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近年来,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影响下,美国对其军事战略进行了人 工智能化调整,试图沿袭技术制胜的军事思想传统,围绕在大国战略竞争中取 胜这一目标,以新兴技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打造一体化协同作战部队和军事 情报系统,塑造针对特定目标进行精准打击的能力。为此,美国发布了一系列 战略文件和具体方案推动人工智能的军事化应用。美国国防部建立了以人工智 能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和管理系统,重点发展人工智能人才队伍,加大新技术研 发的军费投入,推动军民产业和技术融合,加强与盟友的技术合作。美国军事 战略的人工智能化调整会刺激其他国家进行相应变革,进而加剧以人工智能竞 争为焦点的大国战略竞争。人工智能技术难以溯源和易于扩散的特点将削弱核 威慑的效用,其广泛军事化应用将催生新的战争形态。基于此,中国应密切关 注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和美国军事战略变化的动向,做好应对准备。

一、美国军事战略人工智能化的动力

美国军事战略的调整是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的时代趋势,也是美国加强军事实力及技术制胜的军事思想传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军事战略变革

21 世纪以来,以人工智能、量子计算、深度学习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新 一轮科技革命浪潮,正在打破传统军事实力在数量和质量、进攻与防御方面的平衡,重塑战场生态环境和核战略稳定。其中,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最 具革命性,被认为将推动新军事变革。

在战略层面,人工智能技术已影响到国家的战略决策和军事领域,制智 权成为国家间争夺的新目标。在战术层面,新技术赋能推动作战单元自主化 和智能化、作战体系去中心化、作战样式多元化。在此背景下,美国作为当 今世界的科技霸权国试图利用新一轮科技革命推动军事战略人工智能化变 革。2014 年 11 月,美国时任国防部长哈格尔(Chuck Hagel)在里根国防论坛上宣布启动国防创新计划,并期望将其发展成为改变游戏规则的第三次开 启(Offset)战略,公开强调高科技的作用,将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列为 推动军事变革的优先事项。2021 年 3 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一 场全球性的技术革命正在进行,世界主要大国竞相开发和部署人工智能和量 子计算等新技术……美国要保持科技优势,加强技术防御和威慑……”2022 年 9 月,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称,科学技术的进步已准 备好定义 21 世纪的地缘政治,技术赋能的新型军事和情报能力将塑造国家 安全,因此要振兴和管理美国的技术领导地位。2022 年美国《国家安全 战略》报告提出重组副国防部长办公室,以加强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 并将白宫科学技术政策办公室提升为内阁级机构和国家安全委员会的正式成员。

(二)加强美国的军事优势

军事优势是冷战后美国维持其全球霸主地位的关键支柱。近年来,全球 军力对比出现重大变化,美军在某些地区和领域的优势有所削弱。如在第一 岛链,美国与中国之间呈现军事平衡的态势,且中国以核潜艇、国产军用 喷气发动机、军事无人机为代表的军备现代化发展引发五角大楼的关注,美 国国防部将中国视为“步步紧逼的挑战”。在世界军事实力排名网站“全 球火力”(Global Fire Power)发布的 2024 年全球军力排行榜中,美国依然名列第一,但其与位列第二的俄罗斯、第三的中国的军力指数相差很小。

2017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对手……削弱了美国的经 济和军事能力……美国必须保持压倒性优势,以足够的规模、能力来阻止敌 人的成功。”2018 年美国《国防战略概要》认为,“美国的军事竞争优 势正在被侵蚀……美国将很快失去军事优势。”2022 年 7 月,时任美军 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马克·米利(Mark Milley)指出,中国在该地区变得更 具“侵略性”,对中国与所罗门群岛签署双边安全框架协议的行为提出指责和警告,担心美国在“印太”地区的军事威慑失去作用。拜登政府 2022 年发布的《国防战略》报告将中国视为美国最重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将 俄罗斯视为能对美国进行网络和导弹攻击的“严重威胁”(acute threat)。美国自认为其“压倒性”军力优势渐趋下降,“危机意识”和“信心危机” 日益凸显。2022 年美国《国防战略》报告还指出,“在竞争加剧的情况 下,军队的作用是保持和获得作战优势,同时限制竞争对手的优势。”由 此,美国提出“一体化威慑”(integrated deterrence)理念,开发(develop)、 联合(combine)、协调(coordinate)各种优势,以实现威慑效果的最大化。 美国国防部将通过改革加速部队发展,更快获得所需的技术,对杰出人才进行投资,为未来的联合部队确立持久的优势。2022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随着新兴技术改变了战争并对美国及其盟友和合作伙伴构 成新的威胁,我们正在投资一系列先进技术,包括在网络和空间领域的新技 术应用、导弹挫败能力、可信赖的人工智能和量子系统,同时及时向战场部 署新的军事力量……以保障我们的军事优势。”可见,人工智能已被美国 认定为赢得未来战争的关键技术。

(三)秉持并延续技术制胜的军事思想传统

美国的军事战略思想崇尚科技能力,强调“技术决胜”。在工具—技 术理性思维的驱动下,美国力图维持高技术领域的全面优势,高度重视国际 技术竞争和遏制潜在对手的技术发展,因为军事技术优势是美国塑造军事 战略、维持全球霸权的重要基础和支柱。冷战结束后,在“美国治下的军事技术霸权体系”下,美国主导国际尖端武器市场,直接或间接控制盟友的装 备技术发展,管控国际社会中的高技术交流。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战争规则的改变深刻 影响了美国的全球军事霸权,要求重新定义威慑和防御战略。其中,人工 智能在军事领域最具革命性,被认为是推动新军事革命的关键技术。因此, 人工智能自奥巴马政府时期开始便被视为深化军事创新和机制革命的引领 性技术。

2017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以中国、俄罗斯为代表的 竞争对手将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的信息搜集与分析能力应用于各类情报工 作,这将导致美国国家安全面临更大的风险。” 2019 年,美国国防部首 席信息官兼联合人工智能中心主任沙纳汉(Jack Shanahan)指出,中国和俄罗斯等“可能侵蚀我们的技术和运营优势,破坏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国防 部必须与我们的盟国和伙伴一起,将人工智能确立为战略重点”。美国认 为,中国在人工智能技术方面的快速发展已接近冷战期间的“斯普特尼克时 刻”,人工智能竞争引发的科技挑战正在转变为美国的国家安全威胁。

作为目前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迫切需要通过军事战略调整来巩固军事优势以应对新技术挑战,而技术制胜的历史传统是其军事战略调整的理念支撑,人工智能化正好满足了美国军事战略调的需求。

二、美国军事战略人工智能化的基本方向

美国军事战略的新一轮调整旨在加强人工智能军事化,目的是利用新兴技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打造一体化协同作战部队和军事情报系统,从而实现对军事目标的精准打击。

(一)以新兴技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

新兴技术革新是推进军事能力建设的关键。2014 年美国《四年防务评 估》报告指出,“(美国)将继续在国防和其他领域的科学、技术、研究和 发展方面进行优先投资……确保在应对未来挑战最关键的领域继续取得进 展,例如……在那些最有潜力改变游戏规则的领域。” “国防部必须确保 在应对当前和未来军事挑战的最关键领域保持技术优势。” 2017 年美国 《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明确指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美国将优先考虑对经 济增长和军事能力至关重要的新兴技术,如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2018 年国防部人工智能战略概要》则指明了利用技术改革机构的目标:创建一个高效和精简的组织,利用人工智能来提高部门的效率,简化工作流程,提高 重复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将人类的注意力转移到更高层次的推理和判断 上。2021 年拜登政府发布的《国家安全战略临时指南》指出,“面对日 益强硬的中国和不确定的俄罗斯带来的战略挑战,我们将评估军力的适当结 构、能力和规模,并与国会合作,将重点从不必要的平台和武器转移,留出 资源投资于将决定我们未来军事和国家安全优势的尖端技术和能力。” 2022 年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指出,随着新兴技术改变战争并对美国 及其盟友、伙伴构成新的威胁,美国正在投资网络和空间技术、可信赖的人 工智能、量子系统等一系列先进技术并及时将其部署到战场上。2022 年 美国《国防战略情况说明书》宣称,国防部将更快获取需要的技术,为未来 的联合部队建立持久优势。可见,以新兴技术推进国家军事能力建设以保 持竞争优势是美国调整军事战略的主要方向。

(二)打造一体化协同作战部队

美国正在利用人工智能建立起一支结构更合理、联合作战能力更强、一 体化程度更高、综合作战效应更显著的联合部队。2015 年美国《国家军 事战略》首次提出“一体化”军事战略方针,强调灵活、创新和一体化。特朗普政府时期提出“以实力保和平”的战略方针,重建美国在全球独一无二的军事实力,使用外交、信息、军事和经济等多种工具保护国家利益,将国防部的一体化改革扩展到政府部门的跨机构整合,一体化部署所有领域并采取联合行动以应对经济、信息和技术领域的脆弱性,有效拓展竞争空间,进而提高一体化作战能力。美国为此还提出了一系列新军事概念。2018年《国家军事战略概要》引入“联合兵种”概念,通过整合所有领域的联合能力进行作战,在核现代化、导弹防御、太空、网络、海军、陆军、空军、 精确制导武器、高超音速武器以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方面全领域、全方位推动美军力量的迭代升级,提高美军作战能力。此后,美军提出了多域作战、联合全域作战、联合全域指挥与控制等军事概念,旨在将美军所 有军种的传感器和作战单元连成一个人工智能网络,协调一致展开军事行动。拜登政府执政后,国防部长奥斯汀提出了“一体化威慑”概念,强调将 技术、作战概念和各种能力以恰当的方式组合交织在网络中,加强与盟友的 合作,提高整体威慑力。 “一体化威慑”涵盖军事工具和非军事工具,要求加大对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尖端技术的投入,建设新型威慑能力,并通过 新的网络化方式加以部署,以应对“印太”地区的安全挑战。

(三)构建一体化军事情报系统

美国认为其面临一个不确定的世界,威胁变得更加多样化,技术的进步正在推动多个领域的渐进性和革命性变革。这些威胁日益复杂、相互关联且超越国界,凸显了美国情报界扩大业务外延、加强与伙伴和盟友合作的重要性。与此同时,美国的传统竞争对手正利用太空、网络空间和其他领域技术的快速进步对其构成新的威胁。对情报机构而言,人工智能、自动化和高性能计算大幅提升计算能力,从而为美国的对手提供了新的军事情报能力。通信技术的民用化创造了指数级信息增长的能力,对情报界获取、处理、评估和分析庞大的数据量,以及快速为国家安全机构提供有用情报的能力提出了挑战,美国情报界必须在日益不确定的国际环境中适应不断变化的任务需求。一体化历来是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核心,也是其应对国际战略环境变化的主要举措,一体化的内容包括机构整合、流程优化和统一的管理。

美国构建一体化军事情报体系的举措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第一,运用新 兴技术提升军事情报能力。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向来重视科学技术在情报工作 中的应用。2017 年 7 月,美国情报高级研究计划局与哈佛大学联合发布《人 工智能与国家安全》报告,分析了人工智能对国家情报体系的重要影响,为 人工智能与国家情报体系一体化发展指明了方向。2019 年美国《国家情 报战略》将科技创新作为组织建设目标之一,要求发现、创造和部署新技术, 培育创新思维,推进谍报技术。2023 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强调要充分 抓住机遇实现技术突破,通过持续的资金投入增强技术效能,通过协调投资 优化资源分配,推进情报科技企业获取和分析情报的一体化进程。为了推 动技术创新及其应用,美国情报界分别设立了负责科技能力建设的国家情报 副总监和负责情报科技结构工程与整合的国家情报首席副总监,并开展大型 情报科研项目,利用人工智能转变国家情报工作方式。以国防部人工智能 中心为例,其启动了“熵”(Entropy)、“智能传感器”(Smart Sensors) 等具体项目,大大提高了美国情报工作的效能。另外,美国情报界出台 了一系列战略,其中《情报界人力资本五年战略》通过统一的标准要求对情 报工作人员进行联合培训,使情报从业人员熟练掌握情报新技术、新设备的 使用方法。美国国家情报总监海恩斯(Avril Haines)表示要整合新技术以以提高情报队伍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要使技术成为一种优势而不是负担。《2020 年美国情报界人力资本愿景》提出建立一支更加灵活、多样、包容和专注于任务成功的专家队伍。

第二,整合国内军事情报机构。整合机构是美国国家情报战略的优先事项之一,强调美国情报机构更加团结、精准、高效地调动资源,收集针对最 难实现目标和最紧迫威胁的信息。近年来,美国着眼于整合军事情报机构 来应对与中国的战略竞争。2021 年 10 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宣布成 立两个任务中心——“中国任务中心”(China Mission Center)和“跨国与 技术任务中心”(Transnational and Technology Mission Center),并设立首 席技术官(Chief Technology Officer)。前 CIA 中国分析员罗德尼·法拉翁 (Rodney Faraon)指出,CIA 的任务中心整合了作战和分析的关键职能。2022 年 11 月,美国国防情报局参谋长约翰·柯克霍弗(John Kirchhofer) 宣布成立“中国任务小组”,表示该小组将成为国防情报局针对中国的知识 和专有技术库,这是“在最大程度上整合资源以应对美国长期的生存威胁” 的举措。这一改革趋势体现了美国高度重视其与中国之间的科技竞争。

第三,增加国内外信息情报共享。“任务的成功取决于正确的人在正确 的时间获得正确的情报为决策提供支持。”2019 年美国《国家情报战略》 将信息情报共享列为组织建设的任务之一,要求在保护信息的同时加强协作 与整合,提高情报界信息系统风险评估的速度和可信度,加强基础信息技术 能力,完善基础设施,依据相关法律和政策,创新管理、共享和保护情报信息的手段,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分析和数据提取技术。美国将其与盟友的 情报关系视为一项战略资产,认为它将在美国与其对手的技术竞争中扮演重 要角色。近年来,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持续上升促使美国与其盟友、伙伴在 情报共享方面进行更密切的协调,美国通过“五眼联盟”(FVEY)等与其 盟友、伙伴举行定期磋商、共享情报和信息、采取共同行动对抗竞争对手; 美国还与日本、德国等国交换有关中国的机密情报,以削弱中国的国际影响 力。美国还通过双边和多边对话加强与盟友、伙伴的情报共享。2023 年 5 月,美国与日本、韩国建立三方情报机制的工作进入最终阶段,美菲就加强军事情报信息共享、加速发展防御能力和新型安全技术达成一致。在乌 克兰危机中,美国与乌克兰共享涉及有关俄罗斯军队动向和位置的图像情报及态势感知信息,帮助乌对俄军官实施精准打击。

(四)针对特定目标实施精准打击

精确打击武器已经成为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军体现其‘杀伤力’的三大主 要抓手之一。这一技术将可能使己方军人的战场死亡率和战地平民的误伤 率降为零。由于精确打击技术可以聚焦到具体个人,堪称绝对意义上的斩首战术。因此,针对特定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是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重要目标。 事实上,美军在对外行动中已经多次运用此项技术。如 2020 年 1 月,美军 使用 MQ-9“死神”无人机暗杀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少将苏莱曼尼。在乌克兰危机中,无论是在海、陆、空等传统战场还是在网络空间的博弈,背后都有美国援助的精确打击武器的影子。在传统战场上,美军派出了 700 架“弹 簧刀”(Switchblade)无人机援助乌克兰,这些无人机不仅可以直接实施 攻击,还可以在侦察监视、目标指示、火力校正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协助 其他威力更大的武器完成精确打击目标的任务。在网络空间中,美国太空探 索技术公司(SpaceX)为乌克兰提供“星链”服务,使乌军在地面基础设施 被摧毁后也能使用高速网络。“星链”通过在近地轨道上运行的卫星为沙漠、 山区等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服务,免于建造电缆和天线等基础设施,因而有 助于乌克兰在地面通信设施失效后仍能保持军令政令畅通、与北约国家及时 串联情报信息。美国初创公司 Clearview AI 向乌克兰提供面部识别技术, 以精确打击俄罗斯将领并确认死者信息。西方援助下的乌克兰具备相较于 俄罗斯更强大的情报监测和精确打击能力。可见,美国将精确打击作为军 事能力建设的重要方向和实施对外军事行动的有效手段。通过这一手段,美 国可以在平民伤亡几乎为零的情况下实现军事目标。

美国军事战略调整的基本方向可概括为技术赋能、协同作战、一体化和精准打击。在应对大国战略竞争这一重点目标下,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兴技术,正在助力美国打造一支更高效、更精简、一体化且具备应对未来战争的全方位作战能力的现代化军事队伍和指挥系统。

成为VIP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15

相关内容

人工智能在军事中可用于多项任务,例如目标识别、大数据处理、作战系统、网络安全、后勤运输、战争医疗、威胁和安全监测以及战斗模拟和训练。
自主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在威胁
专知会员服务
30+阅读 · 3月1日
美国网络空间作战发展新动向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3年11月18日
美军认知电子战发展特点和趋势研究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3年10月24日
人工智能军事化与全球战略稳定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3年3月3日
人工智能与国家政治安全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2年6月29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思考
专知会员服务
233+阅读 · 2022年6月10日
美国军事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安全问题的思考
专知会员服务
86+阅读 · 2022年4月24日
深度学习研究及军事应用综述
专知
14+阅读 · 2022年7月7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思考
专知
32+阅读 · 2022年6月11日
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与趋势
人工智能学家
13+阅读 · 2019年9月20日
有关军事人机混合智能的再再思考
人工智能学家
16+阅读 · 2019年6月23日
美专家: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现状与对策建议
未来产业促进会
10+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智能制造】美欧航天制造智能化发展分析
产业智能官
11+阅读 · 2019年6月6日
反无人机技术的方法与难点
无人机
16+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附PPT)
人工智能学家
74+阅读 · 2019年3月27日
【智能军工】算法战:牵引美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
产业智能官
19+阅读 · 2017年11月29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Arxiv
142+阅读 · 2023年4月20日
A Survey of Large Language Models
Arxiv
349+阅读 · 2023年3月31日
Arxiv
59+阅读 · 2023年3月26日
Arxiv
125+阅读 · 2023年3月24日
Arxiv
18+阅读 · 2023年3月17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自主无人机在现代战争中的潜在威胁
专知会员服务
30+阅读 · 3月1日
美国网络空间作战发展新动向
专知会员服务
64+阅读 · 2023年11月18日
美军认知电子战发展特点和趋势研究
专知会员服务
59+阅读 · 2023年10月24日
人工智能军事化与全球战略稳定
专知会员服务
39+阅读 · 2023年3月3日
人工智能与国家政治安全
专知会员服务
61+阅读 · 2022年6月29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思考
专知会员服务
233+阅读 · 2022年6月10日
美国军事人工智能发展及其安全问题的思考
专知会员服务
86+阅读 · 2022年4月24日
相关资讯
深度学习研究及军事应用综述
专知
14+阅读 · 2022年7月7日
人工智能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思考
专知
32+阅读 · 2022年6月11日
人工智能应用实践与趋势
人工智能学家
13+阅读 · 2019年9月20日
有关军事人机混合智能的再再思考
人工智能学家
16+阅读 · 2019年6月23日
美专家:中美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现状与对策建议
未来产业促进会
10+阅读 · 2019年6月14日
【智能制造】美欧航天制造智能化发展分析
产业智能官
11+阅读 · 2019年6月6日
反无人机技术的方法与难点
无人机
16+阅读 · 2019年4月30日
人工智能的现状与未来(附PPT)
人工智能学家
74+阅读 · 2019年3月27日
【智能军工】算法战:牵引美军人工智能军事化应用
产业智能官
19+阅读 · 2017年11月29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7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8+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6+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8+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33+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5+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