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1 月 20 日,中国云计算第一股——优刻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UCloud)在科创板正式挂牌上市。股票简称:优刻得,股票代码:688158。UCloud 本次发行的股票数量:5850 万股,发行价为 33.23 元,募集资金超过 19.44 亿元。
据招股书显示,UCloud 在 2018 年度的营业总收入为 11.8 亿元,营业利润达到 8600 万元,净利润接近 7715 万元,而 2016 年和 2017 年的净利润分别为 -2.1 亿元和 5928 万元。公司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在近三年逐年增加,占营业收入比分别为 19.0%、12.7%、13.5% 左右。UCloud 拥有多项发明专利,涉及云硬盘 Udisk、云主机 Uhost、安全屋等产品。除此之外,UCloud 还申请了数十个软件著作权。
致力于让创新技术推动社会进步,极客邦科技尤其是旗下 InfoQ,与 UCloud 开展了广泛的业务合作,并持续关注其成长发展。
下面我们梳理了近几年,极客邦科技与 UCloud 友好合作的几个方面,涉及 TGO 鲲鹏会会员服务、InfoQ 媒体报道、线下 UCan 的上百场技术沙龙以及 InfoQ 的 UGC 账号上 UCloud 发布的近百篇技术文章。
TGO 鲲鹏会会员
2018 年 1 月
UCloud 不仅为 AI 企业提供计算资源,还凭借体系化的混合云解决方案为 AI 企业的数据安全提供保障。目前,UCloud 已经与格灵深瞳、第四范式等 AI 领域标杆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UCloud 对云计算行业有哪些新的解读?人工智能为云厂商带了哪些挑战和机遇?带着这些疑问,TGO 鲲鹏会采访了 UCloud 创新产品线研发总监叶理灯。
2017 年 3 月
TGO 会员企业UCloud获得9.6亿元人民币D轮融资( EGO 是 TGO 曾用名,18年更为现名 TGO 鲲鹏会)
UCan 下午茶系列沙龙
围绕 UCloud 技术品牌打造,UCloud 与 InfoQ 于 2017 年共同打造了UCan 下午茶系列沙龙,在上海、北京、深圳、杭州、广州等多个城市举办,共 6 站。通过线上全方位的推广,共影响了技术人群 3,249,632 人次(广告impression总和),总计17 篇高质量技术稿件输出。
微博&蘑菇街&UCloud:混合云架构实践和系统建设经验谈
8 月 19 日,在 北京北五环咖啡馆将举办第二场 UCan 下午茶技术沙龙,届时来自 UCloud、微博、蘑菇街的讲师会分享混合云自动化、混合云网络架构设计,BaaS 服务和云服务运维方向的内容。(点击详情)
InfoQ 媒体内容
《UCloud 全年营收 11.9 亿元,净利润 7715 万元》
https://www.infoq.cn/article/YMWTikq5LPz-bID8qmBv
2018 年度,该公司的营业总收入为 11.8 亿元,营业利润达到 8600 万元,净利润接近 7715 万元,这一数字在 2017 年为 5928 万元,2016 年度为 -2.1 亿元。另外,2018 年,UCloud 比较值得关注的几件大事有:首批获得云服务用户数据保护能力评估认证的五家云服务商之一;印尼数据中心开启公测;与数人云合并;主机入侵检测 UHIDS 正式上线;拉丁美洲首站,巴西数据中心上线;发布一站式视频云服务和一站式 IoT 解决方案。出海能力值得肯定,其在全球部署的数据中心已经达到 30 个,其中一半左右部署在海外。
《UCloud 旗下 UMCloud 与数人云合并》
https://www.infoq.cn/article/2018/04/umcloud-shurenyun-combination
4 月 16 日,国内领先的公有云服务商 UCloud 在其官网上发文宣布旗下的私有云公司 UMCloud 与国内领先的容器服务商数人云正式合并。UCloud 官方称,两者将在业务上全面整合,形成一家全新的公司,为企业客户提供 IaaS+PaaS 的产品与整体解决方案。
《10 倍效率提升!Packer 解决 UCloud 罗马跨云商镜像复制问题》
https://www.infoq.cn/article/3zVoPRHjuUcgLfS1wEKB
如今多云部署日趋普遍,它在帮用户提高业务可用性、降低故障风险的同时,也带来了多云平台网络互通的问题。为了给用户提供可无缝连接的多云网络加速服务,UCloud 推出了罗马 Rome 产品。
在罗马的多云网络建设过程中,UCloud 发现了传统镜像制作在跨云平台环境下的诸多弊端,最终通过结合 Packer 的使用,成功解决了不同云商镜像格式不一致带来的镜像复制成功率不可控、持续交付效率低等问题。使用 Packer 之后,交付时间仅为原来的十分之一,大幅提高了罗马在新地域的接入效率,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
《服务器太多了不好管?UCloud 基于 Terraform 的资源编排工具详解》
https://www.infoq.cn/article/ezL14jdUE0mY106U44O8
随着用户在 UCloud 上资源用量的指数增长,传统 API/SDK 手动编写脚本的资源管理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其需要。为此,UCloud 研发团队基于 Terraform 编写了一套自己的资源编排工具,帮助用户降低云上资源的管理成本,为其提供安全可靠、高度一致的产品使用体验,尽可能消除迁移上云时的风险。
在一个通过 ULB 卸载流量至云主机的案例中,相比于传统方式,新方案下的构建时间从原先的 3 分 20 秒缩短至 43 秒,编排的效率、稳定性和可描述性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技术会议
《UCloud CEO 季昕华出任 2017 年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专题出品人》
日前成功融资9.6亿人民币的UCloud创始人兼CEO季昕华加入GTLC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出任“CEO碰撞CTO”专场出品人,为技术领导者们带去更精彩的内容! (点击全文)
《访谈 | UCloud邱模炯:为什么内核是云平台稳定性的关键》
评估一个云平台的SLA,一般以可用性、数据可靠性为主要指标,而因为单机稳定性存在天花板以及云计算系统的集群属性,谈及云计算SLA时讨论的重点主要在分布式系统而非单机。
但在今年ArchSummit大会上,UCloud资深工程师邱模炯的分享《Linux内核UCloud云平台上的实践》则主要着眼于单机上的云主机稳定性,UCloud广泛应用的Linux内核热补丁技术可以实现宿主机不重启的情况下完成内核升级,从而避免对上面云主机的业务中断。InfoQ中文站编辑跟邱模炯进行了一次交流,了解UCloud关注单机稳定性背后的原因。(点击全文)
UCloud 在InfoQ的内容账号
《1000 万 PPS、120 万 IOPS,UCloud 快杰云主机的技术进阶之路》
https://www.infoq.cn/article/giCwXkeE7uvQxgjm2U1V
作为云计算的基石产品,云主机的核心特性决定了云上其它能力的拓展,也直接关乎于用户的使用体验。自 UCloud 在 5 月 28 日的 TIC 大会上发布“快杰”云主机后,凭借最高可达 1000 万 PPS、120 万 IOPS 的优越性能,“快杰”在云主机市场中走出了自己的独特道路。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快杰”背后的技术进阶之路。
《UCloud 大规模数据中心网络管理系统建设之路》
https://www.infoq.cn/article/KMFfZTqjEp8XJleTBM95
为了应对大规模数据中心的网络配置自动下发、运维效率提升、混合云网络实时打通等需求,UCloud 团队研发上线了物理网络编排器(以下简称编排器)。它是网络运维自动化建设的基础应用系统,为网络运维人员提供一个简单易用的网络设备配置工具,使之从繁琐的交换机命令编写中获得解放。
基于此系统,数据中心建设时上万规模级别 IDC 的网络建设周期由原先的 2-3 天缩短至 2-3 小时,且上线成功率也从 80% 提高到 99%。上线至今,该系统已成功服务于 3000 余台交换机,维护了 100 条以上的运营商专线。
《巧用命令行工具 UCloud CLI,轻量操作 API 管理云资源》
https://www.infoq.cn/article/av9EfSwDyNtVV1M6xGpv
截止目前,UCloud 已提供 Python/Java/Golang 等不同语言的 API SDK。为进一步降低用户的运维人力投入,又推出了基于 Golang SDK 的命令行工具 CLI(Command Line Interface),提供轻量化的 API 命令行调用方式, 并在 GitHub 开源。CLI 的命令行交互方式更符合研发运维的操作习惯,并且一些典型使用场景通过 CLI 也更容易代码化的沉淀和维护。
《UCloud 虚拟化在线迁移优化实践(一):KVM 虚拟化跨机迁移原理》
https://www.infoq.cn/article/bBJdWJvCMiry6XPQz66g
《解析 UCloud 人工智能与英特尔背后的技术故事(上)(下)》
https://www.infoq.cn/article/T4ouoFz8vyEfdWg29OvD
我们介绍了 UAI-Service 借力英特尔技术如何让使用 AI 服务像使用云主机一样便捷等技术问题。在这一篇中,我们将继续就 UAI-Service 如何以低 TCO 获取高效 AI 服务等问题展开讨论。
《深度解析:UCloud 获得 VPC 技术创新奖的 7 个秘诀》
https://www.infoq.cn/article/XMfPD6X2iyGCPC83LgBb
2017 年度可信云大会于 7 月 26 日在北京召开。作为中国云计算市场的权威认证体系之一,可信云大会在行业内有着极高的认可度和威望,而此次 UCloud 凭借在云计算网络领域的精耕细作和锐意创新,斩获可信云 VPC 网络类唯一的技术创新奖。
虚拟私有网络 VPC(Virtual Private Cloud)作为云计算网络的强需求,已成为主流云厂商的标配产品。UCloud 能在众多 VPC 技术产品中脱颖而出,斩获该项大奖,凭借的秘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