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结构化和清晰地进行表达

2022 年 8 月 19 日 阿里技术


本文既能助你清晰表达,也能帮你建立“长期主义的核心认知”促进自己进步。只字不差读它,会有收获。
当面沟通,表达上可以有重复、反复、甚至逻辑不清,因为可以通过多次互动来弥补,直至双方清楚。但如果以文字/文章/文档进行非当面沟通或大会分享,结构合理、观点明确、逻辑清晰就非常重要。 
如何清晰表达?我有2个视角:
1.“金字塔”结构及《金字塔原理》书中介绍的方法。
2.日常写文章总结出来的经验


金字塔和金字塔原理中介绍的方法


金字塔物理结构

“金字塔”物理结构是一个锥形结构,锥形每个面是一个三角形。日常画图时,经常把三角形分为上下多个部分来表达结构化观点,最上层还是三角形,下面都是梯形。而且最上层的三角形是最终想实现的目标。

金字塔原理表达技巧

从“金字塔”到《金字塔原理》这本书,《金字塔原理》告诉我们从3个层次表达:
第一层,结构化:首先,要结论先行;其次,你的论据不能超过7个;最后,你每一条论点要言之有物,不能空洞。
第二层,思想组织:可以按照时间、空间、重要性或逻辑演绎来组织我们的思想。
第三层,观点吸引:通过冲突,疑问,故事等方式讲解,吸引对自己的方法感兴趣。
从“金字塔”和《金字塔原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自己的成长框架,如下图:

没案例就没有体感,于是,掏出积累已久的“人生修炼金字塔框架”,用“金字塔”和《金字塔原理》进行介绍,希望能够有帮助: 
1.分层表达观点
三个层次表达自己最核心的观点
  • 首先,要有自己的最佳实践,帮助自己节省时间,保护注意力,养成好习惯;

  • 其次,提升认知升级,对于前辈和自己总结出来的概念,需要有深入的认知解读,变成自己的认知,才能为自己所用;

  • 最后,扩大能力圈,通过最佳实践和认知升级不间断积累多领域能力,提升自己综合能力,扩大自己的能力圈和影响力,这是最终的目标。

2.介绍每个观点

比如最佳实践包括时间管理、跨学科学习、PPT&文章等,如何清晰表达这些观点,需要一个个分析讲解,比如时间管理,核心是找到“不被打扰时间,用于投资自己的能力”。
3.故事化每个观点
比如通过自己的故事和经验讲解时间管理,更加真实和有效,寻求认同感和价值感,而不是空洞编造的。比如我的时间管理方式如下:   

人的一天由3个8小时组成,每个人的人生不同是因为第3个8小时使用方式不同。第三个8小时做什么,决定了未来的能力不同,也就决定了未来的人生差异。

为了验证第3个8小时使用方式不同,会带来未来的能力差异,我找到了每天的“不被打扰时间”,比如早上9点半之前,晚上10点半之后。这个时间没人会叫我出去吃饭,没人叫我出去玩,这个时间我完全自由支配,来投资自己能力积累。
慢慢地我持续沉淀了自己的能力框架,在不同的领域有了慢慢的积累,积累的结果量化就是PPT和文章,用20+PPT锻炼结构化能力,用250+文章锻炼细节力和理解力。
久而久之,发现践行“不被打扰时间’投资自己,会给自己的能力提升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些大家普遍关注的焦虑,担忧很多时候就没那么重要了。

总结:该部分分享了2个实际案例
  • 案例1:通过“自己的人生修炼框架”更加结构化和有逻辑表达自己的成长践行,你也可以参考大的框架。

  • 案例2:近几年经常听到长期主义,但是长期主义如何践行,我给出了实际的践行效果,你也可以参考框架下的执行细节。



日常写文章总结出来的经验


从书中方法到实际自己写文档/文章,会存在很大的认知理解不到位,进而实际写的时候还是采用过去的经验主义。 
这是正常的,毕竟大部分学生都是一气呵成作文,很少反复打磨文章,也就很难从反复打磨中悟出文字道理。而且在毕业后通过写文章来组织自己的语言和思想的人更少了。
自己在累计250+篇文章输出中,确实有一些经验,有些经验比较难用文字描述出来,反而是在看他人文档时能够觉察到好与不好。 
尽力尝试总结,其他细节后续想到再补充: 
1. 段落长度控制在3行: 我自己的习惯是文章中的每个段落基本控制在3行内,这是基于自己的阅读习惯,如果一个段落很长,阅读的人要从长段落中理解观点,我觉得是有困难的。 可以说是读者耐心不够,也可以说是作者写的不清。
2. 减少标点符号: 这里可能会有误解,我用实际案例表达下,比如在写本文的时候,有句话“毕竟大部分人在学生期间写作文,都是一气呵成”。 阅读他的时候没什么问题,但是我将其改成了“毕竟大部分学生都是一气呵成作文”,这样修改好处是通过一段表达了观点,减少阅读的啰嗦。 
3. 用符号代替文字: 我习惯的表达方式是用→代替前后变化(比如降低到,超出,而且我不用->),原因是用符号(→)比文字更加容易理解,减少文字转换大脑符号效果。 
4. 先观点再细节: 比如“段落长度控制在3行”、“减少标点符号”、“用符号代替文字”,都是先观点再细节,通过观点先行加快理解效率。 
5. 减少无意义表达: 偶尔会看到“出现了严重的下降,但是没有写下降影响面和解决方案”,建议写清楚影响面及解决方案,背后是无论当面沟通和文档沟通,都要带着客观事实和解决方案去沟通。
表达是一生修炼技能,共勉加油。

阿里云产品评测—阿里云 云效


免费使用云原生时代一站式BizDevOps平台,勇争CHERRY机械键盘,天猫超市卡等好礼。发布你的个人评测,开启全新体验。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详情。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2022新书】有趣的数据结构,307页pdf带你轻松学习
专知会员服务
130+阅读 · 2022年8月29日
专知会员服务
215+阅读 · 2021年8月2日
专知会员服务
119+阅读 · 2021年1月31日
如何学好数学?这有一份2021《数学学习路线图》请看下
专知会员服务
92+阅读 · 2020年12月26日
好的关系,要有一个“看得见”你的人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10月26日
当我们汇报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10月22日
写给做内容的:如何做出好内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7月13日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重要?
学术头条
0+阅读 · 2022年6月14日
作为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规划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4月18日
没有目标的学习,只是在无意义的焦虑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4月14日
怎么理解格局这件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6日
如何构建行业知识图谱(以医疗行业为例)
【知识图谱】 一个有效的知识图谱是如何构建的?
产业智能官
57+阅读 · 2018年4月5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Arxiv
15+阅读 · 2019年6月25日
Arxiv
53+阅读 · 2018年12月11日
Arxiv
14+阅读 · 2018年5月15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好的关系,要有一个“看得见”你的人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10月26日
当我们汇报时,先说什么再说什么?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10月22日
写给做内容的:如何做出好内容?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7月13日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重要?
学术头条
0+阅读 · 2022年6月14日
作为产品经理,如何做产品规划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2年4月18日
没有目标的学习,只是在无意义的焦虑
创业邦杂志
0+阅读 · 2022年4月14日
怎么理解格局这件事?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0+阅读 · 2021年12月16日
如何构建行业知识图谱(以医疗行业为例)
【知识图谱】 一个有效的知识图谱是如何构建的?
产业智能官
57+阅读 · 2018年4月5日
相关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7+阅读 · 2014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3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2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11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10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0+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1+阅读 · 2009年12月31日
相关论文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