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拔公心:谁将获得第一个科学探索奖?

2019 年 1 月 23 日 知识分子


今天,是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发布的日子。遥想9月,谁将获得她的青睐,捧走第一个奖杯呢?

过去半年间,我有幸近距离观察她从发起、历经数次激烈讨论到壮大成形,这背后凝聚了上百位科学家的智慧和公心。

如今申报指南出炉,尘埃落定的一刻,我有点迫不及待地想分享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个志在奖拔公心、跳脱窠臼的民间奖。


撰文 | 李晓明

责编 | 陈晓雪

 

  


跳出中国式评奖的泥潭有多难?


2019年起,每年将有50位青年科技英才,获得科学探索奖。每人每年的奖金是60万元,连续5年发放。

 

也就是说,获奖者将累计获得300万元,并且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马化腾率团队为此做了大量的沟通,希望争取国家相关部门支持,免征获奖者收入这笔奖金的所得税。

 

用好这笔钱,为中国的未来挑选真正的青年科技人才,让他们在探索期抛却后顾之忧,潜心研究——这是历次参加科学探索奖评审规则讨论的科学家共同的心声。

 

杨卫从杭州而来,李培根从武汉赶来,潘建伟从上海飞赴北京,张益唐从美国专程而来,在纽约出差的谢晓亮,远程接入会议,守在电话旁,听数小时讨论,做数分钟发言……

 

资深科学家、科技界资深领导者、一线青年科学家,先后参与咨询、座谈和讨论的人数不下百人。

 

讨论中,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评审必须跳出中国式评奖的泥沼——评审规则复杂、评审过程耗时费力、部门利益作祟、论资排辈搞平衡、走后门打招呼小团体桌下交易……这些横行的潜规则令科学家们深恶痛绝。

 

在一次讨论中,有科学家义正严辞:如果评审专家收到任何短信或微信游说,立刻取消评奖资格,而且要公开曝光,让全社会知道。

 

不料旁边来一胳肢的:也可能有人替自己的竞争对手发(短讯)

 

众人大笑,前俯后仰。

 

一位资深科学家感叹:“人如果想要作假,怎么堵都是堵不住的”。

 

大道至简。规则越少,越简洁,可为人所乘的漏洞反而越少。

 

根据最新发布的申报指南,45岁以下在中国大陆工作的科技工作者都可以申报科学探索奖,需要三位正教授级别及以上的同行专家推荐。

 

规则简明扼要,真正受考验的却是握有提名权和投票权的科学家评审委员。

 

马化腾出钱,科学家出声誉


(科学探索奖)最初的计划是每人每年50万元,后来马化腾觉得不够,又加到了60万,这样总奖金变成现在的300万”,作为联合发起人,饶毅十分了解马化腾支持科学探索奖的决心,那段时间腾讯股票在跌,但支持青年人的奖金不减反增。

 

“实干型企业家以经费作公益,我们科学家也是作公益,捐献自己的时间和专长”,饶毅提醒参与发起和评审的科学家,“我们的工作量也会比较大”,“希望能坚持5年做好这个工作”。

 

虽然科学探索奖在奖金总额上已经是中国民间的第一大奖,但想做成功却殊非易事。在饶毅看来,其中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马化腾为国家和为科学着想,投入资金支持青年科技人才;二是评奖反映的是评审委员的水平、品格和功劳,事关个人声誉,“评得好是对(评审委员)自己的肯定,评得不好大家都看得到,是对自己的否定”,至于获奖人,是因为有了前两个因素,才能得到“被认可”的激励和荣誉。

 

让科学家们感佩的是,在中国科技的阵痛期,马化腾承诺首期出10亿元,并有计划长期作支持,要让科学探索奖成为一个“雪中送炭”的奖,真正为青年科技英才提供特别的荣誉和资助。

 

马化腾表态,自己在幕后作支持,这个奖应该让科学家说了算。

 

而参与发起和评审的科学家们也给出了承诺:用自己的声誉为这个新生的大奖背书。

 

怎样才能选对人?


科学探索奖不是奖成就,而是奖人才;不是看过去,而是看未来,看潜力;奖励不是作为项目经费,而是个人自由支配。

 

差异化的定位带来的挑战也很大。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是科学探索奖成立的初衷,但怎么才能选对人,这是一个考验。

 

提名?还是报名?准备什么申报材料?最后一个环节要不要答辩?

 

科学家们坐下来,一项一项过,认认真真“吵架”。

 

一位科技界资深领导者提出,为去除部门利益干扰,不建议通过行政部门或者学会、协会提名或推荐,由此避免让这个奖变成一顶新的帽子,落入论资排辈搞平衡的窠臼。

 

最终大家达成共识:只认学者个人推荐,学者声誉系之,谁推荐谁负责。

 

是不是都要找院士,或者院系主任、研究所长推荐?

 

一番讨论,推荐信应强调是同行,学者身份,而不是头衔,于是大家赞同,正教授级别,三个同行推荐即可。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雒建斌担心:如果是自荐报名,机械领域可能有七八千甚至上万人申报,这对评审而言是巨大的工作量,是否应考虑诺奖提名制路线?

 

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亚栋附议,探索奖本意是让年轻人安心科研,做点大事,如果有人为了评上奖,得到这300万奖金,想方设法上下折腾,就变了味了。

 

“这样的人是选不上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程泰宁说,他力主双选,可以提名,也允许自荐报名,也许就有不爱和人打交道,自己闷头干的人,因此错过了伯乐提名的机会,应该给这些想做事的人留一个通道,当然得到同行的推荐信是必要前提。

 

于是大家折衷,提名和报名都接受。各领域评审组就多干点活,但给予各组更大的自主权,组建专家库,覆盖更多领域,做那万里挑一的努力。

 

评委名单要不要公开?会不会被公关?评审委员本人能不能提名?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广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员陈勇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开,公开对被评者是一种监督,对提名者也是一种监督。至于评委能否提名,回到学者以声誉背书的承诺,大家同意,举贤可以,但须回避。

 

要不要国际评审?秘书处反馈,基础研究领域的青年科技人才特别提倡国际评审,认为公平、公正、信任度高,但工程技术领域情况则大为不同,于是决定权再次交给各领域评审组。

 

至于被提名人需要提交秘书处的评审材料也一律从简,简介主要学术成就,简介未来5年研究计划,提交5篇代表论文,5项已获授权的相关专利,3项重要荣誉。

 

“我们的原则能不能让候选人越少参与越好?甚至于不要答辩,尽量不要骚扰年轻人,谁能得奖让评委会起重要作用。”上海交大教授季向东惜才心切。

 

中科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陈十一则表示:这个奖跟其他奖不一样的地方就在于要看候选人的proposal,找出有理想、想做事情和有想法的人,因此不仅要看过去的工作,还要看今后做什么,在最后一个环节答辩可以让评委更好地了解他,而各个领域到这个环节只有10位候选人,几乎已经做到了最小的扰动。

 

“人看不看是不一样的,问他几个问题就可以感觉出这个人是自己弄出来的还是抄来的,这个步骤少了以后我担心变味,答辩对于我们选出最好的人和最有思想的人有帮助。”陈十一说道。

 

清华大学教授毛淑德也认为:作为探索奖,面试的交流还是需要的,希望有些年轻人静下心来,有勇气做一些跟以前不一样的东西,鼓励这种探索精神,更符合大奖设立的本意。

 

张益唐则主张根据不同领域灵活掌握,“数学现在越分越细了,一个人做的东西世界上看得懂的可能没有几个。数学还有一个特点比较简单,首先标准就是对和错,审查时比较好办,但这个结果到底有多少价值,特别重要的是只有少数专家能从研究中看出他(她)到底有多大潜力。如果得到他们认可的候选人,终审环节还必须来答辩,恐怕就流于形式了。”

 

学者们言之成理,各抒己见。

 

科学探索奖管委会最终决定,评审机制、流程和结果,都由科学家评委们决定。

 

14位发起科学家今天还发表了一封公开信,寄语青年科技工作者:

 

我们期待在奖项的鼓励下,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入“无人区”,以兴趣为舵,以雄心为矛,披荆斩棘,坚定前行。我们希望“科学探索奖”成为精神上的启明星,激励更多人选择那些“坐冷板凳的专业”,无怨无悔。

 


2019年9月,第一批50位科学探索奖得主将揭晓。评审结果能否奖拔公心,汇聚智慧、眼光和专业判断,不唯出身、帽子和派系,未来将告诉我们答案。

 

“科学探索奖”:申报指南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更多精彩文章:


10个亿的科学探索奖,能改变什么?


中国最大科学奖出炉:首期10亿元,为青年科学家“雪中送炭”




▼▼▼点击“阅读原文”,抢鲜欣赏《美的进化》。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广东汕头人,腾讯主要创办人之一,现担任公司控股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其公司代表作腾讯 QQ,微信,是中国大陆范围内影响力最大的个人网络即时通讯软件。2012 年名列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第八位。
【硬核课】统计学习理论,321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20年6月30日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实用书】Python数据科学从零开始,3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2+阅读 · 2020年5月19日
清华大学两名博士生被开除:你不吃学习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机器学习算法与Python学习
25+阅读 · 2019年9月16日
消失的千人计划
新智元
24+阅读 · 2019年4月27日
Weight Poisoning Attacks on Pre-trained Models
Arxiv
5+阅读 · 2020年4月14日
Arxiv
15+阅读 · 2020年2月6日
Hardness-Aware Deep Metric Learning
Arxiv
6+阅读 · 2019年3月13日
Arxiv
4+阅读 · 2018年6月5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硬核课】统计学习理论,321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20年6月30日
【纽约大学】最新《离散数学》笔记,451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28+阅读 · 2020年5月26日
【实用书】Python数据科学从零开始,33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2+阅读 · 2020年5月19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