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大学2017年“唐立新”奖学金的评选面试现场,当一个沉稳的男生轻声说出“我曾发表SCI论文51篇”这句话时,台下一片震惊。
现场的每一个人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张敬,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2010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
来川大七年多的时间里,张敬从一个刚入学的青涩少年,蜕变成一位拥有诸多荣誉的学霸红人:
7年综合排名专业第一,发表SCI论文51篇,其中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30篇,影响因子高达91.5;多次主持省级科研项目,曾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受邀赴美国拉斯维加斯参加国际转化医学会议并做口头报告;多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唐立新”奖学金, “四川省优秀毕业生”以及2017-2018学年“感动川大”榜样力量季学生新闻人物称号。
张敬的第一篇SCI,诞生于他大二那年的暑假。
“当时是我参加了学院的一个协会,又参与了国家重点实验室的见习,师兄开始教我写论文。”在师兄的帮助下,张敬从入门开始,经过了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无数次的修改和审阅。最终,他的第一篇作品审稿成功,于是开启了他的科研之路。
从第一篇SCI论文到第51篇,这中间需要的不只是一个人的学识,更多的是坚定的信念和毅力。
张敬的动力,来自于竞争和压力。“其实临床和科研两方面相比之下,我更想做一个好医生。但不做科研,医学就很难进步,所以必须要有人去做科研。”
图片来源:@四川校园事儿
压力巨大的环境也是他不断努力的原因。
在考虑未来工作的学科时,张敬选择了神经外科这样一个具有较高难度的临床外科,“我想做最顶尖的手术!”他坚定地说道。
高难度的手术对医生的操作精准度有超高要求,这决定了该行业的医生需要具有极高的素质,较长的培养周期,同时还要求医生具有很强的耐心和毅力。这种种的压力都促使了张敬严格要求自己,不断赶超行业前沿。
但很多时候,科研、成绩和临床又是不能完全兼顾的。“是的,在这方面要有取舍,但又缺一不可”。自律是他最大的秘诀,“玩得少一些,不要浪费时间。”
以下是一些论坛的评论:
来源:观察者网
张敬5年发SCI论文51篇,平均一年10篇以上,一个月出头就能发一篇。
要知道,清华大学历史上第一位“四大力学”满分的大神胡耀文,也才发了7篇SCI的论文。还不到张敬一年的工作量。
不过物理和临床医学作为不同学科,发论文的难度也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对此,评论区有很多人不服气。
主要还是纠结在影响因子上。严格来说,这句话有歧义,91.5的影响因子究竟是51篇论文的总和,还是30篇第一作者及共同第一作者的总和,表述得不是很清楚。按前者算均分为1.7,后者的话高一点为3.05。
平均影响因子为2到3的SCI论文算水吗?
不服的围观群众当然觉得水,但也有人表示华西的博士毕业论文也就要求2点几。
倒是搜到了一份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研究生部的同等学力博士发表文章要求,其中规定了:
要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期刊上发表一篇文章即可,如果影响因子超过5.0还可以同时准许2位研究生毕业,超过7,可以准许3位,发表在SCIENCE和NATURE上,可以准许10位。
而且针对毕业论文要求,各高校其实也是不一样的,据说发表论文情况通常是研究生院的规定、院系的规定和老师自己定的规定一级比一级要求高。最终拍板的人还是导师。
作者:李楠
不过,谈影响因子也得考虑学科不同的影响。
知乎上也有专门负责润色论文的答主表示,生物化学类的领域明显比计算机类更容易出论文。
作者:刘小妍
平心而论,狂发论文这事儿即使只看医学界也不是个例吧。"一千台手术不及一篇SCI论文"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
就现在医院的人才评价体系,虽然标准不一,但不都是在追求论文的数量和级别嘛。
可是,让每天工作8到10小时,每周有一两个24小时值班的临床一线医生,还要继续科研突破,这种评价体系合理吗?
本文来源:四川大学报/观察者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往期文章推荐
🔗他是中国第一个汽车院士,他的学术生涯从“红旗”开始,穷尽一生只为汽车
🔗一边睡觉一边讨论学术的双料院士:将突发性睡病化为成就之源的乔治·丘奇
🔗华人银行被美国政府当替罪羊,这位老华侨花1000万美元誓死反击
🔗中国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文章的第一人,一生挽救了无数国人的性命
🔗2018一起拥抱AI丨潘云鹤院士: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PPT图文实录)
🔗他是“90后”青千,25个SCI期刊的审稿人,最大的爱好是科研!
德先生公众号 | 往期精选
在公众号会话位置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德先生往期文章!
人工智能|机器崛起|区块链|名人堂
虚拟现实|无人驾驶|智能制造|无人机
科研创新|网络安全|数据时代|人机大战
……
更多精彩文章正在赶来,敬请期待!
点击“阅读原文”,移步求知书店,可查阅选购德先生推荐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