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门铃这样一款「不起眼」的产品,却将承担起在 360 大安全框架下,家庭安全维度中的关键作用。
「基于人脸识别的门前场景,行业里目前鲜有人能够做技术攻关和过硬的产品」,360 可视门铃业务总经理丁振和行业里顶级的 AI 公司聊遍之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今年 5 月,360 IoT 产品矩阵又增设了一款产品,这是继 360 在去年 10 月份推出第一代智能可视门铃后的续作——360 智能可视门铃 1C(以下简称 1C)。这一次,360 没有单独为它举办发布会,也没有周鸿祎亲自站台。但这样一款「不起眼」的产品,将承担起在 360 大安全框架下,家庭安全维度中的关键作用。
作为一款集门铃、摄像头、猫眼三合一的家庭安防类产品,360 第一代智能可视门铃是在 2018 年 5 月 10 日立项,历时 5 个多月的研发、设计、调试和量产,于去年 10 月 20 日首发,提前锁定「双十一」。考虑到阶梯用户层级,360 希望拿出一款让消费者「零门槛」接受的国民级产品,于是第二款产品 1C 在今年 5 月份问世,其设定为一款极具性价比优势的产品。
除了在成像、监测距离、功耗方面做优化之外,1C 在功能上继承了上一代「查看谁在家门口」的功能,只要在门前逗留超过 15 秒,设备就会自动向用户推送报警消息。当访客按下门铃,用户可在手机有网环境下与来访者保持沟通。而人体红外感应器在 3.5 米之内检测到无人状态时,设备便会自动进入低功耗的状态。
360 可视门铃业务总经理丁振表示:「精简其实是对设备的保护,最终产品打的还是性价比。」第一代产品主打是极致体验,这一款主打的是极致价格。据了解,1C 的售价为 249 元,首发价最低 229 元即可到手尝鲜。
在内部试用阶段,1C 团队收集到的最多反馈,就是担心门铃遭到暴力强拆或偷盗。因此 1C 延续了工业生产中替代焊接和铆钉的工业级 3M VHB 背胶粘贴,并且使用高分贝的防拆警报。遇到类似情况,设备会自动发出警报,并上传视频给用户以作证据。被盗窃的设备拆除之后无法与新手机配对使用,所以偷盗者的犯罪成本极高,没有任何利益可言。对于用户的损失,360 在服务保障期间提供「被盗赔付服务」。这是在产品内侧阶段,内部员工为用户争取到的保障性权益。
360 可视门铃 1C 产品内容:门铃主机、安装底座(含3M胶)、室内机安装、拆卸孔针、USB电源线 | 360
丁振提到:「未来的家庭安全应该像博物馆式的安全,你可以来也可以走,但就是不能带走任何东西。现阶段 360 要解决上门服务的安全保障问题,用门铃的方式提高犯罪成本,进而打消犯罪的心理。」
针对消费者关心的电池续航问题,360 智能可视门铃 1C 内置了 2600mA 可充电锂电池,超过普通干电池 2200mA 的容量。另外,锂电池的优势在于不受温度的影响,而干电池在 10 度以下的环境下,使用效果就会大幅降低。再有,干电池的放电效率介于 75% 到 85% 之间,相比之下,锂电池的使用效率会高出很多,正常家庭的使用时常都不会小于一个月。
最初,360 也考虑使用干电池以节约部分成本,但如此一来,用户的使用成本却提高了不少。团队做过一个测算,四节干电池,使用南孚一年要花费 50 多元,普通电池也要花 20 多元。况且锂电池可循环使用,不会因为丢弃干电池污染环境,所以 360 最终选择了锂电池的解决方案。
「门是进出家庭的第一关,除了家人和亲友,我们可能很难在第一时间透过猫眼识别出所有人」,通过 1C 提供的 AI 云标记功能,用户可借助机器的自主识别弄清来访者身份。比如某快递员送货上门,摄像头就可以记住这张人脸,用户只需要在手机 App 留下备注,当快递小哥下次配送时,1C 便会帮助用户认出这张面孔。
用户自助标记是贡献数据的过程,也是帮助机器精准识别的过程。在 App 内,标签备注的分类包括亲友、邻居、快递小哥等等。当标记后的面孔再次现时,AI 便会根据标记自动完成识别过程。从目前的实验室测试数据来看,识别准确率可达到 99%。
作为一家安全公司,守卫家庭的安全符合 360 未来的发展方向。各种标记和数据会让 360 家庭大脑更加聪明。在 360 整个 IOT 智能硬件体系下,只有做到精准识别,才能使其全屋智能领先于行业。丁振如是说:「360 今天在做门铃,明天也许就会开放生态链。当接入其他家的 IoT 设备时,即便硬件处于同一水平,也要保证提供的服务比其他产品更聪明。这背后是大量数据的积累和信息沉淀「,当然,所有的一切都以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安全为前提。
丁振向极客公园透露,360 正在做 AI 语音助手和智能门铃的打通。打通之后的产品既有语音功能,又有对话功能,「语音+视觉」的 AI 处理也会变得更自然、更聪明。举两个场景的例子,比如用户标定了物业人员,那么他下次上门的时候,摄像头就会自动识别,并用语音助手与他做场景对话;再比如快递员上门配送,用户通过语音预设,告诉快递员「主人说了,快递放门口,自动替你接受快递」,成功完成揽收。
他认为在门前场景下,语音助手的应用场景比智能音箱的对话场景更加细分。因为前者的场景很固定,就是围绕当主人不在家时,接替用户做日常的事项处理,只需让摄像头识别出快递员、外卖小哥等身份,然后根据不同身份的意图去做交互对话,并将完整的记录推送给主人。
智能门铃的出现,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配送效率,解决了快递员的时间焦虑 | 360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没有按门铃的习惯。智能门铃出现之后,尤其在冷启动的时候,如何改变大家敲门的惯性动作,试着去触发智能门铃,这需要先从敲门者和按门铃者的心理说起。
「有时候,敲门声传递的是对方的心理」,在门铃测试阶段,团队发现,快递员不按门铃的几率最大。「所谓效率就是金钱,他们希望的是用户尽快开门签收包裹,所以,快递员敲门的声音永远都很大很急,而亲朋敲门的声音就会温和很多,可能是敲几下,按下门铃然后再敲几下」。
解决门铃被忽视的问题,首先要让来访者知道「按门铃是有效的」。其次,门铃需要足够醒目,因此,两款门铃均采用了大按键设计,且当访客位于可识别区域内,按键处的蓝色灯带会自动亮起。按动门铃之后,设备会立刻出现「室内门铃已经响了」的语音交互。在细节方面,360 智能可视门铃还附有「请按门铃」字样的贴纸,提示访客触发门铃设备。
针对快递员的焦虑问题,360 智能可视门铃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毕竟,快递员从敲门到主人开门需要消耗一定时间,尤其是双休日的懒觉时间赶上快递配送,敲门半天才开的现象经常发生。如果这时候,快递员按响智能门铃,就可以立刻与用户视频沟通,譬如把包裹暂时放在门外,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从最早做随身 Wi-Fi 开始,再到摄像机和儿童手表,360 很早就有所布局。包括智能门铃,其实是 2014 年,丁振在周鸿祎的启发之下,开始着手规划的项目。他记得很清楚,当时周鸿祎在办公室告诉他,「应该做未来 10 年的事情」。「虽然那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判断市场能否在 2020 年井喷,但从老周高屋建瓴的战略眼光,我认为家庭安防领域绝对可以尝试去做。」
果然,丁振带领团队做出产品之后,发现用户的需求比设想的要高,前期几十万台的销量也超过预期。「以前是基于产品的判断,现在是基于用户的反馈,其实行业反馈能大致摸清产品未来前景如何。」丁振认为,智能门铃后期的增长空间会更大,他虽然没有给出具体数字,但百万台的销量远远不是 360 赋予这款产品的期许。
衡量一款产品优劣的指标,是产品口碑和自我宣传的能力。丁振相信,智能门铃具备这两种能力:「我们的门铃没有过多的宣传,产品增长主要靠用户的口口相传,经常是一个人购买,发到社区群,然后扩散到整个小区。」
「我们卖第一批产品的时候,方案商最关心的就是价格和成本,我告诉他之后,他说你们把智能门铃卖成这个样子,肯定没少赔。我说你们知道我们做产品的意图就好了,我们不在乎今天怎么样,更希望用户用起来。」只有用户规模做起来,用户真正用起来,产业链才会投入更大的力度去做。当市场培育度较为成熟之后,通过改变产业链模式再获得相应的利润空间,才有机会稳赚不赔。而现阶段,价格恰恰是用户增长和教育市场的催化剂。
从用户和产品角度看,智能门铃被认为是智能猫眼的终极形态。中国长江以南的很多家庭是两道门,第一道是钢网门,没法做智能猫眼,放在里面的门直接罩着外面的门,放在里面的门看不见里面的屏,这些是装不了猫眼的。考虑到门前的不同情况以及安全因素,360 从擅长的安全领域着手,重新定义这类产品。
在家庭安防场景下,智能门铃被予以重托 | 360
2015 年,丁振就观察过世面上的智能猫眼产品。彼时,他注意到智能门铃这类产品远未成熟,特别是结构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尽管这两年智能猫眼逐渐被消费者认可,出货量渐具规模,但他和团队笃定,智能猫眼的市场未来一定会被智能门铃吞食:「因为以前光学件的需要,大家在门上做了猫眼,而现在的智能猫眼虽然能实时监控,但在可靠性不容乐观,比如小偷会利用智能猫眼的排线结构,通过拆卸猫眼趁机撬锁作案。」
很多人关心智能门铃的市场规模,丁振表示,市场规模只需要参考传统的安防市场即可。自古至今,从最原始的徒手敲门,到为防盗门加装门铃,再到对讲门铃,以及远程可视门铃,用户的需求从未发生根本性改变,只是形式上跟随产品和技术的脚步发生了迁移。
艾瑞咨询《2018 年中国智能家居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多数中国智能家居从业者认为 2020 年将会迎来行业爆发。其中,智能门锁、摄像头等家庭安全类,被认为是率先爆发的领域。而产品消费者接受程度大幅上涨、人机交互体验升级,以及现象级产品出现,被认为是行业爆发的三种最有可能的原因。
另一组统计数字显示,在 4.2 亿中国家庭中,已有超过 2 亿的联网家庭。丁振认为,这 2 亿联网家庭决定了智能门铃市场的基础轮廓。在他看来,「有房子就该有门铃」,这就是智能门铃的市场空间。
丁振指出,最终驱动行业的发展不是靠友商,而是要找准用户的需求。中国未来的发展,智能门铃产品的未来走向,我看过友商的门铃,就是做的门前交互和基本功能。360 的思考是,从产品功能角度去看。智能门铃隐含的条线是家庭安全和出入安全,如何解决用户的内心焦虑,需要 360 沿着自己对用户的思考不断迭代,以至于友商产品和策略,其实并不重要。
至于和智能门铃存在联动关系的智能门锁,丁振觉得它不如智能门铃的市场增幅速率更快。虽然门锁也是刚需,但门铃没有其高昂的安装成本,用户即买即用。另外,智能门锁需要有庞大的线下销售体系支撑,而智能门铃不依赖于线下渠道。
今年 4 年,360 智能可视门铃和小猪短租达成合作,但目前国家监管层面需要解决实际入住人和办理入住人是否一致的问题。因此,360 并不急于打开 B 端房屋租赁市场,更多的是专注在 2C 领域。丁振判断:「2B 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提高销量的作用明显,但未来整体市场还是 2C 的规模更大。」
丁振表示,研发是门铃产品线的最大投入。看似不起眼的一款产品,其背后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以及视频云、指令云和 AI 云方面,这些一体化的投入都是 360 提供的中台支持。「所有人都知道,视频是行业里投入最大的,实时视频的投入就更大了,它既要保证实时性,还要保证数据计算和存储,这是整个这条线下来最大的研发投入。」
「目前行业内做门禁或安防类的产品,摄像头都是斜上的成像角度。要想让门铃得到满意的成像效果,因为有顶光源、侧光源、夜视的需求,很多公司看了之后摇摇头说做不了,这些都是 360 团队已经攻克的难题」。实际上,智能门铃产品的每一项宣传亮点,背后都是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突破。它更像是一场「隐性的投资」,盘子到底能做多大,充斥着未知带来的刺激和惊喜。
责任编辑:卧虫
图片来源: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