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磊,新浪网高级法律顾问,研究领域为网络数据、个人信息、互联网法、电子商务法。
网络法是新兴的学科,互联网的发展,给法律带来的是新的挑战,遇到的也是新的法律问题。互联网是社会和法律存在的新空间,需要按照互联网的属性去理解和建构信息社会下的法律规则,作为互联网法律从业者一直希望能有一个平台进行讨论交流,提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且将学习工作中的体会和想法进一步的充实沉淀。作为成员能够参加网络法青年工作坊,让我体会互联网+法律这种独特的魅力,也特别感谢中国社科院法学所和腾讯研究院作为主办方组织的此次活动。
网络法青年工作坊,带给我的是不一样的体验。
首先是工作坊的专家和学员素质极高,涵盖院校、互联网企业、律师多方专家,都是网络法研究和实践的各位青年专家,对互联网领域的法律问题都有深刻的见解。
而且工作坊还通过邀请学界和产业界的资深专家和学术带头人,分享的议题都让我印象深刻。在报名参加工作坊之初,我就是抱着问题来的,期待专家对于互联网、数据相关的法律问题解惑,在学习过程中,周汉华教授的“互联网与法律”的主题分享、高富平教授“大数据时代的个人信息保护”、张玲玲法官“微博诉脉脉不正当竞争案”中适用《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原则条款的考量,更是给我很大的启发。
二是工作坊的形式新颖,通过五天的封闭交流,各位成员之间的分享与讨论,都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互联网法律本身就是一个新课题,有时更是产业实践先于立法,如何在中国互联网行业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互联网中的问题通过法律来加以阐释和说明,这需要产业、学界、研究学者的共同努力。在这五天中,大家围绕人工智能、大数据、虚拟财产、网络平台责任四部分议题进行法律探析,通过工作坊的交流,也找到各领域自己感兴趣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三是主办方细致周到的安排,从开班报道的贴心生活提示,到课程中各个议题的用心设置;从工作坊阅读材料的细心准备,到课后集体活动的尽心安排,都体现了组办方的细致安排。
在TED演讲中,让各位学员以问题导向,提出自己对于互联网领域的观点和发现的问题。
另外通过破冰活动和奇葩辩论赛,一张一弛让人印象深刻,通过分组的破冰活动,让大家不再拘谨陌生,也让大家从“熟悉的网友”变成了工作坊的队友。在工作坊讨论的间隙,还组织科技类和产业界的最新报告和资讯,从多维度给大家资讯供了解学习。
四是建立了一个网络法研究共同体,通过五天的交流,与各位老师和专家搭建了沟通的平台,“独行快,众行远”,能够加入到工作坊并成为工作坊成员,使我在工作坊中找到了交流的同好。
互联网法律的从业者,尤其是互联网的政策研究工作,一直以来都是通过与行业中的各家企业形成产业合力,并且以一个开放的态度分享自己对于互联网行业政策的体会,作为互联网法律从业者,也在这种模式中获益匪浅。
工作坊的这种形式更是将这种开放的模式扩展开来,正如同工作坊开班时周汉华老师所说,去中心化的这种互联网特性也在互联网法律圈中成为常态。
五天的网络法青年工作坊交流学习活动结束了,通过工作坊这五天成员之间密集的交流讨论,进一步丰富充实了自己对于网络法的理解,也集结了一帮网络法研究的好伙伴和好老师,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也必然和工作坊的各位老师一起交流互换观点。
在参加工作坊之初,对于工作坊的样子就充满期待,在五天封闭交流之后,更加肯定了自己报名参加工作坊的决定。想起这五天的会议讨论和学习,让我从各位专家老师身上收获良多,学习每一位成员对于自己对于网络法的理解与思考,学习每一位成员在学习中严谨、自律、勤奋的态度。回想在工作坊的点点滴滴,为自己能够成为首期工作坊的成员而感到荣幸,并祝愿网络法青年工作坊能够越办越好。
精彩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