功的产品形态。而2014年的蚁视,恰恰不属于这一类。
天堂模式,地狱模式
蚁视早期的创始团队基本由学生组成,三个联合创始人都没有工作经验,在创意方面和技术方面尚可应对,但到了实际的商业落地、产品落地等方面就经常会出问题。因为良率太低,蚁视的第一代产品最终没有实现量产,到了第二代产品才真正实现稳定的量产,并且保证了较好的良率。
这件事让覃政意识到,如果把一个产品做到完美之后再去推广,这是属于大公司的模式,大公司的资源比较充裕,可以允许长时间的研究,等到产品做得完美之后再发布。但对于小公司而言,如果说持续的这么干的话,就很难存活下去。所以这个坑也是覃政必须要趟的,他需要不断的研发新产品保持产品活力,在保证产品进度和质量的情况下,往往又被迫需要快速发布出来,因为行业竞争不允许磨蹭太长时间,机会往往也是稍纵即逝。
在中国做硬件有两条路,一条是天堂,一条是地狱,天堂模式是如果你有很好的供应链基础,去做类似华强北的产品,可以很快做到量产,同时可以快速切换品类。前年你可能在做无人机,去年你就可以做VR,今年又可以做各种指尖陀螺。这种模式会不断地通过去做最成熟的产品,做一些可以快速复制的产品,获得比较好的盈利。
地狱模式则是永远做新的产品,永远都不稳定,而且永远都有很多坑。覃政和蚁视选择了这个路线,他认为这个模式对团队的锻炼,对公司持续的生命力是很有帮助的,因为他们时刻保持危机感和饥饿感,这条路会给公司留下许多财富,包括经验方面,也包括技术实践方面。
雷声大,雨点小
VR行业早期更像是一个平台级的产品,它的路径类似于电脑和手机早期推广。如果要做对比,现在的VR时代有点像是在80年代乔布斯发布苹果电脑的时候,那时的“乔老爷子”也是踌躇满志想把电脑推广到万千家庭,他也曾豪言三个月之内卖100万台,但事实上最终销量非常惨淡。电脑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是到了2000年左右才真正面向大众开始做销售,这当中经过了20年的时间。
这20年的时间里面很多公司都不在了,早期的很多公司都是雷声大雨点小,当时的苹果在硅谷也曾受到巨大的非议,直到iPhone出世苹果才真正受到尊重,之前它也一直在探索。
开始人们也面临过一个“买手机干什么?”的问题,现在VR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普通用户需要VR做什么?很多人预言游戏和电影将引爆VR,但覃政却认为真正能够让VR成为像手机一样普及的产品的,一定是非娱乐范畴的东西,最大的可能是“连接”。
人与人,连接
拿手机类比,游戏和电影在早期确实推动了手机的发展,但手机真正普及不是靠的游戏和电影,而是社交软件。现在来看,我们每天花在微信上的时间评价有4-6个小时,而游戏的时间,平均不到1个小时。早期电脑的普及靠的是QQ和聊天室,那时很多人家里的电脑也没什么游戏可以玩,主要是用来跟外界联系,发邮件和聊天。
社交有很多种形态,有类似于Facebook的形态,也有类似于微信的形态。覃政认为VR的爆发点肯定不是游戏和电影,有可能是一个VR版的微信,或者是一个VR版的Facebook,归根结底一定是基于“连接”这个功能,人跟人之间的连接。
“VR一定是一种新的连接方式,它的特点很明显、真实。我甚至可以做到大家虽然不在一个地方,却可以面对面聊天,未来可以做到不用去一个地方参加展会,我坐在可以在家里就可以去逛ChinaJoy。这样的体验用户需要不需要?是需要的,只不过现在没有产品可以解决。”覃政对邦哥说。
这里覃政所说的“连接”,邦哥理解可以是社交,也可以是非社交,可以是办公需求,也可以是娱乐需求,总之覃政希望设计出一个连接的功能,当用户使用这种功能之后能有强烈的感受,让用户一旦使用了之后就必须要依赖这种连接,就没有办法再断开,如果能做到就差不多能成功。
蚁视的愿景是成为一家有创新力的硬件驱动的技术型公司,在内容方面,蚁视始终保持敬畏的态度,覃政希望提供的是一个好的硬件平台,给开发者去开发内容,去使用这个平台。如果运气比较好,能够研发出爆款的硬件产品,一方面可以自己去做生产,另一方面也可以把技术授权给别的厂商和品牌,通过技术授权的方式获得收益,这样就能持续的生存下去。
这也是覃政认为一家技术公司最终的生存之道。
100未来领袖往期精彩报道
前沿科技领域
Drive.ai 王弢 | 云知声黄伟 | 格灵深瞳赵勇 | 出门问问李志飞 | 锤子科技罗永浩 | Rokid 祝铭明 | 图普科技李明强 | WiFi万能钥匙陈大年 | 地平线机器人杨铭 | 达闼科技黄晓庆 | 泛生子王思振/阎海 | 三角兽元超
消费升级领域
喜茶聂云宸 | 年糕妈妈李丹阳 | 摩拜单车胡玮炜 | 小红书毛文超 | 礼物说温城辉 | 三只松鼠章燎原 | 瓜子二手车杨浩涌 | 小蓝单车李刚 | ofo小黄车戴威 | 和睦家李碧菁
文体娱乐领域
米果文化马薇薇 | 咪蒙 | 熊猫直播庄明浩 | 罐头视频刘娅楠 | 斗鱼张文明 | 火山小视频孙致 | 向上影业肖飞 | 办公室小野 | VIPKID米雯娟 | 蜻蜓FM张强 | 米未传媒牟頔 | 快看漫画陈安妮 | 探探王宇 | 千聊朱峻修 | 橘子娱乐唐宜青 | 逆溯文化姜思达 |新片场尹兴良
企业服务领域
- END -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
商务合作请加微信:bangcbd
推荐邦哥的好朋友“毒舌科技”, ID:dushek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