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北大心理系学生,跨界写代码成为国内第一批安卓开发者;大学时写代码的收入,比她工作后在 Google 的薪资都要高;为了创业的第一笔启动资金,卖掉北京房产,现在公司一路从天津,开到北京,再到美国。
这是 CastBox 创始人兼 CEO 王小雨的经历。
CastBox 是一款针对全球市场的音频聚合应用,帮助用户在不同生活场景下获取音频信息,上线一年多,就聚集了来自于 135 个国家的 800 万用户。而这款产品的背后,并没有庞大的团队。
小雨说:“从一个历史的见证者变成一个历史的参与者。这个过程中带来的巨大的成就感,才是真正让我兴奋的。”
近日,真格基金投资合伙人蒋为(人称“为哥”)和小雨进行了一次交谈,细数创业路上的起伏、成长和感悟。或许她的故事,能给你一些启发。
*本文基于为哥与小雨访谈视频摘要编写
误打误撞:“先开枪再瞄准”,成为互联网参与者
为哥:小雨的公司走到这一步有很多故事,咱们从头讲起。小雨是北大心理学系的。上学期间你有什么爱好?接触过创业相关的事儿吗?
王小雨:对,是北大心理系的。大三时机缘巧合迷上了写代码。当时一个计算机系的朋友一学期没有上过课,没办法交大作业。然后她找到我,说听说你以前数学还可以,帮我做作业吧。
我当时用了一晚上时间,首先上网搜索了解VB是什么,然后下载VB的编译程序,开始看VB语法,写VB代码,最后第二天就给她写完了作业。作业写完之后意识到,原来我还有这方面的技能。而且这个技能还可以做很多事情。虽然第一份工作没有赚钱,但是之后就尝试着去拿这个技能在外面去承接更多的外包项目,大学时候的收入比我后来在 Google 全职做的都高。
为哥:降薪入 Google,这个还真少见。
王小雨:对哈哈。我应该算国内最早的一批做安卓的,在 08 年左右。那时候 Google 刚收购安卓不久,当时 iOS 市场上有 10 万个应用,可安卓市场一共只有两万,而且质量都很不好。
为哥:你第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安卓 App 是什么?
王小雨:我当时做了好多小游戏。游戏是在每一个新的产品或平台兴起前最常见的切入点,因为这是人性的需求。
当时的经历促进了我对产品开发的理解:你想象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是有差异的。为什么呢?我当时做了很多游戏,我以为稍有技术含量的游戏会得到更多用户喜爱。但实际上,反而是 Bomb Bomb 这款无脑游戏升到泰国总榜的前三、游戏榜的第一名。
为哥:是从 Google 离职时就有了清晰想法,还是先离职再找创业机会?
王小雨:先离职再找的。大方向确定,就是移动互联网,针对全球市场。但在这个范围内,有很多可能性,当时试了很多不同的方向。
我们的公司叫 Guru,是“瑜伽大师”的意思,因为我们最开始是做瑜珈的。后来转型是因为最开始的创业方向的判断,是基于我作为一个行业从业人员看到的信息,高度不够。创业后有更多的信息输入,看问题的高度就不一样了:这个东西最后能做多大?产品天花板有多高?对标是谁?对标做成什么样子?我会想这些问题。
为哥:考虑转型问题的时候已经完成融资了吗?
王小雨:没有,我们是先转型,才融钱。我算草根创业,那时候没人、没钱、没方向,我之前创业做小游戏赚了些钱,在北京房价没那么高的时候买了一套房。创业之初没有资金,我就把房子卖了作为第一笔启动资金,找到方向之后,才去外面正式融资的。
为哥:最早真格看到的是你的瑜珈产品,没有特别重视。后来在真格的活动中,真格的刘元遇到小雨。他跟你一谈,惊为天人,内部商量后马上就投了你。所以真格投的是你这个人。那时候真格负责人也跟我做过调研。我在 Google 已经听过你的大名,就毫无保留地推荐了。
真格基金投资副总裁刘元回顾投资小雨始末:我第一次见到小雨是在 2016 年 2 月真格组织的活动上。她的个人经历令我印象深刻:心理系的毕业生,竟有一连串的互联网创业经历。我和小雨约在当天晚上 6 点见面,打算 7 点和其他人吃晚餐。后来这个饭局我严重迟到了,因为在和小雨见面的一小时内我第一次“当场给出了 TS”。
我们见面时 CastBox 那时的产品还比较粗糙。当时小雨一边在手机上自豪地演示产品,一边说现在的数据还非常糟糕。然后她清楚地解释了数据为什么还不好、什么能让数据在短期内达到一个新的高度等等问题。小雨的坦诚打动了我:这种坦诚来自于自信。在 7:15 左右,我们和小雨正式签署了 TS。
晚饭时,我还和朋友不停地说着小雨这个项目。没想到一年多后她也变成了小雨的“粉丝”,推荐她所在的基金投资了小雨的项目。
成长:撕开突破口,拓展主战场
王小雨:广播电台是一种很传统的信息获取渠道,也是很传统的互动方式。如果我们能做一个产品,用更新鲜的内容或更个性化的发现方式,取代原来的广播电台,这样天花板是更高的。
为哥:这个领域有不少人在做,你对他们有什么分析?
王小雨:我当时看了不同音频市场的参与者,把行业分成了横向和纵向两维度。横向是看市场参与者分别在产业链上下游哪一位置:其中有内容生产者、内容联盟者、内容工具、知识平台、广告一类的变现渠道,还有分发平台。
横轴中最有价值的、天花板最高的,其实就是分发平台,因为他掌握着用户端。我们觉得肯定要做渠道端。再从竖轴角度考虑后,选了 podcast (播客)形式,因为它既可以按需获取内容,而且内容的质量和密度又符合日常习惯,不需要人们改变太多。
为哥:目前 podcast 是 CastBox 的切入点,将来延伸的方向有哪些呢?
王小雨:podcast 是切入点但并不非常普遍,如果想扩充它的用户面,就不可能完全用播客形式。我们在建设品牌的时候也在慢慢弱化播客形象,而是强调音频获取。如果落实到音频的信息获取的话,就有很多种花样可玩了。
第一,是它的形式。现在是按需获取的形式,但以后可以增加互动。通过直播这种互动形式,让音频变得没那么枯燥、没那么单方面输出。这是从内容的形式上的拓展。
第二,从音频本身的理解上也可以有很多种拓展。我们的想法是音频内搜索。把音频先变成文字,对文字进行理解。之后用户再搜索任何相关主题,我就能告诉你这个音频的第 5 分钟讲的是什么故事。相当于在内容理解上突破原来传统的黑匣子方式,把它切成片段传递给你,让信息获取变得更直接。
第三,我们期待改变现有的互动方式。我们希望语音控制可以替代传统拿手点击的方式。这对用户来说是非常好的体验。
但任何事情回归到本质还是用户体验。所谓的天花板,只是告诉你这个东西最后能做多大。如果这个东西能做的很大,但是交互体验不好,市场再大跟你关系也不大。
再升级:中美双重奏
为哥:CastBox 出海面向全球用户已经两年了。在宏观上,你对出海业务的发展怎么看?
王小雨:我觉得在出海业务上,我们中国开发者做的越来重度,而且离市场越来越近。中国国内市场竞争太激烈了,反而外面还有一些蓝海,出海就相当于以攻为守吧。
为哥: CastBox 不光在北京有团队,最近还在旧金山开设了办公室。这段时间里,小雨你看中美企业家有什么异同?
王小雨: 差异还是非常大的。中国创业者有时候更着急,美国创业人更加放松。美国创业者更在乎将准备工作做好,比如用户访谈。中国的开发者呢,就是一个字:“干”!干了再说,不行再调。
相同的地方就是生意本质。大家对利益的追逐是一样的,包括比如说对天花板的判断啊,对用户状态的理解等等。大家面对的焦虑也是相同的。
为哥:CastBox 刚在美国落脚半年不到,对美国和中国的创业大环境、投资大环境、政府监管环境等等,有什么观察?
王小雨:美国投资人和中国投资人的评估体系很不一样。中美投资人关注点的差异,本质上还是因为资本退出节点的不同。比如说,在中国上市需要满足的基本要求,只要增长够快,财务报表、毛利各方面足够好,规模效益够大,就可以上市。所以中国投资人关注的是你的增长。反过来美国这边看的是公司的故事性、想象空间、竞争力、技术、自然流量比例、市盈率;因为美国是更成熟的市场,所以要求你也一定要有差异化。
中国和美国关注点不一样,不能说哪一个更好。
感悟:创业如同搞哲学
为哥: 小雨创业两年左右了。作为一个创始人、CEO,最大的收获有哪些?
王小雨: 最大的收获是不断的认知升级。在整个创业过程中,我的感受是每次刚学会了一个东西,很快就发现这个东西又不够用了,又要学习新的东西。
我创业分三个时期:天津-北京-美国。我花了两年时间学习如何做中国的 CEO,来到美国后,又要从头学做一个美国的 CEO。我的感觉就犹如一首歌,Yesterday Once More (昨日重现)。
为哥:创业者每天都会碰到各种事情要处理,被需求感很强。解决问题后,成就感很强。有的人会对此上瘾,你呢?
王小雨:最开始创业时很兴奋,觉得自己能做所有的事情。随着公司发展,发现自己的认知局限,就觉得自己是非常渺小的。再之后,公司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大。不断在几个关键节点上做了正确决策,慢慢得到所有人的信任。
为哥:有一个创业者认知迭代的定律:每半年技术要变化,每半年商业模式要变化,每半年你的团队要变化。
王小雨:对。我觉得创业越到后期,这个周期越短。
为哥:你在公司取得一定成绩的时候,会不会下意识的觉得一切都很美好?而在公司遇到一些挫折的情况下,又觉得自己很没用?
王小雨:我是这样的。让公司业绩的波动直接影响到我的自我评价,我以前总觉得这是不对的,所以我花了很多的精力和资源去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其实要把自己从公司抽离出来是很难的。我刚刚学会了一点,就是要接纳自己。
但现在我接受了,我就是这样的人:业务起来了,我就有点沾沾自喜;业务消沉了,我就有点自我怀疑。一旦接纳自己之后,(心态)可能就不一样了。
创业和追求哲学、真理是一样的。
推荐阅读
创业记录
▼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采访完整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