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21日,2018 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在南京召开。
7月20—21日,2018 CCF未来计算机教育峰会在南京召开。
在第一天的讨论环节中,就有教师提问,AI时代对于大学生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要求,那对于教师,在AI时代又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呢?
第二天的会议主题则恰巧回答了这个问题。
梁荣华:如何申报F0701代码
梁荣华 CCF杰出会员,浙江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从2018年开始,自然科学基金委在科学基金申请代码中增设教育科学研究相关申请代码,支持用自然科学的手段、自然科学的范式来研究教育科学问题,推动教育的科学发展,支撑新时代的教育。
作为第一次F0701的会评专家,梁荣华教授和与会教师分享了申请代码的三点体会:
第一,报F0701要更多地注重学科的交叉,单一学科相对困难。以教育和教育基础学科的项目为例,在申报时可以侧重一方,如以信息技术为主或教育为主,没有融入的项目是很难得到资助的。
第二,一定要注意创新思想,站在学科的前沿。项目中要包含新技术,新思想,解决新问题,例如信息技术里的AI、VR;另外教育强调的是个性化、差异化的学习。
第三,在申报的近700多个方案里,有一些科学研究的问题并不清楚,对于现状掌握得也不够,比如有些教育研究方案写得过于简单,讲到的是谁都知道的东西。
最后,他鼓励大家联合申报,比如教育和人工智能相结合等等,才能提高教育研究的中心力。
何炎祥:上课就好比指导一台话剧
何炎祥 CCF会士、CCF教育专委主任,武汉大学教授
武汉大学何炎祥教授向与会教师分享了如何做一名合格的老师。
他认为上课就好比指导一台话剧,这个老师同时兼任编剧、导演和道具等多种角色。
首先是编剧。课堂教学的剧本是什么?教案。教案是老师顺利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保障。合格的教师要坚持备好课、用心编写课件,及时将前沿的科研成果补充到教学中去,并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的内容。
其次是导演。编剧把剧本写好后,还要引导大家愿意去看。合格的老师要凭借高水平的教育能力,有效调节课堂的气氛,通过热情稳重的教态、准确生动的语言、抑扬顿挫的声调,干净利落的手势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并采用讨论式、探究式等方式予以引导,让学生想听、爱听,听得懂、记得住、学得会。
最后是道具。老师应该善于制作方便辅助的教学工具,对难懂的、不直观的重点内容,用一定方式和手段,将分析过程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重点提示和画龙点睛的作用。
“我讲课几十年,每次上课之前都要认认真真备课。如果是八点钟的课,我四点钟就会起来,基本上全部是脱稿讲出来。”
唐璨:大脑的学习规律是未来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
唐璨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香港大学唐璨教授首先为学习的科学下了一个定义:学习的科学是一门多层次跨学科的学科,其重点在于从行为、认知、神经和基因层面,通过跨层次的分析与综合来研究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过程和规律,从而达到强化学习能力、提高教学有效性、为教育政策制定提供基于实证研究的理论基础的目的。
唐璨教授对这一定义进行了细致地解析:
学习的特点首先是多层次。作为一个跨学科领域,学习的重点在于从行为层面、认识层面、神经层面和基因层面来多层次分析,并且用各种现代计算方法分析和综合。
学习的第二个特点在于学习者个体的学习规律和过程。它关注的是个体的学习过程,从中发现学习的规律,并通过对规律的了解来最终引导教育工具的开发,改变未来的教育模式。
学习的科学可分为四个层次:最上层是行为科学,在教育这个情景下,包括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其在学校的行为反应。
第二层是认知科学经常研究的主要对象,比如记忆功能,个体注意力,还有对情绪的调节。
第三层是神经生理层,主要在功能层面上,看大脑的基本的信号处理是什么,基础的原件是什么。
第四层是基因层。
张春元:上课的三个原理
张春元 CCF专业会员、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教务长
国防科技大学张春元教授主要介绍了上课的三个原理:第一,教师积极地去做培训;第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第三,课堂如何组织。
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张春元教授提到了目标分类法。
一个人对大脑的训练是从记忆开始的,然后是理解,然后是应用,这三个层次基本上就是在课堂所做的事情,课后再完成分析评价和创造。这个教学活动是因人因事而异的,是创造力的基础。
现在的教育活动大部分集中在这三个层次:记忆、理解、应用。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课堂上做一个物理实验——有现成的答案,但最大的问题是在培养创造力方面有缺陷。
在教学专题的组织方面,张春元教授介绍了BOPPPS模型。
首先,讲一个故事暖场;其次,告诉学习者这堂课的目标是什么,下面讲的内容是什么;最后,在开始教学之前要有一个前评估,要看学生能不能接受老师讲的内容。这个要做很多预案,如果能接受会出现什么情况?不能接受会出现什么情况?把这件事做完以后,教师就可以选择自己适合的教学路径,完成所说的教学活动。
在教学活动方面,张春元教授为与会老师推荐了一篇文章《主动学习的29个技巧》。
桑大勇:我们就是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公司
桑大勇 新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博士
知名计算机软件专家桑大勇博士介绍了新道科技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模式。新道科技已经通过在高校内建实验室,进行师资培训等方式为409万家企业提供了人才服务。
新道科技的目标并不是培养研究型人才,而是应用型人才。每个企业有其独特的人才需求,即使同一个专业,企业的需求和高校的需求也是有所不同的,因此需要企业的介入来做人才培养,而不能把学生局限于校园中。
教育大数据:教育&信息技术
在下午的panel环节,多位教师共同探讨了教育大数据的基础科学问题。
目前大数据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应用,无论是在交通还是医疗行业都体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教育大数据作为新兴的研究领域也吸引了众多科研工作者的目光。
教育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并不是发明新的算法,而是把现在的算法放入值得应用的教育领域中。教育大数据能够更好地观测学生的行为,帮助教师改变教学内容。例如在慕课(MOOC)上,如果多个学生在教学视频的同一个位置选择快进、暂停或者倒回去重新播放,则很有可能是视频的制作或内容讲解出现了问题。通过大数据的呈现,教师可以及时对课程内容进行纠错。
教育大数据的数据表现形式不比任何其他应用领域简单,甚至更为复杂。例如在数据采集方面,有老师提出,学生可能会选择刷课,这样采集出来的数据并没有研究价值;其次,在采集到数据之后,将各个学科的数据关联起来也是一个难题;最后,一些教育大数据年代久远,数据更新不够及时,新采集的数据也缺少衡量的标准。
教育大数据这一领域,需要教育学与计算机科学的教师通力合作,才能解决目前存在的基础学科问题。
武汉大学何炎祥老师说,大学教师要有思想魅力、人格魅力、学术魅力,而这些魅力恰是一个老师的核心竞争力。每一位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一位难以忘怀的老师,他或许睿智、或许严厉、或许温柔,也许只与你短短相伴几年,却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你一生的轨迹。
中国计算机学会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我们
CCF推荐
【精品文章】
点击“阅读原文”,加入C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