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年这个时候,手机行业都非常热闹,但近两年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趋势,那就是——手机厂商都在通过发概念机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未来手机形态的畅想。
当然,每家公司通过概念机所表达的想法都不太一样,而通过 APEX 2020,vivo 想要传达出自身对于高屏占比和机身一体化的极致探索。
手机作为一种移动计算终端,屏幕的大小决定了信息显示的密度。但与折叠屏的思路不同的是,vivo 选择了尽可能提升屏占比。因此在2018年初的第一代APEX上,vivo 就通过升降式前摄,一举把手机的屏占比提升到百分之九十八,而 APEX 2020,则是这一思路的延续:用一块弯折角度高达120度的6.45英寸屏幕,完全消除正面视角的左右黑边和中框,带来极致的无边界感受。
在机身一体化方面,APEX 2020 将中框完全弯折于机身侧后方,既提高了机身的整体性,也为屏幕侧边的交互,留出了更多想象空间。
一体化理念下的重重挑战
手机机身一体化,看上去是个外观性的问题,实际上却是个系统的工程性问题。为什么呢?因为一体化意味着消除手机外部所有的孔洞。这看上去并不难,仔细一想,遇到的挑战其实非常多。
挑战一:前置摄像头的位置
升降式前摄会牺牲机身的厚度,机械结构的可靠性也让许多人担忧,挖孔屏或者刘海屏,又会让强迫症患者抓狂,有没有更完美的解决方法呢?vivo 给出的答案是——屏下摄像头。
关于屏下摄像头的探索,各厂家早在去年年中就已经展开,但进度都不快。这其中最大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能让光线不受屏幕干扰,准确传达到镜头上。
屏下摄像头原理示意图
当然,这个问题也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的:OLED 材质自发光的特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屏幕对于光线的遮挡,让屏下传感器的光线接收变得更容易,但本质上,屏幕的正负极仍旧难以做到光线的通透。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屏下摄像头方案,目前的成像效果都差强人意的主要原因。
另一方面,则是如何加大进光量。vivo 革新了屏幕像素排布设计和电路设计,将前置摄像头上方屏幕的透光率,扩大到了普通屏幕的6倍。因此,作为一项还在爬坡阶段的技术,vivo 的答案还是让人满意的。
挑战二:无孔结构下的手机发声问题
其实早在2018年,首款 APEX 概念机,就通过屏幕发声技术解决了听筒的开孔问题,耳朵贴近屏幕任何一处,都可以听到清晰的声音,而在 APEX 2019上,vivo 将声音传导单元紧密贴合在一体化玻璃后盖上,通过震动发声,实现真正的零音孔设计。
屏幕发声技术始于APEX 2018
屏幕发声虽然可以拿掉开孔,增强一体性,但由于声场的指向性不强,在通话、听语音等场景下不能带来很好的私密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vivo 在 APEX 2020 上引入第三代屏幕发声技术,通过电磁驱动,用两组高性能音频功放,推动两个激励器振动,从而带动屏幕振动发声,低频效果相比原来有提升,私密性也会变得更好。
挑战三:手机如何充电
然而答案其实非常简单,用无线充电方案就能很好的解决,但 vivo 这次带来的60W无线快充,还是让人眼前一亮:20分钟充满2000毫安时的电池。
也就是小睡一会儿的功夫,手机就满电了。纵观目前的手机圈子,能把无线充电做到这么高效的,vivo 是第一家。
“概念”与“实用”的兼顾
如今,一众手机厂家都在频发概念机,而 vivo 到底想通过 APEX,表达自己怎样的独特思想呢?
其实从 APEX 的定位来看,vivo 有着更加现实的目的。相比有些厂家推出的概念型产品,更多是从“概念”的角度出发,瞄准的目标或许是五年乃至更远的时间点,对于现阶段的使用场景和受众人群,不一定有太多考量;而 vivo 的 APEX,与其说是“概念机”,倒不如说是一个“概念验证平台”。就像军事上很多先进的技术装备,在研发之后,需要先搭载到某些战术平台上用起来,经过不断的技术验证和修改,最后再批量投入使用。也正因如此,APEX 2020 上推出的新技术,也都有着非常强的实用性:
比如 APEX 2020 通过群组镜片+潜望式结构,实现了真正意义的光学变焦。大家都知道,手机上的镜头都是固定焦段的,因此在1倍、2倍、5倍这样的固定倍数间切换,可以依靠光学变焦,但非固定倍数的焦段,比如我想调整到2.2倍、4.7倍,就只能靠数码变焦实现,画面质量和使用体验都有所下降。
“4群组镜片组合”示意图
APEX 2020 的光学变焦镜头采用了“4群组镜片组合”,也就是两个群组固定,两个群组可移动,能同时实现高倍率连续变焦和实时对焦功能,潜望式设计则让镜头在保证功能性的前提下,机身依旧纤薄。
微云台防抖技术 ,则是 APEX 2020 的又一个产品亮点。平心而论,自OIS光学防抖之后,手机防抖技术并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而 vivo 的微云台结构,则为整个手机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有别于大部分OIS防抖,仅能做到横向和纵向的抖动补偿,APEX 2020 直接将微云台嵌入了主摄,以机械结构的方式平衡了前后左右多个维度的抖动。从技术难度上说,在狭小的机身空间内,塞入一颗物理云台,这本身就是一个难点,而从具体的成像效果来看,只要画面的抖动范围不超出屏幕内的小圆圈,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拍摄体验。
除了硬件技术上的创新,APEX 2020 在软件层面也有一些巧思,例如实时路人消除和人像声音追焦。前者通过强大算力的加持,手机可以实时对视频进行分割和修复,来消除不想被保留的路人,后者则是利用两颗拾音麦克和一颗追焦麦克,配合图像识别算法,让画面的焦点和声音始终固定在选定的主角身上。这样,拍摄者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任何状态下开始视频录制,即便环境再嘈杂,主角都始终占据C位。
概念机背后的深度思考
如果说“超级一体”代表了 vivo 对于工业设计的思考,那么在影像环节的创新,才是APEX能够立住的“本”。APEX 2020进行的一系列针对手机影像的技术强化,也进一步说明,手机成像技术,依旧是未来数年,整个行业革新和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信不少人通过各种渠道,早已一睹 APEX 2020 的真容,但vivo还在继续优化这款概念机,因为 APEX 2020 还面临一个更现实的任务:将 vivo 的核心技术尽快推向量产,并不断提供给更广泛的消费者,也许在 vivo 新一代的旗舰级产品上,大家很快就能看到这些技术的身影。
其实,各个厂家之所以近几年频繁公布概念机,很大程度是源自工业设计陷入瓶颈后的焦虑不安,必须想办法突围。而要保持商业运作,就只能单点突围,而概念机恰恰是非常好的方式。从结果上看,很多概念机往往都存在着实用性问题,和一些尚未解决的技术性BUG,就像很多概念车未必能跑一样,概念机也未必一开始就好用。但这都不妨碍它们体现自身存在的价值——窥一斑而见全豹。
我们也拍摄了一组关于 APEX 2020 的高清图赏内容,大家可以在iOS的App Store 搜索 Zaaap! 来进行查看和收藏
//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