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安卓、火狐诞生;中国“光纤之父”逝世;超级计算机“深蓝”退役

2022 年 9 月 23 日 CSDN

整理 | 王启隆

透过「历史上的今天」,从过去看未来,从现在亦可以改变未来。

今天是 2022 年 9 月 23 日,回首历史,9 月 23 日发生的许多事件奠定了我们如今的科技进程:在 191 年前的今天,法拉第发明发电机;133 年前的今天,日本游戏巨头任天堂创立;73 年前的今天,苏联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在计算机历史中的 9 月 23 日,还有哪些关键事件发生呢?

1785 年 9 月 23 日:全尺寸差分机的发明者 Georg Scheutz 出生

耶奥里.朔伊茨(Pehr Georg Scheutz)于 1785 年 9 月 23 日出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他是一名律师、翻译家,同时还是一位发明家。他和儿子基于查尔斯·巴贝奇的差分机发明了一台全尺寸商用差分机——世界上第一台能打印的计算机器:Scheutzian。Scheutzian 的名字取自他自己的姓氏 Scheutz。建造 Scheutzian 的想法从 1837 年开始,最终于 1843 年完成。

图源:维基百科

1833 年,朔伊茨和他的儿子 Edward 在阅读了关于差分机的文章后,发明了一种可以处理 15 位数字并使用四阶差进行计算的差分机。到 1843 年,他们的机器已经能够计算三阶差分和打印,一个全尺寸差分引擎的实验模型就这么诞生了。瑞典皇家科学院应邀参观并审查了这台机器,他们得出结论,这台机器在概念上和技术上都是健全的,所缺少的是将这种模式转变成一种可销售产品的资金。

1844 年,朔伊茨向瑞典政府申请拨款,但政府不相信建造这样一台机器的成本会为国家带来回报,所以瑞典政府拒绝了他。1851 年,斯科茨再次申请资助,在皇家科学院的保证下,瑞典议会决定拨款 5000 rix-dollars(当时约 5000 美元),在 1853 年底前完成该项目,或将资金返还。

1853 年 10 月,在项目开始 16 年后,朔伊茨的第一台差分机终于制造出来了。该作品在 1855 年的巴黎展览会上获得了金奖,并被纽约的达德利天文台用来计算表格,另一份副本被英国登记处用来计算发展中的人寿保险行业的表格。

差分机是机械史上最复杂的科技结晶,朔伊茨父子的差分机有史以来首次证明了机器在数学运算上的巨大潜力,也体现了那种在逆境中自强不息,为追求理想奋不顾身的拼搏精神。蒸汽动力驱动的机械式计算机可以完成人类难以完成的运算,有着稳定的机械特性,但其运算速度会受到无法逾越的限制,而正是前人的尝试才激励了后人创造了电子计算机。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1997 年 9 月 23 日:超级计算机“深蓝”告别棋坛

1997 年 9 月 23 日,美国 IBM 公司正式宣布:在今年上半年轰动世界的“人机大战”中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超级并行计算机“深蓝”,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历史性任务,正式退出棋坛。在 9 月 2 日的“历史上的今天”专栏里,我们介绍过 1997 年 9 月 2 日的时候 IBM 宣布要继续改进“深蓝”,这才不到二十天的时间,IBM 为什么会改变主意决定直接让“深蓝”退役呢?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2022 年的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可能性:“深蓝”并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IBM 改变主意既是为了摆平当时铺天盖地的舆论,也是为了从国际象棋中走出来,继续钻研下一步——让计算机下围棋。“深蓝”系统是由两个数据库组成的:一个是开局数据库,它最初几步棋的下法都是到大约2兆字节的开局数据库中寻找的:设计“深蓝”的难点集中在终局数据库的构建中。“深蓝”终局数据库的数据量达到了5千兆字节,它集中了IBM尖端科技的32个国际象棋专用处理器协同工作,它能在规定的每3分钟内从储存的棋谱中寻找出自己应该走的妙着来。

从“深蓝”到“Alpha Go”,计算机领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机器学习算法的出现和发展。这种算法的演变的背后,本质又是计算机性能的发展。通俗易懂地说,“深蓝”是用“拙力”,穷举数千万种下法并找到正确的那一个;“Alpha Go”是用“巧力”,通过计算去寻找人类都没见过的围棋。但是,即使是“Alpha Go”所做的,也依旧是算法的不同;真正能通过图灵测试的机器仍旧没有问世,没有机器可以真正地拥有自己的思考,现在回首“深蓝”超级计算机,它其实更多是 IBM 公司展示技术力量的一次宣传。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那么,被“深蓝”击败的棋王卡斯帕罗夫后面又怎么样了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卡斯帕罗夫不愧为国际象棋界的一代枭雄,他并没有气馁,而是意识到,如果他也能像深蓝一样即时访问包含先前所有棋局中棋路的大规模数据库,就能表现得更好。如果人工智能选手使用数据库工具被认为是公平的,那么人类为什么不能使用呢?

为了实现利用数据库提升人类心智的想法,卡斯帕罗夫提出了人加机器(man-plus-machine)的概念。在这一概念中,AI 被用于提高国际象棋选手的比赛能力,而不是让人机之间相互竞争。如今,这项比赛被称为自由式国际象棋(Freestyle Chess):棋手可以选择在没有帮助的情况下孤军作战;或者可以成为一个国际象棋电脑的傀儡,只是按照电脑指令移动棋子;抑或者是当一个卡斯帕罗夫提倡的“半人马”型选手,也就是人类和人工智能结合的赛博格(Cyborg)。

在 2014 年的自由式国际象棋锦标赛上,使用纯人工智能国际象棋引擎的玩家赢得了 42 场比赛,“半人马”型玩家赢得了 53 场比赛。人工智能的出现并没有削弱纯人类棋手的能力,相反,廉价和超级智能的国际象棋软件使锦标赛的数量和棋手的数量与质量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卡斯帕罗夫的选择或许才是人工智能时代正确的决定,因为计算机始终是工具而非替代人类的存在。你怎么看待人工智能的未来?你对卡斯帕罗夫的想法赞同吗?欢迎参与本期评论,分享你的真知灼见。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02 年 9 月 23 日:代号为 Phoenix 的火狐浏览器前身发布

2002 年 9 月 23 日,代号为 Phoenix 的火狐浏览器前身发布。Mozilla Firefox,中文简称为火狐,是由 Mozilla 社区成员创建的,是一款开源、跨平台的浏览器,因其速度、安全性和附加功能而备受好评,发布后下载量一度挑战了当时占据主导地位的 IE6。火狐被看作 Netscape Navigator 精神的继承者,挑战 IE 也就有了复仇的意味。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Mozilla 最初把项目取名为“Phoenix”,但因为和凤凰科技(Phoenix Technologies)的名称冲突,于是于 2003 年 4 月 14 日改为“Firebird”。后来,这个新名称又与另一个开源的数据库系统 Firebird 发生了冲突,Firebird 的开发社区要求以全称“Mozilla Firebird”来标识这个项目或重命名,避免混淆。2004 年 2 月 9 日,Mozilla Firebird 决定改称 Mozilla Firefox,简称 Firefox。Firefox 在英文俗语里指的是“红熊猫”,但开发小组却采用将“Fire”和“fox”分开来直译蕴意,把吉祥物及官方图标都设计为火红的小狐狸。

这几年我们嘴边总是离不开“开源”,而开源开放的火狐浏览器正是市面上替代 Chromium 浏览器的唯一先进选择,可以说火狐浏览器几乎是 Linux 用户,以及每个平台上注重隐私的用户的默认选择。然而,火狐近几年逐渐流失了它的影响力。根据官方数据统计,在 2018 年底,其报告的(月度)活跃人数达到了 2.44 亿;但到了 2021 年第二季度,这个数字降到了 1.98 亿。由此可以得出,火狐的用户基数下降了高达 4600 万。

仔细一想就会发现,火狐浏览器一直是各大公司的眼中钉。谷歌这几年一直在力推 Chrome 浏览器,而微软在淘汰了 IE 后也开始大力发展 Edge,苹果更是一直坐拥老字号 Safari 浏览器;火狐作为非 Chromium 内核浏览器中少有的能和 Google Chrome 分庭抗礼的竞争产品,如果火狐消失了,用户就会被卷入浏览器厂商血雨腥风的垄断战争之中。

事实上,Chrome 与 Firefox 并非你死我活的对手。谷歌在 2011 年 12 月末便与火狐达成协议,在未来三年将继续成为火狐的默认搜索引擎。身处中国的我们可能无法感受到,这几年谷歌也开始给火狐下绊子,比如许多外国网友经常反馈用火狐打开谷歌相关网页会变慢变卡,这颇有我们当年“3Q 大战”时的味道了。很多人依旧将火狐浏览器视为最后的清流,也有不少人从未使用过火狐,在火狐用户数量日渐式微的情况下,未来究竟会如何发展?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08 年 9 月 23 日:第一款安卓(Android)手机诞生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安卓之父”安迪·鲁宾在 2003 年 10 月创立了 Android 公司,这家公司被谷歌于 2005 年收购,但 Android 公司的开发工作始终处于保密状态,在当时,互联网上人人都在猜测 Android 公司是否正在开发一款专为手机设计的软件操作系统。Android 在正式发行之前,最开始拥有两个内部测试版本,并且以著名的机器人名称来对其进行命名,它们分别是:阿童木(AndroidBeta)和发条机器人(Android 1.0)。后来,由于涉及版权问题,谷歌将其命名规则变更为用甜点作为它们系统版本的代号的命名方法,这个传统从 Android 10 开始废除。

2007 年 1 月 9 日,安迪·鲁宾这边还在热火朝天地开发 Android,另一边苹果公司便发布了第一代 iPhone,震惊了世界。这也震惊了已经开发了 Android 操作系统的谷歌,并导致谷歌在 18 个月后,也就是 2008 年 9 月 23 日,推翻了原来的 Android 操作系统开发。谷歌宣布发布第一款 Android 手机,由谷歌和当时的移动通信龙头 HTC 在美国共同推出,在美国被称为 T-Mobil G1,在国内被称为 HTC Dream 或者 HTC G1。Android 一经上市便惊艳四座、火遍世界,如今成为了世界上用户基数最大的手机系统。

HTC G1 的跨时代设计不仅仅体现在它搭载了 Android 系统。除了具备和 iPhone 类似的触控导向操作概念之外,HTC G1 也首创了应用程序的抽屉设计概念,只要把抽屉往上滑动,就可以拉出手机内的所有程序,而常用的程序也能拉出来放在桌面上,并且主画面也可以左右滑动换页,整体操作逻辑和当今的 Android 系统基本上不会相差太多。

在液晶屏手机还没诞生的时代,怎么做好一个能统治市场的翻盖手机便是厂商需要考虑的。HTC G1 模仿当时最为流行的诺基亚机型,直板外观,内置一个侧滑盖设计的完整 26 键键盘。HTC G1 键盘的特别之处在于,只有屏幕的上部可以向外推出,这与当时整个手机的顶盖都向外推出的方式不同;另外,顶盖推出时有弧形轨迹,而不是笔直推出。HTC G1 在底部还设计了一个 Google Search 按钮,让用户可以随时跳转到搜索屏幕。

在发布第一款手机后,Android 逐渐扩展到平板电脑及其他领域上,如电视、数码相机、游戏机、智能手表等。2013 年 9 月 23 日时,谷歌开发的操作系统 Android 迎来了5岁生日,全世界采用这款系统的设备数量在当时已达到10亿台。你认为安卓(Android)系统都有哪些优点?欢迎参与本期投票和评论,聊聊你心中的 Android 系统。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18 年 9 月 23 日:中国“光纤之父”高锟逝世

2018 年 9 月 23 日,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高锟逝世,享年 84 岁。高锟一生中最大的成就是发明了光纤通信,被誉为“光纤之父”,高博士一生致力于科学,在英国学习,以便进入他想要的电子工程系。上世纪 60 年代,高锟提出了光纤理论,但最初没有被接受,被批评为“一厢情愿”;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继续研究,最终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3 年,当高锟被诊断出患有退行性脑疾病时,他的行动能力和认知能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图源:CSDN 下载自东方 IC

高锟 1933 年出生于江苏省金山县(今上海市金山区),祖父高吹万是晚清诗人和革命家,父亲高君湘是律师,另有一名弟弟高鋙。高锟于 1948 年举家移居台湾,至 1949 年迁往香港。1954 年,高锟赴英国学习电气工程,并于 1957 年和 1965 年分别获得伦敦大学学士和博士学位;1970 年,他加入香港中文大学,成立电子系并担任系主任;1987 年至 1996 年,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1996 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2000 年被《亚洲新闻周刊》评为“20 世纪亚洲人物”;2010 年获香港特别行政区颁授大紫荆勋章,他和妻子亦在 2010 年 9 月成立高锟慈善基金,晚年主要于香港和美国加州山景城两地居住。

1966 年,在 ITT 工作期间,高锟开始研究玻璃纤维在信号传输中的应用,并发表了一篇名为《光频介质光纤表面波导》(Optical Frequency medium Fiber Surface Waveguide)的论文。在论文中,高锟提出将石英玻璃纤维用于长距离和高吞吐量的信息传输,他的理论最初遭到拒绝,一些媒体嘲笑他“疯了”;但他没有放弃,继续研究和改进技术,直到 1981 年第一代光纤系统发布。1987 年,高锟回到香港,担任香港中文大学第三任校长,成立信息工程系,直至 1996 年退休。

诺贝尔科学奖中的理论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被证实,因此即使是杰出的成就也往往是在几十年后才获得。2009 年,在首次提出光纤通信 40 多年后,“光纤之父”高锟获得了迟来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诺贝尔委员会称赞他“在光纤通信传输方面做出了开创性工作”(for groundbreaking achievements concerning the transmission of light in fibers for optical communication)。

资料来源:维基百科


2019 年 9 月 23 日:Nim 编程语言发布

图源:维基百科

Nim 语言由 Andreas Rumpf 创建于 2005 年,并在 2008 年正式发布。2019 年 9 月 23 日,Nim 编程语言发布 v1.0 版本。Nim 是一种静态类型的、编译型、系统编程语言。它结合了其他成熟语言的成功概念(如 Python、Ada 和 Modula),支持过程式、函数式、面向对象和泛型编程风格而保持简单和高效。Nim 从 Lisp 继承来的一个特殊特性——抽象语法树(AST),作为语言规范的一部分,可以用作创建领域特定语言的强大宏系统。

Nim 生成原生且无依赖的可执行文件,不依赖于虚拟机,所以它们小巧易分发。Nim 编译器和生成的可执行文件,对目前的任何主流平台都提供了支持,包括 Windows、Linux、BSD 和 macOS。Nim 的内存管理是确定性的,可使用析构函数和移动语义进行自定义, 其灵感来自C++和Rust。非常适合嵌入式硬实时系统。Nim 支持各种后端:可以被编译为 C、C++ 或 JavaScript, 以便 Nim 可用于所有后端和前端需求。

目前 Nim 有着[中文社区](http://nim-lang-cn.org/)供使用者进行交流,但依旧是一门小众的语言。Nim 本质上将高级语法编译成C语言,因此如果了解底层知识,会方便 Nim 的开发;但这也导致 Nim 很难像其他编程语言一样再建立自己的生态,没有属于自己的基本盘。Nim 最早发布的时间比最近新兴的 Rust 和 Go 语言都要早,但一门编程语言最重要的始终不是先来后到,而是有着稳定的受众和适用群体,这也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小语言面临的问题。

【欢迎投稿】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计算机科学发展至今,有许多至关重要的事件、人物,欢迎所有朋友一起共建「历史上的今天」,投稿邮箱:tangxy@csdn.net 。

— 推荐阅读 —

   
   
     
英伟达 CEO 黄仁勋:摩尔定律结束了;苹果新专利:折叠式iPhone可自行修复折痕;Rust 1.64.0 发布|极客头条
“一天宕机三次”,为什么高并发这么难?
程序员莫名收到谷歌转账170万元,直言:一个月没敢花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美国陆军远程精确火力》美国国会研究处37页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107+阅读 · 2022年11月1日
高性能计算专家Jack Dongarra获2021年图灵奖
专知会员服务
16+阅读 · 2022年3月30日
756页美国国家安全AI战略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175+阅读 · 2021年3月25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第一个阿帕网连接建立 | 历史上的今天
CSDN
0+阅读 · 2022年11月2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11月23日
Arxiv
21+阅读 · 2021年2月13日
Memory-Gated Recurrent Networks
Arxiv
12+阅读 · 2020年12月24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8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