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一扇智慧门,创米保护好「家门口的一平方米」

2022 年 4 月 18 日 36氪
前沿科技,入驻家门。


“无论你在哪里,你的办公桌都会跟随着你。”这是普利策奖获得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对未来的畅想与预期。崎岖不平的世界正在被迅速拉平,而抹平世界的十大推动力量中,其中一条就是数字的、移动的、个人的交流方式在软件和网络的迭代之下,为“万物互联”提供了可能。
自2014年全球推出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开始,人们对家庭万物互联的探索就没有止步过。如今7年过去了,智能家庭的入口从单一产品,遍布到家庭的各个角落之中;交互方式也可以通过语音、接触、感应等多种选择来进行。
而此刻,当AIoT跳出概念层面,真正落地、渗透进千家万户,如何找到家庭“万物互联”的真正需求,这一起点问题再次被拉到台面上,成为需要探索的新性感:那么,什么样的智能家居品牌,才能满足消费者的基本需求呢?
智能化只是达成目标的工具,而并非目标本身,与之相对应的是,便捷、无感、安全,才是令人舒适的家庭环境。
4月14日,智能家居品牌创米科技正式发布了全新一代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以“家门口的一平方米”为切入场景,对入室的第一关卡门的环节进行升级,再一次用技术手段重新定义了何为家庭环境安全的保障。

从真实需求出发,做出all in one
事实上,2020年6月,创米就推出了第一款智慧门产品,开创性地将科技赋能在了家门上,按照截止2021年12月底的数据,这款打出安全牌的智能家居新物种,已经达到了1亿的销售额,全网好评率超过95%。
市场买账的原因和需求直接挂钩。 智慧门的突破性也正在于能够完美契合消费者对“门+智慧”的需求:一方面是便捷,另一方面则是安全。
为满足前者,创米做了三方面努力,首先是将智能猫眼、智能门锁、智能门铃融入到了传统的入户门中,创米CEO李建新将这一改进称为“all in one”,但结合的逻辑并不只是做加法那么简单,更多的则是推翻与重构。
这是因为,复合型技术的难度本身就要高于单品创新,如何去提高不同功能之间的适配性和融合程度是需要不断打磨的技术精耕。更重要的是,把新的技术放在门上更难,因为对于门这一高频使用、有力量碰撞,且生命周期长的产品来说,对品质的要求更高,也因此,企业更需要追求具有长期价值的技术创新,而不只是短期刺激市场。
举例来说,与上一代小白智慧门相比,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实现了3D结构光人脸识别开门技术,李建新向36氪表示,人脸识别率和误识别率是一对孪生兄弟,虽然人脸识别已经在很多公共场所使用了,但家庭环境的要求会更高。“这不仅仅要求提高识别通过率,误识别率也要被控制,所以要不断进行算法调整才行。”
目前,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误识别率可以小于0.0001%,通过3万个3D光点激光散斑,以小于0.3秒的速度精准识别人脸,无论是黑暗无光的楼道,还是改变装扮造型,都能做到 轻松识别。
光线,是家门口的环境与外部公开环境的另一差异因素,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研发难点也与此相关。 这一家门口一平方米的特殊需求,对于曾发布过小白智能摄像机系列产品的创米团队来说,已有丰富的技术和经验积累。李建新也向36氪解释了创米的思考与设计:“相比其他安全类产品,我们用到了三摄(摄像头),多加的一摄主要应用于远程、平常的视频通话,可以多层次的保证安全性。”
其次,能源是否能自给自足,也是开门的另一掣肘。对于智慧门来说,就要保证时刻电量满满。也就是说,需要实现即便家中停电的情况下,仍可实现7天的续航。为此,创米自研了第二代供电科技,不用电池也能24小时供电。
创始人李建新向36氪解释了“永远有电”的两大保障,一方面,将智慧门接入家庭电路,通过自研供电技术,转换为低压直流安全供电,以此实现24小时常供电;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超级电容的方式来实现,“就像是特斯拉的储能反冲原理,做到了断电的情况下也可以打开50次。”李建新说。

再次,拆掉生态与生态、终端与终端之间的柏林墙,是把世界抹平的最后一步。 对于创米来说,智慧门内嵌了米家APP系统,可以与米家上千款智能产品互联互通,同时工程定制版本也可兼容阿里生态。结果上看,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将原本独立分开的智能化设备,一体整合,全面形成互联互通,不仅使用起来更方便,整个系统也更加灵敏,运行更加稳定。从点到线,最后连结成网,把“万物互联”照进了现实。

把对市场的发问,抛向市场
保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是比便捷更难的事情。
具体来说,数据上看,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等专利技术多达近50多项;
技术上看,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集合了创米AI视觉研发技术和经验,将门外5寸IPS触摸屏,集成10颗红外夜视灯、3D结构光、PIR人体传感器、对称式双扬声器等众多模组集于一身,可以说是军备齐全;
设计上更是多重“密码”加持,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既接受独立控制,又接受中央处理器的指令,可以实现自我保护和联动性的多重保护。
上述工作均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也因此,除了常规的安防显示,小白智能门带来了全新、多功能的安全体验,比如它能够感应门口逗留的人员,自动录制视频,并推送到手机APP;门内侧配备了人机交互感应系统,在用户靠近时,会自动亮起屏幕显示门外情况等等。
看得出,仅在家门口这一平方米的安全里,为了实现消费者最终的期待,创米无论在研发还是市场洞察上,都做出了应有的努力。结果也不负辛苦,今天的创米不仅保持着每年营收增长40%以上的发展速度,还已经完整构建了自己的“居家安全”产品体系,持续领跑在“居家安全”的细分领域。
那么,如何精准抓住市场的真实需求? 不如向市场发问。李建新用“场景为本、用户为纲”来描述创米对市场的紧紧跟踪,“首先是通过深度调研等方法,看市场需要什么,其次则是创米在市场的需要中是否有可发挥的优势点,才能对症下药”。
长期与市场的沟通、对撞,让创米更加明白自己需要的精准人群。这一次,不同于选择多点、多平台同时投放,创米将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上线渠道选择为小米有品众筹,李建新向36氪解释了这一决策背后的思考,小米有品的用户群体为消费水平较高的新中产,这与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群体相吻合。
其次,小米有品本身新、奇、酷的产品定位也恰好符合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的产品形象。仅从外观上看,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也具有个性化的色彩。具体来说,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通过158道工序打磨,其采用高端氟碳喷涂表面工艺,精雕铝板饰面和镀锌钢板材质,门体厚度达到90mm,重量高达95kg,结实耐用,锁体也防暴防钻,防卡死且寿命长。
值得一提的是,其采用全新内外双屏的设计,以一块10.1寸门内高清触摸屏,即可掌控全家智能设备的场景互联,实际上是家庭中的智能中控。同时,还有一块5英寸外屏,李建新告诉36氪,此前楼宇对讲的屏幕普遍存在分辨率不高、质量不足的问题,而小白智能门Blade Star可以实现异常逗留远程提醒,有人来访可视对讲等智能操作,完善了门外安全守护的功能。
不断从市场中汲取力量,再用更好的产品反馈给市场,是创米身上的良性循环。

创米8年的变与不变
2014年,全球第一款智能音箱Echo推出,而颇具使命感的是,创米也在同年成立。换句话说,这是智能家居探索的第8年,也是创米的第8年冒险。在成立的8年中,「创米」一直专注于“居家安全”领域,用李建新的话说,“我们是一家智能家居公司,但是专注点有所不同,最终要打造以安全为基础的智能家居体系。所以我们很多核心产品,都是围绕‘安全感’这三个字来做。”
因此,消费者可以在创米身上看到无数令人安心的影子,正如“让生活更舒心”这句slogan一样,创米紧紧抓住的安全牌,为家庭撑起了一把8年未变的保护伞。
但也有变量,比如不断革新的技术、不断拓宽的产品线,以及创米的发展边界。 按照创米的划分,居家安全可以分三个阶段实施,包括物理安全1.0(包括入户安全、看护安全、用电安全、数据安全四个维度),环境安全2.0(空气安全、水安全、光安全)和系统安全与服务3.0。
2019年,创米完成了物理安全1.0的构建,研发了智能门铃、智能猫眼、智能锁等一系列爆品;2020年,创米推出了跨界创新产品小白智慧门,以一个“全面解决方案式的产品”夯实了对物理安全1.0的探索;2021年,创米开始向环境安全这一新维度的拓展,延伸出像小白集尘扫地机器人这样的单品,用紫外杀菌和自动集尘的功能,让居家环境远离细菌、灰尘的污染......
肉眼可见的是,创米的产品布局从“一个中心,四个基本点(以人工智能用户交互为中心,四个基本点是指入户安全、看护安全、用电安全和数据安全)”逐渐延展到了入户安全、看护安全、用电安全、空气安全、水安全、光安全六大产品线,可以说实现了从单品爆品,到产品矩阵,最后实现全屋智能的递进式胜利。
在这一阶梯型成长的过程中,未变的是创米对于做好产品的追求,这种一以贯之的坚持研发和对安全角色的更深理解,让创米得以更深入的迈进产业深水区。小白智慧门Blade Star就是对传统家居产品形态向智能化形态升级大胆革新的有力证明,第一代小白智慧门发布时,创米刚好与家居行业龙头尚品宅配达成战略合作,从产业、技术、产品三个维度赋能全屋家装行业,创米做出了突破性的尝试。
左手是合作,右手则是夯实。 今天,创米来到了系统安全与服务3.0的阶段,其产品研发的底层AIUI平台,不仅从数据传输的各个维度,对数据进行加密,保证用户的信息安全,还让每一件单品形成互联互通,实现由智能单品到智能场景,再到全屋智能的整体打造。
技术底层的不断加固,进一步磨平了世界。这不仅为创米提供了本地部署的能力、扩展的能力,同时还让全屋智能去中心化的轮廓逐渐清晰。李建新向36氪表示,与早年多年企业寻找全屋智能的入口不同,去中心化的多终端模式,才是未来全屋智能的真正图景。
而在创米不断夯实的技术底层积累之下,单一终端也将拥有更多本地计算的能力,这将从核心解决对网络的依赖和延时问题,产品也有更多可以扩展的可能性,从而实现更大程度的“万物互联”。
此刻向回看,如果向企业的长期主义发问,能够提供15年生命周期的智慧门产品研发是实现长坡厚雪的最快速度。世界是平的,技术迭代确实提供了一把趁手的工具,为磨平世界做好了充足准备。正如8年磨一剑的创米,又一次站在了新阶段的起点。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智能家居,即 home automation,有时候也叫做 smart-home. 代表公司有 Nest.
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2
专知会员服务
34+阅读 · 2022年4月8日
【AI+康养】《2021中国智慧老龄 创新案例集》,7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1+阅读 · 2022年4月6日
《中国5G垂直行业应用案例2022》GSMA最新发布,8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25+阅读 · 2022年3月31日
6G物理层AI关键技术白皮书(2022)
专知会员服务
42+阅读 · 2022年3月21日
中国智能驾驶行业研究报告(附报告)64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67+阅读 · 2022年3月6日
2021年数字孪生行业概览:工业大脑,41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82+阅读 · 2022年2月15日
专知会员服务
35+阅读 · 2021年6月12日
后客厅时代,我们需要一台这样的智慧屏
如何挽救「买大件」正在消失的快乐?
36氪
0+阅读 · 2022年3月31日
引领国产手机创新的一代神机,也难逃被砍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3日
松下智能空间,让您在家,更「享家」
36氪
0+阅读 · 2022年3月1日
全真互联趋势下的音视频技术|Q推荐
InfoQ
0+阅读 · 2022年1月4日
华为钱包数字车钥匙,开启智慧出行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2021年,营销行业总算是打了个翻身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3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6月9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6月7日
Arxiv
0+阅读 · 2022年5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相关资讯
后客厅时代,我们需要一台这样的智慧屏
如何挽救「买大件」正在消失的快乐?
36氪
0+阅读 · 2022年3月31日
引领国产手机创新的一代神机,也难逃被砍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2年3月3日
松下智能空间,让您在家,更「享家」
36氪
0+阅读 · 2022年3月1日
全真互联趋势下的音视频技术|Q推荐
InfoQ
0+阅读 · 2022年1月4日
华为钱包数字车钥匙,开启智慧出行
ZEALER订阅号
0+阅读 · 2021年12月25日
2021年,营销行业总算是打了个翻身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3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