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署慧眼卫星投入使用证书
签署慧眼卫星长期运行管理协议
1月30日,我国首颗X射线天文卫星“慧眼”圆满完成了5个多月的在轨测试任务,正式交付用户单位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使用。“慧眼卫星投入使用仪式”上,中国科学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系统部相关领导签署慧眼卫星投入使用证书;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中国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相关领导签署慧眼卫星长期运行管理协议。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慧眼”由国家民用航天科研经费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共同支持,中科院高能所、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清华大学等单位负责研制,2017年6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慧眼”卫星总重量2500kg,运行在550km的近地圆轨道上,观测能区覆盖1-250keV,具有大天区和高灵敏度的巡天能力和高精度的定点观测能力。
“慧眼”卫星成功发射入轨后,经过5个多月的在轨测试,完成了在轨测试大纲中规定的所有测试项,卫星运行正常,技术指标满足研制总要求。其中,有效探测能段、能量分辨率和时间分辨率等指标显著优于任务书要求,高能X射线望远镜(HE)和低能X射线望远镜(LE)的能量分辨率达到同类仪器国际最好水平。另外,“慧眼”卫星还有效利用了高能主探测器的大面积和宽波段特性,成为在0.2-3MeV能区国际上有效面积最大的伽马射线暴探测器。2017年11月28日,“慧眼”卫星工程顺利通过在轨测试总结评审。
“慧眼”卫星在轨测试和试观测期间,多次参加了国际天文联测,获得了银道面扫描巡天、黑洞、中子星、太阳耀发等的大量观测数据,发布了30多个伽马射线暴的观测结果,直接测量到了目前能量最高的中子星磁场回旋吸收线,发现了中子星自转周期突变的新现象,完成了国内最高精度的脉冲星导航试验;对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事件的高能伽马射线辐射给出了严格的限制并且作为重要贡献者参加了该历史性论文。“慧眼”卫星完全有能力实现其预期科学目标,而且有望能够取得超出预期的重要科学成果。
为促进观测数据的有效利用和科学产出,2016年6月“慧眼”卫星向国内天文界公开征集核心观测提案,包括16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学者共提交90份观测提案,含348个目标天体源,申请观测时间约7年。2018年1月8日至10日,第一届“慧眼”卫星科学用户大会在高能所召开,来自全国30多家科研院所及高校的170余位天文学者参加会议。会上对卫星的科学运行情况及初步观测结果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并介绍了联合基金、数据政策等事宜,宣布了核心科学提案征集和评审结果。会议最后还组织了科学数据处理培训,为“慧眼”卫星下一步的科学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慧眼”卫星是我国高能天体物理空间观测“发现极端宇宙”计划的第一步;目前正在进行背景型号研究和立项综合论证的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是该计划的第二步,计划在2025年发射;该计划的第三步包括热宇宙重子探寻者(HUBS)和微波背景偏振天文台(SCPT)两颗卫星,分别计划在2030年和2036年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