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出行+无人货架会成为下一个风口吗?
文 | 简宁
“下个风口已投,三个月后见”的悬念终于浮出水面,36氪独家报道了朱啸虎和王刚合投的新项目——滴滴上的便利店「魔急便 Mobile Go 」。
而事实上,对于“车店模式”最初的探索,来自一家深圳公司「GOGO+」。
创立于2016年5月,关于“出租车卖零食”的生意,「GOGO+」已经运营了一年多的时间。
这期间,「GOGO+」的移动便利店已经产生了数十万人次的购买,部分司机单月最高销售额达到数万元。
1、
“一开始,我们是饱受非议的。”GOGO+创始人阿甘告诉36氪。
车内空间被挤压,乘坐体验变差?在车上吃零食,卫生状况堪忧?在车后放置货架,存在安全隐患?
经过了多次的版本迭代,阿甘认为市场环境开始有了变化,消费者了一个渐渐接受的过程,司机有了增加收入的途径,和出租车公司、网约车平台、车企建立了更多的合作。
他透露,GOGO+正在研发“车店模式”——对车辆进行“嵌入式的改造”,其中货架和仓储是改造的关键点,让“车”和“店”融为一体。
Moving Mini Mall,在移动版的迷你商店中,可放置40多个SKU——既有标配产品,比如充电宝、零食、饮料、雨伞等;也有晕车贴、创口贴等应急产品。此外,作为新品发布的渠道,体验性的新产品也会作为SKU的补充。
车内放置这些SKU的空间,一是货架,二是仓储(车载冰箱)。因此在车辆改造过程中,货架和仓储是改造的关键,既要考虑到装载容量,也要考虑到安全性设计。
GOGO+创始人表示,未来的车店就是移动的房子
2、
“这是一个新场景,是在原有生态链之上的叠加。”GOGO+创始人阿甘告诉36氪。
一方面,商品所见即所得,比起线上流量,物理触达方式获客成本更低。
另一方面,车内是一个封闭空间,消费者在车内的停留时长+商品的属性,决定了消费者购买的转化率。GOGO+做的事情,就是在封闭的空间中,进行精准的商品匹配。
一个封闭的、移动的消费空间+全国每天2亿的乘车人群,会形成一个多大的增量市场?这是一个零售的生意,还是一个流量的生意?
36氪分析,如果是一个零售的生意,车载场景下能够放置的SKU有限(40+SKU),且线下大部分销售利润是分给司机的(85%-90%);按照10%-15%的分成比例来计算,一台车产生的月平均净利润为1000元。公司收入和车店的扩张速度正相关,比如上线3000台车,预期线下售卖产生的月收入在300万左右。
不过在OMO时代——通过移动支付等技术记录消费者数据,提高整体的零售效率,线上线下无边界融合——GOGO+预期能够在线上持续产生更为可观的销售额。但问题在于,如何让乘客在下车之后,在线上产生二次、三次购买?
如果这是一个流量的生意,逻辑和“无人货架”类似——比如新品分发渠道、导流渠道、广告载体等等。用于支撑无人货架高估值的想象空间,在车载货架上同样适用。无进场费、司机补货的便利性、无盗损,在这些方面来看,车店模式似乎更胜一筹。
3、
新场景,加上“迅速爆发”的可能性,也许就是车店模式的巧妙之处。
GOGO+的先发优势在于,已经完成了标准的作业流程、供应链体系搭建、司机的培训和运营体系、补货点的铺设、和出租车公司及网约车平台的签约——初步具备了快速复制的基础。深圳之外,在太原、南京等地有试点尝试。
而「魔急便 Mobile Go 」在进场之时,就带有滴滴的影子。对应滴滴今年公开的2100万车主数据,成为「魔急便 Mobile Go 」快速起步的车辆资源。
在国外也有类似的标的,美国创业公司Cargo和Uber、Lyft 合作,在专车上卖零食,以此挽回司机的流失。Cargo已完成175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无论是GOGO+还是Mobile Go,都处在铺设车辆,打磨产品和运营的阶段。当GOGO+遇上携滴滴资源入场的Mobile Go,这个市场是否能快速爆发?零食货架+网约车/出租车,风口和风口的叠加,是否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也许不久之后,一辆出租车/专车开到你的面前,司机会微笑着回头问你:需不需要来点儿零食?
点击关键词,查看过去两周的早起看早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