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T与教育平衡下的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

2017 年 7 月 11 日 MOOC 肖君、李雪娇

| 全文共9952字,建议阅读时长3分钟 |


本文由《中国电化教育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肖君、李雪娇

摘要

 

荷兰对教育非常重视,它是世界上教育最普及、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2009年的PISA结果显示荷兰教育质量在下降,荷兰政府和教育部门开始定制雄心计划,要努力成为世界前五的知识驱动经济体系。在这个雄心计划的促使下,荷兰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对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构建整体架构,具体表现为“四平衡模型”的顶层设计,并通过Kennisnet基金会等组织“四平衡模型”进行监控。该文从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四平衡模型”下的ICT与荷兰基础教育的平衡、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等三个方面对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介绍,并阐述其对我国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关键词:荷兰;ICT;基础教育;平衡模型


一、引言


众所周知,荷兰对教育非常重视,它是世界上教育最普及、教育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儿童的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在世界上名列前茅,国民素质也居领先地位。2009年的PISA结果显示荷兰教育质量在下降。2010年,荷兰新政府当选。政府和部门面临的主要挑战是,如何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教育绩效。政府的目标是要成为世界前五的知识驱动经济体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政府和部门组织在2010年制定了雄心计划,诸如主要的优先事项表现为语言和数学技能的进一步改进,以及弱势学校的减少,同时包括了以前政府确定的优先事项,诸如注意教师专业化、教育人才和需求差异以及问责制[1]。同时,在越来越多的公民使用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背景下,荷兰的教育开始借助信息通信技术,大力发展教育信息化。到2012年时,荷兰知识驱动经济上升至第7位,这与ICT在教育中的平衡整合是分不开的。本文将从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四平衡模型”下的ICT与荷兰基础教育的平衡、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等三个方面对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进行介绍,并阐述其对我国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

的启示。


二、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


(一)基础教育制度概况


荷兰教育制度的一个主要特点是教育自由,比如学校的创立自由、学校的教学组织自由、学校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制定自由[2]。在荷兰教育体制中,荷兰基础教育包括了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荷兰基础教育体制与我国不同的在于,荷兰的小学教育不是六年制,而是包括了8个年级,儿童在4岁的时候就要进入小学学习,约12岁小学毕业后,直接进入中等教育,根据小学学校的意见以及考试成绩,学生及其家长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中等教育,分别是:大学预科(VWO)、普通中学(HAVO)和中等职业教育(VMO)[3]。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政策


荷兰教育的ICT学校政策由荷兰的教育、文化和科学部制定。由于荷兰的教育自由观念比较强烈,在教育中实施信息通信技术也是由学校自己负责,并且学校有责任制定有关使用ICT的愿景、使命和战略[4]。


ICT政策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即教师的专业化、学校对ICT整合认识的全面化以及数字学习材料使用的最优化。虽然荷兰教育和文化部不再认为ICT是一项单独的政策,但它支持着一些具体的ICT国家计划。这些计划包括了鼓励使用数字学习材料、激励教师的学习平台、促进数字学习环境以及创新计划等等[5]。


学校没有提供关于提高学生ICT素养的单独课程,而是融合于课程之中,将ICT与教育整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ICT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学习。中小学的ICT与教育的整合大多是需要来自荷兰教育部资助的一些公共组织,比如Kennisnet基金会的帮助和鼓励。Kennisnet基金会用于支持和鼓励荷兰教育机构对ICT的有效利用,中小学教育的学校实施ICT主要由该基金会支持[6]。


(三)基础教育信息化相关组织和项目


Kennisnet基金会是荷兰最大的支持中小学实施ICT的组织。Kennisnet基金会是由教育部资助的一个公共教育组织,其活动与国家教育机构和行业组织协调[7],用于支持和鼓励荷兰的初级、中等和职业教育有效利用ICT,对其教育信息化的实施提供顶层设计。Kennisnet基金会帮助教育机构意识到ICT能带来的益处,并帮助其利用ICT所提供的机会[8]。Kennisnet基金会不仅服务于教育,更是教育的一部分。Kennisnet基金会的使命就是“让ICT服务于教育”,指导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运用ICT,并帮助相关的教育部门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目标。Kennisnet基金会有三个功能:第一,创建国家ICT基础设施。Kennisnet基金会确保为教育部门提供必要的公共服务,与设施供应方达成协议,实现各种数字教育服务之间的共享。因此它有助于改善数字学习材料的有效性、简化信息管理以及减少行政负担;第二,提供战略咨询。Kennisnet基金会与行业法律顾问合作,为相关教育部门提供战略建议,以确保学校的地位得到加强;第三,提供专业知识。该基金会的任务是传播有关ICT使用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主要对象包括了学校的董事会、学校领导、ICT管理者以及教师。总的来说,Kennisnet基金会在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基础教育相关的项目中,大多是面向教师,为教师提供数字学习材料等,帮助教师将ICT运用到教学中。其中一个较大的项目是Wikiwijs网站,一个教师可以开发和共享数字学习材料的网站。该网站的愿景是将开放教育资源融合于荷兰,服务对象是荷兰的所有教师,该平台上包括了关于小学到大学教育的开放的或付费的教育资源[9]。Wikiwijs网站申明会进一步提高网站的质量,包括提高效率、促进可访问性以及促进教育创新[10]。Leerar24是支持教师的一个平台,2009年创建用以支持ICT在学校中的使用。它是一个免费的平台,为教师提供了与教师职业有关的知识和信息,可以为教师提供日常实践中的解决方案。Acadin则是针对优等生(表现最好的前25%的学生)的一个数字学习环境,专门为这些优等生提供有挑战的课程,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和促进了ICT在基础教育中的实施。


三、“四平衡模型”下的ICT与荷兰基础教育的平衡


荷兰目前教育领域中的两个主要问题是如何增加学习成果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学习过程。研究表明,在教育中使用ICT有助于提高学习成果[11]。所以,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注意力集中于在教育中使用ICT的整体方法,从而在ICT的实际使用中获益。在荷兰基础教育中的ICT实施依照着一个整体架构设计——“四平衡模型”(The Four in Balance Model),它反映了在教育中引入和使用信息和通信技术的研究愿景。“四平衡模型”是科学研究的产物,自创立以来,该模型已经证明其在荷兰教育机构实施ICT方面取得的成就,它描述了这些机构在实施ICT使用时必须考虑的问题,并解释ICT使用可能带来的利益。下面对“四平衡模型”的主要内容以及对其的监控进行介绍。


(一)四平衡


“四平衡模型”认为保持四个要素间的平衡是成功实施ICT的前提条件,这四个要素分别是愿景、专业技能、内容和程序以及基础设施,其中愿景和专业技能主要反映了人文要素,内容和程序以及基础设施可统称为技术要素,如下页图所示。


1.愿景


愿景指的是荷兰教育机构对优秀教育的展望,以及ICT在实现这一目标过程中应起到的作用。愿景包括了学校关于ICT实施的目标,并描述了包括教师在内的工作人员、学生及其父母的作用以及实现这些目标所需的基本条件。


2.专业技能


专业技能指的是学校实施ICT的相关人员所必须拥有的ICT技能以及相关知识。主要包括:(1)教师的ICT技能,包括了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学校内的工作以及自己的专业发展方面对ICT的了解和态度;(2)学校管理人员和学校董事会成员使用ICT实现教育机构的目标和帮助工作人员成为ICT专家所需要的专业知识;(3)支持人员(例如ICT专家、行政人员和图书管理员)在让ICT为学生、教师和管理服务方面所需要的专业知识。



3.内容和应用程序


内容和应用程序指的是在教育机构中使用的信息、教育内容和软件,例如:(1)专门为教育目的和一般知识来源编制的数字学习材料;(2)教育软件包和ICT系统,如数字学习环境、学生记录以及学生信息管理系统;(3)通用办公软件和应用程序,排课软件和人力资源管理工具。


随着教育部门数字化的步伐的加快,内容和应用程序的内容会不断地被扩充。内容和应用程序近两年的发展趋势表现为大数据和学习分析、自适应数字学习材料以及个人学习环境[13]。大数据和学习分析的使用使信息易于收集、分类、分析和共享,从而能更完整地描绘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学校已利用如IBM、Watson Analytics和Tableau等公司提供的云平台,在了解教育过程和统计分析的一些简单专业知识后,就能进行数据分析,这为荷兰基础教育未来使用学习分析提供了可能。自适应学习材料能为学生提供动态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和学习内容,能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随着学习工具和学习环境的数字化,学习将成为物理和虚拟学习环境混合的混合式学习,而个人学习环境不仅包括学生购买的笔记本、课本等,也会包括各种数字学习材料,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学习工具,也允许教师的访问,产生学生和教师的连接。


4.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方面主要考虑教育系统内的硬件、网络以及连接的可用性和质量。ICT基础设施包括了交互式白板、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有线和无线连接、互联网连接、服务器和云服务,同时还要考虑到如何管理这些设施。


基础设施也会随着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地被扩充,基础设施近两年的趋势表现在云计算、个人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和互联网连接[14]。借助云计算,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应用程序和数据。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的增加,在基础教育中选择这些移动终端会成为一种趋势。随着云在教育中的使用,为保证师生能随时随地访问应用程序、数据及数字学习材料,保证网络的连接非常有必要,网络基础设施和互联网基础设备的数量和质量的关注也已然成为了一种趋势。除了以上四个要素,Kennisnet基金会2012年的“四平衡监控”报告将用于学习的组织、管理以及报告的“辅助过程(Secondary Process)”添加到平衡模型中,对传统模型进行了扩展,现在正在进行各种以证据为基础的研究,以确定这种扩展的价值[15]。


“四平衡模型”的基本要素是在每个教育机构中成功实施ICT的前提。以上四个基本要素是互补和相互依赖的,而要保持这四个要素间的平衡协调,领导层的领导力也是ICT的实施的必要条件,领导力能促进四个要素间的联系,通过正确的决策以及参与机构内外的有效合作来确保愿景、专业技能、内容和应用程序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平衡协调[16]。如果在ICT实施过程中能保持“四平衡模型”的平衡,在教育机构中使用ICT就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和利益。


(二)“四平衡监控”(The Four in Balance Monitor)


在荷兰,监控ICT在教育领域的发展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监控的概念框架来自“四平衡模型”,其检测的数据是由荷兰教育监察局和若干研究机构从学校董事会、学校管理层、教师和学生的代表性样本收集的[17]。用于支持中小学ICT实施的Kennisnet基金会也对“四平衡模型”进行监控,称为“四平衡监控”。“四平衡监控”是Kennisnet基金会的针对“四平衡模型”进行监控的教育信息化数据收集计划,为教学过程中使用ICT提供标准和框架,主要用于监控愿景、专业技能、内容和应用程序以及基础设施的平衡。


以下以Kennisnet基金会2015年的“四平衡监控”报告为例[18],对“四平衡监控”进行解释说明。


Kennisnet基金会2015年的“四平衡监控”报告的数据主要来源于2015年2月I&O研究所在荷兰学校进行的一项调查,超过1000名教师和近400名学校管理人员填写在线问卷,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Kennisnet基金会对“四平衡模型”的效果进行监控。


1.对愿景的监控


教育的愿景是基本前提,内容和应用程序和基础设施必须建立在这一前提下。所以,Kennisnet基金会对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教学活动以及学校管理者有关ICT的教学目标进行了了解。


(1)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和所使用的教学活动


Kennisnet基金会发现在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在于了解课堂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的情况。荷兰教师组织教学的方法主要分为教师驱动的讲授法以及学生驱动的学习情景的组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倾向于教师驱动的教学法,即教师决定学生学什么、什么时候学,由教师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课程内容,并向学生提相关问题。同时也有不少教师也使用学生驱动的教学,主要的教学活动是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过程,但都不是完全的个性化学习,比如很少允许学生自己选择学什么以及提供多种反馈。基于数据收集,Kennisnet基金会把学习情景分为两类:一类是知识转移,另一类是知识建构。知识转移学习情景中,学生听课,自己阅读文章,和老师一起做练习和讨论学习内容;在知识建构学习情景中,学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巧运用于解决问题和撰写文章。


(2)学校管理者有关ICT的教学目标


大多数学校管理者的目标是逐渐改变和改善他们的教学。大约1/4的学校管理者计划在现有的教学中使用ICT,其他学校管理者计划使用ICT很大程度地改变教学方法。


2.对专业技能的监控


Kennisnet基金会认为,ICT的有效使用几乎完全取决于那些使用ICT的人的专业技能,其中教师专业技能的影响尤为重要。Kennisnet基金会把教师的专业技能分为了ICT技能和教学ICT技能,从这两个方面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监控,并分析发展状态。调查结果表明,90%的教师认为自己精通基本的ICT技能,如文字处理和互联网搜索。但是,学校管理人员表示教师基本的ICT技能可能没有这么的精通。在ICT教学技能方面,教师表示他们在使用ICT作为教学工具上并不太熟练,大约一半的教师认为自己在使用ICT作为教学工具方面精通,只有1/4的教师表示他们很精通。总的来说,几乎所有的教师表示他们已掌握这两方面的技能,结果显示出这是一个积极的发展状态。


3.对内容和应用程序的监控


内容和应用程序是实施ICT的必要条件。Kennisnet基金会对内容和应用程序的监控不仅表现在运用于教学中的数字学习材料的数量,也包括数字学习材料的质量。数字学习材料的质量则具体体现在数字学习材料的来源和类别。


(1)运用于教学中的数字学习材料的数量


数据表明最近几年,荷兰的教师们已经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学习材料。从2007-2008年的15%(小学和中学)到2015年的25%(小学)和35%(中学),数字学习材料占学习材料的比例越来越大,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表示他们运用了大量的数字学习材料。


(2)运用于教学中的数字学习材料的来源


小学、中等教育的教师都会大量使用互动练习、视频、文本文件和课件。小学和中学教师倾向于使用与课本一起提供(或作为其一部分)的数字学习材料。同时,教师还会使用谷歌(超过40%)、数字视频库(超过35%)和特殊教育网站(超过30%)来搜索自己所需要的数字学习材料。30%的教师有时制作自己的素材,也有超过25%的使用同事给他们的材料。


(3)运用于教学中的数字学习材料的类别


结果发现,荷兰教育中大多数教师都会使用多种类别的数字材料,而且绝大多数教师使用的数字材料达到了五种以上。结果同时表明,教师更倾向于使用用以补充课程的学习材料,如视频、印刷文本文件和互动练习。中小学教师对数字学习材料类别的选择会有不同。课件和互动游戏在小学教师中非常受欢迎,同时小学教师较少使用网站、模拟、测试或电子书。中等教育的教师倾向于使用文本文件,辅以视频。中等教育教师很少使用游戏、网站、模拟、测试或电子书,也较少使用在小学教育中非常受欢迎的课件和互动练习。


(4)运用于教育组织事务中的内容和应用程序


ICT也运用于与教学相关的组织事务中。所有部门都充分利用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小学必须这样做)、学生登记系统和记录出勤的系统。


4.对基础设施的监控


合适的基础设施是使用ICT的前提。Kennisnet基金会对基础设施的监控主要表现在学校基础设施数量、种类以及质量。

 

Kennisnet基金会发现2015年学校基础设施有所增加,并且小学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基础设施都在向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转移。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在小学中从2013年占设备库存的1%增加到2015年的16%。小学购买平板电脑来扩充设备,同时也会买新的笔记本电脑和台式电脑以替代旧设备。但是在中等教育仍然是主要使用笔记本电脑。 


Kennisnet基金会通过数据收集,对“四平衡模型”的四个要素进行分析,从而对荷兰基础教育使用ICT的整体情况进行把控,再以每年年度报告的形式向公众反映“四平衡模型”的平衡情况,给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建议。“四平衡监控”在保持四个要素间的平衡上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保证了四个要素间的平衡下,荷兰基础教育中ICT的使用越来越多,教师自主使用ICT的频率越来越高,“四平衡模型”的顶层设计促进了ICT在荷兰基础教育中的使用。


四、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荷兰基础教育在“四平衡模型”的顶层设计下实施ICT应用,使荷兰获得了知识驱动经济排名上升的成功。在Kennisnet基金会的年度报告中,也都有揭示ICT对荷兰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带来的利益。关于基础教育的部分主要体现在ICT提升了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


(一)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


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ICT促进了学生的学,支持了教师的教。ICT促进学生的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提高学习动机、改善学习行为、简化学习过程[19]。根据2015年的“四平衡监控”报告[20],大约9/10的小学教师表示,当使用ICT时,学生的积极性会更高。中学教师对待ICT的态度虽然没有小学教师的乐观,但也有大约一半的教师认为ICT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积极性方面都起着积极的作用,超过1/3的教师认为ICT的使用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ICT支持教师的教则主要体现在计算机软件、数字学习材料等内容和应用程序的使用对教师的教带来了好处。荷兰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方法主要分为学生驱动下学习情境的组织和教师驱动下的知识转移。在学生驱动的学习情景中,允许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个人偏好进行学习,适应性指导和练习软件可以提高学生的表现。在教师驱动下的知识转移中,教师借助具有自适应学习的计算机软件可以根据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知识掌握情况为学生选择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练习,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个性化学习,同时也节约了教师和学生的时间,提高了效率。


(二)ICT提升荷兰基础教育的教学效率


教学效率的提升除了大大提高教师的组织学习的效率,还提高了教学管理方面的效率。Kennisnet基金会2012年的“四平衡监控”报告将“辅助过程(Secondary Process)”添加到平衡模型中[21]。辅助过程指的是教学管理方面的学习的组织、管理以及报告。ICT在辅助过程中,主要用于学校内部讨论的学生或学生团体、与家长或监护人交流沟通、与教师沟通、与外部沟通(例如网站、学校目录或广告活动)、向政府部门和检查部提供数据、向学校管理者或学校董事会提供信息等。在2015年的报告中,研究表明基础教育中的ICT主要用于与外部的沟通,并且大多数学校管理者认为,在辅助过程中使用ICT能极大的节省时间和提高效率[22]。ICT的作用还表现在使得教育更加透明和容易理解,ICT使得数据的管理便捷,也使得数据可视化,有利于学校与教育部和家长的沟通。


五、对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启示


荷兰基础教育在Kennisnet基金会等组织和项目的支持下逐步靠近要使荷兰成为世界前五的知识驱动经济体系的教育目标。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也未曾停步,2016年国家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从中可以看出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同时也可以看出我国推进基础教育信息化仍存在很多的挑战,比如软硬件投入不均衡、教师信息素养不足等。通过对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介绍,能对我国的基础教育信息化起到以下的启示:


(一)基础教育信息化要做好顶层设计


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是在“四平衡模型”的顶层架构设计下实施,注重愿景、专业技能、内容和应用程序以及基础设施四个要素间的平衡,并通过Kennisnet基金会的“四平衡监控”对其监控。正是保证了以上四个要素间的平衡,ICT在荷兰基础教育中的实施才得以成功。对于我国来说,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也要做好顶层设计,在顶层设计的框架下,开展各项任务,从而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又快又稳的发展。


荷兰基础教育的“四平衡模型”同时也提到,领导力也是实施ICT的必要条件。领导力能促进四个要素间的联系,通过正确的决策以及机构内外的有效合作来确保愿景、专业技能、内容和应用程序以及基础设施之间的平衡协调。领导力贯穿于ICT的整个实施过程,顶层设计的执行需要领导力,其实施也离不开领导力的整体把控。“十三五”规划中提到,为保障教育信息化的推进,首先就要做好“加强领导,健全规范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和服务支撑机制”的保障措施[23]。领导力不仅只是指信息化工作的执行者,更应该做到把控全局、做好平衡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和平衡。


(二)基础教育信息化要做好人文要素和技术因素的平衡


荷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成功关键在于注意到了“四平衡模型”中四个要素的平衡,总的来说就是人文要素和技术因素之间的平衡。“十三五”规划中提到教育信息化的一项原则是“坚持融合创新”,任务之一是“深化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发展,从服务教育教学拓展为服务育人全过程”[24]。要做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教育管理的融合,一方面要关注人文要素,即要关注教育的总目标,也要关注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利益者,例如学校领导、教师、管理人员,包括了这些利益相关者对于信息技术的目标以及所需要的信息技术素养,注重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培养,也要加强对学校领导、管理人员等利益相关者的专业素养培训;另一方面也要关注技术因素。技术因素体现在基础教育信息化所需要的软硬件上。“十三五”规划提出:“完成‘三通工程’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基础支撑能力[25]”,这就是在硬件上的建设,但是我们还需要注重软件的建设。如今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之一便是“重硬件、轻软件”,没有软件的投入,硬件也是没法使用起来的。所以,加大软件的投入也是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推进要注意的方面。如果只是单纯注重人文要素或技术因素,就有可能出现技术先进而教师却不会使用的状况,也会出现技术跟不上教师对技术的需求的状况。只有在领导力的把控下,注重人文要素和技术因素的平衡协调,基础教育信息化才能有条不紊地向前推进,才能享受到信息技术带给教育的好处。


本文得到荷兰开放大学彼特·凡·罗斯马伦(Peter.vanRosmalen)副教授相关资料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作者简介:肖君:上海开放大学,上海开放远程教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博士,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学习分析、在线学习;李雪娇:.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系,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学习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国家一般课题“大数据下在线学习用户画像的构建其应用研究”(课题编号: BCA160053)研究成果。


转载自:《中国电化教育》2017年3月 总第362期 :44-49(参考本刊文章必须注明出处)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小端午)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69+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7+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95+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3+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IBM《人工智能白皮书》(2019版),12页PDF,IBM编
专知会员服务
19+阅读 · 2019年11月8日
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MOOC
20+阅读 · 2019年3月5日
【工业大数据】一文带你读懂《工业大数据白皮书》
产业智能官
14+阅读 · 2018年1月20日
天津市智能交通专项行动计划
智能交通技术
8+阅读 · 2018年1月18日
Adversarial Mutual Information for Text Generation
Arxiv
13+阅读 · 2020年6月30日
Arxiv
100+阅读 · 2020年3月4日
Deep Learning for Generic Object Detection: A Survey
Arxiv
13+阅读 · 2018年9月6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3月10日
VIP会员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