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市导读
本文将问题分为线性配准和非线性配准、基于全分辨率图像的配准和基于patch的配准以及传统的配准方法和基于学习的配准方法三类,并介绍了配准网络框架、实例以及代码。>>加入极市CV技术交流群,走在计算机视觉的最前沿
LPBA40 Subjects Native Space: MRI data and brain masks in native space
和
LPBA40 Subjects Delineation Space: MRI and label files in delineation space
两个选项中下载得到的分别是native space和delineation space的图像数据,delineation space的数据集已经对齐到mni305空间(具体是什么我也不是很清楚)了,只需要做简单归一化效果就会很好,而native space的我配准的效果一直不好,所以建议用delineation space的图像。
Checkpoint
:存放训练好的模型的文件夹;
Log
:存放日志文件的文件夹,记录各个参数下各种loss值的变化;
Model
config.py
:模型配置文件,用来指定学习率、训练次数、loss权重、batch size、保存间隔等,分为三部分,分别是公共参数、训练时参数和测试时参数;
datagenerators.py
:根据图像文件的路径提供数据,使用了torch.utils.data包来实现的;
losses.py
:各种损失函数的计算,包括形变场平滑性损失、MSE、DSC、NCC、CC、雅克比行列式中负值个数等;
model.py
:配准网络(U-Net)和空间变换网络(STN)的实现,并且将两者进行了模块化分离。
Result
:存放训练和测试过程中产生的图像数据的文件夹;
test.py
:测试代码;
train.py
:训练代码。
0.6855077809012164
,作为对比,ANTs包中的SyN算法配准的DSC值为
0.6939350219828658
。
train
:训练图像数据,包括S11-S40共30个图像,只进行过裁剪到大小,和局部归一化操作;
test
:测试图像数据,包括S02-S10共9个图像,只进行过裁剪到大小,和局部归一化操作;
label
:标签数据,包括S01-S40共40个图像,只进行过裁剪到大小的操作,无归一化;
fixed.nii.gz
:即S01图像,作为固定图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