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牛肉粉也能引发思考?
本文作者陆泽夫,是真驿站第十期学员,参观完真格被投企业霸蛮后有感写下此文。
这篇文章中,陆泽夫谈及在嗦了一碗霸蛮粉后的所想所思,包括标准化生产下如何个性化,对用户隐性需求的洞察,以及产品的“第二曲线”,与大家分享~
在遇见霸蛮之前,我从未想过一碗牛肉粉可以给我带来这么多启发。
申明一下,笔者是学计算机出身,所以下文所说的个性化指的是信息资源层面上的个性化。即在如今的“信息找人”的大背景下,如何有效地进行信息资源的整合,并向不同的用户提供和推荐内容,以满足他们的需求。
我在中关村办公室听完霸蛮 CEO 张天一的分享后,一边嗦粉一边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 基于标准化生产下的个性化 -
张天一提到了星巴克。星巴克的菜单尽管只有 20 种品类,每一个品类按照极其标准化的模式生产,但他们却在这个严格的模式下允许许多可以“顺手一做”的事。
比如,半糖、无糖;加奶,不加奶;加冰、不加冰;诸如此类。统计下来,用户因此能买到 8700 余种为他们“个性化定制”的饮品。
尽管信息行业跟餐饮行业大有不同,但我们仍然能够得到一些启发。如今所谓的个性化信息产品,其实都是根据内容的主题(topic)建立模型,再去做推荐的。
大家基本没有想过,用户消费内容时是站在怎样的角度看问题的。这些细小的用户立场差异是在标准化信息整合服务下做出个性化产品的关键点。
通俗地说,在整合信息资源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情是我们可以“顺手一做”的?
我们能不能顺手把一篇需要 15 分钟阅读时间的长文章,精简成 1 分钟阅读、5 分钟阅读的版本供用户选择?
我们能不能顺手把某些研报里的内容颗粒化,再针对用户的使用习惯,为他们省去他们不需要的内容?能不能顺手把相同主题的知识付费内容解构,结合用户自身的知识背景过滤掉他们已知的内容?
- 隐性需求 -
霸蛮科技联合创始人兼 CEO 张天一
用户的显性需求一定是被充分挖掘的,那些显而易见的基于显性需求的解决方案肯定是不值钱的,恰恰是如果你能洞察出隐性需求的话,我觉得效果是不一样的。
—— 张天一
张天一的这段话放到计算机领域其实就是经典的 Exploration vs. Exploitation (勘探 vs 开发) 的问题,我们这里只谈前者,即如何在已知用户大致信息需求的情况下,提供一些他们从未意识到的、或许对他们有用的信息。
如今的推荐算法的核心精神都是基于用户的使用习惯将用户聚类。也就是说,系统为某一位用户推荐的内容都是与他类似的用户喜欢的内容。但在某些情况下,人们其实更希望了解与他们不同的人的想法。
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假设一个人被分手了,他/她可能更希望了解那些提出分手的人的想法,而不是那些同样被分手的人的心路历程。
因此,在大信息主题确定的情况下,为用户呈现“角度”不同的内容或许是挖掘用户隐形需求的最佳途径。
- 个性化产品的“第二曲线” -
一款极致的产品其实帮你过滤出了一批匹配的用户。
这对于餐饮行业来说意味着,只要做到极致(非平均),那么在中国巨大的人口支撑下,都能找到愿意买单的人。
这在信息行业体现在,为某一细分领域打造的产品往往能找到一批粘度很高的用户群体。但这种极致的服务总会遇到一个增长的极限,这时我们会问,下一个增长点在哪里?
个性化的产品确实服务了某些用户的极端的“个性”,但人往往有多重身份,比如,尽管都是做投资的,但有些人是工程技术背景出身,另外一些则是金融出身。
我们在基于标准化的个性化服务这个大框架下,能够得到许多有趣的洞见:不同身份背景的人有怎样不同的观点或使用习惯?多重身份对应的必然是对信息的不同需求。
从产品角度看,这种细微的需求差异的重组是个性化产品迭代方向的重要指向标,它指向的甚至是一款全新产品的核心价值。
- 嗦粉后的小结 -
张天一在伏牛堂(现在更名为“霸蛮”)三周年写的信中提到了一点:“引领用户是追求。”
作为信息行业的从业者,我们更应该强调“如何引领用户”。或者更贴切一点,“如何启发用户”。
在霸蛮立志于为中国进行世界性的文化符号表达的同时,我们也应当不断地去追寻——在由信息构筑的商业背后应该支撑起怎样的文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