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五年砥砺奋进,五年跨越发展。近五年来,学校党委带领全校师生员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105周年校庆贺信精神为指引,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学校各项事业发展迈出崭新步伐,新百年发展实现良好开局。
不忘初心,感悟改革发展;继续前进,凝聚奋进力量。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本报特开设“喜迎十九大,砥砺奋进看清华”专栏,全方位回顾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一流大学建设的新成就,生动展示学校综合改革的实践经验,与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凝聚清华新百年发展的磅礴力量,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编者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党的十八大以来,清华大学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根本,面向国家长远发展和重大战略需要,面向世界变革的未来趋势,努力培育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
确立“三位一体”模式,
探索现代教育治理方式
“2015年前后,我们赶上了清华教育教学改革的‘黄金时代’。”首届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主席卢森回想起在委员会工作的两年,感慨地说。他所说的“黄金时代”,起始于清华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后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的成立,这是清华构建现代教育治理方式的重要一步。
2014年12月,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一成立,就开始高效运转——来自各院系的20名同学不但超额完成了课堂教学调研,还设计了自己的标志,申请了微信公众号,定期发布同学们对于教学改革的意见建议。
当时在美院本科就读的卢森,带领咨询委员会成员每周深入交流,同学们最爱去的地方是紫荆食堂的地下餐厅——在那里,大家一起“头脑风暴”,用短短一个月提炼了基础课总体情况、文化素质课、体育与英语课等十余个选题,设计出“基础课改革调查问卷”,一星期共回收问卷786份。
本科毕业后,卢森带着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憧憬赴青海支教。2017年8月作为社科学院心理系的研究生新生重返清华园时,卢森还自愿担任了新雅书院的本科新生辅导员。“青海支教一年里,我看到了党和国家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心和力度。西部的各项基础建设很快,精准扶贫定期开展全方位的技能培训,许多优秀的青年志愿者扎根西部。我深深体会到,作为青年学生不仅要学好专业知识,更要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卢森表示。
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后,清华推出了《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鼓励创新、管理规范、分工负责的教学治理模式也日渐清晰。
2015年7月学校恢复教学委员会,履行“宏观调控”的职责,负责审议教学计划方案,检查指导教学管理和教学队伍建设等重要事项。为促进交叉学科人才培养,学校成立了校级交叉学科学位工作委员会。成立研究生招生委员会,为研究生招生工作进行咨询、进行监督。各学科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则承担起制定学科学位标准、审议学位的主要功能。全部由在校学生组成的本科生课程咨询委员会、研究生培养学生咨询委员会,开始积极为人才培养提出建议。实施国际学生融合管理、由等级制代替百分制、鼓励节约课程资源的学生选课退课制度等举措,都凝聚了这两个委员会的努力和智慧。
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学校结合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鼓励长聘教授(副教授)担任新生班主任、优秀学者担任大一新生导师、知名教授讲授新生研讨课。2017年,学校新设“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年度教学优秀奖”,与之前的“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构成“三驾马车”,助力一线教学。在第33个教师节前夕,学校隆重表彰在教育教学上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教师个人,校长邱勇在大会上寄语清华教师:“世间上百年名校无非育人,天下第一等职业还是教书”,希望全体教师将更多热情投入到教书育人工作中,营造和保持育人至上的校园氛围。
从成效出发重构培养方案
给学生更多发展可能
“我们关注的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选择的自由——我能不能选课、能不能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谈起教育教学改革,作为亲历者的2012级人文科学实验班本科生、2016级中文系研究生侯文晓说。
当年,新的培养方案一经推出,在人文学院学生朋友圈里点赞最多的一句话是:“可惜我们生早了。”对于旧培养方案中“学分要求高,选课限制太大,不能把感兴趣的课学深,但同时每个专业能选到的课程又太少”等问题,2011级和2012级同学都有不少“吐槽”。在侯文晓看来,新方案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特别感谢学院宽松自由的氛围,学生和老师有较多的机会可以沟通,从而发现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
为将“三位一体”的育人理念落实到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2015年,清华在充分调研国外一流高校同类专业的基础上,形成了重在“增加学生自主性、提高挑战度”的新培养方案——通过改革课程大纲、明确课程要求、增加课程挑战度和训练量,提高专业课程质量;通过精简专业课程、降低学分要求、增加选修空间,给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主性和自由度。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设置了15个第二学位、13个辅修专业和一批交叉学科认证课程项目;推出荣誉学位制度,建立了18门高挑战度荣誉课程,激发学生更高的学术志趣。对2017级新生的培养,全部按照新的培养方案执行。
为把学生培养成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建立了以通识教育为基础、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体系,推进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和培养。2016年,机械学院四个院系进行试点; 2017年,将原有的49个招生专业整合为16大类,全面推行大类招生、培养和管理。学生入学后通过新生导引项目、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引导类课程的学习,了解和适应大学生活,增加人文与科学素养,合理规划学业发展和未来目标。清华为此成立了大类培养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与此同时,创建于2009年的基础学科人才培养特区“清华学堂培养计划”持续领跑。2013年以来,数学班、物理班、化学班、生命科学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钱学森力学班共培养学生686名,毕业生中有638人继续深造,其中前往QS排名前50的大学的266名。以2013级计算机科学实验班为例,大学四年平均学分绩89分,截至毕业前,全班累计发表学术论文42篇。其中,获得2016年清华特等奖学金的陈立杰同学,在学期间发表10篇学术论文,另有1篇获得2016年国际算法与计算会议最佳学生论文奖,独自解决了著名量子信息学者约翰·沃特罗斯(John Watrous)教授在2002年提出的开放问题。
加强通识教育
名师名课在清华
“在一年的通识教育中,我看到建筑学是一个理工与人文、艺术与科学交叉融合的方向,从而选择深入学习。这种‘立志’的方式更让我觉得来新雅是明智选择。”首届通过高考录取到新雅书院的陈美竹说。
在她的课表上,不仅有“文学名作与写作训练”“英国文学的人文理解”这些文科类通识教育课程,也有物理学、数学等理科类的课程,更有美术学院李睦老师讲授的“艺术的启示”等艺术类通识课程。最令陈美竹印象深刻的是“大学之道”,郑力、阮东、赵晓力等名师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同学们什么是“大学”、怎么过好大学生活。
享受住宿书院制度的陈美竹有三位室友,她们要用一年时间接受人文、艺术与科学方面的通识教育,然后自主选择专业。一年后,两位同学选择了新雅书院的交叉学科方向“智能工程与创意设计”,还有一位同学选了人文方向。
2017年5月11日,校党委书记陈旭在参加新雅61主题团日活动时鼓励大家:又博又专、愈博愈专,既新又雅、常新常雅。在新雅书院,陈美竹深刻感受到通识教育能拓宽和优化知识结构,培养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有效沟通表达等能力,引导大家对国家民族和人类社会命运的关切。
实际上,不只是新雅书院,为在通识教育方面让同学们有好课上、有足够的课选,学校先后建成了8大类、300余门课程,重点推进小班讨论,并从2015年起,要求理工科必修一门读写认证课程,文科必修一门基础理工认证课程。彭林教授开设的“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民族文化与民族命运”,钱易、倪维斗、金涌等知名学者主讲的“生态文明十五讲”等,都是非常受学生欢迎的通识课程。
对于研究生,学校以“为人与为学”为主题,持续聘请专家和各院系院长、系主任为研究生新生主讲开学第一课,第一时间启发对学术追求、人生价值的思考,并围绕前沿热点、学术素养和职业素养等开设50余门公共素养课,促进学生对复杂实践问题的思辨,培养学生养成伦理意识,在面对学术或职业伦理困境时作出负责任的判断和选择。
在清华的课堂上,学生经常有机会与大师“相遇”。姚期智、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郑泉水等6位名师联袂开设“学术之道”课程。作为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和知名学者,阎学通讲起课来激情澎湃,“国际关系分析”课容量600人,选课人数爆棚,被学生评为“清华十大必做事”之一。公管学院程文浩教授善于用丰富有趣的案例,让学生迅速领会相对抽象的概念,授课风格朴实、准确、精练、有力、幽默。计算机系副教授邓俊辉从《红楼梦》的章法入手讲解二叉树的迭代遍历算法,通过《复活》中伪善法官的步法引出散列函数。听过他对各种串匹配算法的概括后,学生切实地领悟到“善待教训,以终为始”的奥妙……
2016年7月,教育部公布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名单,清华有53门课入选。自2013年以来,清华获评北京市教学名师15人。在北京市教学基本功大赛中,2013年以来清华共有21位教师获得一等奖;今年除了理工科继续保持优势,思政课、体育课、艺术课等人文学科“百花争放”,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创新教学方法
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
“和往届学生比,如今接受混合式教学的学生面貌明显不一样。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特别是在应用有限元进行建模的创新意识得到很大程度的激发。学生不但能更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课堂参与度也高。”谈起研究生精品课程、工科专业基础课“有限元分析及应用”的混合式教学,机械工程系教授曾攀说。
为提高教学效率,基于“能力与素质培养”的教学理念,曾攀将原本在课堂内讲解的基础知识制作成以5~8分钟为基本单位的知识点,以慕课形式放在“学堂在线”上,指导学生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性、开放式学习,并完成指定作业。在课堂上,曾攀利用原本讲授基础知识的两个课时让学生上台展示,而在剩下的一个课时里,再对相应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实现了由传授型教学模式向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型教学模式的转变。“同学们学到的东西更多了,发现问题的能力自然就更强了,现在线上讨论很活跃。”一位助教欣喜地说。
曾攀的“有限元”课程,不仅登陆了清华“学堂在线”,还登陆了美国麻省理工和哈佛大学共建的在线教育平台edX,每学期有四五千名全球学生选修。目前在edX上,这门课是英文字幕、中文解说。即便这样,语言障碍也无法阻挡外国学生的选课热情,很多同学在课下讨论区表示非常期待全英文解说的版本。“我正在筹划尽早录制出来,供同学们观看学习。”曾攀愉快地表示。
这种线上线下结合、面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是在线教育迅猛发展之后出现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从2013年5月加入edX到现在,清华共有31门课堂上线edX;从2013年成立在线教育办公室、开发“学堂在线”至今,已有246门课堂在“学堂在线”发布。
基于慕课,现在清华有82门本科生课程和35门研究生课程开展了混合式教学。电机系于歆杰的“电路原理”,马克思主义学院冯务中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建筑学院王贵祥的“中国建筑史”,计算机系马昱春的“组合数学”,经管学院肖星的“财务分析与决策”,外文系杨芳的“生活英语读写”……一批优质慕课和混合式教学名师正在清华脱颖而出。
清华不仅鼓励教师根据课程特点利用新的技术手段、引进新的教学理念,探索在线课程、“雨课堂”、翻转课堂等新的教学模式,还把对课外环节的要求写入课程大纲,要求理论讲授为主的课程课内课外学时比例不低于1:2,同时对课程挑战度和训练量提出要求。对此,数学系2013 级本科生肖翰珅深有感触。
本科期间,在“星火计划”、大学生学术推进计划、“闯世界”计划等支持下,肖翰珅成立了一个完全由本科生组成的信息论和密码学方向研究小组。三年中他先后赴麻省理工学院、牛津大学等7 所高校,与不同学科的研究者切磋。在宽松丰裕的环境条件滋养下,他本科期间完成科研项目5 项,以第一、第二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10 篇,获得多项奖项。2017年,他在毕业典礼上发言时说:“只有去走难走的路,才能看到更多更美的风景。”清华不断创新的教育模式,正在助力肖翰珅的大批同行者在创新之路上飞得更高、看得更远。
大力开展“三创”教育
构建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8月15日,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八度阳光”等青年创业团队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此前,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中,清华热能系2013级本科生刘一锋等人创立的“八度阳光”团队受邀参加。
刘一锋的精准扶贫思路很“实在”——生产太阳能电池板并组装在老百姓的屋顶发电。在他看来,“有的县领导在朋友圈帮助老百姓卖农产品,虽然能在短时间内有效,但是人事调动之后这条渠道就断了。很多地方在发展旅游产业、打造农家乐,但是一旦多了就会供过于求。”而建立光伏电站就不存在上述问题,电作为一种“硬通货”,可以持续为老百姓带来收益。
在参与创新创业项目中的学生中,还有不少国际学生的身影。听着医学院鄢晓君流利的普通话,很多人都想不到她是一个新加坡人。2012年,她从新加坡国立大学本科毕业,立志要到新兴发展中国家寻找事业前景,于是把目光投向了中国,来到清华医学院师从杜亚楠教授。
2016年,鄢晓君以“3D Cellular——癌症精准用药指导”项目打进清华x-lab主办的创业赛事第三届“校长杯”十强。其团队研发的3D微组织阵列技术,可以提供癌症治疗的个体用药方案、新药有效筛选及成药安全评价。“我们可以为癌症病人争取时间,通过微组织培养技术,在体外试药是否有效,而不是靠病人用药之后观察是否有效。”鄢晓君解释说。
博士毕业后,鄢晓君希望能在中国将这项技术产业化,“虽然毕业时已经30岁了,但是我还是想拼一把,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这个身材苗条、但意志坚强的女孩笑着说,“我很看好中国的发展前景,希望在这里有我的事业。”
建立高层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清华已经建成亚洲最大的大学校园创客空间,着力打造iCenter、x-lab等7个“三创”教育平台,开展中美青年创客大赛等7项创新创业赛事和活动,每年对约5000名在校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的专门指导。学校新设本科生创新创业类课程近30门,并设立了技术创新创业辅修专业,开设研究生创新创业相关课程百余门。2015年6月11日,由清华倡议发起的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目前有高校会员157个、企业会员60个。
完善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
造就领军创新人才
9月15日,曾荣获2016年清华特等奖学金的医学院2013级直博生万蕊雪在导师施一公指导下,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细胞》上发表论文。至此,万蕊雪作为第一作者在《科学》上发文6篇,在《细胞》上发文1篇。这样傲人的成绩,很多在校教授也难以望其项背。
“刚进实验室的时候觉得自己‘笨到家’了。”为了训练实验本领,她一度每天早8点到实验室、次日凌晨才离开。2014年,万蕊雪直博二年级,在导师施一公的指导下,她开始介入“剪接体的结构解析”这个世界级难题。
虽然初生牛犊不怕虎,但有一段时间,万蕊雪发现在别的实验室明明很好做的实验到了自己手里总出问题。她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甚至过年也不例外。功夫不负有心人,直博第二年,她就以共同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科学》发表两篇论文。2016年,万蕊雪入选全国仅5人的 “未来女科学家计划”。
“对生命机理的研究,没有终点,这就是科研的魅力。”万蕊雪说话时,阳光从清华医学楼的玻璃天窗中洒进来,正好洒在她的身上,把面庞和每一根发丝都照得闪亮。
在清华的博士生中,有很多“万蕊雪”,也有无数个动人的故事,其间蕴含着学校共同的培养理念——学术型博士学位教育着重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学术创新人才,更加突出学术志趣和创新动力,反映社会需求并体现学科发展需要。
为提高博士研究生选拔质量、促使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2016年6月,清华全面推行了注重学术志趣、看重科研能力、更加有利于科学选拔的申请—审核制,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实施办法》,保证选拔过程的公平、公正、公开。学校还积极探索基于培养项目、校级跨学科研究中心、导师合作研究等多种形式的跨学科博士生培养机制,重点推出发展中国家博士生项目。
在硕士研究生培养方面,清华根据学科特点明确学术型硕士的培养定位——或作为博士生培养的补充与准备阶段,或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学有余力的研究生多样化发展,2015年以来学校先后启动4个兼修硕士学位项目,积极建设6个研究生能力提升项目,着重提高学生的创新力、大数据能力、教学能力、跨文化交流与国际发展能力、全球治理能力、法治思维与能力。
本科就读于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王瑞琰,研究生跨学科就读法律硕士,并报名参加了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一直以来我都努力想成为复合型人才,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帮助我在研究生阶段迈出了这一步。”王瑞琰是法学院目前唯一一位获得此项目证书的学生,虽然法学院的学业已然非常繁重,但大数据能力提升项目的特色设计吸引着他在跨学科的道路上勇敢前行。在清华,很多希望成就交叉学科背景的研究生,都在这种鼓励自我设计、重视多样化发展的环境氛围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
开放式办学
提升学生国际胜任力
“毫无疑问,在清华的经历重新定义了我对中国的了解。”作为苏世民书院首届毕业生,美籍华人韩乐(Larry Han)用中英文写下他在清华苏世民书院的体验与感受:“清华的人才荟萃和国际化程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中国生活、学习和旅行,使我更新了许多对中国创新创业的旧假设。像很多美国同胞一样,我承认自己低估了中国技术创新的质量和速度。”
苏世民书院是清华推进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的标志性项目和全球战略的重要举措之一。从2016年7月开始,国际学生与中国学生趋同管理,展示了清华开放办学的坚定步伐。
培养学生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国际胜任力,就要鼓励学生参与国际学习交流。2013年~2017年上半年,清华共有8927人次在读本科生、17279人次在读研究生踏出国门,参加国际会议、合作研究、交换学习、竞赛实习等多种交流活动。目前,在学期间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本科生和博士生比例分别达到50%与60%。
在高等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清华高度重视国际合作培养研究生,已与全球30余所高校签署了合作培养研究生的双授联授学位项目协议40余项。同时,学校特别面向全球治理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推动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全英文学位项目和双授硕士学位项目,培养既深入了解中国发展实践、又能从中国经验的角度解决国际发展的实际问题的专业人才。此外,通过重点建设全球创新学院、清华—伯克利深圳学院等一批高水平的国际化研究生培养项目,清华正逐渐成为世界一流人才培养、学术人文思想交流的重要节点和平台。
继往开来,清华大学作为中国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正行进在新百年波澜壮阔的新征程上,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育肩负使命、追求卓越的人才,为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不懈努力。
来源:新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