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3 月 11 日的媒体通报会上,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宣布世卫组织评估认为 2019 冠状病毒病已具有大流行的特征。他指出这是首次由冠状病毒引发的大流行,也是首个可以得到控制的大流行。
此前,世卫组织考虑一旦宣布了该疫情处于大流行,各国将纷纷制定宣布疫情大流行的计划,但这些计划可能不适合对抗新冠病毒疫情。世界卫生组织不希望各国朝着错误的方向前进,因此一直没有宣布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
世卫组织太乐观?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自爆发以来,就一直受到了世卫组织和世界各国的关注。
2020 年 1 月 20 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病毒疫情已经构成了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但是总干事谭德赛在宣布疫情构成 “国际公共卫生紧急事件” 的同时,还在反复强调一件事,即世界卫生组织做出这一决定,绝不是对中国没有信心,而且恰恰相反,谭德赛认为中国为疫情防控做出的努力,尤其是中国的防控措施是前所未有的。
1 月 25 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将此次疫情的全球疫情风险等级确定为 “中等”。
1 月 27 日,世卫组织更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报告,报告指出中国面对的疫情风险 “非常高”,区域及全球面对的风险等级为 “高”。
2 月 24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德罗斯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我们尚未目睹这种病毒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也未目睹大规模的严重死亡或疾病。这种病毒是否具有大流行的潜力?当然。但它已经处于大流行了吗?根据我们的评估,还没有。”
2 月 28 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风险级别由此前的 “高” 提至最高级别 “非常高”。
但是直到昨天,尽管世界多地出现疫情,世卫组织都一直拒绝将新冠病毒疫情称为大流行病。
谭德塞博士在媒体通报会上也强调,“将本次疫情称为大流行不会改变世卫组织对此病毒威胁的评估,不会改变世卫组织正在做的事情,也不会改变各国应该做的事情。”
“如果各国发现、检测、治疗、隔离、追踪,并动员本国人民参与应对措施,那些有少数病例的国家就可以防止这些病例成为聚集性病例,而那些有聚集性病例的国家就可以防止其发展成为社区传播。” 谭德塞博士说道。
大流行病对全球的影响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说法,大流行病指一种新疾病在世界范围内传播。它最常用于指流感,通常意味着一种流行病已经传播到两个或多个大陆,并持续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在世卫组织现有的定义中,疾病必须满足以下条件才能被称为大流行:
必须出现一种几乎没有人类对其具有免疫力的新型流感病毒亚型。
它必须感染人类并引起疾病。
它必须在至少三个国家、至少两个不同的世卫组织区域的人类中容易且持续地传播。
大流行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传播后,可能会由变异导致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显著增加。同时由于中低收入国家抵御风险能力较低,对这些国家可能会带来死亡率不成比例的攀升。
此外,大流行病会通过多种方式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括短期财政冲击和长期负面经济增长冲击。近日由于确诊病例在意大利、伊朗和韩国等地急剧上升,美国股市已经出现了自 2008 年经济衰退以来的最大跌幅。
针对大流行病实行的减缓措施也可能会造成重大的社会和经济破坏。而在体制薄弱且政治不稳定的地方的国家,流行病会加剧政治压力和紧张局势。在这种情况下,隔离等疫情应对措施引发了地方与公民之间的暴力和紧张局势。
虽然宣布大流行病不会赋予世卫组织额外的权力,但这确实表明该病毒在一个或多个特定区域不再受控制,并且一些国家可能会将重点从采取诸如过度限制隔离措施转移到主动应对疫情上来。
正如明尼苏达州大学明尼苏达大学的流行病学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尔姆所说,无论世卫组织是否宣布 COVID-19 成为大流行病,我们都应该改变思维方式,从被动遏制转向主动应对一种无法被旅行限制所阻挡的病毒。
“人类都会渡过难关的。但是,我们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部分取决于病毒的特性,同时也取决于人类如何共同努力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