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进群,长期免费索取教程,没有付费教程。
教程列表见微信公众号底部菜单
进微信群回复公众号:微信群;QQ群:16004488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ID:Computer-network
在世界各国情报机构中,以色列情报机构的情况可谓独树一帜:它是在国家建立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其历史要长于以色列国家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以色列情报机构不仅是国家安全的维护者,更是国家的缔造者。在维护国家生存、进行对外扩张、反对恐怖主义方面,以色列情报机构功勋卓著。
一、以色列情报机构的形成
犹太人有着悠久的情报工作传统。《圣经·民数章》中曾经记载,摩西在率领犹太人出埃及的艰难跋涉中,遵照上帝的旨意派出了12位勇士前往迦南,去了解那个地区的“居民是健壮或软弱,人口是众多或稀少,居住的是城堡或帐篷,土地是肥沃或贫瘠”,这12个人类早期的“侦察兵”带回了迦南“到处流着牛奶与蜂蜜”的情报,摩西确信这里就是犹太人建立家园最理想的地方,从而揭开了犹太民族寻求建立独立国家的历史进程。
犹太民族命运多舛。公元前1025年,犹太人在巴勒斯坦建立了统一的希伯来王国,公元前586年巴比伦王尼布甲尼撒二世(Nebuchadnezzar II)灭掉了犹太王国,数万名犹太人作为俘虏押回巴比伦,结束了犹太人在巴勒斯坦立国的历史。此后,波斯、希腊、罗马、土耳其等外族轮番占领巴勒斯坦地区,而犹太人则离散到世界各地。受资产阶级革命运动和民族主义浪潮的激励和影响,近代犹太人的民族意识逐渐恢复,散居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产生了恢复犹太民族国家的强烈愿望,犹太复国主义应运而生。在犹太复国的过程中,阿拉伯人和犹太人之间的民族矛盾愈演愈烈,早期犹太移民建立了民团组织——“哈舒默”,以秘密斗争的方式抵抗当时统治巴勒斯坦的土耳其人的侵扰,保护犹太移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更好地与土耳其人作斗争,“哈舒默”也搜集土耳其当局和当地阿拉伯社团及阿拉伯邻国的情报。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犹太人建立了现代史上第一个情报组织“尼里”,为英国军队提供有关土耳其的兵力、武器装备情况和当地的社会情况。《贝尔福宣言》发表后,广大犹太人深受鼓舞。在建立独立国家热情的推动下,大量犹太人涌入巴勒斯坦,阿犹之间的矛盾空前激化。1920年4月,巴勒斯坦地区爆发大规模的骚乱,阿拉伯人四处袭击犹太村庄,仅具备少许自卫能力的“哈舒默”无法应付这样的危机。为了保卫自己,犹太人建立了准军事组织“哈加纳”(Haganah),这就是以色列国防军的前身,随后,哈加纳建立了“沙伊”(Sherut Yedioth,SHA I),沙伊是“世界犹太人大会”下属的情报机构,它全面取代了“尼里”这种松散的地下组织,在政治目标上同“大会”保持一致。这就是以色列现代情报机构的前身。
沙伊设政治情报处(Machlakit Medinit)、反间谍与内部安全处(Sherut Bitachon Klali)、军事情报处(Sherut Modin)、军事情报警察处(Sherut Modiin Shel Mate Artzi)、海军情报暨安全处(Sherut Modinve Betachon Kohoi Ha Yam)。这些机构彼此独立,其情报活动缺乏协调。
沙伊的目标是建立一个独立的犹太国家,其职能非常广泛。它搜集阿拉伯人的情报,渗透英国的委任统治当局,监视持不同政见的犹太政治组织。它为哈加纳提供政治和军事情况分析,同时又为哈加纳走私武器提供掩护。它还是犹太移民的对外联络机构。它宣传犹太复国主义,游说欧洲各国政府,建立秘密的移民渠道,甚至同纳粹德国也达成了秘密协议。沙伊具有惊人的秘密行动能力。它成功地在意大利炸毁了运往叙利亚的军火运输船,并通过“窃贼行动”将打捞上来的军火抢到巴勒斯坦。
为了在巴勒斯坦地区获得建立一个独立犹太国家所必须的人口优势,挽救正在欧洲受迫害的犹太人,犹太组织特别关心移民问题。1937年,肖尔·阿维古尔(Shaul Avigur)组建了总部设在巴黎的“摩萨德·阿里亚·贝思”(Mossadle Aliyab Beth),即阿里亚B,组织犹太人从欧洲向巴勒斯坦移民。1939年,英国政府迫于阿拉伯人的压力,发布了《麦克唐纳白皮书》,以限制犹太移民数量,维持巴勒斯坦稳定。阿里亚B通过收买政府官员、伪造证件租赁船只等方式建立了一条从欧洲通往巴勒斯坦的秘密通道,为欧洲犹太人回归家园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莱克什(Rekhesh)是哈加纳下属又一情报组织,其主要任务是在欧洲注册虚假公司,从欧洲国家购买武器。它通过打入英国委任统治当局的特工提供掩护,使所购买的武器顺利地通过海上、陆上运输到达犹太地下武装组织手中,确保以色列在第一次中东战争中获得充足的武器来源。
帕尔马赫(Palmach)是哈加纳下属一个特别行动组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为英国军队充当过先头侦察部队。帕尔马赫下属的阿拉伯科是主要的情报收集组织,犹太人在接受训练后伪装成阿拉伯人,渗透到巴勒斯坦地区的各个阿拉伯人社区和社团,与阿拉伯人一起生活,形成了一个遍布阿拉伯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有效的谍报网络。“帕亚姆”(Palyam)即海上侦察处的特工们负责了解阿拉伯人海上运输的情况,然后提供给英国治安当局,借英军之手卡断阿拉伯人的武器来源;同时掌握英国当局海上封锁和巡逻艇的活动情况,为阿里亚B运送犹太移民和莱克什的武器运输提供保护。
早期的犹太情报组织基本都处于地下活动状态,相互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工与合作,早期的情报人员多有在英国军队中服役经历,有着丰富的敌后工作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坚定的信仰,愿意为建立独立国家而献身,这是以色列情报机构成为世界上优秀情报机构的重要原因,但是建国前各情报组织在更大程度上充当了“突击队”的角色,搜集情报只是其职能中微不足道的一个部分,更多的力量被放在恐怖行动上面。这种情报传统对以色列情报工作有着深远的影响,以色列后来的情报工作成败大都与这一传统有关。
1947年11月29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巴勒斯坦分治决议,决定在巴勒斯坦建立独立的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人国家。1948年5月14日,以色列国宣告成立,第二天,第一次中东战争爆发。借助于沙伊卓有成效的间谍网,以色列摆脱了阿拉伯国家试图通过外交渠道进行战争欺骗的计谋,成功地预见了战争爆发的准确时间,获取了阿拉伯军队的兵力部署、作战计划等重要情报,从而为取得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一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解决了生存问题,但以色列国父本——古里安意识到,以色列只是阿拉伯汪洋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要在这样一个充满敌意的环境中生存,以色列需要一支强大的军队和一个更加灵敏的耳目——情报机构,尽管沙伊在维护新生国家方面功不可没,但职责过于庞杂,已不适应以色列国家对情报的需求,也无法有效地保证对内、对外情报工作同时有效地进行;它的权力过大,长期的地下斗争实践形成的情报特权急剧膨胀,使它偏离了法制国家的正常运行轨道。因此,必须将情报机构纳入国家的法制轨道,为国家的安全利益服务,以适应以色列在政治、外交和军事方面的需求。以色列“情报先生”罗文·希洛(Reuven Shiloah)把情报工作称为一种“极为重要的政治工具”。他告诫大家:犹太人的头号敌人是阿拉伯人,所以必须派出职业间谍打入阿拉伯社会;以色列情报界不应仅仅想着巴勒斯坦地区,它应该成为全世界犹太人的保护者;情报工作应该建立在现代技术的基础之上,通过保持与欧洲和美国友好情报机构的联系,跟上最新谍报技术的发展。
在希洛的提议下,1948年6月30日,在特拉维夫耶胡达大街举行的会议决定解散沙伊,在其基础上建立军事情报部、外交部政治处和国内安全局。改组以后的以色列情报界保留了阿利亚B,但由于以色列已经独立,移民已经合法,因此该组织的职能有所改变,主要担负“犹太情报”的责任,尽量通过合法途径协助国外的犹太人移民以色列,使以色列具有同阿拉伯人抗衡的人力资源。
1950年,总理本——古里安授权罗文·希洛建立一个协调机构,负责统筹协调情报机构的日常工作,以减少情报机构相互之间的争斗。希洛建立了以色列情报界第一个协调机构(Committee of Heads of Services,Va'adat,"瓦拉希”),希望通过各情报机构首脑之间的定期协调制度,加强情报工作的统筹安排,发挥整个情报界的整体效能。但瓦拉希不具有任何约束职能,无法阻止各个机构按照本部门的利益进行活动。国内安全局和军事情报部都向欧洲派出情报人员,争夺情报控制权。政治处的驻外特工肆无忌惮地反抗政府的领导,拒不执行政府的命令。情报机构脱离政府控制的危险日渐增加。军事情报部在国内过多地涉足军队和政府的安全事务,1948年在毫无证据的情况下枪杀了以色列军官塔比安斯基(Meir Tubiansky),随后又多次绑架、杀害平民。
情报机构的滥用职权和碌碌无为引起了本——古里安的强烈不满。根据他的指示,以色列政府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调查情报机构滥用职权问题。委员会确认,应当剥夺政治处的海外情报工作职能,其秘密情报工作职责应当移交给军事情报部,使其能集中力量从事分析工作。希洛建议,应当模仿美国模式,成立一个独立的中央情报机构来负责整个国家的对外情报工作,作为政府的战略情报机构。1951年9月1日,情报及特别任务局(CentralInstitute for Intelligence and Special Duties,MOSSAD)宣告成立。以色列情报界就此形成。
二、以色列的主要情报机构
以色列情报界包括四个机构:中央情报机构摩萨德、军事情报机构阿曼、反情报机构欣贝特以及外交部研究和政治计划处。情报活动由情报与安全委员会进行协调。
(一)摩萨德(←点链接详细了解)
在以色列情报界,摩萨德是以色列的对外情报机构,是总理办公室的一部分,直接向总理报告工作,其负责人担任情报与安全委员会主席职务,是总理的首席情报顾问,实际上起着以色列中央情报机构的作用,是以色列最重要的情报机构。
摩萨德的主要职责是收集阿拉伯国家(组织)的政治情报和军事情报,进行针对阿拉伯国家的宣传活动,在阿拉伯国家中制造混乱和不信任,关注世界主要大国的政治、军事动向等等。
在情报搜集方面,摩萨德成果丰硕。1956年,根据摩萨德提供的情报,以色列切断了塞得港与开罗的通讯联系;1957年,摩萨德的间谍沃尔夫冈·洛茨(Wolfgang Lotz)伪装成德国公民,渗透了埃及军政当局,搜集埃及的导弹基地、军事设施方面的情报;在第三次中东战争前,摩萨德获得了埃及空军方面的详细情报,确保以色列空军对埃及空军发动了毁灭性打击;摩萨德的另一名间谍伊利·科恩(Eli Cohen)渗透了叙利亚政府,成为哈菲茨总统与许多叙利亚高官的朋友。他提供的关于叙利亚的军政情报,特别是戈兰高地的情况,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66年,在摩萨德的策动下,伊拉克飞行员雷德法(Munir Redfa)驾驶着新型米格21型战斗机叛逃,这为美国与以色列了解米格21的性能提供了一个窗口;在1978年至1981年期间,摩萨德获得了伊拉克秘密发展核武器的机密情报,并通过“斯芬克司”行动(Operation Sphinx)摧毁了伊拉克的核反应堆,使伊拉克核梦破灭;1982年的黎巴嫩战争后,摩萨德特工渗透了黎巴嫩社会的各个阶层,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间谍网,以搜集真主党方面的情报。2009年,黎巴嫩安全机构对以色列间谍网进行打击,100多名黎巴嫩人因充当以色列间谍而被捕;2000年8月,摩萨德通报美国联邦调查局与中央情报局,有多达200名恐怖分子已经潜入美国,企图对美国发动大规模恐怖袭击,但这些情报没有引起美国情报界的重视。
隐蔽行动是摩萨德的重要职能。1960年,摩萨德的5名特工远涉重洋,将恶贯满盈的纳粹分子艾希曼从阿根廷绑架回国,接受审判;1962年,摩萨德特工恐吓、暗杀德国专家,以阻止埃及发展导弹技术;1976年,根据摩萨德提供的情报,以色列特种部队千里奔袭,横跨亚、非四国,从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解救被绑架的人质;在1972年的慕尼黑人质事件发生后,摩萨德历时数载,不懈追踪,使制造慕尼黑奥运会惨剧的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得到制裁;1986年9月30日,摩萨德在罗马劫持了披露迪莫纳核工厂机密的莫迪凯·瓦努努(Mordechai Vanunu)。这些行动为摩萨德赢得了声誉,但也引起了广泛争议。
摩萨德分为8个主要部门:情报收集处(Collection)、政治行动和联络处(Political Action and Liaison)、研究处(Research)、技术处(Technology)、技术行动处(Technical Operations)、行动计划和协调处(Oerational Planning and Coordination)、训练处(Training)及行政处。
行政处是摩萨德的行政机构,负责摩萨德日常的机关工作,并不承担过多的情报职责,唯一的情报使命是负责摩萨德内部的安全和保卫工作,并配合欣贝特进行反间谍工作。训练处负责对新加入摩萨德的特工进行基本的谍报技能和情报分析能力训练,并为其他情报机构培训人员。行动计划和协调处主要负责管理摩萨德日常行动计划,并同以色列其他情报机构保持内部协调,同时主管情报收集计划的发展和要求等。技术处和技术行动处负责为摩萨德的情报工作尤其是谍报工作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持,如先进的无线电台、密码通信手段等,同时还承担着摩萨德遂行特别行动时所需要的通信等方面的协调与联络工作。
情报收集处是摩萨德最大的处,它在海外设有规模不等的联络站,主要负责监督和执行海外谍报工作,并对获得的情报进行分析。政治行动和联络处主要负责监督和执行政治行动,同以色列的盟国进行情报合作,同时与没有同以色列建交的国家或地区建立秘密联系渠道。下设一个特别任务行动办公室,主要从事对恐怖主义的秘密侦察和报复行动、心理战等工作,并负责协调指挥和使用总参谋部的“塞雷特”(Sayeret Matkal)突击部队的行动,以色列的大部分特别行动任务是由该处执行的。在情报收集处及政治行动和联络处的联合指导下有8个地区办公室,分别承担在中东、南美、俄罗斯及东欧、非洲、亚太、地中海、欧洲、北美的情报工作,并合作管理设在各个地区的情报站。
研究处是摩萨德的情报分析部门,负责分析研判,并向局长提供内阁会议和总理所需的《周边动态》。除政治问题和国际战略的分析外,研究处也从事一定的军事情报分析。
(二)阿曼
阿曼(Directorate of Military Intelligence,AMAN)是以色列的军事情报机构,隶属总参谋部,主要负责邻近国家的情报收集、分析和判断。阿曼下设情报搜集部(Collection Department)、研究部(Research Department)、对外联络部、信息安全部(Information Security Department)等机构,其中对外联络部负责以色列国防军与外军的联络工作,主管驻外武官;信息安全部负责国防军的信息安全工作。
研究部是阿曼的情报分析部门,也是以色列情报界的主要情报分析机构,它根据阿曼与情报界其他成员提供的情报资料,进行战略、战役和战术评估,并对爆发战争的可能性发出预警。它并不局限于纯军事情报工作,而是广泛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安全等各个领域。它定期出版有关中东国家、世界形势的情报判断,其产品提供给包括总理在内的军政决策者。研究部在战术与战役层面的分析十分出色,但其政治分析与战略分析曾有严重失误,它是1973年赎罪日战争情报失误的主要责任者,遭到广泛的批评。
阿曼还负责指导陆军的情报部队(Intelligence Corps)、海军情报部和空军情报部的工作。赎罪日战争后,负责调查情报失误的阿格拉那特委员会(Agranat Commission)建议改组以色列情报界,据此陆军情报部队从阿曼独立,但其负责人隶属于阿曼。该机构负责情报的搜集、分发,同时承担反情报职能和信息安全工作,提供总体情报评估,其核心工作是向军政决策层提供预警。情报部下设8200单位(Unit8200)、图像情报处(Visual Intelligence Branch)和人力情报处(HUMINT Branch)。8200单位成立于1952年,是以色列国防军的中央情报搜集单位,主要负责信号情报的搜集和密码分析,同时也是以色列从事网络战的主要力量。在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8200单位截收了埃及总统纳赛尔与约旦国王侯赛因通过无线电台的通话,在通话中纳赛尔认为以军之所以取胜,是因为有英国和美国的干涉。第二天以色列公布了这份通话的文本,从而进一步离间了埃及与美国的关系。8200单位下设哈扎维单位(Unit Hatzav),主要从事公开来源情报资料的搜集。
空军情报部(Air Force Intelligence)隶属于空军参谋部,但在业务上受阿曼的指导,负责空中侦察和情报活动的计划、实施工作,掌握和了解阿拉伯国家的空军力量,并确定在战争时期应当打击的目标。它主要通过空中照相和无线电技术进行情报搜集。从1999年起,空军情报部还负责协助管理以色列“地平线”系列卫星的空间军事用途计划,协同以色列航天部门部署和实施空间监视与侦察部分的工作。
与空军情报部一样,海军情报部(Naval Intelligence)也是在阿曼指导下的半独立机构,主要搜集和分析有关海区情况、外国尤其是阿拉伯国家的海军实力以及海上威胁的情报;情报收集处主要通过驻国外的海军武官、沿海的海军部队、社会船只来获得有关情报;目标处负责提供有关国家的沿海目标,确定可以从海上发动打击的目标、两栖登陆地点、海军陆战队或特种部队可以直接发动攻击的目标;生产处是海军情报部中最重要的部门,主要负责收集、分析、评估敌对国家海军的情况,其主要情报来源是海军无线电情报系统截获和破译的情报;安全处主要负责海军内部的反情报活动,为海军司令部和各地的海军基地提供安全情报保障。
阿曼最强大的力量来自于它的特种部队:总参谋部第269侦察单位,又称塞雷特·马特卡尔(Sayerot Mat'kal,General Staff Reconnaissance Unit269)。在战争期间,它承担了最危险的战场情报搜集任务。
塞雷特成立于1957年。倡议者为阿弗拉姆·阿南(Avraham Arnan)。在1972年5月8日至9日的艾索托普行动(Operation Isotope)中,塞雷特的突击队员化装成洛德机场的维护人员,出其不意地向由“黑九月”恐怖分子占据的客机发动攻击。1972年6月,3名以色列飞行员被叙利亚政府抓住扣为人质。为了获得与叙利亚政府讨价还价的筹码,塞雷特又发动了代号为“克雷特3行动”(Operation Crate3),绑架了在边境上活动的5名叙利亚情报官员。在1973年4月9日至10日的“青年之春”行动(Operation Spring of Youth)中,塞雷特的突击队员装扮成妇女,暗杀了3名重要的“黑九月”恐怖分子。1976年6月,从相隔2000英里的乌干达首都坎帕拉的恩德培机场上解救人质,是塞雷特历史上最精彩的一笔。
阿曼取得过骄人的战绩,但也经历过两次惨败。1952年,加麦尔·纳赛尔发动政变,推翻了腐朽的法鲁克王朝,埃及大地上荡涤着革命的浪潮。以色列国防部长拉冯决定通过隐蔽行动手段搞臭纳赛尔,毒化埃及与西方国家的关系。阿曼的131部队奉命执行这一指令。在1954年7月23日的行动中,一名特工被逮捕,131部队被一网打尽。随后拉冯被迫辞职。
另一次失败与情报分析有关。阿曼的主要职能是就以色列情报界搜集的资料进行全源分析,并就战争与危机问题向决策者发出预警。在第三次中东战争结束后,阿曼的领导人泽拉(Eli Zeira)基于当时的阿以力量对比,提出了两个著名的“概念”:埃及在取得制空权之前不会发动战争;叙利亚不会单独发动战争。这两个概念成为以色列情报机构判断局势的指针,以色列情报机构据此判断相关的情报资料。结果,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前,尽管有大量的征兆显示战争即将爆发,但阿曼的分析机构依然认为,战争爆发的可能性“小之又小”。战争结束后,泽拉和他的三名助手被迫辞职。
(三)外交部研究和政治计划处
外交部研究和政治计划处(Research and Political Planning Center,Foreign Affairs Ministry)主要负责情报分析尤其是政治情报和国际形势的评估工作,为外交政策和战略决策提供情报参考。研究和政治计划处也是以色列最重要的公开来源情报收集和分析部门。
(四)欣贝特
国家安全局(Shin Beth,General Security Service,简称欣贝特)是负责国内安全事务的机构,同时也承担一定的对外情报职能。
欣贝特是以色列的反情报机构。1961年它成功抓获苏联间谍以色列·皮尔(Israel Beer),当时他是一名预备役中校,与总理本·古里安过从甚密,接触许多以色列的高层人士。他被判处15年监禁,后来死在了监狱里。同年,欣贝特抓获了一名捷克斯洛伐克间谍科德·西塔(Kurt Sita)。
欣贝特擅长使用双重间谍。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前,欣贝特通过它控制的埃及间谍向埃及军方提供了假情报,伪称以色列的进攻将从陆地开始,结果埃及空军未作任何准备,被一举摧毁。这是以色列军事史上最出色的战略欺骗行动。
欣贝特的反情报工作也提供了丰硕的情报。1956年赫鲁晓夫发布批判斯大林的秘密报告。欣贝特获得了这一报告的波兰文版本,然后提供给美国中央情报局。中央情报局对秘密报告进行了大肆宣传,结果在东欧引起了波兹南事件和匈牙利事件。
欣贝特主要的职能是维护国内安全。以色列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夺取了大片阿拉伯国家的土地,犹太国的版图迅速扩大。为了对付被占领土上人民的反抗,以色列建立了严密的监视制度,而这一制度的执行者就是欣贝特。每一个欣贝特人员都有自己的地盘,通常是一个或几个村庄。他了解自己地盘上发生的一切,几乎每个人都处于他的监视之下。
对于以暴力反对以色列当局的巴勒斯坦人,欣贝特毫不犹豫地挥舞其铁拳进行镇压。“恐怖分子”——以色列眼中的巴勒斯坦人——将被消灭,他们的同情者将被关押,或者被驱逐出境。为了杀一儆百,他们的房屋将在爆炸声中化为灰烬。
针对愈演愈烈的劫机行动,欣贝特也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措施。在以色列航空公司的班机上,欣贝特的武装人员化装成普通乘客,保卫着飞机的安全。1970年9月6日是航空史上有名的“空中劫持星期天”。解放巴勒斯坦人民阵线(Popular Front for the Liberation of Palestine)同时向美国、瑞士、以色列三个国家的四个航班下手,美国和瑞士的3个航班沦为恐怖分子的人质,而以色列航空公司的航班却制服了恐怖分子。从此以后,以色列航空公司的航班成了世界上最安全的航班。
欣贝特对付恐怖分子的方法别具一格。欣贝特可以认定某人是恐怖分子,并决定处置他的方法:是礼送出境,还是关进监狱,抑或就地处决,全凭它说了算。这种做法遭到广泛非议。1984年至1986年,欣贝特未经审判即处决了两名劫持了公共汽车和人质的恐怖分子,这就是所谓“卡夫300事件”(Kav300affair)。事件发生后,欣贝特首脑沙洛姆(Avraham Shalom)被迫辞职。
要员警卫是欣贝特的另一重要职能。1995年,激进犹太复国主义分子伊格尔·阿米尔刺杀了以色列总理拉宾。欣贝特再次被推到风口浪尖。在事发前,欣贝特已经发现了阿米尔的暗杀计划,并派特工监视阿米尔,但特工报告阿米尔没有构成威胁。这说明欣贝特在人事调查方面存在严重漏洞。欣贝特首脑卡米·吉龙(Carmi Gillon)被迫辞职。
欣贝特下属8个部门:阿拉伯处主要负责反间谍、反恐怖主义、监控颠覆活动,在以色列全国及被占领土上建立了分支机构,地区机构下设不同的基层情报组织负责具体的工作;非阿拉伯处主要负责监视非阿拉伯国家的情报机构的活动,负责国内犹太组织的活动监控和移民调查工作,以及欣贝特与国外情报机构和反情报机构之间的联络工作;保卫和安全处下设各办公室,主要负责为以色列政府机关和大使馆、国防部门、重要的国防工业、科学研究机构,以及国家领导人的保卫工作,同时也是国家重要或秘密工程的保密工作执行者;行动支援处主要为行动部门提供情报活动计划的支援工作,如监听、电子干扰、航空支援等;技术处主要负责提供通信、照相、监视、电话窃听、邮政检查等技术和装备支持,并负责安全技术设备的研制开发和利用工作,是整个欣贝特的技术后勤部门;合作和计划处主要负责协调与其他情报机构之间的共同协作和反情报工作,并负责为整个欣贝特和其他部门的反情报人员提供训练;行政处是整个欣贝特的后勤与行政机构,主要负责机关的日常事务,并为欣贝特内部的通信和安全提供保卫工作;调查和法律事务处是欣贝特的审查机构,主要负责逮捕有反抗嫌疑的阿拉伯人,并进行侦讯,它的特工一般都和阿拉伯处的特工配属工作。
(五)情报与安全委员会
以色列情报界的核心是情报和安全委员会,即情报局长联席会议“瓦拉希”。摩萨德局长任委员会主席,成员包括欣贝特局长、阿曼局长、警察总监、外交部常务部长、外交部研究和政治计划处处长,以及总理的政治顾问、军事顾问、情报顾问和反恐顾问。瓦拉希每两周召开一次会议,由各个成员对关键问题做简要的阐述,由主席向总理提出建议。
成立瓦拉希的目的是协调各个情报机构的工作,但它对各情报机构的工作并没有监督权。尽管如此,它却是各个情报机构之间相互通气并进行情报汇总的重要渠道。
总理的情报顾问作为总理日常情报事务的管理者,对于情报机构的任务、工作的开展情况有权提出指导性意见。总理的政治顾问、军事顾问和反恐顾问都或多或少拥有涉足情报界工作的权力。此外,在政府之外,议会的外交和国防委员会设有情报委员会,负责监督情报机构的工作,并要求各个情报机构的首脑定期接受委员会的询问,以确认情报工作在国家法律框架之下进行。
微信公众号:计算机与网络安全
ID:Computer-netw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