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授权转载自应用推荐第一媒体 AppSolution ,微信号 appsolution 。这是一个让你手机更好用的专业媒体,专注推荐新酷 App 、游戏和实用技巧,致力于让更多人过上有品质的数字生活。
据可靠消息,苹果正在对三大系统的部分英文名称进行汉化,汉化版本的系统将在今年晚些时候推送。
一句话概括就是:苹果「汉化」了大部分内置软件的英文名。话不多说,先带大家看看我们熟悉的名称会变成什么样子:
Wallet :钱包
FaceTime :FaceTime 通话
Safari :Safari 浏览器
GarageBand :库乐队
Touch ID:触控 ID
Live Photo :实况照片
Handoff :接力
AirDrop :隔空投送
当然,macOS 和 watchOS 也将迎来一波汉化。我们挑选了一些 macOS 上有趣的翻译:
Dock :程序坞
Finder :访达
iCloud Drive : iCloud 云盘
Spotlight :聚焦搜索
直接放中英对照表你可能没有感觉,我们来一段情景对话。改名前我和同事说话是这样的:
新电脑是 Retina 看起来实在太舒服了。AirDrop 刚刚那张 Live Photo 给我吧… 啊,别碰我手机,会触发 Handoff 的。
改名后可能会变成:
新电脑是视网膜看起来实在太舒服了。隔空投送刚刚那张实况照片给我吧… 啊,别碰我手机,会触发接力的。
如果你不喜欢新的翻译、又想升级新系统,你可以考虑更改系统语言为英文或繁体中文。
苹果中国的同事告诉我们,中国市场对 Apple 来说一直都非常重要。这些新名称都经过反复琢磨,既充分考虑到英文原名的意义,也体现了中文在表义方面的细微差别。
具体的翻译方式有三种:直译、中英混合翻译以及音译。
比如 Wallet 就直译为「钱包」,而 Safari 、iMessage 、FaceTime 这类广为人知的功能则沿用了英文名,并配以中文后缀修饰。
而类似 Finder 、Clips 这类专有名词,苹果则通过意译的办法,翻译成「访达」和「立可拍」,一方面贴近英文发音,又传达出功能的含义。翻译专业的朋友可以点开下图学习:
显然,这次「汉化」,是苹果产品试图贴近中国消费者的其中一步尝试。
从本年年初开始,苹果在中国市场可谓动作频频。1 月 6 日,苹果就重新启动了一年一度的「红色星期五」促销活动,「中国红」的 iPhone 和 iPod 令人眼前一亮。后又推出「新年制造」活动,邀请中国的艺术家用自家的产品创作年画。
在 6 月份举行的 WWDC 大会上,更是在 Keynote 上专门放出了中国本地化内容列表,其中包括了原生相机识别二维码、手机号用于 Apple ID 等使用功能。
8 月份,苹果将微信支付接入 App Store ,使用户可以设置微信免密支付,试图稳固在中国已有的盈利来源。
包括这次「汉化」在内的举措,均是苹果意图激活更多中国的潜在用户,提高在华营收的表现。
汉化,几乎是所有外企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步。
比如今年 3 月初,Airbnb 的 CEO Brian Chesky 就高调宣布,中国市场将是 Airbnb 的重点市场,并取了一个中文名:爱彼迎,意为「让爱彼此相迎」。今年 7 月初,国外知名新闻聚合应用 Flipboard 就将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红板报」,并且联合中国工程师更改了产品的 UI 乃至内容推荐算法。
取一个本土化的名字或许是拉近用户的策略,但倘若翻译不好,只会适得其反。可口可乐曾被翻译作「蝌蝌啃蜡」,雪碧也曾被翻译作「势必利」,皆因销售不佳而重新命名。
责任编辑:刘海星
你觉得这次苹果的「汉化」做得怎么样?
推荐阅读
极客邦科技旗下的高端技术领导者社群,汇聚全国超过 400 位技术大牛,其中不乏「饿了么」、「知乎」、「同程旅游」、「新浪微博」等著名企业的 CTO 及技术 VP 。EGO 致力于组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技术领导者社交网络,联结杰出的技术领导者学习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