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难的决策,如何改变我们的大脑

2018 年 12 月 23 日 中国生物技术网

原创编译,转载须注明来源!

近日一项研究发现,在两种同样理想的选择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可能会改变我们大脑对未来偏好的思考方式。

下次当你饥肠辘辘,不得不在两种你喜欢的食物中做出选择时要小心了,因为你的决定可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这项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的研究由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Stefan Bode博士的决策神经科学实验室的团队完成。研究发现,做一次艰难的选择会在后来继续影响我们的偏好。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询问人们愿意花多少钱购买各种零食,以衡量他们的偏好。然后要求参与者在两个最喜欢的零食(喜欢程度相同)中选择一种——巧克力、薯片、丹麦起酥或饼干。

一旦参与者花费一些时间做出决定,他们就会被要求重新陈述自己的偏好。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人都愿意花更多的钱购买选定的商品,而花更少的钱购买被拒绝的商品。

做艰难的决定

研究第一作者Katharina Voigt博士解释说,在喜爱程度相同的两个事物中进行选择会使决策更加困难。

她说:“各组参与者对零食的选择都不同,因为食物与每个人独特且主观的喜好相匹配。我们只选择那些大众熟悉并喜爱,以及经常购买的零食。”

这22名年龄在18至37岁之间的男性和女性参与者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接受MRI(核磁共振成像)监测。然后,研究人员通过监测与偏好形成和基于价值决策相关的大脑活动,预测他们的偏好有多坚定。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Voigt博士说:“过去的理论表明,我们的决策制定是由偏好驱动的。我们测试了另一种假设:偏好是作为决策的直接结果发展而来的。我们的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即我们的偏好已经随着我们决策的展开而更新。“

眼睛不会说谎

研究人员还对参与者的眼神变化进行了观察,以确定注视某个食物的时间长短是否在做出艰难决定和形成偏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Voigt博士说:“我们已经确定,注视的持续时间能够预测选择,也就是说,我们更可能选择花更长注视的东西。但是在这里,我们发现进行选择的过程中眼神注视的时间还能够决定我们改变偏好的坚决程度。这再一次表明,偏好是动态可变的,在做决策时已经发生变化。”

图片来源: Shutterstock

“我们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的大脑如何应对艰难抉择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反过来,这些艰难抉择又如何对我们未来的偏好产生重大影响。决策系统似乎利用在那一刻收集到的信息来形成我们新的偏好。”

改变我们对决策的看法

基于价值选择的传统神经-认知模型通常将决策制定看作一个连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稳定的偏好是我们后续决策的基础。这意味着只有当我们对这些选择有所了解时选择偏好才会发生改变。

Bode博士及其团队也测试了另一种假设,即偏好也会随着决策制定的结果而改版。他们相信,这是一种有用的自适应机制,使人们能够应付艰难的选择。

这些发现表明,与基础直觉相反,我们的偏好不仅仅取决于事物的客观质量和潜在效用,还高度依赖于情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我们自己的选择。

最有趣的是,这一过程在大脑中发生得非常快。你可能会在之后更喜欢被选择的事物,而对被拒绝的事物的喜欢程度降低,仅仅是因为你必须做出选择。

Voigt博士说:“我们能通过你在做决策时的大脑活动预测你的偏好改变的坚决程度。”

现实生活中的决策

那么,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运作的呢?

Voigt博士说:“想象一下,你饥肠辘辘地进入超市。看了一圈之后,你会将选择限定在你同样喜欢的两种食物上,比如Mars巧克力棒和士力架。但你的现金有限,所以你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因为你对这两种食品的喜欢程度相同,因此你会陷入僵局很难做出决定。”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研究表明,在这样的情况下,决策系统会为每个选项重建新的偏好值,从而帮助做出艰难的决策。

Bode解释说:“作为人类,我们真的不喜欢像布利丹毛驴一样被困在两个干草堆之间。这不是一种愉快的感觉。因此,养成对其中一种食物的偏好,即使是一种小零食,也是有帮助的。这样的话你下次面对相同的情况时,你就会对其中一种食物有偏好,从而不会再面对选择困难症,以便更快地作出决定。”

他说:“这种快速形成的偏好是由大脑前额叶和顶叶的决策和评估网络以及大脑中与记忆形成有关的区域支持的。在决策制定过程中这些区域的活动让我们能够预测新的刺激值,以决定更新后的偏好。因此,如果你选择了士力架,那么你在下次面临决策时,可能会愿意花更多的钱在士力架上,而花更少的钱在其它巧克力上。”

中国生物技术网诚邀生物领域科学家在我们的平台上,发表和介绍国内外原创的科研成果。


注:国内为原创研究成果或评论、综述,国际为在线发表一个月内的最新成果或综述,字数500字以上,并请提供至少一张图片。投稿者,请将文章发送至weixin@im.ac.cn

本公众号由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信息中心承办

微信公众号:中国生物技术网

回复关键词热点”可阅读热点专题文章,包括“施一公”、“肠道菌群”、“肿瘤”、“免疫”和“健康”

近期热文TOP15(统计周期:2017.2.1-2017.12.20)

直接点击文字即可浏览!

1、补牙或将成为历史?

2、科学你慢慢学,中医我先治病去了

3、科学告诉你应该多久洗一次澡

4、新证据:喝咖啡能延长寿命! 

5、据说,这是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6、一顿早餐到底有多重要?
7、情商也是把双刃剑!高情商或让你更脆弱
8、施一公: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是鼓励科学家创业!
9、“科学禁食法”真能降低重大疾病风险
10、睡眠科学家揭示出8种睡好觉的秘诀

11、有志者事竟成!2型糖尿病成功被逆转

12、每周两半小时,任何形式的锻炼都可以使你更长寿

13、喝醉以后,你以为睡一觉就没事儿了?!

14、仰卧起坐等或将成为延寿运动? 

15、冥想、瑜伽、太极等不仅能够改善身心健康...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46+阅读 · 2020年6月15日
因果关联学习,Causal Relational Learning
专知会员服务
182+阅读 · 2020年4月21日
【强化学习】深度强化学习初学者指南
专知会员服务
180+阅读 · 2019年12月14日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AI从业者必须了解的决策树指南
AI前线
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找论文?
AI100
10+阅读 · 2018年2月21日
如何用人工智能秒杀超级马里奥游戏
CSDN
4+阅读 · 2018年1月7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9+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9+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已删除
将门创投
6+阅读 · 2017年7月6日
Learning to See Through Obstructions
Arxiv
7+阅读 · 2020年4月2日
Arxiv
7+阅读 · 2019年4月8日
Adaptive Neural Tre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12月10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4月2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大脑通过统计推理表征“自我”
人工智能学家
6+阅读 · 2019年9月4日
AI从业者必须了解的决策树指南
AI前线
7+阅读 · 2019年1月14日
如何用人工智能帮你找论文?
AI100
10+阅读 · 2018年2月21日
如何用人工智能秒杀超级马里奥游戏
CSDN
4+阅读 · 2018年1月7日
心理学与脑科学:进展、思考和展望
科技导报
9+阅读 · 2017年10月27日
人工神经网络是否模拟了人类大脑?
数说工作室
9+阅读 · 2017年7月19日
已删除
将门创投
6+阅读 · 2017年7月6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