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知”与“行”的重温与再探

2017 年 10 月 1 日 MOOC

| 全文共19945字,建议阅读时长18分钟 |


本文由《开放教育研究》杂志授权发布

作者:高志敏、朱敏、傅蕾、陶孟祝

摘要

 

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我国当前和未来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本文以知行并重——融合理论分析与实践探索,以重温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意涵和再辨其相互关系为起点,以重审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内涵和回溯其过往政策与实践为切入,在着力分析教育系统之“内”“外”现实机遇与严峻挑战的基础上,着眼未来,力求为我国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出尽可能全面且具前瞻性的发展思路和对策建议。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发展思路;对策建议


一、引言


现代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思想发端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初。半个世纪以来,三者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自然交织,协同推进,成为席卷全球、影响深远的现代国际教育思潮。

(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内涵趋近,各有侧重

1.立足教育制度变革的终身教育

终身教育思想由法国成人教育学家保罗·郎格朗(Paul Legrand)于1965年提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的大力推进下,成为许多国家和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基本指导原则。


郎格朗基于对现代社会深刻变化的观察与反思,从教育制度变革角度,提出应该摈弃传统社会所形成的“前端结束”(front-end)、学习与工作割裂、教育和劳动分离的教育模式,倡导教育要贯穿人的一生、学习和生活要实现整合、全社会应共同参与教育的新型教育观。

2.适应生活方式转变的终身学习

终身教育思想的普及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的提出,孕育出现代终身学习思想的萌芽,且从20世纪70年代初起,成为与终身教育并驾齐驱的国际教育新思潮。


终身学习思想聚焦个体主观能动性发展和社会持续适应性获得之双重视角,提出人之一生的学习应当成为日益复杂与充满变化的当代社会的新型生活方式。终身学习重视的是教育过程由“教为中心”向“学为中心”的位移;学习者地位由被动向主动的提升;学习责任由他律向自律的转换;学习需求由外驱向内驱的回归,以及学习资源、学习途径、学习内容等的开放、灵活与统整。


3.升华社会形态的学习型社会
 

学习型社会由美国学者罗伯特·哈钦斯(R.M.Hutchins)提出,后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欧盟等国际组织的推动,20世纪80-90年代成为全球策动教育变革和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学习型社会理念从促进社会形态发展、升华的角度指出,社会变革速度加剧,使得人人终身接受教育成为必要,未来社会必当是一个以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求发展的社会。这种社会通过对人及人类生活世界的重新认识与价值观照,引导并带动整个社会价值向人格成长、发展与完善转向,并通过促进教育变革,为人人持续学习提供制度基础。
 

(二)终身教育、终身学习与学习型社会:共享主张、相互联系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提出者不同,侧重点各异,但共享如下基本主张,并构成如下逻辑关系。

1.共同主张

其一,教与学过程的终身性。终身教育明确倡导“从摇篮到坟墓”的教育观;终身学习明确指出学习是人一生必备的生活方式;学习型社会认为要适应社会变迁和保持人格发展,就必须拥有在生活中进行终身学习的热情、能力和行动。
 

其二,教与学空间的开放性。终身教育力主传统教育向社会开放;终身学习强调学习可以发生在任何时空;学习型社会指出社会负有教育责任,必须共同参与教育。
 

其三,教育、学习与生活的对接。终身教育反对教育与劳动、学习与工作之间的分离,主张教育与生活的整合;终身学习强调对个体需求的关注,倡导学习内容的开放和包容;学习型社会要求对人类生活事实、人格发展需求予以认可和重视。

其四,教与学目的的双重性。终身教育认为人格的发展是毕生的过程,社会和教育制度本身也需要发展;终身学习既强调对个体主体地位和能动性的重视,又强调对社会变化的适应;学习型社会呼吁人文精神的重振,学习者潜能的发挥,同时又竭力主张社会制度的调适与社会价值的转换。

2.相互联系

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之间相互嵌入、相互支持,关系紧密。终身教育主要是基于社会、国家、政府的角度而对全体民众的教育、学习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上而下”倾向的考虑和设计,乃至持续不断的实施过程,它侧重教育制度的整体设计,旨在为全体民众提供随时随地可以持续参与学习的一体化教育支持和服务体系。

终身学习主要是基于个人、个体的角度而对于全体民众的教育、学习形成的一种具有“自下而上”倾向的考虑和设计,乃至永久不断的推进过程,它关注人类生活世界中的各种学习需求及其变化,旨在激励全体民众根据自我和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参与学习,进而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学习型社会基于社会形态变化及其价值成功转换的视角而提出,是对未来社会理想形态的一种向往和追求。这种社会重视社会生活变化,强调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并通过教育体制改革、学习权利赋予、学习机会创造,为人人终身学习提供制度基础,以引领他们的人格成长和社会发展。

由上可见,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是学习型社会实现的两大基础,前者是制度保障,后者是行动基石。学习型社会统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

总之,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三大理念,其内涵趋近、目标一致,行动策略相互支撑、相互作用,实践过程相互交织,相互促进。

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内涵认知和实践推进

(一)终身教育体系: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
 

关于终身教育体系的认知,迄今,学界已形成以下几种重要观点:
 

一,认为“要把原来相互割裂的各种教育及其因素、资源加以统合化、一体化,实现社会教育机构和训练渠道能够使人们在其生活的所有部门都可根据需要方便地获得学习和教育的机会”。(高志敏,2003)

二,认为“它应是对人生各个阶段的发展,同时从社会转型的观点出发,加强社会、学校和家庭之间教育的融合和衔接,以最终建立一个整合社会各种教育资源、连结社会各种类型教育活动的体系。”(吴遵民,2004)

三,认为“为达到一定的社会教育发展目标而确立的面向全民、贯穿人生全程、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的一种社会化教育体系,……因其同时具有现代教育基本特点和后现代教育新颖特质,可将其定位为一种新型的教育体系。”(陈乃林,2010)

本文认为:终身教育体系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克服现行教育沉疴为己任,通过教育制度的变革和学习文化再造,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建设,促进个体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它强调各级各类教育的开放、灵活及其相互之间的纵向衔接与横向贯通,支持各类社会机构的共同参与,面向社会全体民众提供公平的、有质量保障的、且能负担得起的终身学习机会。
 

(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政策主导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的社会工程,需要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回溯过往的种种努力,目的在于认识当下现实,为未来发展寻求新的驱动。

1.实践策动:政策倡导

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引入终身教育思想并予以倡导和实践。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明确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迄今,中共中央国务院、教育部等已出台的50多部重要政策中,如《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1993年)、《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年,以下简称《纲要》)等,都涉及终身教育及其体系建设问题(国卉男,2010)。一些地方政府,如福建省、上海市、太原市、河北省、宁波市等,相继出台终身教育促进条例。可见,从中央到地方,都在政策上对终身教育思想的传播及其体系建设给予了关注和支持。
 

2.意义作用:各项政策的张扬

终身教育及其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作用在各项政策中得到不断强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提出:“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鼓励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1999年,国务院转批的《面向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继续鼓励发展终身教育,构建并完善终身教育体系”(教育部,1998)。之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被列为教育部历年工作重点。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第一次明确提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①,这既宣告了学习型社会建设征程的启动,也阐明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宏伟目标与理想彼岸。2003年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2013年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等人才培养、经济发展规划也都论及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思考与部署。

这些政策和实践不仅彰显了党和国家力图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宏大目标,同时也折射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在保障全体公民享有教育权利、满足学习需求、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乃至在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3.体系建构:初步架构的探索
 

现有政策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也进行了探索。1996年,教育部在《全国教育事业“九五”计划和2010年发展规划》中提出,要“基本形成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重,不同层次教育相衔接,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沟通的职业教育制度和体现终身教育特点的现代社会教育体系”(教育部,1996)。这是终身教育体系最初的实践模型,重在倡导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及各种教育类型之间的衔接与贯通。2000年,教育部《关于在部分地区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通知》指出,“社区教育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基础”(教育部职成司,2000),首次明确提出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途径。2010年发布的《纲要》对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架构表述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教育部,2010)。《纲要》还决定推行开放大学、社区教育、学分银行等重大项目与改革试点,以此推动终身教育体系建构。2016年,国家又出台系列专项政策,提出具体的、可操作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目标和举措。例如,《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提出“内容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资源融通共享,服务能力显著提高,发展环境更加优化,居民参与率和满意度显著提高”的目标,明确“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整合社区教育资源”“提高服务重点人群的能力”“提升社区教育内涵”等建设任务(教育部,2016)。《教育部关于办好开放大学的意见》确定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成熟,优质教育资源更加丰富,学习条件更加先进,学习制度更加灵活,办学体系不断完善,基本满足多样化学习需求,为学习型社会提供重要支撑”的建设目标,并提出加强基础设施、专业开设、课程建设、资源整合等十二项建设任务(教育部,2016)。
 

由上可见,我国目前所提出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方案既重视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贯通,又在关照各类教育原有基础和发展差异的基础上,呈现阶段性、重点性推进的格局。
 

(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实践积累

在政策支持下,我国各级各类教育勇于改革创新,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实践。

1.普通教育不断扩容

据统计,2016年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巩固率为9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为87.5%,这一数字正在逐年提高(国家统计局,201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2016年达40%,进入世界中上行列,逼近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②。全国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2015年达82%③,2016年6月已达87.5%(教育部,2016)。互联网的接入,进一步扩大了普通教育的对象,彰显了教育公平的原则,体现了终身学习理念、保障学习权利的基本主张。

2.职业教育迅猛发展
 

21世纪起,职业教育发展进入快车道。截至2016年底,我国共有1.25万所职业学校,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覆盖各个经济领域(教育部,2017)。“十二五”以来,国家实施了一系列职业教育改革,如实训基地建设、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教师素质提升计划、教育质量提升计划等,体现了服务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的作用。同时,中高职学生资助与奖励体系逐步健全,2014-2016年间,850万个家庭的子女通过职业教育实现了第一代大学生的梦想,也助推了社会的发展之梦(教育部,2017)。
 

3.成人教育持续推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人教育实践领取得了重大成就:服务对象广泛延伸、实践范围显著拓宽、教育层次不断提高、教育内容不断丰富、教育空间不断扩展、办学方式日趋开放、办学主体日趋多元、教育渠道愈见沟通(高志敏,2008)。此外,教育部发起的“圆梦求学——农民工学历与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全国妇联发起的“精彩人生女性终身学习计划”等,更是为成人群体搭建了学习平台,保障了广大成人学习者的学习权益。


4.社区教育蓬勃兴起

社区教育发展方兴未艾。截至2016年,教育部已设立122个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和127个示范区,各省共设立500多个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有力促进了办学网络、资源共享、师资队伍、学习方式等的发展,提升了教育服务区域居民学习的能力。社区民众通过参与社区教育,丰富了生活、提高了技能、产生了获得感、提升了幸福指数(教育部,2016)。
 

5.老年教育异军突起

2015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2.22亿(民政部,2016)。老年人群学习需求明显增加,老年教育快速发展。到2014年底,全国各级各类老年大学、老年学校已建成5.97万所(上海开放大学课题组,2016),700多万老年人参与学习,初步形成了多部门推动、多形式办学的发展格局。事实表明,参与学习活动有助于老年人拓展知识面、提升家庭生活满意度、积极应对晚年生活、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扩大社会交际空间等。总之,老年教育已然成为促进积极老龄化的重要推力(吕文娟,2016)。

6.企业教育逐渐转型

据统计,全国企业员工培训率由2010年的53.46%,提高到2013年的63.40%。社会职工继续教育参与率由2010年的41.36%,提高到2013年的58.23%。2013年管理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参与率接近100%(郝克明,季明明,2015)。此外,企业员工培训已不限于单一的技能训练,而是更加关注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与整体素质提升,体现了终身教育关注“人”的思想。


7.社会教育广泛延伸

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已成为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载体。2005年,我国终身学习活动周正式启动,至今已连续开展12年。2013年,24个省区市的690多个城市参与终身学习活动周,并吸引了众多企业参与(教育部,2013,2016)。各地的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也相继对市民免费开放,并举办各类公益讲座,成为市民随时随处进行学习的场所。一些地区还创建了一批终身学习体验中心,如上海依托科技、文广、宣传等系统的优质公共文化和科技资源,创建了8大“市民终身学习体验基地”和105个体验站点,因其鲜明的互动、体验特点而深受学习者青睐(袁雯,2015)。

8.开放教育繁荣兴盛

截至2014年,广播电视大学系统已累计培养本专科毕业生950多万人,其中在职人员占70%以上。2014年以来,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开设专业和课程3000多个,设置现代远程校外学习中心2万多个,形成了广覆盖、多途径、全过程、信息化的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截至2014年,68所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累计培养了550多万本专科毕业生,同时面向农村和西部贫困地区的社区、行业、企业以及弱势群体,提供了各类职业与资格证书培训,培训人数总计超过500万人(郝克明,季明明,2015)。全国6所开放大学相继成立,建立了地方终身学习平台,整合了一系列数字化资源,提供了一大批终身学习项目,既满足了社会成员多样化的终身学习需求,又服务于当地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建设(教育部,2016)。
 

9.学分银行跃跃欲试

2012年,上海率先建立学分银行,全国各地陆续步武。国家开放大学2013年7月启动学习成果认证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在全国建立了47个学习成果认证分中心(认证点),覆盖30个省市地区、17个行业④。北京的学分银行建立了支持联盟,已有16个城市加入城市支持联盟,15个行业、部委加入了行业支持联盟,27所高校加入了大学支持联盟,5个大型企业加入企业支持联盟(李成霞,2016)。学分银行的建立,构建了市民终身学习的“立交桥”,促进了学历教育之间、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等的沟通与衔接。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理念上需要坚持贯彻终身教育所强调的一体化、综合性原则,从个体成长的终身性、发展性、可持续性、统整性进行全面考虑和制度设计;实践上需要在各个具体的教育领域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以具体行动支撑起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

 

三、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机遇与挑战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其自身构成亦是一个纵横交错的复杂系统。厘清、把握教育系统之“内”“外”的现实变化,深入分析其可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必将有助于它的前行。

(一)机遇和挑战:基于教育“外部”的考察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任重道远,尤其需要尊重国情,全面分析和把握社会发展态势迎接挑战,同时需要抓住社会变革中的有利因素促进发展。
 

1.人口数量庞大,结构发生变化

2016年末,我国人口总量为13.8亿,居世界第一(国家统计局,2017),预计2020年达14.2亿,2030年达到峰值(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2017)。人口素质通常以“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计算方法,2015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为10.23年,“十三五”期间将提高到10.8年(教育部,2016),但若加上非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大抵处于初中毕业水平。人口结构整体呈现“三增一减”趋势,即老龄人口增多、城镇人口增多、流动人口增多和劳动力人口减少。2016年,我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规模超过2.3亿,占总人口的16.7%,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7.35%(国家统计局,2017)。预计2016-2030年,农村向城镇累计转移人口约2亿人;国内流动人口规模将保持在2.45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6),16-60周岁的劳动年龄人口约9.07亿,其中就业人口约7.76亿(国家统计局,2017)。同时,随着社会流动日益提高,人口的数量分布、内部结构在地区间又呈现更为频繁的动态变化,如年轻人外出务工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明显上升。同时,人口素质水平与年龄、性别结构也随着城市建设和产业布局所引发的人口规模化流动而发生相应变化。

人口状况变化给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带来的挑战也许远大于机遇。其一,人口总量居高不下,必然意味着全民教育需求总量的增加,这给原本就缺乏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社会系统提出了巨大挑战。人口素质总体偏低,显然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建设的需求,进而必然要求在教育机会供给和教育质量保障方面实现提升,而这两方面的能力建设,恰恰是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历史性短板,且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实现根本改观。其二,人口结构变化,又意味着教育需求的多样性,由此,不仅给原本按人口属地管理的教育资源分配机制带来严峻挑战,也给流动人群教育、老年人群教育、新型农民教育、新型市民教育带来新的课题。此外,还务必关注到,我国现行教育制度对非传统学生(如老年人、在职人员)入读正规教育在年龄与知识基础等方面的条件限制,使以这些群体为对象开展的非学历继续教育和培训,无法为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的提高做出统计上的贡献。这种情况如果无法得到改变,那么终身教育体系就很有可能仅仅是一种终身学历教育体系。
 

2.经济体量增大,形势不断嬗变
 

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体量明显增大,超越德国、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进入“新常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是我国当前及今后社会经济建设的基本背景。2016年,我国经济增长速度为6.7%,GDP总量为11万亿美元,人均GDP达8000美元(国家统计局,2017)。扣除价格因素,2016年上半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5%(国家统计局,2016),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达71%(商务部,2016)。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农业基础地位稳固,工业发展稳步回升,服务业产值明显增加。与此同时,新形势和新任务同样严峻而紧迫:经济增速放缓迹象表明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就业市场面临新的压力;以“互联网+”为特征的工业革命,向各行各业提出了智能化升级的新要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浪潮,引发创业创新服务需求大增,考验着政府和高等教育等社会系统的反应速度和能力;“一带一路”战略则将经济活动带入新的全球化进程,对国家和个人的能力建设提出了新要求。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稳定和居民消费、购买能力的提升,显然可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财源保障,但挑战犹存:经济增速放缓意味着财政收入的不确定性增加,这对以国家财政投入为主的教育经费体制而言,无疑是一个令人忧虑的因素。“互联网+”“双创”和“一带一路”等新形势的出现,必然会促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国家人力资源规划和开发都需要做出及时调整,这使得本就颇受诟病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压力陡增,至于高校,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素养与国际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其经验更是捉襟见肘。类似诸多挑战,所击中的堪称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中的痛点和短板。

3.科技进步明显,科学素养堪忧

2016年我国国际科技论文数量稳居世界第二,国内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位居世界第一和第二。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首超100万;国家研发支出占全球比重20%(居世界第二);基础研究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国家创新能力排名预计世界第18位;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达551%,尤其是部分战略高新技术领域,如超级计算机、深海探测、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卫星导航、高速铁路等都有明显进展和突破(科技部,2017)。但迄今为止,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整体依然堪忧。2015年的调查显示,我国具备合格科学素养的公民比例为6.20%,其中位居前三的上海、北京、天津,虽分别为18.71%、17.56%、12.00%,但也仅为欧美世纪之交的水平;此外,科学素养在性别、城乡、群体、年龄等方面还存在明显差异,尤其是女性、农民、老年群体的科学素养明显偏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2015)。整体科技水平实力的提升和部分领域前沿科技的明显进步,给各级各类教育活动的开展提供了充足的学习素材,更新了终身教育体系所涉及的知识领域。但是,我们似乎还没有足够的能力将这些科技成就向民众广泛传播与普及,资金短缺、资源分配不匀、专职人员不足、科普活动弱化等长期没有得到显著改善。

4.社会发展稳定,风险依然存在

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创新社会治理,推动经济社会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构建稳定、健康、和谐社会是21世纪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在党和国家长期的努力下,我国社会贫困情况明显改善,2016年1000万人脱贫,人口贫困率下降到5.7%(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16)。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热情亦空前高涨。但依然需要清醒的是,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自然资源短缺、城乡社区分离、弱势群体返贫以及社会公共参与能力欠缺等诸多困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6)。此外,2016年我国的基尼系数为0.465,仍处于世界高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2.72倍。⑤显然,所有这些经济社会问题都需要进一步得到密切关注和妥善解决。社会总体稳定和健康发展,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给各级各类教育发展与改革提供了基础保障和支持环境。但需要注意到,有关社会动态不平等的事实给出的警示是:教育在促进社会平等方面的功效并不尽如人意(吉米·道华德,2016)。也就是说,若要真正发挥终身教育在促进社会健康流动,提升社会发展活力,不让“有人掉队”,显然还需要加强教育与社会之间更加理性的认识和系统的规划。

5.文化产业始兴,品质亟待提升

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文化土壤的滋养。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总额达7.3亿,2015-2016年,各地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资金超过20亿。此外,政府和社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逐步增强,文化市场培育和监管初步发展,并配合“一带一路”制定了文化发展行动计划⑥。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提出,“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17)。

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必将刺激终身教育内容与形式的更新,而优秀传统文化的日渐回归也将有助于我们重拾优秀历史文化遗产,并锻造出更加符合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特征的终身学习文化。但是,当前文化产业发展有过度娱乐化、肤浅化趋势;优秀传统文化开始复苏但进展缓慢,并面临新科技高速发展的严峻挑战;我国文化整体的国际影响力依然十分有限。总之,文化软实力整体发展不足,新兴文化产业品质欠佳等窘境,致使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一时还难以得到更有强度、更有深度和更高水平的内涵支撑。
 

6.政治局面稳定,挑战不容小觑


长期以来,党和国家努力创建廉洁、高效、文明、清正、和谐的政治环境,通过各种途径加强内外监督和党组织与党员个人的自我教育,关注民生,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政府治理新方式,尤其是近年来,进一步强化党内建设,倡导建设学习型政党和学习型政府,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积极简政放权,落实兜底保底工作,提供更好的基本公共服务。但同时,国内外政治环境皆有现实挑战。外部或因地缘与历史、资本与强权等,时有各类矛盾和冲突,需要富有智慧的策略应对;内部或因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个别地方基层政治冷漠、心态极化,或因诉求无门,出现诸多非理性行为,需要及时、精准地给予引导和解决。

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为我国终身教育事业有序、持续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政治生态保障。党中央和国家领导对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全民终身学习、自我教育的重视,极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榜样带动作用。但建设进程所面临的复杂尖锐的国际政治形势和不容小觑的国内社会矛盾,又很容易分散国家的教育改革精力,影响终身教育领域相关政策、行动项目的稳步实施。这既考验全社会是否有足够的定力和决心,也考验着其是否有足够的现代教育治理智慧和能力,推进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

(二)机遇与挑战:基于教育“内部”的考察


终身教育是一个涵盖各级各类教育和学习的综合体系,其完善有赖于内部各组成部分的健康发展及有效整合;同时终身教育体系也是一个涉及政策、管理、经费、资源、人员、质量等多要素的复杂有机体系,任何一方面的发展滞后与协同缺位都可能使其面临失衡的风险。

1.优先战略地位确立,行动仍需扎实推进

党的“十二大”提出教育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战略之一,党的“十三大”提出“必须坚持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党的“十四大”以来,我国一直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强国已成为历届政府的共识。

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确立和巩固,有助于对终身教育价值的确认。然而,要实现教育强国梦想,不仅需要战略定位,更需要扎实的行动推进,需要各种教育要素的质量提升。目前国家对教育的财政投入力求保持在4%以上,但在师资队伍建设、教育信息化、教育管理服务、课程资源开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等方面还没有达到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水平。

2.一体化观念已形成,壁垒仍需着力打破

在国家和社会各界的推动下,纵向衔接、横向贯通的终身教育一体化体系已见雏形。国家政策突出强调加强全民终身学习,着力倡导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并且指出,基础教育是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的基础。⑦学界认为,高等教育要从教育的“最高阶梯”转变为终身教育的“链中一环”,职业教育应是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支柱(刘晖等,2013)。还应注意的是,成人教育是“(终身)教育过程的正常顶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96),亦正在从一种新兴理念变为广泛的实际行动。实践也表明,学校职业教育系统正在尝试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贯通,寻求学历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融通。高等教育机构亦在试行学生部分资格证书认定,或在校企合作背景下探讨人才培养过程的融合机制。此外,开放大学在系统内部积极构建各类学习成果的沟通,参与地方学分银行建设。社区教育先行发展区域也在积极探索社区教育课程标准,以期在终身学习成果互认方面有所突破。

以上这些思想观念和实践探索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实现了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从无到有的突破。但在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方面仍困境重重:各类教育发展不均衡,相互之间存在“身份”偏见;人才培养标准含糊不清,相互之间缺乏质量信任;部门及其人员之间因利益维护不能实现真正的跨部门合作;各级政府层面也缺乏相应的统领与管理,使得沟通工作多停留于个别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议,缺乏顶层设计。

3.法律法规增多,终身教育专门法律缺乏

自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我国教育法制建设逐步完善,已在教育基本法、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残疾人教育、学位授予、师资建设等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或条例。2016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还对建立健全教育法律法规提出了新的思考与设想。但至今为止,尚未有专门的国家一级的终身教育法或终身学习法出台,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作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构件,尚处在法律法规缺失的状态之下。即使在已有的教育法律中,相关条文的表述也显得不尽严密、完整,缺乏可操作性,至于执法不当、不严,监督不力、不实等,也都亟待加以正视和完善。

4.多重视一般性需求,少关注特定性需求
 

终身教育体系的建设必须围绕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教育作为优先发展战略,固然要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和总体性发展需求为己任。比如,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旨在满足社会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部分普通高校和高职院校向应用本科院校转型,旨在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对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力发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旨在解决社区发展、社会养老等现实问题。

同样,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旨在服务和满足不同群体与个体的终身学习需求,因而必须关注各种群体与个体具体的学习需求及其变化。不同性别、学历、职业以及不同职业阶段的劳动者群体,都有各自特定的学习需求倾向;老年教育群体人口基数和年龄跨度大,不同地区、年龄、健康状况乃至不同生活境遇的老年群体,其学习需求同样迥异;农村和城市人群的学习与发展需求更是五彩缤纷。此外,随着创业者群体的兴起,如何洞悉他们在创业过程中的特定学习需求,提供针对性的终身教育服务,亦是我国当前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
 

5.教育制度逐步完善,滞后性仍不可避免

当前我国教育制度仍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包括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成人学历教育等,各类人才培养基本通过国家或学校组织的直线性层层选拔考试进行筛选,再进入相应的学习通道。由此,在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呈现比较明显的双轨特征,校内教育和校外学习亦呈明显的分离状态。

尽管政府和学界都充分意识到现有教育制度难以满足新形势下的人才培养需要,但我国教育制度的改革依然举步维艰。尤为棘手的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之间的衔接和互通依旧是目前国家资格框架建设中的瓶颈,传统学校教育和高等教育体系对职业教育仍存“二流教育”的刻板印象。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蓬勃发展,但其学习成果认定不能得到国家基本教育制度的有效认同,更遑论与其它教育之间的有效沟通。教育制度发展本身的滞后性,既是制度本身不易变革的特征反映,一定程度上,无疑也是因为我们在教育标准、管理、制度等方面尚缺乏科学有效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技术所致。

6.信息化发展神速,与人才培养融合不深
 

自《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2012)、《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有效机制的实施方案》(2014)发布以来,基础教育开始实施“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超过80%的中小学实现网路接入,部分地区甚至实现互联网全覆盖;职业教育设立了56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开放大学优质网络课程达3.3万门、高等教育的线上共享课公开课超过3400门;此外,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初步形成;企业系统开发与主流教材配套的基础性资源得到鼓励;教育管理信息化也在全面推进,学校“一校一码”,学生“一人一号”正在成为现实⑧。
 

教育信息化建设方面的成就,为推进终身教育建设奠定了良好的设施和资源基础。但困扰现实的是,教育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远没有达到预期,尤其是与教学、课程、管理之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尚未做到落地坐实。此外,线上教学资源对线下教学资源的简单移植、线上教学内容呈现的技术运用瓶颈、在线学习平台低水平重复建设以及使用密度的相对不足、师生信息技术素养的相对低下以及在线学习成果认定缺乏热度等,都需要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得到重视和改进。
 

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对策与建议
 

过往认知与实践经历的回溯,以及对现实机遇和挑战的分析,为学习型社会创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前行坐标。基此,下文试以全景视野,顺应时代趋势,提出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加强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是国家对创建学习型社会和促进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总体谋划,具有统领全局的重要意义。本文建议从目标指向、法律保障、计划制定、需求分析、经费保障、公平与质量等方面优先考量。
 

1.重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有诸多内外具体目标,但必须首先“目中有人”,通过促进其终身、全面、和谐发展而去认知与理解、推动与创新所处的社会。旁落人这一主体,忽视教育首先是培养“人”的活动,仅仅关注传授知识、技能,短期内也许有效,但终究舍本逐末。我国经济社会建设任重道远,面临诸多严峻挑战,唯有充分发挥人的主体作用,重视各类群体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培育,才能具备良好的内功与实力,应对各种挑战。

2.出台并完善国家与地方终身教育法

出台终身教育促进法,兼具法律形式与内涵双重意义。颁布国家层面的终身教育法律,首先可以表明国家、政府对终身教育事业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承诺,并对地方政府和全体社会参与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具有最为直接的促进与推动、引领与规范的作用。与此同时,国家终身教育专门法律可以明确界定终身教育及体系的价值内涵、参与主体及责任分担、实施范围、受众目标、学习成果标准、沟通机制,并在经费、人员、机构、管理、研究等诸方面提出具体的保障与操作措施。未来,若还是仅在法律、纲要、计划等方面一略而过地发表几句呼吁、倡导,极有可能使终身教育陷入口号式的发展困境,最终贻误实践的发展。除此,还需要完善终身教育的整个法制体系,加快成人教育、继续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专门领域的立法工作。

3.制定国家与地方的终身教育行动计划

法律是保障,行动是关键。在现有各类教育规划、纲要的基础上,本文建议在国家和地方层面制定专门的终身教育行动计划。国家层面的行动计划,要从全国总体均衡发展角度,确定终身教育发展的基本事项和重点领域,包括基础教育与扫盲教育的机会公平和质量保障,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互补平衡,高等教育的开放多样和质量提升,成人继续教育的普遍推进和社区教育的城乡统筹,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的基础设施、资格框架建设。同时,积极推进全国层面的合作研究与经验交流。
 

地方层面的行动计划要结合地方实情,在恪守国家终身教育发展基本精神和原则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行动重点和推进策略。例如,上海、北京、浙江等地基础教育机会和质量均已较为充分,可以结合老龄化、流动人口多等特点,侧重在老年教育、社区教育、流动人口或新市民教育培训方面发力。而在中西部等一些以农业或传统工业为主产业的地区,仍需要首先保障九年义务教育的机会供给和质量保障,再根据产业布局和发展状况酌情推进中高等职业教育、普通高等教育以及终身学习机会的数量提供和质量提升。

4.推进全民学习需求监测与分析
 

思想、法律和行动计划的最终落实都要以对全体民众终身学习需求的及时监测、精准把握为基础,否则国家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很难同社会的终身学习需求达成供给侧与需求侧之间的契合与对接。监测全民终身学习需求是一项极具挑战的任务,群体划分、监测周期设定、监测与观察点设计、数据获取和处理等都需要雄厚的财力支持,以及专业的科研团队、民众支持以及便捷有效的信息处理技术。

5.完善多方分担教育经费的机制

基于人口规模巨大、需求多样化、人口素质偏低等现状,我国终身教育发展需要长期的充足经费投入。有限的国家财政投入,不能适应全民终身学习需求,因此必须实行国家—地方—组织—社团—个人分担的经费投入机制。其具体比例分配需要根据国家与地方财政收支情况、各类组织营业收支情况、社会可供利用的闲置经费、居民经济消费水平等共同决定。在当前国家财力较强、企业减负、个体生活压力较大的现实背景下,继续保障国家财政的稳定拨付、盘活社会可利用的经费资源是基本策略。

6.合力推进机会公平与质量提升
 

获得终身教育机会、实现终身持续学习,是终身教育思想的核心。实现这一美好预期,需要政府和研究机构对教育和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实证研究。教育要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要社会其他子系统的合力支持和协调。质量提升也迫在眉睫。在全球经济竞争和国内社会经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下,积蓄资源和力量,提升和保障教育质量是实现个体和社会共同发展的必然选择。没有人的素质的提升,我们将不会有更活跃的思想、更本真的情怀、更丰富的文化,附加值更高的各类产品的创造与产生,以及对人之本身和社会发展进行更加全面、科学和理性的反思与行动。

(二)扩大教育服务对象

1.稳固传统教育服务对象
 

与早期终身教育研究较多关注成人教育不同,当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也是现代终身教育体系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培养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阵地。由此,我们必然意识到规模巨大的传统学生群体其实就是未来的终身学习者,是终身教育体系需要服务的对象。研究也证明,在现实生活中更容易进入终身教育体系、更能从中有所收获的成人学习者,往往是那些在初始教育中获得成功的学习者,因此必须在终身教育精神的指引下,帮助各级各类传统学校学生奠定良好的终身学习基础。

2.广纳各类成人学习者
 

除了传统学生,非传统学生即为数众多的各年龄段的成人学习者,他们是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服务的主体对象。未来,在继续关注各行各业在职人员群体终身学习的同时,还必须关切以下服务对象:老年人口群体(含不同区域、身份和地位的老年人群体),通过各类老年教育机构的建设,为他们提供终身学习机会,以实现国家提出的老有所学目标;流动人口群体,为他们开展引导性、职业性培训,新市民教育,学力学历提升教育等项目;残疾人群体,根据2017年2月国务院修订通过的《残疾人教育条例》,应积极推进有质量的融合教育,保障残疾人的义务教育,发展残疾人职业教育。

3.重视教育中的性别平等

通过教育促进男女两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平等,是国际社会的基本共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中的性别平等关照具有两层重要含义:一是要关注学习机会、学习质量、学习资源享用等方面是否保持性别上总体平衡,尤其要保障女性终身学习机会和资源的获得,以帮助其获得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从男女在身心、情感、认知方式等方面所存在的自然差异视角,为不同性别群体提供针对性终身教育服务。换言之,提供适合性别特征的终身教育服务,使不同性别群体接受更为适切的学习服务,必定会有利于学习成果的显现,诚然,这也是对性别平等工作的进一步理解和推动。

(三)丰富教育目标

1.拓展知识领域
 

终身教育既强调教育的长度,也重视教育的宽度。知识作为教育活动的基本载体,必须与时俱进。当下的终身教育体系建设,除了传统科目,还当因应个人需要和时代要求,增设或强化现代科技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艺术教育、健康教育、休闲教育、第二(含小语种)外语教育、环保教育、家庭教育(含代际教育)、文化传统教育、全球公民教育、国际理解教育、可持续性发展教育、商业启蒙教育等。以下情形表明,知识领域的拓展正在形成一种良好的发展势头:基础教育中的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开始逐步拓展成STEM,A表示艺术、设计和人文等内容;职业教育开始重视3D打印技术、智能化设备等各种新兴知识和技术;“双创”背景下,高校系统给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新知识和商业启蒙教育亦开始推进。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也开始广泛关注生命质量教育、精神健康教育、隔代亲子教育等全新教育内容。至于专业继续教育,更是在不断致力于行业新知识和新技术的拓展。

2.发展多种技能

当代社会尤其需要复合型人才,即既擅长某一专业,又具有一定相关知识和能力。专业优势一旦确定通常比较稳定,相关知识、技能会随着个体工作生活环境和时代要求而变化。当下常见的是,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相关从业者提出了互联网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等能力要求。多重职业生涯和职业身份的出现,也需要人们发展多种技能——一名劳动者既可以是记者,也可以是专栏作家和摄影能手,被媒体称为“斜杠青年”的群体俨然已走进跨领域发展的轨道,成为多才多艺的劳动者。
 

总之,促进形成一专多能,有助于突破现有专业壁垒,实现跨领域的工作和劳动,使个体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需求。
 

3.强化实践应用
 

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丰富的知识、多样的技能,其最终目的都在于鼓励学习者能够在真实环境中学以致用,从而促进个人、组织的行为转变,解决实际问题,改善社会实践,取得个体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基础教育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获得,需要加强学校同校外生活实践的联系。职业教育和培训强调能力取向是应有之意,使命所在。高等教育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能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手段。成人教育中的生活类学习要聚焦岗位工作及其成效或绩效的提升。
 

4.推动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
 

教育不仅旨在促进个人发展,还应对社会各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性发展承担重要职责,诚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新近指出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目标全球综合框架的关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人类作为自然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教育活动理当从互动角度考虑所处社会环境的改善与发展。因而,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获得与增添之外,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还必须着眼于“全局的人文主义教育方法”,以助益于个体和社会新的协调发展模式,以最终实现人类与环境共命运,人类个体与社会共同持续发展的美好未来。
 

(四)更新与丰富教育内容

1.适应需求差异性的学习内容多样化
 

处于变化迅速的当代社会,学习成为生存方式的新常态,学习需求也处在不断的生成和变化中。终身教育体系必须以开放的姿态,根据需求差异,为学习者个体和群体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当下,国内外部分高校,或是从商业行为中获得启发,通过图书馆借阅的学习资料信息分析,适时推送符合读者需求和兴趣的学习资料,或是将个性化学习纳入学位计划,为学习者提供自主、自定的在线人文教育学位⑨。为个体或群体定制的个性化课程、在线一对 一和一对多的学习辅导,都可以为个人和组织提供适应性学习内容。此外,契约课程、自我导向课程、来自经验的叙述课程,也都能为适应个性化需求的学习内容提供形式上的支持。需要注意的是,适应群体需求的学习内容多样化开发,更是终身教育体系建设的重点,并应达到适度的规模效应。
 

2.适应社会人口流动的学习内容多样化

当代中国是一个流动社会,每年国内流动人口超过2亿,规模显著,由此带来地区文化间的交流、适应和理解等问题,终身教育有必要对之做出回应,增设相关学习内容,帮助流动人口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在“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背景下,国际(尤其是与亚洲周边邻国之间的)文化理解教育刻不容缓,不然,教育及其人才培养和输出都无法支撑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为此,应当积极响应、落实《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2016-2020)》,着力加强非通用语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充分考虑海洋文化教育内容的设计与传播(文化部,2017)。

3.适应时代变化特征的学习内容多样化
 

终身教育学习内容不仅要符合个体、群体的学习需求,关注文化理解,还要正视和拥抱我们所处社会的时代特征——全球化与信息化。全球化带来的事实是,竞争愈益激烈、合作愈益加强、相互影响愈益扩大,而趋同与差异又必将并存。由之,全球公民成为个体在全球化时代的新身份,需要得到重视和积极建构。国际上一些大学“全球公民教育”“全球问题、公民身份与可持续性”等课程的开设,正是对全球化走向的积极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4,2015)。信息技术日新月异,了解该领域的最新动态,掌握嵌入在生活中的各种技术平台与工具的应用,在海量信息中辨别并找到需求的信息,创造并发布新信息,利用信息产生效益,对有害信息自动免疫等,都要求个体具备更高的信息素养。同时,科学在生活与工作中的日益普及,也要求个体关注和提升科技素养,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尤其需要关注这方面内容的开发和提供。

(五)拓展教育方式

1.倡导混合方式学习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过程中,人们的学习方式亦须秉持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实践表明,传统面授学习和线上数字化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式学习正在成为一种全新的潮流。“翻转课堂”融合课外自主学习、课堂辅导、同伴交流等多种形式,有利于提升学习热情、增强学习效果;以微信公众号为发布平台的课程教学则组合了寓所自学(书面或视频学习)、家长辅导、网络答疑、群内交流、同伴互学等多种方法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在大力倡导教育、学习融入生活、实践的背景下,体验学习也正在成为民众终身学习的全新方式。所有这些,都让终身教育处在对于教育教学方式做出重新选择的新的起跑线上,需要给予关注与探索、改善与运用。

2.强调自我导向学习

培养具有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和特征的终身学习 者是终身教育体系在学习方式上的根本要求。同时,自我导向学习是所有层次教育实践都需要重视并可以加以实行的学习方式。国际上,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研发了一种学习准备、目标设定、参与 学习、评估学习“四步骤自我导向学习过程模式”⑩, 这种学习模式值得在我国大力推进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过程中加以引进、改进和应用。

3.重视实践中的学习


对于任何终身学习方式而言,终身教育体系都要引导学习者通过实践进行学习,通过行动达到改进个体、组织和社会的目的。在基础教育领域,研究性学习是需要得到强化的学习方式,即以更多的真实问题将学生引到对生活的关注上来,通过个人或团队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方法。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中,项目学习应被看成是引导学习者关注现实问题的一种有效方式,通过学习、研究,找到问题解决的钥匙。成人教育、职场培训中的行动学习,更应强调对实际问题或组织困境的关注,边学习、边研究,以求对现实问题的解决、发展瓶颈的突破。
 

(六)融合教育空间


1.贯通学校内外学习

各级各类学校是终身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但富有教育功能或具备资质开展各类学习活动的社会机构,如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体育馆、少年宫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力量。目前,它们之间在资源建设、资源共享、教学力量配置等方面还过于孤立,不利于终身教育体系整体的发展壮大。大力扶持并调动社会力量、充分整合并利用校外资源,以及加强各类学校和社区的联系、促进大学向校外人员开展校外学位教育、更大程度地打开开放大学之门等,都将成为突破传统学校围墙,促使教育走向社会、走进社区的重要举措。总之,终身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学校内外相互隔离的格局,构筑具有全时空特征的终身教育空间。


2.兼顾公私学习空间


从主体的空间活动情形看,空间有公共和私人之分。学校以及相关的各类社会机构都属于公共教育空间,群体学习是主要的活动形式,而家庭、网上平台等虽属于私人学习空间,但发生在其中的学习活动,显然也应归属在终身教育体系服务的范畴之内。基于大数据的学习分析技术可以在这方面做出贡献。教育工作者和研究人员应通过分析学生与在线学习资源、课件、学习平台的互动,了解和分析学习者的行为特征,确定存在的问题,继而再推送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技术工具,达到帮助学习者学习的目的。至于有些缺乏网络支持的寓所中的学习经验,或者个体独自学习的经历,则可以通过先前学习经验鉴别、评价和认定技术得以实现,从而更好地了解学习者的实际学习基础和学习需求,并将这些信息分析结果和教育机构中的学习经验联系起来。


 


作者简介:高志敏,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朱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讲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傅蕾、陶孟祝,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成人教育、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


转载自:《开放教育研究》2017年8月 第23卷第4期

排版、插图来自公众号:MOOC(微信号:openonline)


有缘的人终会相聚,慕客君想了想,要是不分享出来,怕我们会擦肩而过~

预约、体验——新维空间站

《【会员招募】“新维空间站”1年100场活动等你来加入》

有缘的人总会相聚——MOOC公号招募长期合作者

《【调查问卷】“屏幕时代,视觉面积与学习效率的关系“——你看对了吗?》


本文编辑:慕编组成员(Lee)


产权及免责声明 本文系“MOOC”公号转载、编辑的文章,编辑后增加的插图均来自于互联网,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不对文章观点负责,仅作分享之用,文章版权及插图属于原作者。如果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者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内审核处理。


了解在线教育,
把握MOOC国际发展前沿,请关注:
微信公号:openonline
公号昵称:MOOC

   

登录查看更多
0

相关内容

制度是包括为社会生活提供稳定性和意义的强制性、规范性和文化认同性要素所构成的社会活动和资源。
专知会员服务
12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探析
MOOC
12+阅读 · 2019年3月16日
终身教育百年:从终身教育到终身学习
MOOC
20+阅读 · 2019年3月5日
2018年宜居城市研究与建设热点回眸
科技导报
4+阅读 · 2019年2月14日
海康威视AI Cloud助力平安城市4.0建设
海康威视
7+阅读 · 2018年1月17日
3D Deep Learning on Medical Images: A Review
Arxiv
12+阅读 · 2020年4月1日
CoCoNet: A Collaborative Convolutional Network
Arxiv
6+阅读 · 2019年1月28日
Hierarchical Deep Multiagent Reinforcement Learning
Arxiv
8+阅读 · 2018年9月25日
Structure Aware SLAM using Quadrics and Planes
Arxiv
4+阅读 · 2018年8月13日
Arxiv
9+阅读 · 2018年4月20日
VIP会员
相关VIP内容
专知会员服务
125+阅读 · 2020年3月26日
新时期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
专知会员服务
71+阅读 · 2020年1月18日
报告 | 2020中国5G经济报告,100页pdf
专知会员服务
98+阅读 · 2019年12月29日
2019中国硬科技发展白皮书 193页
专知会员服务
83+阅读 · 2019年12月13日
【大数据白皮书 2019】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专知会员服务
138+阅读 · 2019年12月12日
Top
微信扫码咨询专知VIP会员