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的概念已经产生超过60年,其发展几经起伏。但如今,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又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可以说,人工智能使得机器人如虎添翼,机器人是人工智能的最佳使用场景,具备人工智能的机器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在日前于京举办的2017世界机器人大会上,科沃斯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钱东奇这样表示。
“应该说最近两三年人工智能到了一个井喷的时代,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服务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人工智能这个话题也成为了大家讨论的一个热点。”科大讯飞研究院副院长王智国说。
但他也经常会遇到一些很尴尬的问题。因为在普通人的眼里,人工智能就像科幻电影里的终极机器管家,是具有高度的自我智力和自我人格的机器人,“但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人工智能技术距离这种发展的程度还非常遥远。”
王智国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定义的人工智能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能够像人一样进行感知、认知、决策和执行的智能程序或者系统。“那个时候进入了人工智能第一次热潮,有些专家非常乐观地讲再过8~10年就可以研发出来人工智能解决一切问题。但实际上随着人们持续地研发,发现仅仅是能够解决一些逻辑推理的问题。人工智能在1970年以后陷入了第一次低潮。”此后人工智能又经历了第二次低谷,“很多人工智能的研究者都去做互联网”。
“2006年研究者们在神经网络算法的传统神经网络当中加了很多层,让它变得很厚。这个算法在语音和图像识别当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一下子就把过去测试级的错误率下降了50%以上,大家才看到了深度神经网络的威力,人工智能从那时才开始变得一发而不可收拾。”王智国认为,今天的人工智能应该正处于真正爆发的前夜:“这次的人工智能技术和产业结合得非常紧密,一些算法已经开始为海量的人群提供服务了。”
王智国认为,人工智能很多应用领域都几乎等同于机器人,但是又不尽相同,它们是相互促进的:“如果真的要讲区别和联系,我认为人工智能是数字虚拟世界的东西,机器人是真实物理世界的东西,这就是它们的区别。”
对于机器人和人工智能的区别,钱东奇也很有感触。他旗下的公司以生产扫地机器人著称。早期的扫地机器人是随机乱跑的,今天的扫地机器人已经相对能够了解家里的环境,然后根据家里的环境非常有规律地把地面扫干净。但是,现在的扫地机器人依然有很多问题。
“过去无论扫地机器人怎么智慧、对环境怎么了解,导航清洁能力也足够强,但是扫地机器人仍然不能辨识前面有些物体,比如宠物狗的便便,或者主人的袜子等,所有的这一切都会让扫地机器人无法跨越眼前障碍,目前全世界尚未解决这一问题。但是,我相信随着人工智能时代到来,我们是有机会解决这个问题的。”钱东奇说。
钱东奇认为,机器人的基本属性就是感知,感知这个点其实就是各种传感器。如果说过去的认知能力是被动的认知,未来有人工智能的辅助,认知能力就是一种主动的认知和学习。此外,人工智能的核心还是认知力和决策力,有了认知力和决策力,最终还是要看行动力。“而机器人是唯一一个和人类一样具有行动能力的客观物体,不像电脑、电冰箱或者洗衣机,而它的行动能力是由感知力、认知力和决策力决定的,所以未来机器人会和人工智能有很好的结合,更好地实现人工智能的威力。”
钱东奇认为,未来的机器人首先会有一个大脑,其认知能力来自于人工智能:“最早期的机器人基本上是自动化的技术,就像扫地机器人一样。但自动化技术的水准下是没有办法解决如何越过宠物狗的粪便这个问题的。配备上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机器人就可以在家里完成多重管理任务。如果最终不光是完成任务,而且在人的理解和交互当中还能够了解人、认知人,家用机器人就还会有作为伴侣的潜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机器人一定会如虎添翼,能够朝着这样的路线图发展。”
台湾大学讲座教授罗仁权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个支柱支持人工智能技术,即机器人、物联网和大数据。“机器人是做什么的呢?它们有不同的感应器、视觉和设备,更重要的是,这个机器人是移动的,所以它们会收集大量的数据。而人工智能技术需要在这些大数据的基础上运作。”
罗仁权提到,过去,谈到机器人的时候大众都会想到在工厂里工作的工业机器人,还有在家里服务的机器人,一般人都在设想人工智能应该会和服务类机器人做结合,“但我想说的是,机器人的人工智能,不仅仅是体现在服务机器人,更是进入到了制造业的机器人当中,这个概念就是智能制造。”他还提出,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会有很多领域的结合,未来物联网、人工智能和机器人将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容。
而对于“人工智能会不会超过人类”的讨论,清华大学智能技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孙富春认为,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最大的区别是,人工智能主要是计算智能,没有人的灵感或者创造性的工作。“我认为人工智能没有人的灵感,所有的都是计算的模型,所以从这一点来说,人的智能一定是超过人工智能的。所有的人类加在一起一定是比人工智能厉害,但如果是人工智能加上机器人的话就可能超过人类”。
来源:中国科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