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或多或少踩过一些开源项目的“坑”,或者自己运营的开源项目也曾“坑”过不少人。(实话实说)如果用一句话来总结目前国内的开源现状的话,最大的问题便是开源项目的不可持续性。通俗点说,许多开源项目都是“半成品”,有些项目可能只是 KPI 产物,或者原本的维护者晋升了,屁股一拍走人了。开源并不是简单的公开一摊代码就结束了,后续的运营与维护之路才是任重道远。
但不得不说的是,国内开发者的影响力与顶级开源项目的贡献度都在不断增加,并为国际社区增加了贡献度。即使目前的国内开源生态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问题暴露出来后,有人去争论,去改善,去认同,也未尝不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将于今年 5 月 12-14 日举办的 QCon 全球软件开发大会(北京站)上,我们策划了「开源运营」专题,邀请了目前涛思数据 TDengine 开源生态负责人臧秀涛(Tom)担任专题出品人,涛哥曾是大会主办方——InfoQ 多年的会议总监,也是我们团队的好朋友,对于我们的会议流程与品控要求如数家珍。
在编辑与出品人的选题沟通中,都共同关注到了阿里开源项目中最活跃的开源社区之一 dubbogo,dubbogo 社区三年来实现了 apache/dubbo-go 与 dubbo、Spring Cloud、gRPC 生态的互联互通,把 Java 中间件能力带入了 Go 语言生态。社区目前还在推进 apache/dubbo-go-pixiu 等项目,打造下一代 Dubbo Mesh 生态。本次「开源运营」专题十分有幸可以邀请到 dubbogo 社区负责人赵新(于雨)老师来进行分享,于雨老师十分热爱开源,并且对如何开源一个项目并搭建开源团队有丰富经验,日常生活与工作中与社区中的学生打成一片。这里附上于雨老师的个人成长经历:
2011 年 ~ 2013 年使用 C 语言构建私人的 Linux 开发库;
2014 年开始给 Redis 贡献若干 PR,2017 年底被 merge 其中一个;
2015 年因为一个开源项目需要,使用 C++11 重构 Muduo,去除 Boost 依赖;
2016 年因为公司战略需要构建 dubbo 的 go 版本,从此开始以一己之力长期维护一个独立项目;
2017 年在 2017 OSC 源创会年终盛典上开始宣传 dubbogo;
2018 年接触到负责 dubbo 开源的阿里中间件团队,开始合作并组建开源团队;
2018 年因为公司存储需要构建 Pika kv 存储集群和 InfluxDB 集群,其间开源 PikaPort;2019 年开始全力发展 dubbogo;
2020 年因为 Kubernetes master 节点限流需要参与 sentinel-golang 开源;
2021 年因为 Kubernetes master 的 etcd 存储瓶颈给 etcd 贡献 PR 若干;
2022 年开始参与推动蚂蚁的 kata/dragonfly/nydus/seata 等项目的开源;
于雨,如果用一句话描述他,引用我们主编的话,那就是“老用心了”。于雨老师对这次分享准备充分,从议题准备到打磨到修改简化,一直在迭代更新。他曾经如何以一己之力长期维护一个开源项目,又如何成长为今日的阿里开源大使,吸引许多优秀人才不断加入项目中来,在这次的演讲中会给你一一道来。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的分享会是十分“接地气”的分享,例如,于雨老师十分强调的三点:
要与开发者和用户在一起,而不是飘在云端去结交各路大佬混“人脉”;
要有做幕后英雄的心态做好新开发者的引路人,而不是与社区的同学争抢代码贡献量多少;
要有夜行赶路低调做事的态度,以及阶段性地对项目进行高调但不“夸张”的必要宣传。
当然,成功的经验总是难以复制,但是其中的辛酸苦辣、收获与成长却是值得去学习的。纵然十年饮冰,难凉热血。开源项目的背后远不止如此,还有诸多开源思想与开源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去倡导和维护。
此外,本专题还邀请了 Apache Dolphin Scheduler PMC,ClickHouse 华人社区创始人,Apache SeaTunnel(incubating)导师,中国 2021 年开源杰出人物,郭炜老师,带来题为《从 0 到 N 孵化卓越开源项目实践——一起孵化 Apache SeaTunnel(incubating)》的分享,涛思数据与来自百度开源项目 ECharts 的团队也在筹备议题中,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除本专题外,QCon 北京还设置了下一代大数据系统架构、分布式数据库、云原生数据湖、业务架构、Rust、WASM、可观测、业务安全合规、产品设计、大前端新基建、组织管理等 20 余个热点专题,精彩内容陆续上线中。
现在购票即可享受 8 折特惠,立减 1760 元,团购优惠更多,扫码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