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外媒体Dronelife 8月28日报道,建造一款性能优越的无人机绝非易事,而想在无人机市场上保持一席之地同样困难,Lily Robotics被迫退出硬件市场就是典型例子。改变目标市场或直接退出市场是这些公司的唯一出路。如今又一个极端例子出现,即美国运动相机厂商GoPro进军消费级无人机市场。GoPro作为一个国际品牌,资金雄厚,现有的产品与航空技术契合。种种优势都似乎预示着GoPro将带领美国硬件市场走向复兴。
然而,至今为止,GoPro的发展并不十分乐观。GoPro在Karma无人机上耗费了大量心血,让Karma无人机成为最受世人瞩目的无人机,尽管发售的那一天有些令人失望。几天后,中国企业大疆创新(DJI)推出新款无人机Mavic Pro,而这款无人机更为轻便,性能更为优越。与它相比,Karma无人机并没有很多优势。
由于一些无故坠落事件,Karma无人机刚刚开始发售就得被召回。尽管Karma无人机如今已重新上市,但在许多方面造成的影响已无法弥补。GoPro的第一步就遇阻,那以后该如何呢?
GoPro计划在2017年后推出Karma 2。那么为了超越大疆,GoPro公司和Karma 2该做?
1
赢得无人机用户的信任
用户在选择无人机时最为看重的一点就是可靠性。所以,首款Karma无人机的种种问题会导致了许多无人机爱好者在购买Karma 2时会再三考虑。若想要打消无人机用户的顾虑,则需要时间。新一代Karma需要解决信任问题,这意味着GoPro的测试体系亟需做出改变,加强产品的检测,严把质量关,保证产品的零事故率。
2
扬长避短
若单凭可靠性,则难以与DJI抗衡。可靠性只是基础。任何成本超过500美元的产品都应做到运行可靠,无论其属于何种技术类别。因此,GoPro需要继续发挥第一代无人机的优势。
第一是模块化,这是Karma的特色卖点。Karma无人机可分为3个部分:飞行相机,稳定器和无人机。Karma可与GoPro公司的所有配件轻松整合,这种合三为一的技术是DJI不能及的。
第二,让Karma无人机扬长避短。尽管Karma有缺陷,但它的定价并不偏高。比如,GoPro的Hero5 Black作为无人机的一部分,售价为399美元,而一个无人机售价为1099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与DJI相比,Karma价格仍然偏高。
3
注重核心竞争力
Mavic Pro和Karma间的技术差距显著。GoPro的第一代Karma无人机避障和追踪功能的缺失严重限制了它的发展。尽管Mavic Pro的避障功能、跟踪功能以及普通的安全功能并不完美,但让用户更安心,而这也让Mavic Pro变得独具匠心。同样地,在去年,Phantom 4推出了2个升级版本。比如,Phantom 4 Pro有5个方向的避障功能,视觉定位更加准确。新款DJI Spark也有防撞功能。追踪功能和3D感应系统。所以,GoPro的竞争对手不止一家。
中国制造商将新型无人机推向市场的速度对GoPro和DJI潜在对手构成巨大威胁,而这又会导致旧版DJI无人机价格下滑,使GoPro等厂商压力更大。
4
Karma 2需要处于领先地位
DJI的竞争对手需要快速更新产品,推出研发成果。但说得容易做得难,至少目前GoPro耗费了无数心血,但Karma 2仍难以超越DJI。但如果Karma 2可以继续发挥其模块化优势,引入新技术,在软件方面做文章,那么它有可能超越DJI,因为DJI最薄弱的领域是视频编辑和云存储。
此外,如果GoPro能有一个出色的有关第一代Karma的解决方案,那么用户的信任感和销量会上升。
5
利用GoPro品牌优势
尽管GoPro拥有可以与DJI的最新款竞争的无人机,GoPro第一代无人机的黑历史会让无人机用户在一段时间内对其持怀疑态度。但在吸引新的飞行员方面,GoPro比DJI更有优势,毕竟GoPro是一个国际品牌。一个家喻户晓的名字可以带来许多客户。一如Karma在发售前获得广泛关注的,Karma 2也会有机会被世人瞩目,此外,媒体对GoPro一向友好。(实习编译:孟舒婷 审稿:李宗泽)
编辑:梁佳佳
源自:环球无人机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