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嘉银新金融研究院
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快速发展,归因于电商和金融科技的发展,从最早的网购,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习惯了网上支付,再到互联网理财(余额宝)的快捷性,以及网络借贷行业的发展,培育了很多互联网理财和贷款用户,同时推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互联网征信、大数据、互联网贷款导流平台等的发展。目前提供互联网消费贷款的主要是以下几类机构。
微众银行的业绩有目共睹,截至2018年末,微众银行贷款余额为1198.1亿元,全年营收约达100.30亿元,净利润为24.74亿元,比2017年增长71%。由于互联网银行没有线下网点,吸收客户存款非常困难,导致民营银行高度依赖同业负债,但微众银行已经通过推出“智能存款”类业务,存款业务大幅增长。截至2018年底,微众银行各项存款余额为1545亿元,比2018年初增长2795%,且吸收存款占整体负债的比例由2017年底的7.27%上涨至74.38%。微众银行其对应的主要互联网贷款产品有“微粒贷”、“微车贷”,还有“微业贷”。微众银行主要定位于“个存个贷”,注重消费贷。微粒贷面向个人信用消费,被大众所熟知,基本是日万五的借款利率,差不多就是信用卡的取现业务利率。微车贷主要与汽车金融合作方提供资金,微业贷则面向小微企业主。
而网商银行的定位是“小存小贷”,以经营贷为主。网商银行产品主要是小企业贷款,围绕电商卖家展开。截至2018年末,网商银行营业收入为62.84亿元,同比增长46.96%;净利润为6.71亿元,同比增长66.09%。 因其主要为小微企业贷款,这里就不展开了。
很多互联网用户熟悉阿里的花呗和借呗,及京东的白条和金条。这里借呗和金条是互联网贷款,花呗和白条则更像是虚拟信用卡,客户消费后可以免费采用花呗和白条,等次月定期还款。借呗也是主要针对个人消费者,日万五的借款利率,有时候有折扣,借款金额根据用户的芝麻信用、购物情况等会有所不同。
借呗和花呗的背后是阿里小贷,后改名为蚂蚁小贷(重庆市蚂蚁商诚小额贷款公司和重庆市蚂蚁小微小额贷款公司)。蚂蚁金服对两家蚂蚁小贷都是100%的股权,由于监管对高杠杆的质疑,两家的资本金由之前的合计38亿元增加为120亿元。根据之前披露的蚂蚁ABS说明书,借呗的运营主体蚂蚁小贷(蚂蚁商诚小贷)最近三年的财务数据显示,其营业收入2014年为10.9亿元,2015年为30亿元,2016年为38亿元,2017年1-9月份为69亿元。蚂蚁小贷2014年净利润为5亿元,2015年为9.7亿元,2016年净利润为19.2亿元,2017年1-9月则为44.9亿元。可见借呗的余额是很高的。预计2018年底其收入也在100亿元左右,跟微众银行的营收较为接近。
目前很多电商和有流量的互联网公司提供的消费金融业务,背后的放款主体主要是网络小贷或小贷公司,部分也和银行、消费金融、网贷平台等有合作。
消费金融公司之前主要是依托线下布点和电销等来获取借款客户,但这些年也有了转变,布局线上业务和场景金融,如官网、流量合作等,实现了线上线下全覆盖。不少消费金融公司的年报已经发布,从中可以看到目前前三是捷信消费金融、招银消费金融和马上消费金融,收入分别是185.06亿元、69.56亿元、82.39亿元,对应净利润为13.96亿元、12.53亿元和8.01亿元。捷信以185亿元的主营业务收入遥遥领先,贷款余额为898.35亿元。目前工商信息显示其注册资本金为70亿元。
网贷平台是互联网借贷平台,定位是中介,对借款人和投资人进行撮合,其互联网贷款的资金来源于网络投资人或机构。根据网贷之家的数据显示,陆金服的在贷余额最大,刚超过1000亿元,大概十家平台过100亿元。而根据网贷之家2019年4月报数据显示,在贷余额全行业约为7176亿元,因政策原因,呈下降趋势。2017年底,曾达到了1.2万亿元。
拍拍贷年报显示,2018全年公司总营收达42.876亿元,同比增长10.1%,全年实现净利润24.695亿元,较2017年增长128.0%。你我贷母公司嘉银金科披露2018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28.82亿元,同比增长28%;实现净利润6.12亿元,同比增长13.4%。
互联网贷款主要还是传统银行的短期贷款和信用卡业务为主,这些年银行也纷纷成立网络金融部门,尤其是信用卡中心,电销和网销的比重不断增加。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分期业务增速明显,信用卡收入已经占到了较大比重。以零售业务高的招商银行为例,2018年招商银行零售营业收入1258.46亿元,同比增长16.11%。2018年信用卡总收入667亿元,其中信用卡利息收入 459.79 亿元,占比已近7成。
央行发布的《2018年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显示,截至2018年末,2018年我国信用卡累计发卡量为6.86亿张,同比增长16.67%;信用卡期末应偿信贷总额为6.85万亿元,同比增长23.20%。这其中,有部分是互联网消费贷款。
通过上文可见,主要参与互联网消费金融的主体为银行的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民营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小贷公司以及网贷平台。其中,从数据来,个人消费金融的需求很大,市场空间很大。仅仅微众的微粒贷、阿里的花呗和借呗数据都达千亿级别,后续几年的增速可期。消费金融公司合计也有千亿级别,网贷行业也有8千亿左右的存量,因此即使剔除银行数据,互联网消费金融贷款规模目前大致估算也在1.5-2万亿元,未来还能保持一定的增速。
之前我们曾经有报告指出,随着消费金融行业监管趋严,消费金融公司简单粗暴的跑马圈地时代已一去不复返,未来消费金融行业的监管和政策环境更加规范,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的牌照优势也会逐渐削弱。整个消费金融的核心竞争力还是提升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那么同样,互联网贷款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获客能力和风控能力,另外可能就是技术的快捷和便利,以及低成本的资金渠道。
行业时事
深圳互金协会发布P2P退出指引 雄安新区区块链管理平台向农民工代付工资
案例分析
【保险的商业逻辑】(一)保险行业大变革
监管动态
深度观察
活动&荐书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互联网实验室成立于2012年4月,是中国第一家专注于互联网金融领域研究的科研机构。
专业研究 | 商业模式 • 政策研究 • 行业分析
内容平台 | 未央网 • "互联网金融"微信公众号iefinance
创业教育 | 清华大学中国创业者训练营 • 全球创业领袖项目(报名中!点击查看详情)
网站:未央网 http://www.weiyangx.com
免责声明:转载内容仅供读者参考。如您认为本公众号的内容对您的知识产权造成了侵权,请立即告知,我们将在第一时间核实并处理。
WeMedia(自媒体联盟)成员,其联盟关注人群超千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