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到2017年,植保无人机先后新增了辅助作业模式(AB点),地形跟随,双目避障,全自主作业模式,RTK高精度定位技术等功能,未来植保无人机发展的关键技术点在哪里?植保厂商纷纷竖起了智慧农业的大旗,绕不开的农田大数据该如何收集应用?迫在眉睫的无人机监管问题又该如何解决?
航空植保发展趋势/图 来源宇辰网
近日,一飞智控CEO齐俊桐分享了航空植保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分析了如何应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来推动农业航空植保发展。他认为航空植保的发展趋势将是无人化、精准高效、环保、安全管控、统计与量化和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图 来源宇辰网
农业航空植保发展趋势
农业植保机刚刚诞生的时候,是“一个好汉三个帮”,一架无人机配需要3个地面工作人员,一个飞手、一个观察员、一个地勤。这说明了农业植保中存在问题,一是人力成本的问题,二是飞手职业技术培训的问题。
有专家分析了农业植保作业的成本在6-15元之间,一般来说植保机的损耗成本在6元左右,剩余的2-9元主要在人力成本。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植保机作为商品,成本会逐渐下降,但人力成本会越来越高,而且对飞手进行培训也会增加隐性成本,过高的人力成本制约航空植保的发展。所以从趋势上说,农业航空植保的人力成本一定要下降,飞手培训的产业也必将走向没落。那么农业航空植保的人力成本如何降下来,答案是依靠技术发展。
航空植保刚诞生的时候需要3个人来操作飞机,有了辅助作业模式,2个人就够了,全自主作业模式下,只要1个人,有了一站多机全自主协同作业模式,一个人可以操控两架以上的飞机,未来随着自动换电加药技术加持,将不需要人来操作。
把3个人的人力成本减到0.5个,用物联网和云计算来解决,当不需要人来操作的时候,就要经过一次质变,这个质变就是自动加药自动更换能源。需要把自动加药换电装备也要加入到物联网和云计算的体系中来。
安全问题是一直是无人机行业的必须面对的问题,植保机作为一种低空飞行器不可能独善其身。面对国家越来越密集的政策监管动作和引导,植保机也许未来可以避免严格的监管,但是不可能逃出监管。与其被动应对,不如主动拥抱。
植保机安全方面可能会经历几个阶段:
被动监测:让监管部门知道植保机在什么位置,是谁家的;主动确认:植保能够主动判断出来自己处于非法的空域内;告警通知:发现自己在非法空域内能够主动告警,通知飞手和业主主动处置;强制措施:发现植保机在非法空域,联系飞手业主无效后,能够通过后台实施原地悬停、紧急迫降、紧急返航等强制措施;主动避免:最高境界,能够通过电子围栏在飞行过程中自动避免进入非法空域。
从发展趋势来看,通过物联网和云计算的技术来解决这些安全监管问题,是最佳方案。因为监控模块“后改装”和云台“后开发”会增加厂商的硬件成本和研发成本,齐俊桐认为,飞控厂商来做“前装”是最佳方案,这可以解放植保机厂商,让他们专心去考虑业务问题。
就在11月20日,一飞联合泰达科技、塘沽机场打造的华北首家无人机专业试飞基地挂牌成立,这也为无人机监管从“堵”到“疏”提供了条件。通过“百思智云”平台,可以为需求企业提供试飞过程空域内无人机定位管理、飞行航线设置指导、飞行后数据分析等相关技术支持和服务,并与军方、民航管制部门、地方公安局等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和事件处理机制,实现了信息实时互通。
无人机专业试飞基地挂牌签约仪式/图 来源宇辰网
数据统计与量化一定是在农业植保机应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无论是农场主、植保队、飞手、整机厂商还是飞控厂商都会有数据和统计的需求。
从数据角度来说,所有数据来源都来自于传感器,把传感器的数据综合起来可以归纳和提炼成四个维度的统计数据:植保机的数据、地块的数据、飞手的数据、植保队的数据。
那谁来做这个事情比较合适,怎样做比较合适?齐俊桐认为是飞控厂商来提供这些数据最合适。飞控厂商拥有天然的数据来源,基本上不同人群对数据和统计的需求,都可以通过飞控传感器数据来获得,即使不能直接获得也可以通过数据架构间接获得。最合适的就是物联网和云计算技术,把所有传感器的数据送到云端,这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根据权限去查看需要的数据统计,复杂的数据统计也可以借助云计算轻松实现。
齐俊桐认为这比把数据存储在飞控上后处理导出来要更直接更方便,也比通过手机地面站中转等方式直接。尽管一架植保机上有很多种传感器,很多数据,但归纳起来基本上归为4个维度去与时间轴结合展现,这4个维度对应着百思智云中的4个资源:机器、地、人和团队。
农业航空植保发展现状
资本投入在不断增长和聚集:3月份,常锋获得了壹号资本领投的650万Pre-A轮融资。4月份,农业生产供应服务商农田管家获得了戈壁创投领投的5000万A轮融资。4月26日,提供整套农业植保服务设备的双捷科技获得了正勤资本的1000万A轮融资。10月9日,主要聚焦于无人机在农业领域的蜂巢农科完成6200万元人民币的A轮融资。
国家和地方政策扶持和引导力度越来越大:9月18日,农业部、财政部和民航局联合印发通知,决定2017年在浙江(含宁波)、安徽、江西、湖南、广东、重庆等6个省市启动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引导植保无人飞机规范应用试点,探索植保无人飞机购置补贴的路径、方法及配套的操作人员培训考核、作业飞行安全运行管理机制,促进植保无人飞机健康发展。这意味着业内期待多年的植保无人机纳入国家农机补贴,终于取得突破性进展。
作业的面积屡创新高:据资料显示,2014年全国植保无人机保有量为695架,作业面积426万亩次,2015年迅速发展到2324架、1152.8万亩次,分别增长234%和170%。2016年无疑是植保无人机在中国最热闹的一年,其作业面积达到4000万亩,较2015年翻了一番。到2016年6月,农用无人机的保有量已经达到了4890架。
此外,植保无人机发展也呈现覆盖的地区在快速蔓延、植保机厂商在不断分化、安全问题逐受到关注、作业统计数据成为农业口政府部门最关注的信息等特点。
齐俊桐表示,一飞目前正在研发一体式地面核心RTK终端——DNGS-GH,2018年将主推千寻位置服务应用。在未来,将加快一站多机协同作业应用测试和研发,引入天气数据与植保作业相结合,实现电子围栏保证作业合法化,继续丰富作业统计信息和数据挖掘,开发支付宝植保结算功能,通过微信小程序帮助终端用户获取更多的业务,探索APP广告业务付费模式。
长按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