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跃斌
来自雷锋网(leiphone-sz)的报道
雷锋网消息,昨日,国内十个手机厂商(小米、华为、OPPO、vivo、魅族、中兴、金立、联想、努比亚、一加)联合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电信终端产业协会在北京举行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
所谓的快应用,即用户无需下载 App,应用服务都在云端,用户在手机上只需要创建一个云服务的入口,就可以通过网络连接云端的 App 来使用,这样就减少了下载安装的过程,在手机系统里实现“即用即走”。快应用非常适合电商、外卖、共享单车等此类短时间集中使用的服务,因为用户一般只会在某个需求时间点才会被用户使用,大多数时间它们都是闲置的。
而对于开发者而言,据小米 MIUI 掌门人、联盟代表洪锋称,“快应用”最大化地降低开发者的开发和推广成本,一站式接入,并实现跨厂商运行。同时,硬件厂商基于硬件系统的底层能力为快应用提供更多的入口资源,除了通知栏、负一屏和信息流,厂商还支持搜索入口,包括外部搜索和应用内搜索。
其实早在 2013 年,百度就在 PC 端推出了无需下载、即搜即用的“轻应用”,不过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并没有全力的推广。
2017 年 1 月,微信正式推出小程序,短短 1 年时间,小程序累计已达 4 亿用户。日前,雷锋网发现部分小程序已经开始接受广告投放。随着微信小程序的规模扩大以及商业化启动,也许真如张小龙所说:“未来2年内,小程序将取代 80% 的 App 市场”。
对于很多手机品牌,通过应用分发、互联网应用服务获取的利润并不少,微信小程序的蓬勃发展直接威胁到目前手机厂商这块的非硬件利润。对此,在小程序发布后,手机厂商们也纷纷推出了推出类似的“小程序”服务,如小米的直达服务、魅族的快捷应用、金立的秒开应用等等,无一例外都是强调“触手可及”、“用完即走”。
面对微信 10 亿的用户量以及百度的前车之鉴,单打独斗并不是手机厂商们的最好的选择,结盟对抗、制定标准、共同推广,也就成了必然的事情。
与小程序相比,有几分胜算?
从用户体验来看,快应用和小程序的相差无几,并且基于手机系统层面,运行速度更快,同时手机厂商们也给快应用提供了更多的入口资源。
但在数量上,据微信开放平台公布的最新数据,已上线的小程序数量超过 58 万个,而快应用公布的数量是预计在一年内超过 5000 个,这 5000 个大部分是以功能性为主。
最重要的是,微信天然的社交属性是快应用无法比拟的。没有社交驱动,快应用如何普及、渗透是个很大的问题。想要在这场用户入口争夺战中重抢话语权和流量,快应用也许还要在黑夜里再摸索上一阵。
谁输谁赢,拭目以待。
雷锋网注:部分消息来自 MIUI
名师授课,带你跑步入门区块链
▼
AI慕课学院携手ChainVC推出重磅课程「区块链研修班」,从理论到实践课程内容全覆盖,系统化、高强度授课,从入门到专业只需两天,马上秒杀95%的币圈韭菜。戳阅读原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