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数字化转型还灵吗?|数字深圳 特别企话

2022 年 11 月 17 日 36氪
「数字深圳 特别企话」系列报道,记录深圳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故事。


在深圳宝安区的水田工厂,欣旺达建设的首条5G+工业互联网产线正稳定运行。

试点产线上,80%的设备已经进行了升级。生产数据显示,新产线每日产能较改造前可以提升17%,维护产线人力需求则由原来的30多人降至6人,且这6名工人主要负责核查良品率。

据欣旺达初步测算,该试点产线稳定生产约12个月后可收回全部改造成本。

这只是深圳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一个缩影,前所未有的数字革命正在凶猛发生。

中集集团开启「数字中集」行动以来,去年生产效率足足提升了125%,生产一个40英尺的箱,所需时间由120秒缩短至78秒;

华星光电的工厂将机器视觉引入面板检测,利用5G技术分析处理检测中产生的大量4K、8K图像,缩短了质检时间,减少了产品质量缺陷,极大提升了综合良率;

出海快时尚巨头Shein通过数字化柔性供应链,在平均每天上新2000个SKU的情况下,做到存货周转天数仅为30多天的惊人数字……

我们看到,当很多企业主对数字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疫情后的线上办公时,无数深圳企业通过抓住数字生产力解决业务痛点,已经领跑行业,并收获了数字化转型的显性价值。
转型真有那么难吗?

领航者在前,数字化转型的深水区里,还停留着许多正在面临「不想转、不敢转、不会转」的企业。

麦肯锡调研数据显示,71%企业仍然停留在数字化转型的试点阶段,85%停留的时间超过一年以上,甚至仍有15%的企业表示刚刚步入试点阶段。

深陷「试点困境」,无法将转型走向规模化,是许多企业的通病。

无法跨越转型「最后一公里」的企业,往往在业务、技术以及组织转型中存在着种种陷阱和障碍。而越是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就越会陷入停滞在试点中的恶循环。

然而,就像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近日在公开演讲中提到的,「数字化已经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要回答这道必答的实践题,企业害怕掉队,又往往畏而却步。

每家企业所处发展阶段、文化和目标愿景的不同,会出现各种阻碍数字化转型成功的因素。我们常听到企业在讨论:

这些问题的存在,通常是领导者存在对于数字化转型的误区。

事实上,数字化转型既不同于十多年前IT部门不断堆积的信息系统,也不等于直接颠覆现有的管理模式和商业模式,变成某种发展捷径。

同样,在转型的进程中,预期过高,试图过快达到标杆企业数字化水平,不符合企业自身条件,更不符合发展规律;过慢的节奏也会限制企业经营效率,不利于在市场中取得业务突破。

数字化转型并不存在唯一和完美的路径。这是需要长期坚持投入的系统工程,更是对企业决断力和方向感的双重考验。决定成败的关键是企业的战略、组织和领导力转型。

因此,要弄清楚上述难题,企业要寻找的不是高价技术和设备,真正需要突破的是思维「僵」域。

比亚迪的数字化转型之旅,就是坚定在早期投入,并持续深入战略和理念层的典型案例。

2008年,当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渗透率几乎为零的时候,比亚迪推出第一台F3DM。到今年9月,这一数字已经达到27.1%时,比亚迪的市值更是跻身全球车企第三。

新能源汽车起伏的整个周期中,量产交付、新能源革命、高度复杂产业链、新型用户关系、智能化等无数新趋势,集成了对企业数字能力的终极考验。

造车大潮中,能源变革是表象,由此掀起的数字化革命才是车企角力的新赛场。跨越这场十余年重型迭代的,就是比亚迪的数字化引擎。

成立26年以来,对电动汽车产业链和创新链进行全面、深入的数字化部署,塑造了比亚迪从普通电池企业到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头号玩家」,再进入光伏储能领域的商业神话。

为融合汽车工业电动化、智能化的产业变革,比亚迪专门成立了数字化委员会,制定了近期、中期和远期规划,传承了过去在电池、电子产业的数字化经验,在研发、生产、产品和营销等方面,形成了高效智能的数字化体系。

生产是车企的生命线。始建于2007年的比亚迪总装深圳工厂,是全国第一条可满足纯电汽车、混动汽车以及传统燃油汽车共线生产的高柔性化生产线。围绕生产、物流等多个环节,这条产线进行了多年的数字化改造,形成平台化、透明化、柔性化整车生产线,以及全面自动化、信息化的零部件产线。数字工厂成功帮助比亚迪由燃油赛道切换至新能源赛道,实现弯道超车。

产品迭代更考验企业的灵活性。比亚迪的全球设计中心建立起全新的数字化设计流程,让创意数字化、模型数字化、验证数字化,真正用技术驱动设计。智能化大势下,比亚迪还推出了DiLink智能网联系统,更与华为合作,丰富了车机应用,实现了多设备的互联互通。

当汽车转为存量市场后,比亚迪也十分重视数字化支撑的精准营销,通过智能投放模式,提高了转化效率,让广告投放成本下降了75%。

在汽车增量市场已经放缓的情况下,比亚迪依靠数字化基座,依然在今年第三季度稳坐全球销冠。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曾讲过,「汽车电动化,为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奠定了基础;行业数字化转型,又将加速汽车全面电动化的进程。」

未来新能源汽车年渗透率从20%到50%的市场争夺战中,车企要面对的成本、供应链以及新产品开发效率之间竞争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底层核心技术与产品开发能力之间,必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有机地整合各环节,构建高效的生产制造体系,才有可能以产量稳定性和更高的开发效率,在未来竞争中站稳脚跟。

更多企业也在寻找自己的数字化转型时机。

当下,响应高度不确定性的世界经济环境,是企业需要面临的重大挑战,同时也是借助数字化转型,告别过去粗放式发展的突围机会。

不断试错的高速窗口期被大幅压缩时,通过数据驱动业务、平稳持续获得回报成为更务实的企业经营选择。在当下各行业经营承压的状态下,数字化带来的「降本增效」,或许才是破局的最大公约数。

为了帮助更多企业坚定数字化转型的信心,利好政策也在不断向企业释放。

今年8月,工信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了《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计划在「十四五」期间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至6000家试点中小企业。

要解决转型成果难以评价的问题,相关部门还发布了《中小企业数字化水平评测指标(2022年版)》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指南》,帮助企业从多个维度综合评估数字化发展水平。该评测结果还将作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标准」第五个评价指标「数字化水平」的评价依据。

实体经济永远是科技和产业革命围绕的核心。

拥有强大的制造业发展引擎的深圳,更有打造数字化转型范本的独特优势。

在技术方面,深圳以5G、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代表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华为等高新技术企业集中,形成了企业转型的基本动能。

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富士康、比亚迪等一批龙头企业已探索出了一条数字化变革的融合创新之路,为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样本。同时,他们也正在发挥产业链的「链长」优势,让更多中小企业通过融入大企业的产业链和产业生态,从而加快数字化转型。

深圳近期出台的政策,正在不断为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赋能减负。

例如,刚刚发布的《深圳市民营及中小企业扶持计划操作规程(征求意见稿)》就提出,对数字化转型示范效应好、降本增效明显的机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并且还会每年支持一批数字化转型平台,带动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

在深圳南山区,对上年度产值(营收)达到一定规模的工业和重点服务业企业,通过采购辖区重点供应商的云服务或工业互联网服务推进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政府会按照不超过经审计的实际投入金额的30%,给予单个企业每年最高100万元资助。
数字化能带来多大的价值?

当转型迫在眉睫,企业主更关心,数字化究竟能为企业带来多大的价值?

埃森哲刚刚发布的《2022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指出,数字化转型领域的「领军企业」已达17%,他们正在从数字化建设和投资中获得稳健的回报。

根据埃森哲的研究定义,「领军企业」的硬指标,就是该企业当年的总营收中,有50%是来自过去三年开展起来的新业务。

五年间,领军企业综合绩效提升11%,投资回报、未来价值获得上取得了两位数增长(13%&10%),领军企业的持续领先表现也显著高于其他企业(20%)。

差距从未停止加大。

大部分企业在开拓数据变现模式、实现数据流和业务流程有效连接等方面取得大幅提升的同时,领军企业具有优势的指标都围绕着创新相关的指标。比如,在产品和服务的数字化升级能力的表现上,领军企业是其他企业的8倍;新兴数字技术的培育和储备上,也形成接近3倍的差距。

可见,数字化带来的新动能,才能让企业避免平庸、保持创新;甚至开拓第二增长曲线,穿越单产品生命周期发展的限制,克服路径依赖,以新业务突破成长。

而在危机中,企业通过数字驱动的差异化产品和服务占据先机,获得不确定性中更强的生存定力,也将有更大的机会撬动未来更广阔的市场。

数字化转型需要长期主义,更重要的是全面的顶层设计、匹配业务场景的技术架构和真正的落地实践。除了业务本身的数字化能力,员工、供应链、消费者等领域所涌现的新需求,也在要求企业更重视数字化的全面价值,并带来新的工作协同方式、客户交互方式、新商业模式以及增长机会。

跑马圈地的高增量时代逐渐远去,单纯的信息化办公系统已无法包裹愈发复杂的企业数字生命体。存量时代的竞争中,谁能握住数字化工具和方法,提升1%的效率、降低1%的成本、优化1%的结构,越过转型分水岭,在将来的某一天或许就能生长成数字时代的主角。
深圳还藏着多少企业的数字化新故事?

深圳始终是这场数字经济发展的先行者。

「灯塔工厂」一词首次出现在今年深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深圳要夯实制造业基本盘、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决心可以一见。

去年,「数字深圳 美好生活」系列,讲述了数字化如何帮助深圳打造民生幸福标杆之城的故事,当数字化融入教育、医疗环保、交通、水务等民生领域中,我们看到了技术是如何让人们的城市生活更加美好。

随着深圳数字经济的发展重心从消费领域向产业领域转移,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无疑成为核心命题。

2022年,「数字深圳 特别企话」系列报道将目光聚焦深圳企业的数字化变革,关注制造业、服务业、传统农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数字化改造和转型升级,为更多企业打破转型困境,提供转型思路。

放眼望去,这座产生过改革开放奇迹的城市,正按下数字化转型的加速键。大湾区的规划已具雏形,产业链核心价值环节不断聚集,数字化转型的红利蕴藏在每一家深圳企业的故事中。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数智跃迁: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路径
专知会员服务
66+阅读 · 2022年10月3日
2022年中国企业数字化学习行业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7月20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2年7月10日
腾讯《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9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4月29日
数字全景白皮书:2022年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10大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40+阅读 · 2022年2月16日
腾讯:2022年十大数字科技应用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22年1月1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1年9月30日
2021企业数字包容实践与价值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6月4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专知
1+阅读 · 2022年7月10日
【数字化转型】华为数字化转型实践
产业智能官
11+阅读 · 2020年2月22日
【数字化】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产业智能官
29+阅读 · 2019年7月8日
2019年全球数字化转型现状研究报告
智能交通技术
13+阅读 · 2019年6月2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Arxiv
0+阅读 · 2023年1月17日
Arxiv
11+阅读 · 2018年5月13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数智跃迁:企业全生命周期数字化转型路径
专知会员服务
66+阅读 · 2022年10月3日
2022年中国企业数字化学习行业研究报告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7月20日
中国数字经济发展报告(2022年)
专知会员服务
58+阅读 · 2022年7月10日
腾讯《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92页ppt
专知会员服务
36+阅读 · 2022年4月29日
数字全景白皮书:2022年企业数字化技术应用10大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40+阅读 · 2022年2月16日
腾讯:2022年十大数字科技应用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81+阅读 · 2022年1月13日
专知会员服务
13+阅读 · 2021年9月30日
2021企业数字包容实践与价值白皮书
专知会员服务
27+阅读 · 2021年6月4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阅读 · 2015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