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共6471字,建议阅读时7分钟 |
作者:李锦昌、黄德铭、黄婉仪、许玲译
摘要
学生支持作为教育活动中一个关键部分,与学生生活诸多方面密切相关。适应学生多元的支持需求,是所有教育机构都面临的挑战,尤其是提供不同教育模式的机构,所面临的挑战更大。本文阐述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对学生支持服务的需求差异,并介绍香港公开大学同时适应这两类学生不同支持需求的经验。大学提供的两种教育模式均需对学生的需求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开发并提供有效的支持服务。本研究的研究目标:考察学生对学生支持服务和设施的需求;探究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在支持需求方面的主要差异。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依托在线调查了解学生对各种服务和设施的偏好,收到461名学生有效回答,包括374名面授学生和87名远程学生。研究同时组织了八个焦点小组,收集学生和工作人员对学生支持服务的意见。调查结果显示,两类学生群体认为最重要的是服务和设施维度,例如,他们均认为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维度,显示了学习者在这方面期望获得相关支持的巨大需求;学生期望能有更多资源投入到面授学生实习项目和远程学生学术咨询服务。焦点小组访谈中收集到的信息进一步加深了研究对学生支持需求的认识,如提供体育场、舍堂、交换项目和社交活动以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学生支持服务的合理供给。
关键词:学生支持;面授学习;远程学习
一、背景
学生支持已经成为一个广泛概念,涵盖从个人咨询、财务援助,到体育和娱乐活动等各种服务。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学生支持也与时俱进(Shutt,Garrett,Lynch,&Dean,2012)。尽管学生支持具有广泛性和动态性,且实践中教育机构可能强调某些服务领域,但学生支持通常有类似的目标,如丰富学习经历、推动学业成功、促进全面发展等( Evans, 2001)。
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具有多样性,单一支持系统无法公平地适用于所有学生。例如,Okopi和Ofole(2013) 的研究表明,大学生处于不同学习阶段对咨询有不同需 求。因此,教育机构必须评估学生的需求,并据此来优先考虑和合理分配支持服务和设施资源。学生需求评估可能包括确定学生满意度指标(Islam, Jalali, &Ariffin, 2011; Martirosyan, 2015; Schreiner & Nelson, 2013))、评价支持结果(Okopi & Ofole, 2013)以及解决支持提供的不足( Adegbile & Oyekanmi, 2009; Gujjar, Chaudhry, & Chaudhry, 2009)。
学生的支持需求受学习模式影响,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在很多方面有所不同,例如年龄、就业状况、到校频率以及与师生间联系情况等,但现有研究中关于这两类学生支持需求的差异研究不足。随着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同时提供面授和远程学习两种模式,研究两类学生支持需求的差异日渐重要(ICDE, 2015)。
本研究聚焦香港公开大学在适应学生多元学习需求上的经验。作为一所提供开放及灵活学习,包括面授学习和远程学习两类教育模式的机构,香港公开大学必须为具有不同学习背景和学习期望的这两类学生提供支持服务。合理地选择并提供适切的学生支持,是香港公开大学不容回避的重要挑战。 本文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学生和工作人员的反馈信息,阐明了香港公开大学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的支持需求。两类学生群体对支持需求的相似点和差异点十分显著,能够为具有类似情况的机构在规划支持服务供给时提供借鉴和参考。
二、文献综述
学生支持的论点一直在不断变化,Shutt等人(2012)考察了学生事务的历史发展,发现学生事务由重视学生服务转向推动学生发展、促进学生学习以及注重学习结果评估,这表明学生对支持需求发生了变化,继而引发服务的优先次序和学生发展评估维度的变化。学生支持需求的研究涵盖不同方面,包括学生的体验、对学生支持的认知和偏好。例如,Douglas、Douglas、McClelland和Davies(2015)研究了本科生对教与学和支持服务的体验,以及这些体验是如何影响学生继续深造和向他人推荐母校的倾向。Nichols(2010)评估了远程学生的学术表现,以评价对学生保留的干预措施的成果。评估有助于揭示学生支持服务的不足(Adegbile & Oyekanmi, 2009; Gujjar et al., 2009; Rumble, 2000),并据此改进 (Perron, Grahovac, Uppal, Granillo, Shuter, & Porter, 2011)。
(一)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
教育模式是影响学生对支持需求和期望的一个因素。面授的教学机构经常提供广泛的服务。例如,Shi、Drzymalski和Guo(2014)列举了提高学生满意度的14项服务,并将其视为教育成果的主观评价维度(Elliott&Shin,2002)。这些服务包括学术问题(如各种课程、课程组织)、设施(如居住设施、计算机存取)以及管理(如医疗保健服务、职业生涯规划)。Wilkins和Balakrishnan(2013)发现影响学生对机构满意度的因素包括师资力量、设施、社交生活以及科技的高效使用。此外,O’Driscoll(2012)指出影响学生感知支持服务质量的重要因素是学业支持、福利支持和课程内的沟通情况。总体而言,Islam等人(2011)认为学术服务能够发展和灌输良好的价值观和态度以及学生的个性,比学生对机构的满意度更重要。
回顾远程学生支持,主要是利用教育技术改善学习结果和避免辍学(Agorogianni,Zaharis,Anastasiadou,&Goudos,2011;Chatpakkarattana&Khlaisang,2013;Luo,2014)。根据Smith(2004)的研究,对于远程学生而言,学术支持的重要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型支持。Sookdeo和Ramphal(2013)调查了远程学生遇到的困难,如缺乏对学习问题的有效反馈、社交孤独,他们提出一套有效支持教与学的原则。Tresman(2002)强调要提高远程学生对支持服务的满意度,这对于提升学生保留率十分重要。研究者提出一些策略,包括让提供咨询和指导的工作人员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课程,让学生较轻松地取得学业成绩和获得进步。研究者还建议形成学习共同体,便于远程学生的互动和协作(Chatpakkarattana & Khlaisang,2013;Luo,2014;Tresman,2002),为远程学生提供精神支持,丰富在线学习环境中的学习体验。
(二)当前研究
相关研究结果揭示了面授学习和远程学习的学生支持需求上存在研究差距。首先,鲜有研究将两类学生的支持需求放在同一背景下进行评估和比较;其次,研究学生支持的视角,尤其研究远程学生支持的视角,似乎都局限于学术性支持,非学术性支持研究不足;再次,由于学生支持服务的角色和功能持续在变化(Shutt et al.,2012),了解这些变化并理解当前学生对支持的需求和期待很重要。对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的支持需求进行评估,有助于教育机构为两类学生设计并提供有效的学生支持。
三、研究设计
本研究是为了明晰香港公开大学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的不同学生支持需求,继而支援学校提供适切的学生支持服务。研究拟解决以下问题:
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对学生支持服务的需求分别是什么?
支持服务和设施对学生的重要性如何?
研究参照Hettler(1980)的学生发展健康模型构建研究框架,覆盖了学生发展的六个维度:职业、身体、社交、知识、精神和情感。该研究模型已经被高等教育机构广泛运用于设计学生支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如匹兹堡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以及哈佛大学。
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研究依托在线问卷形式开展,共调查了374名面授学生和87名远程学生。该问卷评估了学生对学生发展不同维度的偏好,以及在大学里尚未提供的服务与设施。
被访学生中,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的主要差异在于就业状况,与同伴、教师的联系频率。面授学生中超过一半(57%)无业,41%是兼职,仅2%是全职。相比之下,远程学生中77%是全职,7%是兼职,仅16%是无业。在与同伴、教师的联系频率方面,80%的面授学生与同伴、教师的交流每周至少一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仅有21%的远程学生每周至少有一次交流,其他79%的远程学生与同伴、教师进行面授交流的频率是一个月两次或者更少。
定性研究开展了八次焦点小组访谈来收集学生及工作人员对学生支持服务的意见,参与者包括25名面授学生、6名远程学生和10名学校工作人员。学生受访者来自不同的项目和年级。他们根据六个学生发展维度,阐释了自己对支持服务及设施的经历及其需求。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探究学生对发展维度、支持服务和设施的重要性排序。图1显示出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对六个发展维度的重要性平均等级。平均而言,无论是面授学生还是远程学生,职业发展都排在首要位置。面授学生对精神、知识、社交发展排序与情感发展相似,而远程学生对社交发展的重要性排序显著低于其他三项。大部分受访者认为身体发展最不重要。
图2显示了支持设施的重要性等级。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都将学生服务中心(提供非餐饮零售服务,如文具、装订和复印服务)排在首要位置,紧随其后排在第二、三位是便利店和书店。然而,面授学生与远程学生中也存在差异,例如,面授学生认为健康中心和体育馆更重要,而远程学生则认为银行和邮局更重要。
学生也提及了学校尚未提供但是他们需要的设施。如表1所示,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都提及需要加强食堂设施,以提供更大就餐空间及多样化食物。面授学生还提出了对其他设施的需求,尤其是校舍楼和咖啡店。
图3显示了支持服务的重要性等级。面授学生认为财务援助是最重要的,他们对实习项目、交换项目和学生活动三项服务重要性排序高于远程学生。与面授学生相比,远程学生认为职业发展、学术提升方面的咨询和服务更重要。值得注意的是,远程学生将学术咨询服务重要性排在了首要位置。
(二)焦点小组
根据六个发展维度,表2列出了学生和工作人员对学生支持服务和设施的建议。
如表3所示,学生和工作人员也建议增加其他学生服务和设施,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性问题。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都强调不同领域的学生服务与设施。
面授学生的支持需求集中在职业发展、身体健康、精神价值和社交关系四方面的设施与活动。例如,他们希望有医疗中心、体育馆、校舍楼以及更多公共区域。他们也讨论了其他需求,如订阅出版物折扣,这被认为是学生福利。他们还提及了一些其认为重要的活动,如实习、交换项目、招聘讲座、短期课程、社交课程以及社区服务等。他们中大部分人认为职业发展是最重要的维度,因此他们需要相关的指导与帮助。
远程学生更多关注知识和社交方面的支持。他们强调了在学校里有学术咨询支持、购买参考书和必读物的需求。他们也提及远程学生是十分孤独的,大部分时间都是独自一个人学习,很少有机会与同学交流,因而建议学校扩展学生组织、学习群组和社交活动,为他们建立一个社交网络,提升对学校的归属感。尽管他们认同远程学生对校园服务和设施的使用不会像面授学生那样频繁,但是他们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即延长服务和设施的开放时间,因为他们中大部分人工作日白天都在上班。
学生事务管理也是参与者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学校的工作人员,他们认为不同组织之间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如学生事务办公室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国际学生,有特殊需求的学生和校友);学生事务办公室与教员之间,以及学生事务活动的普及推广。他们提出建议措施,例如建立学生使者团体,有来自每个学术单位的工作人员代表,使用更多渠道来传递支持服务与设施的相关信息。
五、讨论与结论
研究发现尽管不同的教育模式会影响学生对特定服务和设施的偏好以及服务的提供方式,但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都有全方位支持的需求。
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的显著性偏好差异在于服务和设施是否是面向校园的。面授学生在校园的时间更长,因而更期望在校园内提供更多的服务和设施,例如,较之于远程学生,面授学生认为健康中心和体育馆更重要。他们也希望有校舍楼和额外的餐饮服务,反映他们希望在大学学习阶段能体验到更加丰富的校园生活。另一方面,远程学生更加关注他们在有限的校园时间内所能使用的设施,尽管这些设施可能与学习无直接关系,如书店、银行和邮局。显然,远程学生更喜欢提供在线支持服务,例如他们建议提供更多健康资讯,而不是像面授学生那样偏好医疗服务。然而,他们也建议延长学校设施的开放时间,以满足使用需求,这表明他们存在使用校园设施和服务的潜在需求,这些可以通过与服务提供方进行协调来实现。
面授学生并没有将学术支持摆在首位,这与一些相关研究发现的“教与学支持是影响学生满意度的最显著因素”的结论有所不同(O’Driscoll,2012;Shietal.,2014;Wilkins&Balakrishnan,2013)。对于远程学生而言,学术咨询服务被认为是最重要的,表明他们需要更多的学术帮助。这可能与他们和同学、教师交流的机会有限、未能获得相关信息和建议有关。相关研究也反映了学术咨询服务的意义,其能够帮助远程学生恰当选择课程,合理调整学习预期(Tresman,2002)。
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都认为“职业”是最重要的学生发展维度,但是两类学生对相关的支持需求有所不同。面授学生表达了他们倾向获得实习项目、招聘讲座、职业资格考试等一系列服务支持。相反,远程学生对这些服务的需求很少,但是他们更感兴趣的是发布更多工作招聘和进修信息。这些不同之处可能与他们的就业状况有关,因为大部分远程学生已经有全职工作。
远程学生和面授学生相比,对咨询服务有更高的需求。Almasan和Alexe(2015)解释,远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心理和情感困难,如担心他们毕业后的就业能力等。尽管在过去的十年中这个问题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Kangai,Rupande,&Rugonye,2011),但与面授学生相比较而言,对远程学生的咨询支持似乎不被重视。
焦点小组提出的管理性问题凸显了与学生支持有关组织之间的有效沟通的重要性,对于学生来说,意识到哪些支持可用至关重要,对于学校来说,确定学生需求和需求性质至关重要。
研究揭示了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对支持服务和设施的需求。尽管他们的学习环境存在差异,但两组学生对不同发展维度重要性的排序是相似的。这样的结果说明全面发展对两个群体都十分重要,然而相关支持服务的提供却主要是针对面授学生。在Hettler的学生发展健康模型中提及的非学术性支持,还没有广泛提供给远程学生(Scheer&Lockee,2003;Thompson&Porto,2014)。
面授学生和远程学生的学习支持需求差异主要在于服务的类型和服务提供的形式。对机构而言,选择和优先提供哪些支持服务是一项挑战。研究结果指明了高效使用支持服务和校园设施的可能途径,其中之一是延长服务开放时间,对接远程学生时间安排。远程学生提到的提供健康资讯和进修信息的建议,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也可以延伸到面授学生的支持服务。越来越多的教育机构已同时提供面授学习和远程学习两种教育模式(ICDE,2015),提供高效率的学习支持成为当务之急。
作者简介:李锦昌,博士,香港公开大学研究总监。研究方向:开放及创新教育、学术分析。黄德铭,博士,香港公开大学研究统筹。研究方向:移动学习、学习分析。黄婉仪,硕士,香港公开大学研究及行政经理。研究方向:开放及远程教育、学习支持。
译者简介:许玲,江苏开放大学学科建设处研究实习员。
转载自:《开放学习研究》2018年第2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喜欢我们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