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世界知名计算机科学家、清华计算机系校友郭毅可将于12月1日任香港科技大学首席副校长。
郭毅可教授于1980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在获得工学学士学位后完成了硕博连读,成为首批清华硕博连读生。
20世纪80年代,郭毅可被公费选派到英国攻读计算机科学博士学位。
郭教授主要从事分布式数据挖掘,以及在网格计算、云计算、传感器网络以及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数据科学的研究,已发表了250多篇学术研究文章。
2002年成为帝国理工学院计算机系教授,2014年创建帝国理工数据科学研究
所,并被任命为所长。
此外,郭教授在2015年-2019年兼任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院长。
他成功领导学院从只有一个系的传统计算机工程学院,转型成为一个拥有三个系的现代计算机科学学院,当中亦包括
中国首批人工智能学系
。
2018年,他当选为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同年当选为欧洲科学院院士 (MAE)。
欧洲科学院评价称,郭毅可在并行计算、数据挖掘方法、系统和应用领域做出重大贡献。
英国EPSRC平台项目「发现网」(Discovery Net);惠康信托基金资助的胰岛素抵抗生物图谱(BAIR)和欧盟委员会U-BIOPRED项目。
他还是欧洲创新药物倡议(IMI)eTRIKS项目的首席研究员,该项目建立了一个基于云的医学信息学平台。
他曾在2002年国际超级计算会议获 「最具创新奖」。
2014年获国际生物信工业的顶级会议Bio-IT World 的 「最佳实践奖」。2017年获美国ACM SIGMM多媒体专委会年度「最佳开源软件奖」。
2019年,郭教授做客英国熊猫电视台(UK Panda TV)打造的人物专访栏目《我来自中国》 ,讲述了自己求学经历和职业路程。
正如他所说,自己的那个年代(80-85年)考上清华大学都很了不得。
上世纪60年代,郭毅可出生在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算上他,
一家三代都是清华人
。
他的祖父郭宣霖上世纪20年代毕业于清华文学院,师从文学大师赵元任。父亲郭方中是传热学专家,上世纪50年代在清华热能动力装置专业攻读研究生。
正是在拥有比较浓厚的知识氛围的家庭成长,才让郭毅可从小就能接触到许多新鲜事物。
「第一次见到计算机便是在其父亲实验室里,是中国制造的第一个计算机DJS-120,都有一间房子那么大。」
清华毕业后,郭毅可便自己去申请去帝国理工学院深造,只打了一个电传就被接收了。
1987年,郭毅可到达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开始了学习。
作为研究人工智能和逻辑推理机的鼻祖,帝国理工有着当时全球最先进的技术与最前沿的理论,从那时起,郭毅可真正将自己投身于计算机科学的海洋。
历经6年,1994年他取得了伦敦帝国学院计算逻辑(Computational Logic)的博士学位。接下来,他又从博士后一路进阶到教授。
如今,60岁的郭教授再次履新,任港科大首席副校长。
港科大校董会主席廖长城先生表示:「我欢迎郭教授的任命。郭教授是一位成就杰出的学者,以及一位富有创新创业精神的管理者。我们期待与他紧密合作,在『港科大2.0』下,带领港科大再创高峰。」
https://www.imperial.ac.uk/people/y.guo
https://www.sohu.com/a/444077818_670057
https://mp.weixin.qq.com/s/-bY8I8w0L3yIO4RWqM9CqA
https://mp.weixin.qq.com/s/GDzdwRM0upT4QxiKeI7_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