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旨在支撑落实《人工智能安全治 理框架》(以下简称“《框架》”),围绕《框架》中明确 的模型算法安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三类内生安全风险, 以及网络域、现实域、认知域、伦理域四类应用安全风险, 系统梳理了可帮助防范化解相关人工智能安全风险的重点 标准,同时与网络安全国家标准体系进行有效衔接,加强人 工智能安全标准工作顶层设计,以科学、合理的标准布局前 瞻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及应用健康发展。 体系内各项标准与《框架》中各类风险的映射关系见附件 1。 人工智能安全标准体系主要由基础共性、安全管理、关 键技术、测试评估、产品与应用等 5 个部分组成,体系框架 如图 1 所示。 1、基础共性类标准是以标准工作支撑落实《框架》的 重要保障,主要规范了人工智能安全术语定义、分类分级、 通用要求、参考架构等方面内容,是人工智能安全的基础性、 总体性标准。 2、安全管理类标准围绕《框架》中明确的模型算法安 全、数据安全、系统安全三类内生安全风险,以及在人工智 能系统开发、应用、运行、维护等生命周期各环节面临的安 全风险,提供了覆盖全过程全要素的安全管理标准。 3、关键技术类标准紧扣人工智能相关技术发展情况, 主要规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智能体安全、具身智能安全、多模态安全、生成合成安全、安全对齐、安全围栏等方 面内容,为人工智能技术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4、测试评估类标准主要规范人工智能安全能力测试、 模型安全性测试、产品服务安全测试、场景应用安全测试、 安全测试基准等方面内容,以测试评估工作帮助提升人工智 能安全水平。 5、产品与应用类标准主要规范个人应用、重点行业应 用等方面内容,保障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各领域的安全 应用。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22

相关内容

《大模型安全实践(2024)》白皮书,42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0+阅读 · 2024年7月10日
国家人工智能产业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2024版)
专知会员服务
44+阅读 · 2024年7月5日
《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安全基本要求》(征求意见稿)
专知会员服务
47+阅读 · 2023年11月29日
《人工智能安全测评白皮书》,99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68+阅读 · 2022年2月26日
专知会员服务
52+阅读 · 2021年7月31日
《人工智能安全框架(2020年)》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67+阅读 · 2021年1月9日
《人工智能安全测评白皮书》,99页pdf
专知
34+阅读 · 2022年2月26日
警务云情报分析研判平台解决方案(ppt)
智能交通技术
16+阅读 · 2018年3月18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Arxiv
165+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447+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75+阅读 · 2023年3月26日
Arxiv
163+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24+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