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高帧屏依然是一加的「大招」?

2020 年 1 月 14 日 36氪

对一加而言,高帧屏,不只是帧率,它关乎的是最佳屏幕体验。



从1995年摩托罗拉单色屏幕的引入,到1998年采用电阻屏实现笔尖操作,屏幕技术的变革总会引发整个手机市场结构的巨变。2007年乔布斯用多点触控电容屏重新定义了人机交互,随后手机产业完成了从功能机时代向智能机时代的跳跃。再往后,全面屏、曲面屏、折叠屏等屏幕领域的创新,让手机外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这些林林总总的事件堆叠中,可以发现手机的发展史在某种程度上约等于手机屏幕的发展史。

一方面,屏幕成本在手机成本结构中约占两成至三成,是占比最大的一个模块;另一方面,人们与手机的交互主要仰赖于屏幕,根据QuestMobile的数据显示,中国手机网民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上的时间接近6个小时,屏幕体验的好坏直接关乎着手机的使用体验。无论从生产成本还是消费者体验来看,屏幕都理应成为各大厂商最着力创新的部分。

然而当下手机行业中,大多数厂商都选择将注意力聚焦在摄像头、屏占比等模块,而屏幕的实际操作体验往往被忽视。直到近两年,这个用户需求点被手机厂商一加深刻洞察。今年1月13日,一加在深圳召开屏幕技术沟通会,对外解读了其全新120Hz屏幕背后的研发技术。而在此之前,不得不谈谈那块在行业内引发热议的90Hz流体屏。


“横空出世”的90Hz

2019年5月,一加在7 Pro上率先推出了90Hz流体屏,凭借出色的屏幕体验和产品表现,一加7 Pro引领行业开始向高帧屏幕发展,当时有媒体评价到“一加7 Pro就是高帧屏竖起的标杆”。

随后,在一加7T新品发布会时,一加宣布全系产品标配90Hz流体屏,全面进入高帧率时代,加速了高帧屏普及,促使高帧屏进入更多消费群体视野。在2019年下半年,便有10款左右的高帧屏手机登台亮相,一股崭新的高帧屏幕潮流聚势而成。

高帧屏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刷新率更高,它带来了一种被网民称为“旦用难回”的体验。就像你看过蓝光格式视频后,就很难再适应标清甚至高清的电影一样,当你一旦使用过每秒刷新90次的手机屏幕后,就很难再愿意回到低帧屏幕的时代。

例如一加7 Pro的90Hz屏幕,看起来是“横空出世”,实际上从规划到最终的产品实现花了近两年的时间,总计投入了高达1亿的研发费用。为了让高帧屏的实际体验能够达到理想的状态,一加针对39个用户核心使用场景进行了优化调校,并逐一调试和专项优化了超过500个头部APP,以确保高帧效果的稳定。

正是因为在引入高帧屏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这使得一加拥有了至少半年的先发优势。终端市场上的实际销量能够佐证这一点——目前在售的90Hz屏幕约有10款左右,而在京东平台2019年全年搭载90Hz屏幕的手机线上销量中,每卖出4台90Hz的手机,就有3部是一加。

对屏幕演进路径的提前预判,让一加在高帧屏手机的竞争中占据稳定领先的有利位置。


手机高帧屏幕演进的标准

流畅、准确、舒适,是一加理解的高帧屏幕演进标准。当一加再度将屏幕帧率从90Hz提高到120Hz,参数提升或许还只是产品层面的变化,但手机用户需要的永远不是产品变化,而是体验变化。如何让硬件的变化成功转化为消费者体验上的优化,软硬兼施成为关键。事实上,消费者和评论者在提到高帧屏时也不会太多去纠结参数上的进步与否。他们更重视的话题是响应速度是否真的加快,游戏跟手性是否真的提高,以及画面是否变得准确舒适了。换句话说,在屏幕高帧化的过程中,高帧是过程,体验才是真正的结果。

在屏幕技术沟通会上,一加针对流畅提到了自己的独家高帧调校方式——全链条优化,打通触摸和显示的每一个环节,并保证每一步衔接都恰到好处,目的是通过全方位优化软硬件,让手机不仅拥有120Hz高帧屏这个强力武器,并且还有能力用好这个利器,拥有流畅顺滑的屏幕体验。

同时,为了避免高帧屏幕播放低帧内容这种“大炮打小鸟”的缺陷发生,一加引入了在高端电视上采用的王牌技术——MEMC,这是一种使视频播放更加流畅的技术。它通过像素级运动矢量计算进行运动补偿,将低帧内容提升为高帧内容,实现最高补偿到120帧的水平,让更多内容能匹配上一加的120Hz屏幕,相信会给用户带来全新的体验。

对于准确还原,一加手机屏幕不仅提供2K+分辨率,一加全系产品的色准出厂标准还达到行业极其少有的JNCD<0.8。JNCD是行业中用来反映色彩偏移程度的指标,数值越小便意味着色彩偏移越小,有更准确的颜色显示。在手机行业,iPhone的屏幕常被视为“准确”的代名词,而一加的JNCD还优于iPhone 11 Pro Max(JNCD<0.9),这意味着一加屏幕中展现的色彩更贴近每一个用户肉眼所见的真实。为了让颜色的呈现更为精准,一加还将屏幕色阶级数从256级提升至1024级,整体能够显示多达10.7亿种颜色,色彩能力呈现上的飞跃让用户从手机中看到的图片更加细腻、精准和生动。

舒适度方面,一加着眼于自动亮度调节上,要知道,自动亮度调节始终是安卓机用户的使用痛点,不少用户困扰于亮度调节的不够平滑。用户在使用过程中经常被自动亮度调节闪的眼睛难受,关闭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成为了他们的标准动作。而一加通过大幅提升亮度调光等级,并搭载更灵敏的亮度传感器解决了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在使用过程中,自动亮度调节并不算“站在舞台中央”的问题,但却潜隐地影响着用户体验,而一加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与解决无疑能给手机用户带来更舒适的屏幕体验。

总而言之,将手机屏幕高帧化简单视为采用高帧屏的观念是错误的。 在一加看来,一块顶级的高帧屏,除了120Hz、OLED等参数与材质加持,还得演变做到流畅、准确、舒适这三个标准,才能有实力让用户再次发出“旦用难回”的感慨,为用户提供极佳的屏幕体验。


前路机遇与挑战并存

以往的手机市场一直在性价比路线上徘徊,再次刷出高分的安兔兔跑分与超乎意料的售价就成了手机产品的重磅卖点。但屏幕素质的好坏,往往一笔带过。而一加接连发力高刷新率屏幕领域,在一加7 Pro、一加7T系列上所呈现的良好屏幕体验,促使行业乃至大众重新重视屏幕这一关键的手机特性。

在2020开年初,就有一些手机品牌抢先发布120Hz高帧屏幕。行业也普遍预计,在5G商用普及、屏幕图像技术提升与用户需求的三方推动下,2020年智能手机行业必然会迎来120Hz高帧屏的爆发期。无疑,手机屏幕向120Hz甚至更高帧率继续迈进,这是必然趋势,但随之而来的便是越发激烈的高帧屏竞争。于一加而言,这是挑战也是机遇。

此次一加在深圳举行的屏幕技术沟通会,就是对挑战的回应,一改往日风格路线,开始秀技术秀肌肉,全方位展示一加对120Hz高帧屏幕解决方案的独到理解,“提供最佳屏幕体验”成为了高频出现的语句。当手机占据用户日常生活绝大部分的时间,和流畅、准确和舒适有关的每个细节都可能决定着手机屏幕使用体验的优劣,而一加也借此次技术沟通会向用户传达一加对一块顶级高帧屏幕的理解,给手机行业树立起一个可参考的标杆。

但一加也明白,屏幕高帧化实际上是屏幕背后的硬件、软件与应用生态共同发力的成果。单就硬软层面上的提升,还远远无法满足“最佳屏幕体验”的需求,只有内容和应用层面建立起完善的高帧生态,才能够反哺硬件层的健康发展。如果仔细审视一加CEO刘作虎有关高帧屏幕的微博,便会轻易发现一加很早就意识到了建立高帧生态的重要性。与腾讯游戏等合作推出手游高帧版本,实际上就是在扩大高帧的使用场景。

在120Hz屏幕将成为行业大潮的当下,开始有更多的视频、游戏等APP运营者意识到高帧屏趋势的不可逆转。在技术沟通会的现场,一加产品经理也表示未来一加将与更多视频、游戏平台进行合作,带来更多与屏幕生态相关的内容,推进行业从高帧产品到高帧生态的全面发展,为消费者带来更优质更全面的用户体验。

随着5G商用逐渐深化,手机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机遇,但这一次拼的是细微的消费者洞察、研发实力的厚度与对技术趋势的把握,而一加选择加码高帧屏。对一加而言,高帧屏,不只是帧率,它关乎的是最佳屏幕体验。正因为较早布局,所以一加在这一点上想得更加透彻,也把一加对屏幕的思考贯彻到产品研发上。技术创新,体验提升,而后赢得用户和市场,不论竞争环境如何变化,这都是商业领域最本质的常识。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Python数据分析:过去、现在和未来,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01+阅读 · 2020年3月9日
【德勤】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白皮书,68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304+阅读 · 2019年12月23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谷歌机器学习速成课程中文版pdf
专知会员服务
146+阅读 · 2019年12月4日
2019年人工智能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报告,5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123+阅读 · 2019年10月10日
2018: AI in All的元年
1号机器人网
4+阅读 · 2018年12月25日
深度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3+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小冰,请接电话!
微软丹棱街5号
5+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搜狗推出唇语识别技术 提升远场语音交互
智东西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深度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机器学习研究会
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Overview
Arxiv
17+阅读 · 2018年11月26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6月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14+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2018: AI in All的元年
1号机器人网
4+阅读 · 2018年12月25日
深度解析AIoT背后的发展逻辑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3+阅读 · 2018年12月21日
小冰,请接电话!
微软丹棱街5号
5+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搜狗推出唇语识别技术 提升远场语音交互
智东西
3+阅读 · 2017年12月14日
深度神经网络机器翻译
机器学习研究会
5+阅读 · 2017年10月16日
相关论文
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n Overview
Arxiv
17+阅读 · 2018年11月26日
Arxiv
8+阅读 · 2018年6月19日
Arxiv
5+阅读 · 2018年6月5日
Arxiv
6+阅读 · 2018年4月24日
Arxiv
14+阅读 · 2018年4月18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