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好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在传统企业的外衣下,新希望保持着创新的内核。
文|《中国企业家》记者 周夫荣
编辑|徐昙
头图来源 | 中企图库
“如今,民营企业用近40%的资源,缴纳了50%以上的税收,创造了60%以上的GDP,贡献了70%以上的技术创新,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可以这样讲,民营企业成为伟大祖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同。”刘永好告诉《中国企业家》。
回顾创业过程,刘永好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采访时说,作为改革开放的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新希望。
2018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40周年,刘永好带领的新希望集团也已经成为一个千亿级的企业。新希望未来面对的挑战,是如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获得持续增长。
而不少民营企业面临转型的压力和发展的困难,社会上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经济发展和企业升级共同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从改革开放到市场经济
1982年,刘永好开始创业时,还没有民营企业一说。在中国社会摸索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刘永好作为最早的创业者之一,也开始了民营经济的探索。
这一年,他与兄弟们一起辞去工作,到四川成都新津县从农业做起,并慢慢做到整个四川省和全国。
1991年,四兄弟的资产达到千万,本应该迎来企业发展的新台阶,却遇到了姓资姓社的社会大讨论。突然的政策晦暗,给刘永好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媒体有很多不同声音,感觉社会要发生很大变化。那时候,我们的原料不能购买了,车皮找不到了,电力经常出问题,一切都很麻烦。”刘永好告诉《中国企业家》,“那一年,中国的私营企业大幅下跌。我们其实不甘心,但是没有办法。”
为此,他找到县委领导,提出上交资产,仅仅做企业的职业经理人。
转机出现在第二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发表。刘永好从光明日报看到了这一则消息,非常兴奋。“发展才是硬道理,小平的南巡讲话给中国改革开放打了一个强心针,给了我们一个春天般的振奋。这个时候,我们才相信没做错,坚决去干,于是开始大踏步地前进。”
刘永好记得,《华尔街日报》当时报道中国要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在世界上的影响也非常大。
1993年,政策明晰背景下,刘永好四兄弟开始从成都到全国各地建工厂。同时兼并收购了近二十家国有企业。民企和国企的国民待遇似乎从市场上得到了确认。
这一年,刘永好四兄弟有了三十多家工厂。全国的工厂要统一管理,刘永好便想借鉴国外集团化的方式。但是,去工商局申请组建希望集团时,后者从来没听说过“集团”的概念。刘永好因此跑了十几趟国家工商局,国家允许组办集团化的企业。刘永好拿到了中国第一家私营企业集团的牌照。
第二年的1994年,“猪倌”刘永好当选为全国工商联副主席,这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的第一个民营企业家做工商联副主席。不同的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形成一股力量,共同发展,成为一种共识。
随后,在民营企业家中,刘永好成为第一批全国政协委员,也是第一个全国工商联副主席,是当时唯一一个民营企业家副主席。他还是第一个全国政协常委,第一个做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的民营企业家。这似乎从侧面反映了,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群体在政治地位上得到认可。
“快半步”前行
改革开放不断向纵深推进。
1994年,刘永好当选为工商联副主席的时候做了很多调研。他发现,民营企业普遍反映最大的问题是贷不了款,而当时的国有银行是不给民营企业贷款的,只给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贷款。同时,那时候的银行业经营也很困难,好多银行的坏账率达到20%,接近了破产的边缘。
于是,这批民营企业家设想在银行领域做个试验,由工商联牵头,由民营企业出资,办一个民营银行。他们以工商联的名义向中央写信,得到了批准。
1996年1月12日,中国民生银行成立。
刘永好是中国民生银行的倡导者、筹办组副组长,也是第一批股东,并被当选为副董事长。刘永好介绍说,选用“民生”作为名字基于三点,第一,他们是民营企业;第二,希望为民生服务;第三,民生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关乎生活和民生之计,是非常广阔的事业。
后来,国家允许民营企业参与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鼓励企业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刘永好随即进军乳业、收购多个企业、迈出国门……
经过36年的发展,刘永好一手创立的新希望,已从一家饲料业的龙头企业,发展成为一个涉及食品与农牧、乳业与快消、地产与文旅、金融投资等多种业态的综合性集团,旗下拥有银行、证券、科技金融和基金等多种金融业态。
两年前,刘永好和雷军联合筹办了互联网银行新网银行。筹办新网银行过程中,刘永好没有聘用一个传统银行出身的高管,而是从互联网领域挖来了一批年轻人。年轻人更懂这个时代,而刘永好似乎已经习惯了拥抱不确定性。
新网银行从创立之初,刘永好就对团队提出,考核指标不仅涉及资产数、客户数、利润数,还有专利数。2018年,这家银行总共发放了超过1000亿元的放款额,放款对象超过了4000万人。银行的不良率不到千分之三,这在行业内是较为亮眼的成绩。2017年,新希望集团的销售额突破千亿元,迈入新的发展台阶。
与此同时,2017年9月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这是史无前例的。刘永好认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企业家群体、企业家精神、企业家作用的高度重视。
而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各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否已经成为坚不可摧的共识?
刘永好也听到了不同的声音,但他称,在这关键时刻,就非公经济如何健康地发展,习主席在短短一个多月发表了四次重要讲话,还给参与“万企帮万村”行动中受表彰的民营企业家回信,大力肯定了民营企业的地位、作用和贡献,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三个没有变”,进一步明确了党和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方针。
他说:“习主席了解民营企业当下发展的困难和问题,坚决要求各级党政机关进一步帮助支持民企的发展,并对民营企业家最关心的减税降负、解决融资难、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等六件大事作出了积极安排。这几次讲话特别及时、非常必要,对我们民营企业而言是巨大的鼓舞。”
新的共识下,伴随企业发展,尤其重要的是新的“亲”“清”的政商关系。
“不管是成都也好,四川也好,全国也好,有些领导出这样那样的事,但是没有任何一个人找过我们任何一个公司员工,问过任何一句话。”刘永好底气十足。
当越来越多的人在探索企业基业长青的密码时,回望36年创业史,刘永好认为,漫长的创业开荒旅程中,民营企业的发展要经过四道坎儿:创业,政商关系,企业创新,未来传承。
“要快半步,不要快一步。任何时候,不是冲到最前列,因为快一步往往重心不稳就掉下去了。快半步,那么踩实了可以比别人更快,不行的话退回来重新开始。这也是我的快半步理论。”刘永好说。
从企业研究者的角度来看,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陈春花认为,刘永好身上几乎具备了企业家精神的所有特质。“他的创新从创业开始就展示出来,从制造、到销售以及品牌推广,最后到经理人团队的打造,产融驱动这一系列的创新,在30多年前的农牧业是极为少见的。”
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已确认出席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作为最早一批赤脚创业的民营企业家,刘永好是如何在长达四十年的改革开放历程中,跨越了一连串“发展陷阱”,而成就了少见的基业长青?请现场聆听他的真知灼见。
想了解更多企业家大咖的风采,猛戳下图抢票,为他们现场打call !☟☟☟
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
企业领袖 思想风暴 商业前瞻 私享机会
12月1日-2日 | 北京·中国大饭店
年度经典巨献
一次触摸前沿的价值机遇
▼
点击即刻报名
报名参加2018(第十七届)中国企业领袖年会,与你心中的“大咖”,更近一步!
。END 。
值班编辑:高欢欢 审校:杨倩
[ 推荐阅读 ] 点击图片即可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