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努比帮助更多的人站起来 丨春节特辑

2018 年 2 月 21 日 中科院之声 韩素芳


今天要介绍的,是一群在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至关重要作用的狗——比格犬。


一种新的治疗手段在进入临床之前,必须要在相应的实验动物模型上进行充分的研究和验证,以确保此类产品或方案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特点,为了保证研究结果能够正确有效,实验动物的选择尤为重要。


比格犬,就是国际上公认的最理想的实验动物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病理学、肿瘤学、药理学、生物化学等生命科学领域。比格犬又称“米格鲁猎兔犬”。大家熟悉的“史努比”,它的原型就是比格犬。它们在脊髓损伤的临床转化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众多脊髓受损的患者带来了希望。

 

再生医学:脊髓损伤治疗的希望


在我们的生活中,各种组织都能再生,就有一个组织不能再生,就是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面临的最大疾病就是脊髓损伤。脊髓是连接外周神经系统与大脑的信号传递中枢,是一条“神经信息传递的高速公路”。一旦脊髓受到损伤,双向的信息传递就会受阻或终止,严重致残。


图片来自网络


早在公元前1700年,古埃及医生的教科书 the Edwin Smith Papyrus(《艾德温·史密斯纸草文稿》)就将脊髓损伤描述为“不能治疗的疾病”。就算是医学快速发展的今天,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依然是困扰医学界的难题。


再生医学的发展为这一世界医学难题的解决带来了希望。提到再生医学,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干细胞”。但是,再生医学并不只是干细胞这么简单,干细胞只是再生医学的一部分,是组织和器官再生的“原料”之一。除此之外,再生医学还要研制出适合的生物材料,为再生提供适合的物理化学空间,还要去研究清楚什么因素能够诱发再生。


而针对脊髓损伤的治疗,中科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提出了基于功能神经支架材料重建脊髓损伤再生微环境的修复策略,就是“干细胞或再生因子+支架”的策略。这种功能神经支架材料可以为受损的神经再生提供支撑和引导,构建有利于组织再生的微环境,从而引导脊髓组织再生。


比格犬脊髓损伤治疗方法示意图


为了将基于功能神经支架材料的脊髓损伤治疗推向临床,戴建武团队建立了比格犬脊髓大段缺损模型,并在该模型中充分验证了材料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

 

比格犬:验证脊髓损伤再生医学治疗方法


比格犬是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的首选。第一,它们的遗传性能稳定且优良,一般没有遗传性神经疾病;第二,体型适中,易于进行手术操作,还易于对治疗前后损伤脊髓的变化情况进行影像学分析;第三,性格温顺,可以比较容易和可靠地观察脊髓损伤后行为学变化及其恢复情况等等。


2011年至今,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分别与南京、天津、苏州和长沙等地的多家医院进行合作,设计并进行了多批次、多项目的实验。这些实验结果均证实功能神经支架材料可以作为脊髓神经再生的桥梁,这种脊髓损伤再生医学治疗方法效果很好。


而且令人惊喜的是,经过治疗的比格犬可以用瘫痪的后肢站立甚至行走,这是首次在大型动物大段缺损脊髓损伤模型中取得突破。



正是基于在比格犬中的良好效果,2015年1月16日,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开展了功能神经支架材料移植治疗陈旧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2015年4月22日,他们开展了功能神经支架材料移植治疗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的临床研究。


如今,戴建武再生医学团队已经开展脊髓损伤临床研究三年。这三年来,已入组陈旧性和急性完全性脊髓损伤病例70余例。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表明,功能神经支架材料移植可以作为脊髓损伤病人重建再生微环境的安全的临床方法,为脊髓损伤患者的康复带来了希望。


来源: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登录查看更多
1

相关内容

阿里巴巴达摩院发布「2020十大科技趋势」
专知会员服务
105+阅读 · 2020年1月2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78+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课程】浙大陈华钧教授《知识图谱导论》课程系列PPT
专知会员服务
166+阅读 · 2019年10月2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1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8月11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27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7月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8 日
科研圈
13+阅读 · 2019年3月10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1 日
科研圈
14+阅读 · 2019年3月3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5 月 24 日
科研圈
11+阅读 · 2018年5月2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3 月 29 日
科研圈
12+阅读 · 2018年4月7日
机器学习各种熵:从入门到全面掌握
AI研习社
10+阅读 · 2018年3月22日
Anomalous Instance Detection in Deep Learning: A Survey
Arxiv
8+阅读 · 2019年5月20日
Feature Denoising for Improving Adversarial Robustness
Arxiv
15+阅读 · 2018年12月9日
VIP会员
相关资讯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8 月 1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8月11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6 月 27 日
科研圈
8+阅读 · 2019年7月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5 月 30 日
科研圈
15+阅读 · 2019年6月9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4 月 4 日
科研圈
7+阅读 · 2019年4月14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8 日
科研圈
13+阅读 · 2019年3月10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9 年 2 月 21 日
科研圈
14+阅读 · 2019年3月3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5 月 24 日
科研圈
11+阅读 · 2018年5月27日
Nature 一周论文导读 | 2018 年 3 月 29 日
科研圈
12+阅读 · 2018年4月7日
机器学习各种熵:从入门到全面掌握
AI研习社
10+阅读 · 2018年3月2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