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报大厅24小时灯火通明,电报曾是人们最快捷的通信方式;
在寻呼业最疯狂的那些年,话房女孩成为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曾经一个“万元户”的标配拥有大哥大,并从包里露出天线;
“电话打多了不心疼,电话打久了不头疼”说的是红极一时的小灵通;
今天,百年外滩一栋古色古香的建筑——上海电信博物馆中,一场讲述建国70年来通信业变迁的电信微论坛缓缓流淌,一份“上海通信简史”在你我眼前徐徐摊开。
滴、滴滴、滴……一串悠扬的电波飘洒在1949年上海的夜空,当时的上海正处于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预感到末日将临,国民党通过分区停电、暗中抄收信号等方式,竭尽手段来侦测中共地下电台。
“天快亮了,我们的希望马上就要实现了。今后,我能回来当然最好,万一不能回来,你和孩子可以和全国人民一样过自由幸福的生活了……天亮了,要做的事情更多了……”
《永不消逝的电波》电影剧照
这是无线电台发报员,英雄李白同志牺牲前的一段话。他就是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中通信地下工作者的原型。70年前,新中国成立前夜,他们用电波保持了上海地下党组织与延安的通信联系,及时用电台向党中央传递了许多重要军政情报。
有人说,以前收电报的心情,就像现在收快递的心情;现在的快递有多繁忙,那时候的电报大厅就多热闹。
据一位电信老员工的回忆:“以前营业大厅很热闹的,24小时灯火通明,一直都有来发电报的市民。”当时寄一封信去外地,起码半个月到一个月才收到。因此发电报成为紧急情况下,最为快捷的通信方式。
“高考初选速回体检必带准考证”
40年前,人们用这样的电报催促考生。“一个字1毛4分钱”,在当时,这个价格并不便宜,所以惜字如金是每个发电报人的本事。
每个时代,每个人,都有一段关于通讯的故事和记忆。
卜雯倩女士当年被称为“最美寻呼小姐”。如果你还不信,看看下面这张照片你就明白原因了。
“当时,想成为寻呼员的女孩子挺多的。首先要面试,外貌相对要姣好;然后就是声音要柔美,比如说“您好,126”,声音要往上一点儿,用一点点假声,因为用户只能听声音;一般面试通过后,当然还要看你的手指细长不细长,因为工作时需要不停地敲打键盘,那速度就跟弹钢琴一样,从不停歇。”
“寻呼员每天要接很多的电话,当时126台一共有约300名寻呼员,不停地接电话。平均一天下来,6个小时,大概要2000多个电话吧。”
1992年至1995年,是大哥大发展的黄金时期。凌斌正是当年第一代大哥大问世时的“放号小哥”。
“当年抢购大哥大的火爆场景,是今天很多80后、90后们难以想象的。有次组织大放号我们就在少年宫借场地,因为少年宫场地大,有个操场正好用来排队,这样就不会影响公共交通了。”
“200台机器就放在一间教室里,那时候那么多机子的价值400万元。晚上怕有人来偷,我们4个工作人员就把教室反锁,在里面看着。因为当时的盒子很厚很大的,比一个皮鞋盒子稍大。为了第二天取机方便,一个个是立起来整齐地码放在地上的,后半夜实在顶不住了,就睡在盒子上了。现在想想是我睡过最贵的床了!”
苹果手机搞“饥饿营销”,那时候可是真“饥饿”,有钱也买不到。想买大哥大,先去受理处预约登记,缴纳50元的登记费,然后拿到登记单。由于网络容量的限制,并不是一直开放登记,而是隔几个月开放一下,每次开放也是限定数量的。因此当时,登记单在黄牛市场可以卖到1000元。
“我手里这台摩托罗拉8500大砖头机,当时售价高达21800元。那时上海大米1毛4分钱 1斤,简单估算一下,一部手机可以买15万斤大米。”
“当年像这种大手机,咱们上海人都挎一个面包这样大的皮包,手机放里面,露出天线,就是要展示一下,我有手机。这是标准万元户的装扮。”
人人都知上海有个崇明岛,但大多数上海人却不知道离崇明岛不远还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岛——横沙岛。
“有的人坐公交、有的人挤地铁、有的人自己开车,我的交通工具很特别,我是坐船上班的。”
“我是2003年进入中国电信营业厅工作的,最早是在横沙岛的营业厅。当时整个营业厅就我一个人,‘一个岛、一个厅、一个人’,当时岛上有三万八千多居民,因为只有一个人,我既是营业员,又承担了保洁员、固定资产管理员、对外事务联络员各个工种,连上厕所都得一路小跑,平时也不敢轻易喝水;遇到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也只能硬扛。”
“我是01年安装的ADSL,主要也就聊聊天,看看文字内容,那个时候网页图片多打开几张就会加载失败。”
光纤网络进入千家万户
“我家住在静安区枕流公寓,这个公寓建于上世纪30年代,旁边就是周璇故居,属于保护建筑。2017年,上海电信开始普及千兆宽带。但是家里装千兆,我还是挺担心的,光纤要进门,如果只打两个洞,那么我还能接受,如果要钻很多洞,我肯定是不装的。”
“后来徐师傅上门来看,他当时说,‘你放心,这条光纤线缆我是一定要想办法拉到你家里去的,不会打一个洞。’这个我真的没想到,一个洞没打就装好了,墙上也看不到线。我真的很佩服,也非常感谢,谢谢!”
“用户上网的方式经历了电话拨号、ISDN、ADSL、LAN、光网各个阶段,从铜缆到光网,从单一的接入到复杂的组网,安装维护施工使用的工具和仪表也不断的更新变化;从简单的电话线维修的斜口钳到如今熔接机,从明线钉固到暗管入户、隐形光纤,从一个电话查线机到现在Wi-Fi分析仪表,技术在演进,我们的施工方式和工具也在发生着变化。”
瞿宏德(左三)在徐珺(左二)和同事的指导下现场体验光纤熔接
“早期室外入户光缆施工方法源于日本,但是由于建筑密度情况不一,中国密度高,室外架空布线支架利用率需要提高,我们就提出改进。我们最早开始尝试用900微米的光纤跳线芯线进行布放,时到今日,我们通过实验和实践,提出了一套隐形光缆的施工方法,并有幸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将我们的实际施工经验和总结融入标准之中。”
无论是在上海,还是在新疆、木里。人们在不知不觉间生活有了这样的改变。
“2018年12月,我们策划了一场‘携手扶贫心连心 上海木里两地情’为主题的农产品展销会。在当天农产品展销会上,有近350余人参加,并签署意向采购金额突破100万元,现场销售金额达8万余元。”
在上海,越来越多新鲜绿色的木里食材摆上了人们的餐桌,不仅有美味的羊肚菌、野生蜂蜜还有甜甜的红枣以及大个的核桃。
在新疆、在四川木里,原本闭塞的局面一根网络打破,人们的生活在悄然中变化。比如,正因为有了电信幼教IPTV,这里的孩子们拥有了和大城市孩子一样的资源。
历史犹在,未来已经来了。20世纪初,人类导演了汽车、飞机、电话和广播等一系列辉煌的发明,那是一个难以企及的文明高度。不过,不必悲观,21世纪的变革将发生在信息技术领域。
未来的上海是一座智慧城市,因为信息通信的高度发达而无所不能,千兆级的城市光网,上网速度全国第一,是支撑海量智慧应用最坚实的网络基础;从WLAN到3G,再到4G、5G,让每个人都随时“在线”,无线上海让城市里的每个人魅力无穷,企业因此生机勃勃。
目视远方,我们从来没有对描绘未来失去兴趣——我们将拥有可以自动穿衣的魔幻镜子、能自动导航的汽车、“不用付钱”的超市,或是通过IPTV与万里之外的亲人一起吃年夜饭……看到如此景象的市民无不惊呼,这太神奇了!回望70载光辉岁月,我们不用捧起水晶球,这些神奇将变成现实。
作者/李丹琦 王昕
编辑/挨踢妹
图片/冯诚杰等
来源/《IT时报》公众号vitti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